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Nelder密度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大叶相思林分的树冠生长以及多干现象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年生时各种密度林分均未郁闭,3年生、5年生、7年生时郁闭林分的单株面积上限分别为3.15 m 2·株- 1、6.20 m 2·株- 1、7.00 m 2·株- 1。5年生以后,树冠趋于稳定,1~3年生时树冠生长最大的单株面积为5.64~6.88 m 2·株- 1,5~7年生时树冠最大的单株面积为15.50~18.68 m 2·株- 1。林分平均树干数与密度则呈现幂函数关系,林分单株面积小于1 m 2·株- 1时,多干木比例在10% 以下;林分密度超过12.53 m 2·株- 1以后,多干木比例为100% 。  相似文献   

2.
林木枝下高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树干形状,建立林木枝下高动态模型可以了解林木或林分的生长规律.分析了枝下高与林分密度和树高的关系,利用节子剖析数据,结合落叶松高生长数据,建立了落叶松人工林的枝下高动态预测模型.并讨论了其动态预测模型在整枝高度、树冠基部高度和合理间伐时间的确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人工落叶松枝下高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木枝下高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树干形状 ,建立林木枝下高动态模型可以了解林木或林分的生长规律.分析了枝下高与林分密度和树高的关系,利用节子剖析数据,结合落叶松高生长数据,建立了落叶松人工林的枝下高动态预测模型.并讨论了其动态预测模型在整枝高度、树冠基部高度和合理间伐时间的确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树木生长模型主要依赖于树干直径(胸高处)的数据。这出于下列原因:树干直径最容易测量,对环境变化和林分密度反应最灵敏,并与树冠大小、林木生物量、树干材积紧密相关。直径另一个固有的有利条件,可记录每年的直径生长变化(至少在温带气候是这样),这很便于数据的采集。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生长方程的结构,并用大量的直径生长数据比较不同形式的方程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罗荣忠 《绿色科技》2013,(11):40-42
对清流县拔口国有林场31年生的人工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林内设立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红豆树干形和树冠及郁闭情况调查,在标准地中选取红豆树进行树干解析,采用生长对比方式分析红豆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对杉木鄂西红豆树混交林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树适合当地种植,生长优良,是值得大力发展的优良珍贵树种。  相似文献   

6.
2005年6-10月在宁夏六盘山南侧的西峡林场,选择比较均匀的坡面(坡度45°),布设了20m×20m的华北落叶松固定标准地,应用热扩散茎流计连续测定13株树木的树干液流.结果表明:不同径级树木的树干日液流量存在较大差异,在6-7月,其值变化在11.17~24.46kg·d-1,变异系数CV为0.298(n=5);在8-10月,其值变化在5.01~22.25 kg·d-1,变异系数CV为0.454(n=13).方差分析表明,胸径和液流密度是2个显著影响树干日液流量变异的因子,前者主要通过决定树干边材面积来控制树干液流量大小,它可以解释变异方差的56.9%;树干液流密度可以解释变异方差的34.7%.相关性分析表明,树干液流密度与与林木个体的生长指标(树高、胸径、冠幅和边材面积)无显著相关关系,但与林木的空间指标--树冠重叠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668),即树干液流密度随树冠重叠度增加而降低,说明树干液流密度主要受其林木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周围树木遮荫影响而发生变化.最后,利用树干液流密度与树冠重叠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林木空间差异估计华北落叶松林分蒸腾量的方法,并与常用的基于边材面积的尺度转换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方法估计的林分日蒸腾量的数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基于林木空间差异的方法估计的华北落叶松林分平均日蒸腾量为1.15mm·d-1,而基于边材面积的方法的估计值为1.32mm·d-1,前者低于后者13.13%,说明不考虑林木空间特征可能会导致林分日蒸腾量估计值偏大.  相似文献   

7.
<正> 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山麓、山脊、山谷区域,从10个林分的13个样地的501株树木,和从正在生长的5株树木抽样取得有用的数据(表一)。抽取的树木要全部采伐,分解成各部分,在80℃的温度下烘干。通常按龄级,包含叶丛、活枝、树冠、树干。当达到球果重量时,在春天抽7个林分。483株样木测量包括胸高直径和总树高,活树冠底部干径和树冠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穆棱林业局18块标准地中天然红松林的树干解析数据,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探索了该地区不同林分条件的天然红松林树叶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于叶面积随着树冠深度的变化规律也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叶生物量和叶面积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不显著,随着树冠深度的增加,叶量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1 前言树冠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有机物质输送到下部,其中一部分积蓄在干部,形成树干材积生长量。所以,树干材积生长量的垂直分配与树冠位置应该存在着对应关系。根据这一观点,联系有阴阳之分的树冠位置,研究拟定单木树干材积生长量的垂直分配的简单数学模型,原则上是可能的。这方面笔者曾有过报导。于是可以推测,这样的模型对于由年龄大小近似的单株树木组成的集合——人工林的全林分也应成立。但是,这一观点尚未得到证  相似文献   

10.
应用Weibull函数来拟合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树冠率的分布,研究发现林分平均树冠率与相对林分密度指数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并随林分相对密度指数增加而降低;Weibull函数参数b与油松、侧柏人工林林分平均树冠率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参数c与侧柏林分平均树冠率呈二次方关系,在油松林分中则为一常数值;通过对未参加建模的油松、侧柏样地进行动态预测,发现Weibull函数对林分树冠率分布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预测油松和侧柏人工林树冠率的动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
华北落叶松不同类型林木的冠结构与光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塞罕坝华北落叶松放叶期和生长季7个晴天完整的野外分层实测资料,研究了光在林分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单株树冠中的衰减和吸收过程,比较了林分中不同类型林木的冠结构与光分布规律的关系。研究发现,光在不同类型林木单株树冠中的传递均呈负指数衰减过程,累积吸收率则呈幂函数递增。并就不同冠层对光吸收的贡献与树冠结构动态分析及抚育间伐修枝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中山地带日本落叶松林分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蓄积量、生产力与林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等因子的关系,选取21个样地,采用标准地调查、树干解析方法对其人工林的蓄积量、生产力以及与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在四川盆地中山地带生长良好,林分生产力与林分所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经营管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模型及三维图形可视化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枝解析的方法,分别于2002和2003年在老山施业区选择不同年龄、不同立地和不同密度的樟子松人工林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置固定标准地15块(2002年设置7块,2003年设置8块),共获取解析样木53株,实测2298个一级枝活枝条变量因子(包括总着枝深度、方位角、着枝角度、基径、枝长、弦长、弓高)数据资料.基于理论或经验生长方程,建立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静态模型及树冠动态生长模型.采用VC++6.0语言为开发平台,结合OpenGL开放式图形库,将生长模型与形态结构模型结合,建立樟子松人工林树冠动态三维图形可视化模拟系统,实现基于实测数据和生长模型的静态、动态单木和林分的可视化模拟.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长季观测的降雨数据,分析了内蒙古大青山白茬子沟小流域白桦次生林和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冠降雨截留、穿透雨及树干径流与降雨量的关系,以及降雨林冠截留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林分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吻合对数回归模型;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均呈明显的一元线性关系,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林分的林冠截留量、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的月动态变化与总降水量的月变化基本一致;林内穿透雨率超过73%,冠层截留率9.81%~26.22%,树干径流0.72%~9.10%。  相似文献   

15.
以国营雷州林业局纪家林场1至5年生的华桉1号(Eucalyptus urophylla×E.tereticornis无性系)、DH32-29(E.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无性系为对象,通过SPSS软件曲线模拟与综合分析,研究两个无性系树冠结构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得出两个无性系树冠表面积、树冠体积随着年龄生长的变化规律,发现华桉1号的树冠小于DH32-29,表明华桉1号的生长潜力比DH32-29小,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验证;成功模拟了两个无性系树冠表面积、树冠体积分别与树高、胸径、冠幅及冠长之间共16个关系模型,综合比较各模型,两个无性系的树冠表面积、树冠体积均与冠长拟合最好,而与其它3个林分因子的拟合程度较差,对树冠表面积而言,与树高的拟合较好,次之为胸径;对树冠体积而言,与胸径拟合较好,次之为树高。  相似文献   

16.
林分密度及混交度对长白山天然风景林树木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期探明天然风景林不同林分密度、不同混交度条件下树木形态的变化规律,及林分密度、混交度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大小树木个体形态特征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建立4个树木形态指数,通过分析65块样地的林分空间结构信息与样地内1 891株林木个体各形态指数的关系,研究林分密度和混交度对长白山天然风景林树冠、树干形态及干冠协调程度的影响。【结果】林分密度对各树木形态指数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并与林木空间占有指数、干冠协调指数、树冠扩展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与干形通直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林木空间占有指数、干冠协调指数在各径级树木个体上受密度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0 5),树冠扩展指数、干形通直指数受林分密度的影响分别只在中径级(P0.000 5)和小径级(P=0.017)树木个体中达到显著水平;混交度与林木空间占有指数、干冠协调指数、干形通直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与树形扩展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对干冠协调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00 5),并且在小径级树木和大径级树木个体上作用分别达到极显著(P0.000 5)和显著(P=0.038)水平;密度和混交度的交互作用对干冠协调指数产生极显著影响(P0.000 5),林分密度对干冠协调指数的影响程度随混交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混交度对干冠协调指数的影响程度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结论】林分密度和混交度通过改变风景林树木的邻体竞争关系,进而显著影响风景林树木个体的树冠、树干形态及其协调关系,其中林分密度是主导因素,在研究范围内高于1 200株·hm~(-2)的林分密度会抑制各径级树木体积的增大和干冠形态比例协调程度的提升,混交度在林分密度高于1 600株·hm~(-2)或小于800株·hm~(-2)时显著影响大径级和小径级树木个体干冠形态的协调性,低密度中度混交的林分最有利于树木个体干冠形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青海海东地区华北落叶松林区30个标准地调查所得数据,分析各主要调查因子间相关关系,研究落叶松直径分布结构并建立落叶松直径结构模型、树干材积生长模型及林分蓄积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青海海东地区华北落叶松直径分布运用β分布函数的拟合效果最好;青海互助北山林场华北落叶松整体处于中龄林且直径分布较为稳定集中;树干材积生长模型运用理查德模型(Richards)方程拟合效果最好,方程为:V=7485.5×(1-e~(-0.001T))~(2.99);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得出:林分平均直径、林分平均高度、林分平均年龄3个因子与林分蓄积生长相关性最为显著,拟合得蓄积量生长模型为:V=18.752×LnD+5.647×T+15.836×H-28.349。研究结果可为青海高寒地区华北落叶松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据研究,林分内立木个体树冠的大小和发育状况,反映了每株立木营养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立木的直径生长量。一般在树冠的大小与立木的胸高直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冠幅愈大,所占据的生长空间也就愈大,则胸径愈粗。因此,若在林分中测得立木胸径与树冠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就可以根据林分的平均直径,确定应保留的立木株数,以保证每株立木有适宜的营养空间。  相似文献   

19.
山西太岳山油松形态特征与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选择油松优良类型、培育优质高产的林分,我们曾到素称“油松之乡”的山西省太岳山林区进行调查,现将初步结果分述于后。一、油松形态特征形态特征系指树木外部形态构造。 (一)树冠形状: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Carr.)树冠形状变化极大,初步划分5种形状。 1.卵圆形:树干主枝明显,侧枝分布均称,与  相似文献   

20.
昆明地区针叶混交林林木竞争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竞争对林木个体生长和森林群落的结构以及种群动态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林木竞争指标,了解林分内林木的竞争关系,是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以昆明地区针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根据16块标准地中的每木调查数据,用9种反映林木竞争状况的指标,对林木间的生长竞争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9个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指标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相对胸径、相对树高、相对冠幅这三个指标较为稳定,几乎不受林分密度影响,对林分蓄积量影响较小;树冠伸展度、圆满度、投影比、生长空间指数、树冠体积等指标与林分密度和蓄积量关系密切。而在所有指标中,最能较好地反映林木竞争状况的主要指标是投影比、圆满度、生长空间指数、伸展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