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护新宾县生态环境,2006-2021年5-9月调查并分析该县东北部林区的鳞翅目蛾类昆虫,得出该县蛾类昆虫年际资源变化及发生动态情况。结果表明,2014-2017年捕捉的蛾类个体数最多,占总调查个体数的31.22%;而2018-2021年捕捉的蛾类个体数最少,占总调查个体数的18.62%。天蛾科、尺蛾科和夜蛾科的物种数在该县蛾类中处于优势地位,分别为20、19、2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6.81%、15.97%和18.49%。2016年调查的个体数最多,为11 186只,优势度系数极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极低。在这16年中,有6年是大蚕蛾科的银杏大蚕蛾种群数量占据优势,说明银杏大蚕蛾是栖息在该县的特有优势种群。蛾类多样性年际动态结果显示,2014年后种内竞争动态平衡,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2020年夜蛾科和天蛾科蛾类受到环境因素干扰致使种群数量减少。不同年份蛾类群落相似性结果显示,林区蛾类群落结构稳定,相邻两年的相似性数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宾县境内自然保护区鳞翅目蛾类昆虫种群生长发育情况,2006-2021年调查了蛾类昆虫种类及数量,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共收集鳞翅目蛾类昆虫17科116种,其中夜蛾科的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18.49%;天蛾科的个体数最多,占总个体数的16.81%。天蛾科、夜蛾科和舟蛾科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70±0.43、2.65±0.34和2.43±0.42,显著高于其他科(P<0.05);夜蛾科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为2.37±0.31;大蚕蛾科、天蛾科、夜蛾科、舟蛾科和波纹蛾科的均匀度指数较高,分别为0.89±0.15、0.90±0.17、0.86±0.15、0.88±0.17和0.94±0.19;优势种群分别为女贞尺蛾Naxa seriaria、花布灯蛾Camptoloma interiorata、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其中银杏大蚕蛾优势个体数最高,优势度为10.7%。当地蛾类的个体数与物种数变化趋势一致,均在7月达到峰值。新宾县自然保护区蛾类资源丰富,且蛾类群落稳定,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3.
该文于2015年5月至9月在河北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选取多个样地,采用灯光诱集的方法对其蛾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共计21科255属364种;其中夜蛾科物种多样性最高,为135种,占总物种数的37.09%;20种以上的科6个(占总种数80.22%),10种及以上的科9个(占90.12%),5种以上的科12个(占95.88%),其余9科共有15种,占4.12%。表明该森林公园的蛾类物种多样性总体较高。采用ɑ-多样性测度方法分别对该森林公园蛾类的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优势度指数(D)进行了分析,发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7月份达到最高,分别为250和11.6215,9月份均匀度指数最高,达到2.1816,日土苔蛾为全年中的优势种。初步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间蛾类群落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该森林公园的整体生态结构较稳定,环境较好。  相似文献   

4.
系统调查了凉水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状态下云杉人工林蛾类群落,结果表明:共捕获蛾类样本17 313只,隶属于23科450种,夜蛾科为优势类群,豆卷叶野螟、稠李巢蛾、苹果巢蛾和一色兜夜蛾为优势种;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季节动态变化趋势相一致;种—多度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不同季节群落优势种组成差异极为显著,优势种组成仅7月中旬与全年群落特征相同;群落种—多度分布仅为7月中旬和8月末与全年群落特征相同。  相似文献   

5.
南京紫金山夏季蛾类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金山不同植被类型夏季蛾类分别隶属于10总科24科253属338种.应用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等指标对不同植被类型蛾类的群落结构以及时间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是紫金山蛾类的主要发生时期,紫金山蛾类昆虫较为丰富,蛾类的种类、数量与生境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植物群落及生态环境的差异是导致蛾类群落结构差别的主要因素,蛾类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各植被类型的优势种差异较大,相似性系数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多样性指数不受均匀度影响,说明紫金山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等植物群落正处于演替的某个中间阶段;不同时期蛾类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优势种群季节性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6.
南京紫金山春季蛾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灯诱的方法对紫金山4种不同植被类型鳞翅目蛾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收集蛾类1182只,隶属于9总科、21科、155属176种.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相似性系数等分析了紫金山不同植被类型蛾类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紫金山阔叶林蛾类多样性较高,种类较丰富;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等植物群落正处于演替的某个中间阶段.蛾类多样性指数不受均匀度影响.植物群落及生态环境的差异是导致蛾类群落结构差别的主要因素.蛾类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7.
采用沿海拔样方和样带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物种组成进行了分析;运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指标,分析研究了保护区亚高山草甸植被的群落多样性及其变化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有植物种28科76属96种,主要优势种有糙野青茅(Deyeuxia scabrescens)、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和蒿草(Kobresia sp.).随海拔升高,亚高山草甸植被物种丰富度呈现单峰分布格局;α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随海拔上升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则随海拔升高而增加;β多样性(Wilson-Schmida指数、群落相异系数βCS及Cody指数)随着海拔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邓素梅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20-23,30
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种间相遇机率、生态优势度等多种指标,将杉阔混交林群落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层,对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同,总的趋势是灌木层>乔木层>层间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丰富,但生态优势度高于灌木层,个体数量产生一定程度的集中,物种多样性低于灌木层;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最低,物种组成丰富,表现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简单,生态优势度最大,物种多样性最低;层间层植物物种数量低于草本层,但生态优势度也低于草本层,其物种多样性高于草本层。该群落中灌木层在保持群落多样性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9.
应用扩散系数(C)、丛生指数(I)、扩散指标(Iδ)、Cassie,R.M指标(CA)、平均拥挤度指标(M*)多种聚集度指标对永春牛姆林青钱柳天然林群落中乔木层的4个优势种进行空间分布格局测定,结果表明:华南吴茱萸与梨茶种群聚集程度较高,为聚集分布;青钱柳与狗牙锥种群呈随机分布。根据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和群落均匀度指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数量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群落物种组成复杂,数量特征与群落结构、生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沙滩杨树纯林和混交林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林分昆虫群落的科数、物种数及个体数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杨树纯林物种数为43种,科数为26科,个体总数为3 134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142 8;杨树、樟子松混交林物种数为58种,科数为31科,个体总数为3 680种,多样性指数次低,为1.349 7;杨树、樟子松、沙棘混交林物种数为73种,科数为41科,个体总数为3 917种,多样性指数次高,为1.356 8;杨树、樟子松、沙棘、柠条混交林物种数为88种,科数为46科,个体总数为4 671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556 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昆虫多样性对不同林型的生态响应,为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森林经营、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9月,每15天1次,采用扫网法并结合震落法和观察法对云杉人工林(YR)、白桦天然次生林(B)、红松人工林(HR)、椴树红松林(DY)、云杉红松林(YY)和枫桦红松林(FY)6种不同林型的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昆虫群落结构分析、多样性特征指数及时间动态分析、稳定性分析、主分量分析、群落相似性分析等系统研究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昆虫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动态。【结果】共采集昆虫标本4 599号,隶属9目67科188种;各林型昆虫群落均以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优势类群;各林型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其中云杉原始林和云杉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相对较高,优势度均相对较低。各林型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随季节变化趋势均表现出显著一致性(0.708~0.955,P0.05),与优势度指数随季节变化趋势均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0.863~-0.983,P0.001),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除YR外,均表现为较大的正相关,多样性指数与群落个体数量时间变化趋势仅在YY、DY和B林型中表现出较大的正相关。各林型昆虫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存在一定差异,S_t/S_i的比值序列为YYYRBFYDYHR,S_n/S_p的比值序列为YR=HRFYBYYDY,YY、YR的稳定性相对较好,森林环境质量相对较高,而DY、HR的稳定性相对较差,森林环境质量相对较低。全年各林型昆虫群落中不同营养类群物种数均表现为植食性类群最多,个体数量表现为YR中性昆虫类群最多,YY中植食性类群最多,其他林型均以捕食性类群最多。昆虫群落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YY和YR昆虫群落中中性昆虫物种数是主导昆虫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在DY和HR昆虫群落中转变为植食性昆虫个体数和物种数。在稳定性居中的B和FY中,主导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由中性昆虫个体数转变为植食性昆虫个体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度量值为10时,可将6种林型的昆虫群落分为2类:B、YY和YR聚为一类,HR、DY和FY聚为一类。【结论】虽然各林型昆虫多样性均较为丰富,且昆虫群落均较为稳定,反映出较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但是HR和DY稳定性相对较低,建议增加植物多样性以提升第一营养层昆虫个体数量;DY植食性昆虫比例较大,建议采取一定措施增加天敌昆虫丰富度,以提升昆虫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藏东南德姆拉山西坡及波密河谷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搜索调查法研究了藏东南德姆拉山西坡及波密河谷11块样地的蚂蚁群落。采获蚁科昆虫3亚科10属27种,多数物种为稀有种。调查数据显示,样地的物种数目0~11种(平均5.9种),个体密度0~1 706.2头·m-2(平均270.7头·m-2),多样性指数0.346 1~1.207 3(平均值0.795 3),均匀度0.215 0~0.770 3(平均值0.474 6),优势度指数0.383 5~0.811 9(平均值0.578 4)。在垂直带上,个体密度随海拔升高大体呈现降低趋势,山体中部物种数目低于山体下部和上部。各样地蚂蚁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没有呈现规律性变化,但均匀度与优势度成负相关关系。蚂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同时受到海拔高度、地貌条件和植被状况的影响。蚂蚁群落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样地蚂蚁群落间差异显著,说明藏东南德姆拉山生态系统中生境存在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8年9月—2019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3类生境的蝴蝶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蝴蝶9科36属45种,报喜斑粉蝶Delias pasithoe和绢斑蝶Parantica aglea是该地区的优势种;蛱蝶科Nymphalidae的属和物种数最多,蚬蝶科Riodinidae、环蝶科Amathusiidae和斑蝶科Danaidae最少。物种丰富度、各科的种多样性指数以蛱蝶科、凤蝶科Papilionidae和弄蝶科Hesperiidae最高;各科的属多样性指数以蚬蝶科、环蝶科和斑蝶科最高;眼蝶科Satyridae和灰蝶科Lycaenidae的均匀度最高。不同生境样线蝴蝶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不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个体数差异大,其中花海个体数量所占比例为73%,为园林造景招引蝴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贺州市八步区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群落多样性,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了定点调查。结果表明,共诱捕到昆虫8目55科464种20 929头,其中鳞翅目(Lepidoptera)种类最多,占调查总种类数的75.87%。在鳞翅目中,诱捕的夜蛾科(Noctuidae)昆虫种类最多,相对多度为3.182。此外,发现Simpson指数(D)和Shannon指数(H')评价的贺州市八步区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种群发生量和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动态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越冬鸻鹬类时空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4年冬季对鸻鹬类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调查鸻鹬类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境及区域等,并计算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密度、优势度、相似性等指数。共记录到鸻鹬类32种,其中:中日候鸟19种,中澳候鸟18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的3种;冬候鸟27种,旅鸟5种,古北界31种,广布型1种。结果显示:物种数、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密度均是2013年最高,物种数、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指标均是滩涂生境最高,养殖塘生境密度最大,九龙山物种数数量最多,个体数量、多样性、密度均是附城最高,均匀度高桥最高。根据结果分析得出结论: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属于鸻鹬类的重要越冬地之一,并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标准;2010—2014年间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越冬鸻鹬类群落特征差别不显著,但个体数量出现一些波动;越冬鸻鹬类分布以滩涂生境和养殖塘生境为主,滩涂生境可容纳较大群体,鸻鹬类更偏爱在滩涂生境取食,但冬季养殖塘生境也可作为鸻鹬类的食物补充地;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应作为整体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葱兰夜蛾Brithys crini(Fabricius,1775)幼虫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利用IonS5TMXL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肠道细菌16S rDNA基因V3-V4变异区进行测序,应用Cutadapt、Uparse等软件整理、统计样品序列数和OUT数,分析肠道细菌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多样性。4个虫体肠道样本测序拼接后,共得273 453条序列和在97%相似度下平均每个样本可聚类为512个OTU数目,总共注释到23门57纲86目168科347属,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葱兰夜蛾肠道细菌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分别为0.93~0.98,5.67~6.82和439.57~584.12。结果表明葱兰夜蛾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比较丰富,个体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阴坡的岷江冷杉天然林内设置不同海拔梯度的样带,分析岷江冷杉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天然林乔木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均优丰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呈上升趋势;灌木种随着海拔梯度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均优丰多样性指数则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生态优势度指数的变化与之相反;群落所有植物的α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与乔木层一致。从β多样性变化来看:随着海拔上升,岷江冷杉林内乔木、草本和所有群落所有植物的相异系数CD和Cody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灌木层因为物种数和优势种的改变形成β多样性的双峰变化,这与灌木植物的实际分布是相符的。群落整体的物种差异和更替速率受物种数较多的植被类型影响较大,随海拔升高呈逐渐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8.
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群落的生态学规律,对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不同样地的蚂蚁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多样性。[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手拣法进行调查;利用Estmaete S 9.1.0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抽样充分性;利用多样性分析法,分析了蚂蚁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均匀度及群落相似性等群落特征。[结果]合计发现蚁科Formicidae昆虫8亚科,45属,96种。分析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优势种和稀有种组成不同,稀有种较多。低海拔区域的沟谷雨林和常绿阔叶林蚂蚁优势种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特征。多样性分析发现,各样地中的蚂蚁群落物种丰富度0 42种,个体密度0.0 1 805.6头·m-2,多样性指数02.285 5,均匀度指数0.251 0 0.873 6,优势度指数0.147 0 1.000 0。其中海拔1 200 m沟谷雨林的蚂蚁物种丰富度最高(42种);海拔1 450 m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多样性指数最高(2.285 5),优势度最低(0.147 0);海拔2 960m高山松林均匀度指数最高(0.873 6);高海拔的针叶林蚂蚁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低,优势度最高。北坡分布的物种稀少,南坡物种丰富;群落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海拔和植被的蚂蚁群落间差异显著。[结论]嘎隆拉和墨脱河谷生境存在明显差异,蚂蚁群落的物种数目、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和植被的更替而降低的规律,但在南坡下部和中部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热带和温带物种的聚集群,表现出多域效应现象(Multi-Domain Effect)。植被、海拔和坡向对蚂蚁物种的分布和多样性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9.
研究武夷山中亚热带甜槠常绿阔叶林9600和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展,9600m2样地生物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个体数量在群落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乔木层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在群落总体和乔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各指标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001—2004年,随着活立木生物量的增加,下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2004—2007年,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物种多样性各指标与活立木生物量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中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张家港市的林木昆虫种类和群落组成,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对全市范围内的防护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3种林型的昆虫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运用物种丰富度、均匀度、优势集中度和多样性指数等分析了昆虫群落的结构和时序动态。共采集到昆虫标本7803号,经鉴定隶属于9目58科135种。研究表明:不同林分内昆虫种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表现为特种用途林经济林防护林,而Simpson优势集中度指数(C)则表现为防护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昆虫群落结构的时间动态研究显示,6—9月昆虫群落的目数、科数、种数、个体数及多样性指数最高,2月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集中度指数则在1月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