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兽医技术支撑能力逐步提高。目前,《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第一期实施已近尾声,建成了中央、省、县、乡四级动物防疫、检疫基础设施和兽药质量及残留监控基础设施。成功研制出7种国际上先进、技术含量高的禽流感疫苗和4种口蹄疫疫苗,及时应用猪链球菌病、小反刍兽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苗,以及一大批成熟的疫病诊断技术,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同时,动物疫病致病机理、疫病检测、  相似文献   

2.
动物防疫工作中,使用疫苗对易感动物实施免疫接种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手段,而疫苗不良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常产生不良后果,造成一定的损失,尤其是奶牛,其价值高、敏感性强,常常造成重大损失。如何做安全防疫是对奶牛防疫工作的严峻挑战,有效救治奶牛注射疫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是摆在每个动物防疫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旬阳县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在春季动物防疫大战中共接种猪瘟疫苗48.5万头份,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48.5万头份,接种猪W病疫苗48.5万头份,占应免数的100%;注射禽流感疫苗128.8万  相似文献   

4.
动物防疫工作在我国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用疫苗等重要动物防疫物资则是有效预防、控制、消灭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疫苗的管理或使用不当导致疫苗失效而不能有效防控疫病,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畜禽养殖中的一大隐患。笔者从事基层乡镇动物防疫工作多年,对于疫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在此与各位同行共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圈养野生动物疫苗使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对中国动物园协会单位中的18家动物园饲养野生动物疫苗免疫情况进行调查。受调查动物园在野生动物疫苗使用和动物种类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显示动物园动物现共使用18类36种疫苗,预防31种疫病。其中哺乳动物使用14类24种疫苗,预防24种疫病;禽类使用4类12种疫苗,预防7种疫病。使用范围最广的有禽流感、犬瘟热疫苗等、新城疫疫苗、猫瘟热疫苗等。共有24目58科动物接种疫苗,其中食肉动物类1目8科,食草动物类3目9科,杂食动物类2目3科,禽类18目38科。研究结果提示应加强动物园之间疫病信息交流、防疫资源的利用、疫病监测和研究,加大对动物园动物疫病的研究投入,逐步建立动物园动物统一的防疫规程。  相似文献   

6.
杜秀 《兽医导刊》2020,(5):83-83
疫苗是重要的防疫基础物资,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管理工作的质量高低关系到当地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做好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的管理,必须合理配备疫苗冷链设施设备,加强冷链体系的建设,健全疫苗管理制度,强化疫苗的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事基层县、乡、村动物防疫工作20年,发现在防疫工作中,存在许多细节上的问题。现作一回顾,以使同行参考。1防疫剂量过去到现在的防疫剂量在不断加大,如:猪瘟防疫:剂量由过去的2~3倍,发展到现在的5~8倍,有的甚至10多倍。新城疫防疫,由过去的1-2倍发展到现在的4~5倍,等等。注射疫苗量过大,动物体对疫苗产生麻痹,防疫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疫苗防疫应适量,由于运输和保存等原因,疫苗效价有所降低,可以适当加大剂量,但不是随意加大剂量,一定要适度。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多年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实践中 ,不断摸索和研究 ,总结出了“低严准匀足、一畜一针头、一问二摸三注射、观察与解救”的动物防疫操作规程。用于规范指导防疫技术工作 ,对保证防疫质量 ,避免防疫事故 ,促进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起到了良好的作用。1 低严准匀足1 .1 低温保管疫苗疫苗按要求保存于地窖或冰柜中 ,按保存环境温度计算有效期 ,对因长途运输或保管不善的疫苗 ,在使用前需做效价测定。进村入户防疫时 ,疫苗必须装入保温箱内 ,并在规定时间内用完。1 .2 严格消毒注射器具要煮沸消毒 ,注射部位以碘酊消毒 ,稀释和吸取疫苗时要…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近年来,我国兽医技术支撑能力逐步提高.目前,<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第一期实施已近尾声,建成了中央、省、县、乡四级动物防疫、检疫基础设施和兽药质量及残留监控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受基层兽医素质、疫苗、行业管理、服务体系以及社会认识程度等因素影响,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还不能适应现行防疫工作标准和要求.现就基层动物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要求,宁夏结合实际在全区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并对未来五年“先打后补”推进进行规划。当前通过加强政策引领、强化培训宣传、调整补助范围、明确补助模式、做好摸底调查、简化申报手续等做法,调动了养殖企业的防疫主体责任意识,推动了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壮大,提高了疫苗资金使用效率,满足了养殖户对疫苗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由于养殖场户动物防疫管理水平不高、疫苗资金缺口大、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弱化等原因,部分市、县(市、区)推动“先打后补”政策积极性不高。建议积极推进法律法规的专项执法检查及宣贯,提高疫苗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动物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防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疫苗由政府买单、发放村级防治员注射补助及通过扩大内需项目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等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动物防疫水平。但动物免疫效果的体现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性的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被纳人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管理后,生猪的强制免疫病种由以前的猪瘟、猪口蹄疫两种增加至三种.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南阳市畜牧兽医局于2009年4~6月在原免疫程序(仔猪35日龄阉割时,同时给仔猪、母猪注射猪口蹄疫、猪瘟疫苗)的基础上,在仔猪35日龄阉割时同时注射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猪口蹄疫疫苗。试验按4种不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免疫后观察其副反应和3种疫苗的免疫抗体产生情况。  相似文献   

14.
当前正值秋季动物防疫大忙时间.动物防疫员在注射疫苗时.由于操作不当或个体体质差异等多种原因.动物经常出现疫苗反应.现提供以下紧急治疗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动物免疫接种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动物疫病防控最基础的工作,在实际免疫接种工作中,动物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效价能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标准,除了动物种类、个体因素、免疫剂量、免疫日龄、免疫次数等因素之外,如何保证动物疫苗从出厂、运输、储藏和使用过程中的动物疫苗效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事基层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多年,下面仅就疫苗运输、贮存和使用等环节应注意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和意见。1疫苗接收时的注意事项目前,我省对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项目疫苗(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采  相似文献   

16.
定期强制免疫 ,是我国预防控制重要动物疫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科学合理地制定动物防疫计划 ,能为政府及时编制年度财政预算 ,为动物防疫机构及时调拔防疫物资 ,有效调剂疫苗的运储及合理组织免疫注射提供依据 ,对提高人员、资金和疫苗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也是各级动物防疫机构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工作。近几年 ,随着饲养水平的提高和饲养规模的扩大 ,传统的疫苗计划核定方法已远不适应需要 ,与实际疫苗使用量偏差过大。我们根据畜禽饲养业实际 ,将疫苗使用计划计算方法做了改进 ,经对比使用效果满意。1有关的几个概念1.1存栏量…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我国农业部将其列为一类重大动物疫病,并将其列入必须实行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行列。为有效地防止口蹄疫疫病的发生,我国制定了由各级政府部门共同提供资金解决疫苗经费的防疫措施,以确保疫苗的充足供应。然而,口蹄疫的防疫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在目前的动物防疫体制下,只保障疫苗的供应,是不可能把防疫工作做好的。从近几年我们对本地区口蹄疫防疫监测的情况看,防疫效果并不理想,抗体产生率明显偏低,只有10%-20%。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本地区的口蹄疫防疫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口蹄疫的防疫工作目前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口蹄疫疫苗在到达县(区)级动物防疫部门后,在储藏、分流运输、分配注射等环节都存在冷链脱节的现象,配套设施不健全,防疫队伍不稳定,工作责任心不强,操作不规范等因素的并存,严重影响了口蹄疫的防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动物疫病是危害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和兽医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因素。按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动物疫病实行免疫预防控制,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按照农业部的有关规定,国家强制免疫疫苗依法实行定点生产、政府采购,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疫苗的采购、发放和技术指导,严格专控专供,垂直配发到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频繁发生的高烈度动物疫病已成为阻碍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疫病的频繁发生简直到了防不胜防的地步,超级细菌、变异很快的病毒将抗生素、常规疫苗几乎逼到了失去效能的边缘。被动的防病防疫措施总是与区域性养殖业的重大损失相伴而生,扑杀虽说是国际通行的防疫措施,但更多的是人们对莫名高致病病原的一种恐惧反应,它阻止  相似文献   

20.
动物在接种疫苗后的反应主要是指疫苗的过敏反应,这种反应在各种家畜、家禽都可发生,严重的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引起死亡,这些应该引起畜牧人员特别是从事动物防疫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十几年从事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常见的疫苗反应及注意事项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