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言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自coles(193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有大量关于牛和绵羊的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报告。在这些文章中提到的病原微生物有: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结膜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奈氏球菌、李氏杆菌等。就目前认为主要由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Jenen1974年)为了进一步研究引起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猪粪便为材料,采用鸡胚分离培养法从荆州地区的猪群中分离出4株鹦鹉热衣原体,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查、药敏试验、碘染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对4株衣原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4株衣原体均为鹦鹉热衣原体。  相似文献   

3.
O78败血型犊牛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犊牛体内分离到一株病原细菌,经微生物学鉴定表明为O78血清型的败血型犊牛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4.
牛溶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市某肉牛养殖场犊牛发生了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及死亡为主的疾病.从该牛场发病死亡的犊牛采集病料,采用病料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试验的方法,对导致该牛场犊牛发病死亡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从该牛场患病死亡犊牛的心、肝、肺中均分离出溶血性巴氏杆菌,从而确诊该牛场此次犊牛发病为牛溶血性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5.
<正>1病因禽衣原体病是由嗜性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禽类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目前该病被称为"鹦鹉病"或"鹦鹉热",该病最早被认为与鹦鹉以及与这些鹦鹉接触的人相关联。后来发现非鹦鹉类也是衣原体病原的自然宿主。禽衣原体病是一种全球性疫病,几乎所有的禽种均可自然感染衣原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管理不良可以促进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衣原体病(鹦鹉热或鸟疫),是由鹦鹉热亲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也是畜禽和人类共患的传染病之一。本病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染给人,使人发生一种类似流感样的传染病,如发高烧、流鼻液和流泪等。鸭衣原体病亦可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职业健康问题,应注意防范。1流行病学病原为鹦鹉热亲衣原体,是一种仅能在动物细胞内繁殖的球形微生物。鸭衣原体的毒力一般较低,在禽类衣原体中属低毒力株,很少造成暴发,常呈无症状感染,但饲养管理不良或有其他感染并发时易造成流行。不同年龄的鸭对本病的易感性不同,一般幼龄鸭较成年鸭易感。衣原  相似文献   

7.
猪肺脏中鹦鹉热衣原体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猪肺脏中分离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经SPF鸡胚卵黄囊培养分离,并经属特异性抗原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鉴定,从54例猪肺脏中分离出5株鹦鹉衣原体。其中40例病变肺中分离出3株,14例无明显病变肺中分离出2株。5株衣原体均从小猪肺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8.
羊地方流行性流产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妊娠后期的流产、死产或产下无生命力的羔羊.我国也有许多省市报道该病的发生,为了摸清北京市羊衣原体病现状,笔者从对本市延庆、大兴等6个区县部分羊场的血清(3398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抗体检测.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禽衣原体疾病是一种以鹦鹉热嗜性衣原体以及流产嗜性衣原体为病原的疾病,主要的症状有肺炎、心包炎、气囊炎等。衣原体能够寄生在任何年龄段的家禽体内,给养禽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降低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推动养禽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衣原体病,俗称鹦鹉热,是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猪发病后主要为全身性感染,可表现出流产、肺炎、肠炎等多种病型。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在高度集约化的大型养猪场多发,常呈隐匿性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有效,若想彻底根除很难,应加以重视,努力防范。1病原衣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细胞内寄生菌。目前,较重要的衣原体有沙眼衣原体、鹦鹉热亲衣原体、肺炎亲衣原体和牛羊亲衣原体4种。衣原体含3种抗原:属  相似文献   

11.
流产型羊衣原体病又名地方性流产,是由鹦鹉热亲衣原体引起的羊流产的传染病。由于病原在胎衣,特别是绒毛膜中驻足和繁殖,引起发炎,造成胎羔感染或流产。临诊特征以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主。  相似文献   

12.
用鸡胚分离法成功地从四川地区的猪群中分离出 5株鹦鹉热衣原体。用血清学试验 ,药敏试验 ,碘染试验 ,电镜检查 ,动物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 5株衣原体进行鉴定。试验表明 :5株衣原体均对青霉素、四环素敏感 ,对磺胺嘧啶不敏感 ;碘染试验均为阴性。 5株衣原体抗原分别能与标准阳性血清反应。电镜观察 5株衣原体均有大小两种颗粒 (即网状小体RB和原生小体EB) ,具有与标准株衣原体相同的结构。结果表明 :本研究分离的 5株衣原体均为鹦鹉热衣原体  相似文献   

13.
研究证实,轮状病毒是近年来广泛流行于黄淮平原地区的黄犊牛腹泻症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作者先后从安徽、河南两地的腹泻黄犊牛粪样中分离出3株适应MA-104细胞的轮状病毒株,通过人工发病试验证实它们对剥夺初乳的黄犊牛有致病作用.我们用牛轮状病毒BRV014高代细胞培养物,通过非肠道途径,在黄犊牛腹泻流行区免疫孕期母牛,较有效的控制了黄犊牛腹泻症的发生.材料与方法(一)病毒及免疫物牛轮状病毒BRV014株系从安徽省界首县黄犊牛腹泻粪样中分离.病毒经胰酶预处理后,接种MA-104细胞单层.待产生75%以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导致绵羊细菌性感染死亡的病原,从送检病死绵羊肺脏中分离纯化出1株细菌,并对其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反应、PCR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生化反应和PCR鉴定为溶血性曼氏杆菌;该细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卡那霉素、恩诺沙星和大观霉素耐药;将1×10~9CFU/m L菌液10倍系列稀释后感染6~8周龄小白鼠,该细菌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10~(6.2)CFU/m L;死亡动物的剖检病变与发病绵羊类似,并从病变器官内分离到细菌。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溶血性曼氏杆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牦牛衣原体病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会导致母牛流产、早产、产死胎或产弱犊,也被称为地方流行性流产。本文对牦牛衣原体病的病原体作了简单介绍,并分析其发病特点与临床症状,以此为基础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禽源鹦鹉热衣原体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扩增MOMP基因,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上,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株禽源鹦鹉热衣原体MOMP编码基因全长为1176 bp,与国外报道的火鸡鹦鹉热衣原体TT3株的MOMP基因同源性为91.9%,与鹦鹉鹦鹉热衣原体6BC株MOMP基因的同源性为83.1%。  相似文献   

17.
<正>禽衣原体病(Avian Chlamydiosis,AC)是一种能够通过接触在禽类个体中传播的疾病,甚至可以通过禽类动物传染给人类,它的发生和鹦鹉热衣原体直接相关。最初由衣原体导致的发生在人类和鸟身上的疾病被叫做鹦鹉热,而将非因鹦鹉类禽鸟导致的衣原体疾病叫做鸟疫,事实上这两种疾病在症状方面没有任何区别。在传播途径上,国内外普遍认为鹦鹉热衣原体的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空气气溶胶传播和生殖  相似文献   

18.
仔鸭衣原体病也叫鸟疫或称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仔鸭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鼻炎、结膜炎和下痢。本病在欧洲流行较为严重。我国有的鸭场发现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PmpD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根据禽类鹦鹉热嗜性衣原体Cal-10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法扩增禽嗜性衣原体PmpD基因N端区,将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BS-TII载体,经测序后确认为目的基因,并提交GenBank。试验扩增的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Cal株PmpD基因与禽鹦鹉热衣原体6BC株的PmpD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达99%,与流产衣原体成员嗜流产衣原体S26/3株、嗜豚鼠衣原体(GPIC)、嗜猫衣原体(Fe/C-56)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9%、82%和77%。PmpD基因N端区基因亚克隆到pET-32a(+)载体上,重组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表达宿主菌,以IPTG诱导该重组菌,结果表达了约63 ku大小的融合蛋白;分别用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多克隆抗体、猪、羊流产嗜性衣原体多克隆抗体与表达出的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该蛋白与禽源衣原体多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与猪、羊源衣原体多克隆抗体呈阴性反应,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种属特异性。本研究首次表达了禽类鹦鹉热嗜性衣原体PmpD基因的N端区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鹦鹉热嗜衣原体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鹦鹉热是由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C. psittaci)引起,并可由带病鸟类传染给人类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虽然有巢式PCR和多重PCR被开发用于C.psittaci的检测,但是这些方法较为繁琐.本研究应用了32株衣原体和嗜衣原体菌株,24株来自鸟类及人的肠道与呼吸道的细菌菌株,此外还使用606个禽鸟粪便、泄殖腔棉拭子及人体气管分泌物的临床样本.笔者以C.psittaci的MOMP基因(major outer membrane protein gene)为靶基因而开发了PCR检测方法.该最低能检测到100fgDNA(相当于10个衣原体)相当的鹦鹉热嗜衣原体.该靶基因区域涵盖了除C.pneumoniae、C.pecorum、C. trachomatis、C.suis和C.muridarum以外的鹦鹉热嗜衣原体所有的菌株及其他部分嗜衣原体菌株.606例临床样本中有29例鸟类粪便样本、25例泄殖腔棉拭子样本和2例人源样长检测为阳性.结果表明,该PCR检测法是检测鸟源鹦鹉热嗜衣原体的快速、敏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