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宁麦资126的最适播期、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以小麦新品种宁麦资126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播期(11月5日、11月15日、11月25日)、3个种植密度(225万、300万、375万株/hm~2)、3个施氮水平(187.5、225.0、262.5 kg/hm~2)、3个氮肥运筹(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分别为7∶1∶2∶0、5∶1∶2∶2、3∶1∶3∶3)、2个裂区试验,研究播期、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对宁麦资126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播期和密度对宁麦资126的生长及产量均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宁麦资126全生育期缩短,群体茎蘖数逐渐减少,产量先增加后减少,但迟播(11月25日播种)也能获得高产;随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茎蘖数逐渐增加,产量也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及构成因素均呈显著增加趋势;氮肥运筹以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处理产量最高。宁麦资126在江苏淮南地区种植以11月15日左右播种、基本苗为300万株/hm~2、氮肥用量为262.5 kg/hm~2、氮肥运筹为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时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宁麦资126是一个耐迟播、耐肥、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小麦播种的最佳播期与播量,开展了旱地小麦播期与播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处理(平均6 682.5 kg/hm~2),不同播期与播量组合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播量150 kg/hm~2处理(7 300.5 kg/hm~2),说明洛旱12最佳播期是10月5日、播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机条播小麦‘罗麦10号'不同施氮量试验,分析了氮素吸收利用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条播小麦施用氮肥能显著促进有效穗数、粒数的增加,产量呈现随氮素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的趋势。机械条播小麦氮肥利用率在氮肥0—315 kg/hm~2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氮素施用量过高时利用率反而降低。当氮肥施用量为315 kg/hm~2时,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1.56%,氮肥的农学效率、偏生产力、生理利用率分别为9.26、20.52和29.25。效益分析表明,氮肥的最佳施肥量为317.55 kg/hm~2,此时效益最高。综合考虑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机械条播小麦生产中氮肥施用量315 kg/hm~2为宜,可供沪郊小麦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给小麦机条播技术的推广及绿色、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扬麦11"为材料,在秸秆全量还田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机条播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中,产量、有效穗数及千粒重均以施氮量为255kg/hm~2处理最高,每穗实粒数则以施氮量为300kg/hm~2处理最高;在不同氮肥运筹处理中,有效穗数、产量均以基苗肥∶返青肥∶穗肥为60∶10∶30处理最高,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则以基苗肥∶返青肥∶穗肥为40∶10∶50处理最高。综合考虑产量及其结构、茎蘖动态和氮肥利用率,机条播小麦氮肥施用量宜为255kg/hm~2、氮肥运筹以基苗肥∶返青肥∶穗肥=60∶10∶30~50∶10∶40为宜。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施氮量与氮肥运筹对扬麦22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25 kg/hm~2、氮肥运筹为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的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为7 200.30 kg/hm~2。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新品种'光明麦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及肥料运筹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明麦2号'在崇明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月25—30日,适宜种植密度(基本苗)为165万/hm~2;高产栽培合理的氮肥施用量为纯氮270 kg/hm~2,氮肥运筹上,应适当后移,最适宜的前后用量比例为6: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钾肥运筹,即在一定氮、磷施用量的基础上,不同施钾量及施用方法对广西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为超级稻的栽培钾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结论]超级稻特优582在早造钾肥施用量为225 kg/hm~2(基肥∶分蘖肥=5∶5);中造钾肥施用量为2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5∶3∶2);晚造钾肥施用量为2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5∶3∶20)时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在降低氮肥施用量的前提下,为确保江苏省江阴市小麦产量和种植效益,现从品种筛选、播种方式、氮肥运筹等方面,对江阴市小麦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麦25"的理论产量高、抗病性好,可作为江阴市高产、抗病小麦品种进行推广种植;通过耕翻后机条播再开沟覆泥的播种方式,能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从而显著提高其理论产量;在小麦全生育期施用纯氮240 kg/hm2(即比常规施肥降低纯氮用量30 kg/hm2)的基础上,采取基肥∶苗肥∶拔节肥∶孕穗肥=7∶0∶0∶3的氮肥运筹方式,理论产量与常规施肥(施用纯氮270 kg/hm2)相近。  相似文献   

9.
采取正交旋转回归设计,以播种期、基本苗、氮肥施用量为试验因子,以10500 kg/hm~2的产量为目标函数,在鲁南区进行山农20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集成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超高产以播期和N肥施用量为主要限制因素,次要限制因素为基本苗。明确了冬小麦单产10500 kg/hm~2以上的最佳播量、播种期和合理的N肥施用量为主要指标的栽培技术模式。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冬小麦单产指标10500 kg/hm~2以上要求的农艺措施指标:在选用优质多抗高产小麦山农20等多穗型品种、实行宽幅精播的基础上,冬小麦播种期在10月8日~12日,基本苗180万/hm~2,氮肥施用量270~450 kg/h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小麦新品种淮麦26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26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选育的中筋小麦新品种,为配合淮麦26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播期、密度、氮肥运筹和生长调节剂(多效唑PP 333)应用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淮麦26的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左右;2)基本苗在195~270万/hm2范围内都可获得较高产量,播期推迟宜增加密度;3)施氮量为225 kg/hm2、基肥∶追肥=5∶5时既可获得优质高产,又可获得最高经济效益;4)增加后期氮肥用量及施用多效唑等措施能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提高"淮麦39"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不同播期与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淮麦39"在淮北地区种植,其最佳播种期为10月15日—27日;在每667 m2氮肥施用量为18 kg,氮肥运筹为基肥︰平衡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时,"淮麦39"的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播期、密度、氮肥运筹对'罗麦10号'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进行了播期密度试验和氮肥运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播期对籽粒产量的效应大于密度,播期为11月5日(S2)处理平均产量(7 510.20 kg/hm~2)显著高于11月15日(S3)、11月25日(S4)播种处理;早播+低密度处理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施氮水平为210 kg/hm~2、270 kg/hm~2时,基追比为6:4时平均产量最高,施氮水平为330 kg/hm~2时,基追比为7:3时平均产量最高。基本苗在210万穗/hm~2,总施氮量为270 kg/hm~2,基追比6:4,‘罗麦10号’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更好地应用于大面积生产,选取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及氮肥运筹3个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肥施用量337.5 kg/hm~2、移栽密度120 000株/hm~2、氮肥运筹比(基肥∶苗肥∶薹肥)5∶2∶3为苏油8号取得高产的适宜栽培措施,其产量为3 784.50 kg/hm~2。(2)影响产量的主要栽培措施为氮肥施用量,其次是移栽密度和氮肥运筹。(3)随着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每角粒数则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千粒质量则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苏油8号要取得高产,其主攻目标为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4)栽培措施对苏油8号芥酸、硫苷含量影响不大,氮肥施用量和移栽密度增加则含油率逐渐减少;单位面积产油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移栽密度增加则有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氮肥运筹是迟播小麦实现高产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手段。现通过设置氮肥不同的基追比,研究了迟播小麦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结果表明,在较最迟适播期(11月10日)推迟8d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增加每667m~2播种量(由10kg增加到12.5kg)、合理氮肥运筹(每667m~2施氮总量为17.2kg,基肥与拔节肥施用比例为5∶5),仍能获得每667m~2产量448.57kg的高产。同时,通过合理氮肥运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提高的幅度不大,需通过设定合理的产量目标、选用高效的肥料品种、采用先进的施肥机械和合理的肥料运筹方式,以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节肥减排。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再生稻生产的合理施肥方法及头季稻施氮时期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在田阳县五村乡五村村早稻田开展了再生稻头季稻前氮后移对再生稻的影响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要实现头季稻产量9 750 kg/hm~2,再生稻产量3 750 kg/hm~2以上的产量目标,采用头季稻前氮后移施肥运筹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较大。头季稻氮肥后移的4种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分蘖肥∶穗肥=6∶3∶1(施用量分别为252、126、42 kg/hm~2)的产量最高,达3 225.3 kg/hm~2。  相似文献   

16.
超迟播稻茬小麦播种量·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迟播稻茬小麦适宜的播种量、施氮量、氮肥运筹方式。[方法]研究不同处理的基本苗及产量构成,比较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的成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结果]不同的播种量、施氮量、氮肥运筹方式对成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播种量每增加15 kg/hm~2,成穗数增加10.65万穗/hm~2、千粒重减少0.22 g、产量增加150.45 kg/hm~2;施氮量每增加15 kg/hm~2N,实粒数增加1.07个、产量增加450.75 kg/hm~2。氮肥运筹方式的影响随播种量、施氮量的变化而变化。产量最高的氮肥运筹方式是播种量480 kg/hm~2时"轻施返青肥,重施基肥和拔节肥"方式、施氮量240 kg/hm~2N时"氮肥后移、返青肥和孕穗肥等量"方式。[结论]该研究为超迟播稻茬小麦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明确氮肥运筹对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6’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通过不同施氮量和氮肥基蘖肥与穗肥的配比试验,对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6’的品质和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基肥与追肥比例为8∶2的条件下,杂交粳稻新组合最佳氮肥施用量为240 kg∕hm2;在总施肥量纯氮270 kg∕hm2条件下,优质化栽培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以8∶2为宜。  相似文献   

18.
灌溉地春小麦不同播种方式的播种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宽幅匀播技术是在小麦传统条播和穴播技术基础上的革新,为探索该播种方式下小麦的适宜播种密度,进行了灌溉地春小麦不同播种方式的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产建议条播播种量以525 kg/hm~2左右较适宜;宽幅匀播播量以600~6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郑麦1860不同生态区适宜的播期和播量,在豫东郸城县进行播期播量裂区试验,试验设4个播期水平:分别是10月8日(A1)、10月13日(A2)、10月18日(A3)、10月23日(A4);3个播量水平:分别是112.5 kg/hm~2(B1)、 150 kg/hm~2(B2)、 187.5 kg/hm~2(B3)。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是影响郑麦1860产量的主要因素,适宜播期为10月8~13日,与其相对应的适宜播量为150.0~187.5 kg/hm~2。  相似文献   

20.
播期、播量和施氮水平对弱筋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如皋地区进行小麦播期、播量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播量和施氮量对穗数的影响是导致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该试验条件下,11月5日播种,播种量为120 kg/hm2,施氮肥270 kg/hm2,小麦产量最高,达7 854.7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