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脂肪水平下添加龙须菜对翘嘴红鲌生长、消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本试验在6%、9%和12% 3个脂肪水平下,分别添加0%、5%的龙须菜藻粉(Gracilaria lemaneiformis),配制成6种等氮饲料,饲喂初始平均体质量为(11.51±0.13)g的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幼鱼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未添加龙须菜时,12%脂肪组翘嘴红鲌全鱼粗脂肪、肝脏脂肪、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比6%脂肪组分别显著升高10.34%、9.24%、11.25%、12.91%(P < 0.05),但增重率比9%脂肪组显著下降11.7%(P < 0.05)|12%脂肪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比9%脂肪组显著降低24.11%(P < 0.05),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却显著高于6%和9%脂肪组(P < 0.05)。当饲料脂肪含量为6%时,添加龙须菜组翘嘴红鲌前肠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血清甘油三酯(TG)和TC含量比未添加龙须菜组分别显著下降21.06%、17.18%、15.83%(P < 0.05)。不论是否添加龙须菜,9%和12%组翘嘴红鲌前肠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6%组(P < 0.05)。本研究表明,饲料脂肪含量超过适宜水平会导致翘嘴红鲌脂代谢失衡,生长性能下降。饲料中添加5%龙须菜有助于降低翘嘴红鲌全鱼和肝脏粗脂肪含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当饲料脂肪含量超过翘嘴红鲌适宜需求量时,龙须菜饲料可一定程度的保护肝脏。 [关键词] 龙须菜|翘嘴红鲌|生长|消化|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2.
<正>(一)翘嘴红鲌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鲌属凶猛肉食性中、上层水体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适应性与抗病力极强,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为0~38℃,最适水温为15~32℃,最佳生长水温为18~30℃,繁殖水温为20~32℃。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脂肪含量对翘嘴红鲌幼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设计6种等氮、等能饲料,研究不同脂肪水平对翘嘴红鲌生长、饲料利用及体组成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19.36±2.17)g的翘嘴红鲌,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组30尾。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以鱼油为脂肪源,用添加不同水平鱼油(添加量分别为0、2%、4%、6%、8%、10%)的饲料喂养翘嘴红鲌,试验期60d。结果表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时,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最大(1.34%/d)、饵料系数最低(1.25),均与饲料脂肪含量为9.26%,但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蛋白效率在饲料中脂肪含量为9.26%时最大,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时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饲料脂肪含量对翘嘴红鲌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翘嘴红鲌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饲料脂肪添加量与翘嘴红鲌特定生长率、饲料蛋白效率及饵料系数的变化关系表明,本试验中翘嘴红鲌饲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为7.14%~9.26%。  相似文献   

4.
翘嘴红鲌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征,从池塘准备、苗种投放、饲料投喂、驯食方法、养殖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翘嘴红鲌夏花苗种培育技术、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和运输技术。  相似文献   

5.
翘嘴红鲌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俗称白条、太湖白鱼、翘鲌子,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是长江流域优质经济鱼类之一。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其天然资源越来越少,而市场需求量日趋增长。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这一珍贵资源,湖南沅江市近几年进行了翘嘴红鲌的池塘主养、套养和网箱养殖,取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粗蛋白及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48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0、200、400 mg/kg和800 mg/kg外源蛋白酶。结果显示,在黄羽肉鸡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蛋白酶,降低了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但对平均日增重无影响;提高了饲粮中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有助于促进肉鸡对饲料中蛋白质、糖类物质的消化分解。由此可见,肉鸡饲粮中添加适量蛋白酶(最适添加量为200 mg/k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粮蛋白质的消化率,从而改善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随着年龄增长。养殖1、2、3龄翘嘴红鲐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在同一个季节(秋季)对平均体重分别为9.86g、102.4g、591.17g共计65尾翘嘴红鲐的肌肉中17种氨基酸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测定。结果表明.各年龄段肌肉中17种氨基酸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对必需氨基酸进行AAS和CS分析.表明除赖氨酸大于1.00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均小于1.00;结果还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模式相对比较稳定.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所需氨基酸模式相接近,与鸡蛋蛋白模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3个蛋白质水平(45%、40%、35%)和3个脂肪水平(5%、8%、11%),配成9种不同蛋能比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为(10.14±0.40)g的翘嘴鲌幼鱼810尾,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蛋能比为30.94(蛋白质/脂肪=45%/5%,D1)、29.73(蛋白质/脂肪=40%/5%,D2)、28.11(蛋白质/脂肪=35%/5%,D3)、29.03(蛋白质/脂肪=45%/8%,D4)、27.79(蛋白质/脂肪=40%/8%,D5)、26.32(蛋白质/脂肪=35%/8%,D6)、26.90(蛋白质/脂肪=45%/11%,D7)、25.71(蛋白质/脂肪=40%/11%,D8)、23.50 g/MJ(蛋白质/脂肪=35%/11%,D9)的试验饲料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肠脂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D5组,但D5组的特定生长率与D4、D6、D7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蛋能比显著影响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P<0.05),二者均随饲料蛋能比增加而先升后降.其中,肠道蛋白酶活性以D4组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以D7组最高,但与D4、D5、D6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随饲料蛋能比的改变产生显著变化(P<0.05),但未表现出规律性.各组肠道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翘嘴鲌幼鱼饲料适宜蛋能比在26.90~29.03 g/MJ范围内,由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得出饲料蛋能比为27.15 g/MJ时的特定生长率最大;考虑到翘嘴鲌幼鱼生长效果和节约蛋白质情况,饲料适宜蛋能比下的蛋白质、脂肪水平应分别为40%、8%.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脂肪水平对翘嘴红鲌生长性能及体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19.36±2.17)g的翘嘴红鲌540尾,随机分为6组(Ⅰ~Ⅵ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试验鱼,分别投喂鱼油水平为0、2%、4%、6%、8%和10%的试验饲料(日粮脂肪水平分别为2.07%、4.28%、7.14%、9.26%、11.17%和15.32%),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Ⅲ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Ⅰ、Ⅱ、Ⅴ和Ⅵ组,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Ⅰ、Ⅱ、Ⅴ和Ⅵ组(P<0.05),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的蛋白质效率最大,显著高于Ⅰ、Ⅱ、Ⅴ和Ⅵ组(P<0.05),与Ⅲ组显著不差异(P>0.05);日粮脂肪水平对翘嘴红鲌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翘嘴红鲌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翘嘴红鲌达到最优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的日粮脂肪水平分别为7.88%、8.12%和9.18%,其体组成中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时的日粮脂肪水平为5.68%,经分析确定翘嘴红鲌日粮的适宜脂肪水平为7.88%~9.18%.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饲料蛋白水平、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 mis bleeker)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红鱼粉为饲料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水平(31.04%、35.51%、40.89%、46.62%和50.33%)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关联度的的半精制饲料,研究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又以豆粕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0%、13.5%、27.0%、40.5%、54.0%的鱼粉蛋白,配制5个等蛋白、等能和不同EAA关联度的半精制饲料,研究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鲌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呈显著增强(P<0.05)。饲料蛋白水平为50.33%时,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71.26U/mgPr,显著高于31.04%饲料蛋白组(P<0.05);40.89%和46.62%饲料蛋白组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5.04U/mgPr和35.68U/mgPr,显著高于31.04%和35.51%组(P<0.05)。饲料蛋白水平对肠道和肝胰脏的淀粉酶与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性都随着豆粕替代量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豆粕替代量为40.5%时,肠道蛋白酶活性为133.0U/mgP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7.0%大豆蛋白替代组的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为31.34U/mgP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淀粉酶活性没有受到豆粕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但肝胰脏淀粉酶活性随着豆粕替代量的提高而增强(P<0.05)。肝胰脏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不受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该文旨在研究6种等氮等能饲料中,脂肪水平对翘嘴红鲌生长、饲料利用及体组成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19.36g±2.17g的翘嘴红鲌600尾,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30尾,每组设3个重复。采用单因素设计,以鱼油为脂肪源,用添加不同水平鱼油(添加量分别为0%、2%,4%,6%、8%、10%)的饲料喂养翘嘴红鲌,试验期60d。结果表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对,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最大(1.34%/d)、饵料系数最低,为1.25,与饲料脂肪含量为9.26%组无显著差异,但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蛋白效率在饲料中脂肪含量为9.26%时最大,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时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饲料脂肪含量对翘嘴红鲌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翘嘴红鲌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饲料脂肪添加量与翘嘴红鲌特定生长率、饲料蛋白效率及饵料系数的变化关系,表明试验中翘嘴红鲌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7.14%~9.26%。  相似文献   

12.
研究饲料亚麻酸水平对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梯度亚麻酸油,使饲料中的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15%、0.72%、1.31%、1.94%、2.50%、2.90%,试验红罗非鱼稚鱼分为6组,试验为期56 d。结果表明:3组试验鱼增重率最高,2、3、4组显著高于1、5、6组(P0.05);2、3组试验鱼胃蛋白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随着亚麻酸水平提升先降后升,1、2、6组显著高于3、4、5组(P0.05);3、4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1、2、5、6组(P0.05)。综合各项生长指标,2、3组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性能最好;3、4组谷草转氨酶活性、血液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较低,肝胰脏受损较小。红罗非鱼稚鱼饲料中亚麻酸的含量控制在0.72%~1.31%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1.96±0.49)g的中华鳖稚鳖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0(对照组)、0.5(Ⅰ组)、1.0(Ⅱ组)、2.0(Ⅱ组)和5.0 g/kg(Ⅳ组)的试验日粮,投喂30 d,试验结束时测定其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和Ⅳ组(P<0.01),而饲料系数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和Ⅳ组(P<0.01);各试验组的肠道消化酶活性也均高于对照组,Ⅱ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Ⅳ组(P<0.05);各试验组的谷草转氨酶、符丙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活力以及肌酐含最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除Ⅲ组外,各试验组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除Ⅳ组的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外,各试验组蛋白质、葡萄糖和脂类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量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促进中华鳖稚鳖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对肝脏、心脏、肾脏和肌肉有保护作用,降低无氧代谢水平.在中华鳖稚鳖饲料中推荐添加范围为1.0~2.0 g/kg.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讨留兰香茎叶粉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健康、日龄体重相近的三元杂交(杜×长×大)商品猪10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含有0%、5%、10%、15%、20%留兰香茎叶粉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7.84%、10.78%(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血清胆固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8.67%、21.07%、24%、40.53%(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对照分别提高8.59%、10.69%、10.98%(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分别提高18.51%、25.93%、27.16%、33.33%(P0.05)。结果表明:在生长肥育猪饲料里添加适量的留兰香茎叶粉可以提高生长性能指标,改善饲料营养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综合各项性能指标,育肥猪阶段留兰香茎叶粉较理想的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郧南区潘家湖水产养殖场为了提高池塘经济效益,在2014年至2016年,每年拿出了3hm~2的池塘开展翘嘴红鲌成鱼池塘套养甲鱼生态养殖技术试验,获得平均667m2收入8710元的较好效益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我们在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泥螺村吴善住塘口,进行了大面积养蟹池塘套养翘嘴红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 池塘条件 池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深为1.5米以上的成鱼养殖池塘。  相似文献   

18.
野生翘嘴红鲌各器官、组织中4种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翘嘴红鲌各器官组织中,铁、锌在铁、锌、铜、锰4种元素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这2种元素占4种元素总量的80%左右;铁在4种元素中占的比重最大,接近或超过70%。铜在肝脏中含量[(151.9±3.19)mg/kg]远远高于其它器官组织;铁则在脾脏中含量[(1393.7±66.2)mg/kg]较高;锰在鳃盖骨中含量[(26.64±1.84)mg/kg]较高;锌在肝脏中含量[(302.69+8.95)mg/kg]较高。  相似文献   

19.
翘嘴红鲌是名贵的淡水鱼类,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翘嘴红鲌营养生理的研究结果和实际生产中翘嘴红鲌的养殖模式进行综述,以期为翘嘴红鲌饲料配制和养殖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翘嘴红鲌(Erythrocuher ilishaefromis)俗称白条、太湖鲌鱼,在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是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鱼中之上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市场需求量大.销售价格较高,人工养殖前景广阔。为探索翘嘴红鲌规模化繁养技术.笔者于2004—2005年进行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池塘及网箱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