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明确助剂烷基多糖苷(APG0810)在不同施药方法下对虫螨腈的减量增效作用,本研究进行了虫螨腈混用APG0810茶园小区喷雾法与泡沫法用药防治茶小绿叶蝉室内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0%虫螨腈悬浮剂2 500倍液(推荐剂量的67%)添加0.1%APG0810,喷雾防治茶小绿叶蝉药后1 d、3 d、7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3.06%、100.00%、100.00%;10%虫螨腈悬浮剂3 600倍液(推荐剂量的50%)添加0.1%APG0810,喷雾防治茶小绿叶蝉药后1 d、3 d、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7.52%、86.08%、86.08%;10%虫螨腈悬浮剂2 500倍液与3 600倍液添加0.1%APG0810后,采用泡沫法施药防治茶小绿叶蝉,药后1 d药效即达91.58%、82.96%。因此,添加0.1%APG0810防治茶小绿叶蝉可减少虫螨腈悬浮剂33%~50%的用量,而泡沫法施药能极显著提高低剂量虫螨腈的速效性,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2013-2014年,通过检叶法对无锡地区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进行调查,并对5种药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无锡地区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全年呈现2个发生高峰,第1高峰在6月,第2高峰发生在11月,第1次虫口高峰的虫量高于第2次发生高峰。茚虫威乳油、虫螨腈悬浮剂和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较高的防效,药后1d防效达90%以上,药后14 d内防效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园重要害虫之一,为了寻找有效、安全的防治药剂,在浙江遂昌开展了15%茚虫威EC等5种新农药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5%茚虫威EC 50 ml(a.i)/hm2(下同)、24%虫螨腈SC 108ml、22%氯氟氰菊酯.噻虫嗪ZC 66 ml药后1-21 d的防治效果在80%~90%之间,与10%吡虫啉WP 90 g的90%左右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其速效性与持效性均较好;24%氰氟虫腙SC 216 ml药后1-14 d的防效为28.95%~70.62%,极显著低于吡虫啉;25%吡蚜酮WP 150 g均显著低于吡虫啉。5种药剂对茶树及其他生物未见不良影响。生产上可将15%茚虫威EC、22%氯氟氰菊酯.噻虫嗪ZC、24%虫螨腈SC作为该区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轮换药剂,逐渐替代10%吡虫啉WP。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植保无人机对棉花害虫防治效果及应用前景,于2017年进行了大疆MG-1型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和人工电动喷雾器大容量喷雾两种不同施药方式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用药量条件下施药后3 d、7 d的防治效果,对棉叶蝉植保无人机分别为83.95%、93.21%,电动喷雾器分别为81.03%、89.94%;对棉花烟粉虱植保无人机分别为89.25%、90.45%,电动喷雾器分别为90.10%、91.37%;对棉蚜植保无人机分别为85.17%、89.72%,电动喷雾器分别为84.11%、88.07%;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是电动喷雾器的25倍,施药工资费用降低60%,防治费用成本低37.5%;植保无人机具有防治效果好、省工、省力、节约用水量、对棉花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蔗田杂草对甘蔗产量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植保无人机在蔗田化学除草上的应用效果,用植保无人机(3WWDZ-10A)喷施900 g/L乙草胺乳油进行苗前封闭除草,喷施15%硝磺草酮悬浮剂与38%莠去津悬浮剂混配液进行苗后除草,调查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飞喷乙草胺对单子叶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88.46%、96.68%,双子叶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0.16%、97.99%,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9.66%、97.85%;飞喷硝磺草酮与莠去津混配液对单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89.29%、86.31%,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9.23%、97.03%,对总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6.84%、96.25%,防除效率49.95 min/hm^2。说明植保无人机进行蔗田杂草防除具有防除效果好、对甘蔗安全和作业效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鱼藤根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了鱼藤根提取物对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鱼藤根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拒食、触杀和毒杀作用,触杀作用很强,不具内吸活性。田间条件下,鱼藤根提取物的药效与毗虫味和阿克泰的防效相当,40 ug血L的鱼藤根提取物浓度即可满足田间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用药,药后5d的防效可达97.24%,鱼藤根提取物与毗虫咻混配的防效与毗虫琳单用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除尽"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尽",又名虫螨腈,英文通用名Chlorfenapyr,德国巴斯夫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其杀虫机理-阻碍昆虫呼吸系统.据报道,对容易产生抗药性的茶树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叶螨类有较明显的防治效果.为探讨新农药"除尽"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实际防效及适宜浓度,于2005年9月在安溪县茶科所茶园中进行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8.
防治茶小绿叶蝉的药剂筛选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5种杀虫剂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硫丹、啶虫脒、烟碱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硫丹、啶虫脒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好,处理防效均在97%以上;而烟碱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处理防效为87.10%。综合各药剂的持效性、毒性和防治效果的特点,防治茶小绿叶蝉较理想的药剂为联苯菊酯、烟碱或啶虫咪。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背景下的植保无人机对江西棉田中后期危害较重的刺吸式害虫棉盲蝽、叶蝉、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在各类刺吸式害虫发生偏重的棉田,使用大疆无人机喷施15%(质量分数,下同)阿维·螺虫悬浮剂750 mL·hm-2(简称阿维·螺虫)、1.8%阿维菌素450 mL·hm-2+5%啶虫脒乳油450 mL·hm-2(简称阿维+啶虫脒)防治各类害虫,以清水为对照,分别调查药前各处理成虫、若虫基数和药后1、5、14 d傍晚棉株上残存成虫、若虫活虫数。结果显示:无人机喷施阿维+啶虫脒防治盲蝽的速效性相对较好,药后1 d校正防效即达到45.1%,但阿维·螺虫后期防效较好,药后14 d校正防效高于前者38.7百分点;阿维·螺虫防治棉叶蝉药后5 d的校正防效与阿维+啶虫脒药后1 d相当,后期防效高于阿维+啶虫脒;2种药剂无人机喷施防治烟粉虱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10.
果圣防治茶园主要害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植物源农药0.5%果圣水剂防治茶小绿叶蝉、跗线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5%果圣对茶小绿叶蝉和跗线螨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茶叶无药害,对茶园蜘蛛等天敌安全。使用0.5%果圣25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跗线螨,药后7d防效分别达到94.63%、91.95%,接近对照药荆10%吡虫啉2000倍液(97.27%)和30%赛丹1000倍液(93.26%)的防治效果,是当前供茶园选择的一种较理想的替代化学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跗线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1.
比较冬季喷施石硫合剂、白僵菌和土施白僵菌等3种封园处理对次年春茶期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发生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封园处理对次年春茶期茶小绿叶蝉发生数量无显著影响.冬季喷施45%石硫合剂晶体120倍对茶橙瘿螨防效好,且持效期长,药后129 d,处理区螨口减退率为100%,对照区螨口减退率为-2137.50%.  相似文献   

12.
以甬优12为材料,进行了水稻白叶枯病不同器械施药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相同药剂和药量(20%噻唑锌悬浮剂125 mL/667 m2),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施药对白叶枯病的防效达84.36%,极显著优于用担架式喷雾机或背负式智能电动喷雾器施药,且安全性好。植保无人机施药在水稻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文章小结和讨论了无人机飞防白叶枯病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颜色防虫板对北方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种颜色防虫板对茶小绿叶蝉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田间防效大小依次为:黄板、绿板、蓝板;其累积诱虫效果大小依次为:黄板、绿板。黄板田间防治效果和粘虫效果最好,田间防效最高达92.1%,粘虫效果为148.4头/m~2·天,最适宜北方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吡蚜酮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开展了50%吡蚜酮WG5000倍、4000倍、3000倍、50%吡蚜酮WG4000倍+10%联苯菊酯EC1500倍和10%吡虫啉WP1500倍等5个处理对假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5个处理对假眼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防效,持效性稍好,但速效性较差,以药后7d的防效最佳。生产上建议在低龄若虫高峰期喷施50%吡蚜酮WG30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15.
<正>小贯小绿叶蝉是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吸取茶树汁液为害,干扰茶树营养物质正常输送,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迟缓、焦边、焦叶,造成茶叶减产。此外,受小贯小绿叶蝉为害后的芽叶,加工成品率降低,对茶叶品质亦有严重的影响,现有防治主要农药吡虫啉、虫螨腈、联苯菊酯等因抗药性问题防治效果下降。为筛选出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有效药剂,2016年笔者开展了5种农药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田间效果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双丙环虫酯是一种由天然产物衍生而成的新型生物源杀虫剂,为明确其在茶园小贯小绿叶蝉防治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多地的药效试验和示范试验,综合分析了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和在茶叶中的残留情况。两个地区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5.00 g·hm-2和22.50 g·hm-2剂量下,50 g·L-1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药后1 d的防治效果为88.6%~93.4%,药后14 d为75.5%~85.5%,防治效果优于小贯小绿叶蝉的主要防治药剂虫螨腈,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8.75 g·hm-2剂量下,7个地区的示范试验结果显示,药后3 d的防治效果为88.9%~100.0%,药后14 d为60.2%~100.0%,防治效果优于当地常用防治药剂;药后7 d绿茶中双丙环虫酯的残留量在0.17~0.64 mg·kg-1,泡茶过程中双丙环虫酯从干茶到茶汤的浸出率为17.1%~19.1%;茶叶中双丙环虫酯残留的风险熵值远小于1,通过饮茶摄入双丙环虫酯引起的健康风险极低。因此,双丙环虫酯具有有效成分用量低、防治效果好、健康风险低等优点,适用于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管理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2019,(3):27-31
为探究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对杂交水稻制种异交态势和种子质量的影响,以隆香634A×华占、4001S×黄莉占等5个制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施等剂量低浓度赤霉素和无人机喷施80%剂量高浓度赤霉素在制种母本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能够降低制种母本的包颈粒率和穗芽发生率,显著提高全外露穗率、穗层高度和种子活力,异交结实率最大增幅达9.79%,种子活力增值最大为5.08个单位,对种子耐贮性无影响;无人机喷施80%剂量高浓度赤霉素可以达到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施等剂量低浓度赤霉素的同等效果。表明利用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既有利于改善制种组合异交态势,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又能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8.
1992年6月24日省科委委托省农科院邀清省内著名植保专家,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两课题分別进行了鉴定。《假眼小绿叶蝉生态控制与合理用药研究》,经七年的系统研究,探明了假眼小绿叶蝉和茶园蜘蛛发生发展规律和生态特性,找到了茶园蜘蛛中跳蛛、管巢蛛为捕食假眼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群及其对小绿叶蝉的捕食功能,为防治害虫与保护利用天敌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筛选了治虫保蛛防效好、对人畜安全的优得乐等药剂,提出了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经多点大面积示范验证,一年只需施药1~2次,就能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植保无人飞机在茶园应用的可行性,在茶园测试了无人飞机施药的雾滴沉积分布、对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防治效果,以及6种农药在茶叶中残留量.结果表明,供试的无人飞机喷雾喷头、飞防助剂对无人飞机喷雾的雾滴沉积分布影响不显著.无人飞机施药的雾滴大小、雾滴密度、沉积量等均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但无人飞机...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和滴灌施药对棉蚜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无人机喷施和滴灌施药方式下不同药剂对棉蚜及其天敌的影响。无人机施药结果表明,施药7 d后,对棉蚜防效最好的是70%(质量分数,下同)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矿物油、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50%二嗪磷乳油;除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22%氟啶虫胺腈+矿物油对瓢虫的虫口减退率小外,其余药剂对瓢虫影响都很大。药剂滴灌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蚜大发生期间,用20%康福多可溶性液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滴施均有较好的防蚜效果,且对棉花生长和田间天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