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全期积温要下降。以50日龄出栏为计,春秋季饲养肉仔鸡全期积温一般在1200—1300℃,夏季1400—1500℃,而在寒冷的冬季要降到1100—1200℃之间,一方面使鸡群与自然环境建立一个平衡适应关系,提高对外界尤其是低温的抗逆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 二、前期炉火要生旺。饲养肉仔鸡一般要求:“前期以保温为主,后期以通风为主”,但在冬季这样操作治标不治本,大肠杆菌病、腹水症、慢性呼吸道病常会“不可救药”,笔者在多年的教训中体会到:后期的发育及健康  相似文献   

2.
四、肉仔鸡饲养管理技术(承上期) (三)温度管理 温度是肉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生长前期要求温度高,后期要求低些。温度的控制要均衡平稳、逐渐降低,绝不可忽高忽低变化无常。1—2日龄时,保温伞下温度33~35℃,舍温27~29℃即可。以后每周降温2~3℃,直至18~21℃为止。夜间应比白天提高温度1℃  相似文献   

3.
冬季天气寒冷,致病因素多,饲养肉仔鸡较难管理。要想饲养好肉仔鸡,快速出栏,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在饲养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肉仔鸡的育雏工作对整个肉仔鸡养殖业来说十分关键,尤其前期1~7日龄的饲养管理,更为关键,应确保给肉仔鸡提供舒适的环境,尤其在搞好饲料、饮水卫生的前提下,以促进肉仔鸡增重、保证良好的均匀度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许多饲养户一亘不敢在冬季饲养肉用仔鸡。深怕得不偿失。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对待.饲养管理跟上去.不仅能养好.而且效益也较高。为在冬季养好肉仔鸡.要做好以下几点:1.温度是养好肉仔鸡的关键。温度是否适宜.直接影响仔鸡的采食、饮水和饲料的消化吸收.以及身体的健康等.特别是刚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鸡低2”C~3“C.绒毛短.不能御寒.胃容量小.进食有限.所产的体热少.因此必须给予雏鸡所需的温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生长的需要。一般育雏第1周应保持合温在33C左右.以后每周降低ZC~3℃.冬季舍内温应不低于2()C。另外可适当…  相似文献   

6.
在肉仔鸡生产实践中,一般而言其死亡率是随鸡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而造成少量鸡只死亡;饲养后期,鸡只死亡大多数发生在4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这直接影响肉仔鸡饲养场户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饲养肉仔鸡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就向仔鸡饲养后期的死亡原因作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一、肉仔鸡饲养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免疫失败或免疫程序不当向仔鸡新城疫(ND)、甘保罗病(IBD)、传染性支气管炎(IB)等主要传染病的免疫工作,一般在3周龄前完成。如果不能严…  相似文献   

7.
冬季天气寒冷,致病因素多,饲养肉仔鸡较难管理。要想饲养好肉仔鸡,快速出栏,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在饲养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鸡舍保温并适时通风保温是冬季肉仔鸡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提高肉仔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率。肉仔鸡所需最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肉用仔鸡 ,通常是指不到性成熟即进行屠宰的小鸡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笋鸡”或“童子鸡”。现在所说的肉用仔鸡 ,是指以产肉为主的肉用型品种鸡 ,进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的后代 ,一般饲养到 8周龄左右 ,体重在 1 2 5~ 2kg即便出售的商品肉鸡。这种鸡以产肉为主 ,具有生长速度快 ,饲料报酬高 ,饲养周期短的特点 ,所以在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上与其他鸡有所不同 ,主要在于用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日粮 ,促使其快速生长、缩短育肥期 ,减少饲料消耗 ,提高成活率和商品合格率 ,以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为此 ,饲养肉用仔鸡要根据其特点和要求注意以…  相似文献   

9.
王苹  吉学仁 《水禽世界》2009,(10):30-31
1 流行情况 肉仔鸡呼吸道综合征多发生在晚秋,冬季和春天,主要是感冒、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病(禽败血霉形体病)混合感染的呼吸道综合征.尤其是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病一旦结合,将成为顽症.近年来,在农村中小型肉鸡场饲养群体中,凡是饲养设施简陋、饲养管理较差的鸡场,几乎难逃这一病关.常常是温差应激引起感冒继发大肠杆菌病,鸡舍空气质量差诱发支原体病.  相似文献   

10.
在冬季,寒冷是造成鸡产蛋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低温对产蛋鸡的危害不如高温那么严重,但决不可忽视冬季防寒保暖的重要性。产蛋鸡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一般在15~22℃,若以18℃为标准,每下降5℃,鸡体则需增加代谢能84焦耳/羽,采含量增加10%。当舍温下降至-2~-9℃时,鸡因寒冷而感不适,难以维持正常体温和产蛋高峰,产蛋率下降。如降到-9℃以下,鸡活动迟钝;降到-12℃时,可使鸡冠、肉髯、爪等部冻伤,甚至停产。因此,要提高冬季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以防寒保暖为主的综合性技术管理措施,其要长如下:1鸡舍的防寒…  相似文献   

11.
在禽类屠宰场检疫中,肉仔鸡肺囊肿发病率最高,一般为70%~80%,甚至有的鸡群90%以上发病。1病原及症状肉仔鸡实行关闭饲养,体重大、活动少,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肉仔鸡生产中,一些养殖户饲养方法欠妥,仔鸡生长过程中代谢性疾病如腹水症、猝死症、腿病等发病率明显提高,用药量加大。这不仅增加了饲养成本,而且影响了屠体质量。根据我们的经验,只要在饲养过程中依仔鸡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饲养方法和措施,就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0~14日龄的适应期这一时期仔鸡适应能力差,体温凋节能力不健全。饲养的主要任务是让仔鸡适应环境,具体做法是,仔鸡进人鸡舍后的前两天给予24小时光照,35℃的环境温度,每天饲喂6-8次,要求饲养人员经常到鸡舍观…  相似文献   

13.
寒冷的冬季,饲养肉仔鸡由于保温与通风的矛盾突出,给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果处理不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导致很大损失。总结多年来冬季饲养肉仔鸡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鸡舍条件:必须要达到既能保温又能通风的条件,否则就谈不上饲养成功。不具条件的鸡舍必须改造,墙壁薄可加厚或外墙抹泥、抹灰。顶棚薄者可吊一天棚(用塑料布也可),窗户漏风者要封严,但要开设通风口,方便通风换气。 2.供暖条件:以能达到和保持雏鸡所需要最高温度(33-35℃)为目标。供暖方式可根据条件用火炉、…  相似文献   

14.
一、自由采食   肉仔鸡原则上是让其采食充足,摄入足够的料量,饲喂方法是不断料,自由采食,充分饲养。肉仔鸡夜间必须喂料, 28日龄后的肉鸡晚上采食量几乎与白天相等,所以晚上应有值班人员,及时加料。   二、分群饲养   现代肉鸡种一般都能进行自别雌雄,出壳后即可分别饲养,分群饲养比混群饲养平均增重快,节省饲料,体重一致性好,可做到全进全出。   三、饮水要充足   饮水要清洁卫生,要有足够的饮水量,足够高的水位,保证每只鸡都能饮到水。   四、温度要求   肉仔鸡对温度的要求比蛋鸡高,它对高温很敏感,同样…  相似文献   

15.
冬季是鸡病的多发季节,气候寒冷、干燥,给肉仔鸡饲养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冬季肉仔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作一简单介绍,仅供同行参考。1改“地面平养”为“网上架养”冬季气候寒冷,鸡舍地面较凉,采用地面平养的饲养方式容易使鸡受凉而引起腹泻等症状,不利于肠道疾病的控制,尤其是大肠杆菌病、球虫病难以控制。采用“网上架养”具有节省垫料、降低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疾病的发生、减少应激、易于环境控制等优点,并且使鸡供温均匀,有利于生长。因此,在冬季最好采用塑料棚网上架养。2处理好温度与通风的关系温度是鸡生长发育的主…  相似文献   

16.
在饲养肉仔鸡生产中,肉仔鸡腿病是一种常见病。由于病因复杂,症状及剖检变化相似,难以诊断。据2003年5~7月份来就诊75例肉仔鸡中非典型鸡新城疫神经症状腿病(麻腿)41例占来就诊总数的55%,其余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感染、滑液囊炎、病毒性关节炎等腿病34例,占总数45%。  相似文献   

17.
抗菌素作为治疗细菌急性传染病的主要药物,在养鸡生产中广泛应用。如发生禽霍乱、大肠杆菌病、支原体以及传染性鼻炎、病毒病并发细菌病方面的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抗菌素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如肇东市肉仔鸡饲养户王某,饲养1500只AA肉仔鸡,在未养之前听说肉仔鸡疾病多,死亡率高,养不好要亏本,用药物预防可使鸡不得病。于是进雏后,每间隔3~4天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原粉拌料或饮水,来预防鸡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以及其他细菌病,饲养到30日龄时,鸡出现拉稀现象。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通过对几十个肉仔鸡养殖户,饲养7~45日龄的肉仔鸡进行诊治,得知一般每群都500~5000只,均是双层网上饲养。这些鸡群大部分已注射新城疫L系及传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苗饮水。育雏舍的环境均存在温度高、通风不良、氨味大等问题,个别的卫生条件差、潮湿等。由于双层笼网饲养,致使温度不均,普遍上层比下层温度高1-2℃。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笔者对84个肉仔鸡养殖户,饲养7~45日龄的肉仔鸡进行了诊治。一般每群都在500~5000只,均是双层网上饲养。这些鸡群大部分已注射新城疫L系及传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苗饮水。育雏舍的环境均存在温度高、通风不良、氨味大,个别的卫生条件差、潮湿等。由于双层笼网上饲养,至使温度不均,普通存在上层比下层温度高1℃~2℃。  相似文献   

20.
AA肉仔鸡眼型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朱瑞良(山东农大动物科技学院)1993年山东某AA肉仔鸡场暴发一种以眼睛流泪,视力低下,虹膜褪色,瞳孔边缘不整齐,甚至萎缩成小孔,肌体消瘦,死亡率高为主的疾病,经诊断为眼型马立克氏病。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肉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