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生大豆抗旱性鉴定及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史宏  刘学义 《大豆科学》2003,22(4):264-268
1999年对410份野生大豆进行抗旱性初步评价基础上,2000—2002年对13份野生大豆做进一步抗旱性评价,并与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的抗旱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大豆中存在高度抗旱基因型,其中ZYD1936、ZYD3654的平均抗旱系数大于0.6500,系1级抗旱材料,且抗旱性稳定。平均抗旱系数与株高、结荚高度、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均呈负相关,与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呈正相关。高度抗旱野生资源的特点:生育日数120天左右,株高200cm左右,主茎明显,主茎节数较多,分枝数较少且短,结荚部位较低;中型椭圆叶,紫花,棕毛,无限结荚蔓生习性;小粒、黑种皮、椭圆粒,以二、三粒荚为主,一粒荚次之,四粒荚较少,一级抗旱材料的四粒荚比栽培大豆多。  相似文献   

2.
高盐碱环境下野生大豆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津唐渤海湾沿海地区野生大豆株系在海滨盐碱土壤条件下主要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性,旨在为野生大豆耐盐生态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使用3%总含盐量海滨盐碱土壤盆栽,对895份野生大豆株系进行全生育期的高选择强度耐盐性筛选,有109份株系成活到收获种子.对这109份高度耐盐性的株系进行了10个形态和农艺性状调查,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性状之间以及各性状同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与对照条件相比较,高盐条件下株系部分性状间相关关系发生变化.单株粒数、百粒重和收获指数可作为筛选高耐盐碱性野生大豆的主要参考性状.  相似文献   

3.
大豆籽粒大小和粒形的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的驯化过程中,籽粒大小和形状发生了很大变化,探究这些性状的变化规律能加深对基因驯化机制的认识。以14个野生大豆、45个地方品种和30个育成品种为材料,进行上述性状的偏相关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品种中百粒重和籽粒大小呈极显著相关,但野生大豆中百粒重和粒长不相关;野生大豆中长宽比是因子分析第1因子的重要成分,而栽培品种并非如此;百粒重与籽粒大小显著相关,与粒形性状不相关。此外,上述结果还通过溧水中子黄豆和南农493-1杂交组合构建的504个正反交F2∶3、F2∶4和F2∶5家系群体的偏相关分析和QTL定位结果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高蛋白野生大豆氮素积累规律,本试验选取3类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材料,在各生育期对根瘤生长特性及根瘤氮代谢物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R2-R8的根瘤数呈显著正相关。V6-R2高蛋白野生大豆根瘤数增加较快,整个生育期根瘤重不断增加。三种类型大豆的血红蛋白含量、单株血红蛋白总量在R2-R8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V6到R8期高蛋白野生大豆血红蛋白含量、总量都明显高于其它两种类型大豆材料,差异性均达到显著水平。R2-R8期三种类型大豆游离氨基酸含量、酰脲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高蛋白野生大豆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而酰脲含量却又高于其它两种类型材料,且差异性显著。这可能说明高蛋白野生大豆根瘤衰老较慢、根瘤内氮代谢物含量丰富,生育后期仍具有较强的酰脲合成与运输能力是形成该类型大豆籽粒高蛋白质含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省100份野生大豆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10个质量性状和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农艺性状聚类分析,为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变异丰富,9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H)都大于1.8。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0份野生大豆可分为2大组群,第一组群主要为山西中部和北部资源,品种生育期短,株高较矮,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较少,百粒重和单株粒重低,第二组群为山西中部和南部资源,品种生育期长,株髙较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明显髙于第一组群。本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变异类型丰富,遗传多样性程度高。  相似文献   

6.
17份野生大豆的盆栽试验结果指出,野生大豆在结瘤固氮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花期根瘤数、根瘤鲜重和固氮酶活性与单株叶片含氮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固氮酶活性与单株籽粒氮产量呈正相关,分枝期、花期、结荚鼓粒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0.478和0.512。  相似文献   

7.
对来自河北东部沿海地区的119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鉴定,结果表现抗病的有48份,占40.3%,表现感病的资源有71份,占59.7%.通过对供试材料的部分农艺性状与雌虫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单荚粒数和根瘤数与野生大豆抗胞囊线虫反应呈极显著正相关.对野生大豆资源的来源分析表明,抗大豆胞囊线虫病野生大豆资源...  相似文献   

8.
玉米的籽粒产量由各种产量因素所决定,其中占首位的是单株果穗数、籽粒重、穗行数及行粒数,其次是第一果穗的籽粒重和穗粒数,而穗粒数又直接与穗的行数及行粒数有关。环境条件或遗传饰变能改变一个或几个产  相似文献   

9.
裸大麦(亦称元麦)的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三因素构成的,在产量三因素中德数是最活跃的,粒数则较为稳产,而千粒重高低对棵大麦的产量影响较大。近几年来由于麦子后期气候条件的影响,千粒重很不稳定,千粒重年际间变幅较大。灌浆期间气候条件好,籽粒饱满,千粒重就高,产量亦高亩产可达400公斤左右。如遇灾害性天气,籽粒皱瘪,千粒重降低产量亦低,亩产仅250公斤左右。而播种早迟对籽粒灌浆亦有极大的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探大麦不同播期与籽粒增重关系的研究,现将95年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品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1日下午,黑龙江省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在下乡调查水稻稻瘟病病情时,在六合镇红光村、解放村农田道路两侧发现连绵成片的野生大豆群落,沿道路两侧连绵成片生长,面积可达1~2.5hm^2。据观察,该野生大豆茎为缠绕茎,开紫色花,无限型结荚,长势好的野生大豆主茎长1.2~1.6m,每株结荚21~26个,且花仍在开,三粒荚比例占55%~65%,二粒荚的比例占35%~45%,三粒荚的长度为2.1—2.6em,二粒荚的长度为1.4~1.8era,每株有分枝3~6个。  相似文献   

11.
黄瑞冬 《玉米科学》1992,(1):044-047
玉米小花是形成籽粒的基础,其数量为品种特性,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玉米每穗粒数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改善栽培条件能够提高穗粒数。玉米籽粒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其数量不断减少,在开花授粉3周后逐渐稳定,籽粒大量败育阶段是在开花后的2~3周之内。如果该阶段确保籽粒发育的良好条件,就会有效地提高玉米的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12.
以高蛋白野生大豆、普通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为材料,研究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各生育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硝酸还原酶活性(NRA)以及叶片不同氮同化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蛋白野生大豆在V6期到R8期的NRA、R3期开始各个时期的GSA都明显高于其它品种。R3期以外的其它各生育期,高蛋白野生大豆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它品种。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则表现为R2期之前野生大豆高于栽培大豆,R2期及以后各个时期又明显低于栽培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与R3期到R8期的NRA以及R3、R8期的GSA呈正相关关系。V3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V6期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叶片硝态氮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从大豆产量形成生理特点探索特异高产株型的创新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苗以农  朱长甫 《大豆科学》1999,18(4):342-346
从大豆与禾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生理的比较研究中,找出限制大豆产量形成的株型结构和生理特点,探索特异株型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 产量构成因素禾谷类作物花序和结实器官着生在植株茎顶端或腰部,产量是由单位穗数、一穗受精粒数、每粒重构成的,功能叶片着生在植株上部或中部,靠近结实器官,受光好,光合产物运输及时集中,有利于结实器官的发育。大豆的籽粒产量是用单位面积上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和粒重计算的。从理论上推测,株数、荚数、荚粒数愈多,籽粒愈重,产量也愈高。但实际生产中,以上几个因素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黑龙江省247份野生和栽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分析以及大豆异黄酮含量和籽粒相关性状的分析,初步明确了:野生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分布范围(416.2~6808.2μg/mL);野生大豆异黄酮平均含量高于栽培大豆;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和籽粒大小呈显著负相关(r=-0.9648^**);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和籽粒颜色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粒数是高粱籽粒产量的主要成分。虽然,一级分枝数和千粒重也是主要的产量特性,但千粒重与粒数是负向相关。故任何改变籽粒大小的试图都可引起产量的变化。因此,本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我国西南区的玉米育种者们在提高玉米籽粒产量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从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每更替一个年代,杂交种籽粒产量均在上一年代基础上提高5%左右。与籽粒产量有关的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以株高、穗粗和生育期的改良效果最明显,其次为行粒数,而穗长、穗行数和千粒重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7.
普通小麦的籽粒产量是单位面积粒数和粒重的函数.粒重取决于籽粒生长速率和持续期.籽粒数及其影响因素已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对籽粒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关系及其在育种中的价值尚未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异文结实率的构成杂交水稻制种的目的是获取通过异交结实的母本籽粒。在高产苗穗结构已形成,父母本花期相通理想的前提条件下,制种田的产量能否上去,主要取决于母本的异交结实率。母本异交结实率的构成,一是开花当天柱头接受花粉受精结实,它包含非柱头外露结实和柱头外露结实,二是开花当天以后通过往头外露来接受花粉受精结实。据测定,开花当天非柱头外露的结实籽粒数约占总异交结实粒数的10%~4O%,依靠柱头外露结实的籽粒数约占总异交结实粒数的6O%~90%,后者是当前制种生产上异交结实的主体,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表1…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明1960-84年期间由墨西哥国家农业调查研究所(MINIA)在墨西哥发放的四倍体硬粒小麦品种产量提高的情况,设计了两个试验,于1983-84,1984-85两个年度在墨西哥索诺拉州的亚基盆地进行.试验采用了高水平的农业投入和栽培技术措施,比较了八个主要品种和一个新优系(Carcomum 'S')的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干籽粒产量与地上部生物学产量之比)、产量构成因素、籽粒生长速度和物候学性状.据估计,25年的育种工作,使硬粒小麦的籽粒产量由3.7吨/公顷提高到8.4吨/公顷.1960-71和1971-85年间籽粒产量年增长量分别为251公斤/公顷和121公斤/公顷.25年中,由于小穗粒数的增加,籽粒产量的增加与粒数/米~2呈线性关系.两个新基因型Altar84和Carcomum 'S'的特点是成熟时地上部生物学产量有所提高.至1975年发放的Mexicali75为止,各个新品种的收获指数都有提高,可是后来新育成基因型更高的籽粒产量与较高的收获指数并无联系.千粒重方面,除育成的优系Carcomum 'S'稍低一点外,所发放的品种都无大的变化.产量的改进与生育期延长之间没有什么联系.结论是,对与高产潜力有关的形态方面的性状(例如更直立的叶型,更多的小穗粒数)进行综合选择,并同时对籽粒产量本身进行选择的育种策略,在改进墨西哥西北部的硬粒小麦的籽粒产量方面是成功的.所发放的品种在籽粒库容大小、同化产物分配到籽粒的比例,以及地上部生物学产量方面都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20.
采用10%的乙醇溶液对441份大豆品种进行老化处理,结果指出,野生大豆的抗老化特性极显著强于夏大豆和春大豆;极小粒种的抗老化性极显著强于其他粒重的大豆;双色和黑色种子的抗老化性显著强于其他粒色大豆;粒形较园、种皮光泽较强、种子不爆皮、蛋白质含量较低、种皮较薄、吸水较慢、种子休眠率较高的材料,一般抗老化特性都较强。为了将抗老化育种和培育优良品种结合起来,我们可将种子粒形、种皮光泽、种子爆皮性、种皮厚度和种子吸水速度等性状作为抗老化的选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