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病毒会在极大程度上危害到生猪健康生长,且病猪的粪便、鼻液等容易传播病毒,进而导致猪圆环病毒病的大面积流行。猪圆环病毒病可能会感染到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生猪,严重威胁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因此,要充分掌握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趋势,采取科学的防控策略,降低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病又称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所致的一种新的病毒病.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其临床特征为病猪体质消瘦、皮肤苍白、黄疸、腹泻、呼吸困难、衰弱和死亡等;病理特征为全身组织器官炎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吴运谱  李红魁 《新农业》2009,(12):39-40
猪圆环病毒病是断奶仔猪及架子猪一种新的传染病。病猪表现为进行性消瘦,皮肤苍白或黄疸,呼吸急促、震颤、皮炎、母猪繁殖障碍等。猪2型圆环病毒病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致病机理以破坏猪免疫系统为主,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或丧失,进而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极难控制。同时猪2型圆环病毒感染会导致猪B淋巴细胞耗损,引起免疫抑制,使多种疫苗丧失免疫效力,降低猪群免疫力和腱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病是近年来在生猪养殖领域频繁发生流行的一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的威胁较为严重。猪圆环病毒病包括两种血清型,分别为圆环病毒1型和圆环病毒2型,圆环病毒1型不具备致病性,通常不会引发猪群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圆环病毒2型会对断奶仔猪、育肥猪、经产母猪造成严重的危害,尤其是断奶仔猪受到病毒感染后,会引发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死亡率显著升高。当养殖场爆发流行圆环病毒病后,会造成猪群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身体抵抗能力显著下降,很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造成养殖场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疫苗免疫接种效果逐渐变差,养殖场死亡淘汰率显著增大,给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本文探讨了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特点、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猪为主要易感动物的综合类且防治难度较高的传染病。猪圆环病毒感染后,不但会引起圆环病的临床表现,而且还会与其他病原体如沙门氏菌、猪嗜血杆菌、猪细小病毒、猪肺炎支原体等发生混合感染,出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生殖障碍等多种症状。多种疾病的联合治疗难度大且缺少特效的药物,因此猪圆环病毒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如发生疫情,会对猪场乃至整个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重点论述猪圆环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措施内容。  相似文献   

6.
猪流行性腹泻病和圆环病毒病属于两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致病原分别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仔猪群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类病毒性腹泻疾病,而圆环病毒属于典型的免疫抑制疾病。两种疾病混合感染发生,会导致猪临床症状加剧,死亡率升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的猪流行性腹泻和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PCV)病是由PCV所引发的猪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疾病病猪死亡率约为10~30%,严重者甚至高达40%,使养猪业蒙受严重损失。本文就猪圆环病毒病预防加以分析,以期为降低该疾病发生率、病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猪圆环病毒感染(Porcine circovirus infechon,PCI)是由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感染免疫器官,导致高度免疫抑制为特征的类病毒性  相似文献   

9.
为给贵州省规模养猪场疫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对2008—2010年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检测与诊断的规模养猪场疾病发生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免疫猪群中,仍有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其检出率分别为16.4%、17.8%、16.8%、12.8%和17.1%,在未免疫猪群中的检出率为43.7%、46.3%、26.5%、26.8%和45.6%,且多为混合感染。猪蓝耳病和猪瘟仍是危害规模养猪场的2种重要疫病,且猪圆环病毒病存在严重的隐性感染,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趋势加重。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是世界上发现最小的动物病毒,猪圆环病毒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一种猪传染性病毒疾病,是在猪繁殖呼吸综合症之后又一个全新的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这种疾病发生的地方很多,为各个规模猪场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情况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2型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新型传染病,病毒无特定靶器官,感染后可对全身组织器官造成伤害;仔猪发生多系统衰竭,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生皮炎和肾病综合症,母猪表现繁殖障碍;病毒主要破坏免疫细胞,病猪极易继发感染;剖检变化以多器官损伤为主;诊断本病常用的方法有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型检查、电镜检查和PCR法检测;预防本病应加强管理和减小断奶应激,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对本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都是猪易感的病毒性传染病,猪圆环病毒是一种免疫抑制病毒,可以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猪伪狂犬病毒主要引起猪发热和脑脊髓炎,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感染猪有神经症状,出现转圈运动。猪圆环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经常发生,2019年3月,灌云县同兴镇某猪场发生疾病,生猪表现为消瘦,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经过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猪圆环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经过积极治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病给我国养猪行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病原是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PCV2),患病猪只可能是单独发病,也可能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通过对病毒的分离鉴定能够确诊该病。猪圆环病毒病防控主要是通过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控制等措施。本文主要论述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毒分离鉴定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发病率较高且传染性较强,猪圆环病毒也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其传染范围大,且极易在繁殖过程中发生变异,继而引发其他类型的传染疾病。需要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做好免疫工作,杜绝病毒的侵入。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较广的病毒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肠道疾病,该病毒存在于猪体各个组织器官、体液和排泄物中,以病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和肠系膜淋巴结含毒量最高。该病对哺乳仔猪危害最为严重,给生长发育带来较大影响,一旦发病,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猪2型圆环病毒是引起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先天性震颤等多种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且能诱发多种病毒和(或)细菌混合及继发感染,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就这些与猪2型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分别作简要概述,并从疫苗免疫和饲养管理方面强调防控措施,以期为养殖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于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以及伪狂犬病病混合感染采取猪白细胞干扰素实施治疗,观察并分析疗效。方法:选取28头具有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以及伪狂犬病病混合感染的病猪作为研究的对象,针对所有病猪均实施相同的治疗举措,即进行猪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分析得到的效果。结果:经治疗,所有病猪病情状况均获得良好的改善,并且效果明显,通过实施统计,最终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达到89.3%。结论:将猪白细胞干扰素的治疗举措应用于具有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病混合感染的病猪治疗中,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将病猪存活率显著的提升,对于降低大范围的感染现象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此种治疗方法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猪圆环病毒病在我国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本病可以影响猪只的免疫系统,降低其机体免疫功能,并继发相关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又因各年龄阶段的猪只均易感、常年都可发病、能导致多系统功能紊乱,且发病隐蔽和早期症状不明确,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给本病的预防、治疗和防控带来了巨大困难。着重对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进行介绍,为降低本病发生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猪的多种综合症,并且引起猪群严重的免疫抑制。该病能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症、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和母猪的繁殖障碍等多种临诊症状,该病在兽医临床中往往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会给整个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广大养猪户一定全面了解其流行特点,加强该病的防控措施。1病原特点(1)环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动物病毒  相似文献   

20.
李中兴  毛雪红 《新农业》2013,(11):28-29
近年来,猪场的疾病越来越复杂,很大程度表现在某种疾病已接种疫苗,但未能获得预防效果,反而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造成疾病复杂化(混合感染),最终难以治愈,造成猪只淘汰率及死亡率增高。1.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①免疫抑制疾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等都可破坏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疾病,常导致细菌性疾病感染或继发感染,同时也会引起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