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义虎是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鹞子岭村贫困户,种了半辈子百合的他没想到自己家的百合现在都出口了."种法不一样,品质和价格也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与爽口源公司签订单,搞标准化种植,销路不用愁."冯义虎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从事百合加工贸易的兰州爽口源科技公司在鹞子岭村等兰州周边地区建立了百合出口种植基地,通过提供技术指导搞标准化种植,将优质的兰州百合卖到了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际市场,2016年出口额达33.28万美元.  相似文献   

2.
兰州食用百合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生态区域广泛,独特的产品风味,赢得了区域公共品牌的各项殊荣在"一带一路"发展机遇面前,还面临种球脱毒繁育滞后、种植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管缺失、品牌意识淡薄等挑战要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就需要由政府引导,完善相关质量管控和监督体系,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兰州食用百合产品的内涵和竞争力,通过营销推广,展现兰州百合品牌的品质特色,以赢得未来市场。  相似文献   

3.
百合,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可做园艺作物,花朵纯洁芳香,寓意百年好合;可做食用作物,鳞茎具有较高营养保健价值,是中国传统出口特产。中国是百合的原产地,江苏宜兴、甘肃兰州、湖南隆回为三大百合产地。其中,兰州地区海拔高、温差大、日照足、黑麻砂质土壤,孕育了我国唯一的甜食百合——兰州百合,享有“高原美玉、陇上奇珍”的美誉。正是立足兰州百合这一地方特色产业,振兴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多方拓展产业链条,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成立合作社,百年百合村焕发新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佳湘源百合干片是采用佳湘源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种植生产的绿色食品——百合鲜果为原料,种植在海拔700~1000米的湘西武陵山脉腹地,这里山清水秀,雨水充沛,土壤富硒,无任何污染,为优质百合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佳湘源百合干从鲜果原材料就严格按照《龙山百合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科学管理。为佳湘源百合干片加工生产提供了最优质的原料。公司不断开拓创新,提升品质。将加工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全程监控力求让  相似文献   

5.
兰州百合经过150多年的种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生产技术。但是,近年来由于腐熟农家肥使用量的减少,加之在兰州百合种植过程中盲目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兰州百合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为了保护兰州百合这一特色农产品,在《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划定区域内,规范绿色食品兰州百合的种植十分必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绿色食品兰州百合种植技术,以期为百合种植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甘肃农业》2016,(19):60-61
正豆子刚,男,53岁,现为兰州玉龙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润津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1980年5月兰州二十九中高中毕业务农研究百合农产品至今,2011年成立合作社,现已在兰州西果园种植百合鳞片基地30亩,种植鲜百合180亩,古浪县种植鲜百合250亩,在新疆达坂城种植鲜百合230亩,目前,发展前景非常之大,公司合作社15户农民现已资产达500万元以上,种植面积西北地区近千亩。  相似文献   

7.
兰州百合产地土壤环境质量与肥力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兰州百合农户分散种植,以及产地区域跨度大、产地环境复杂多样的现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兰州百合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和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兰州百合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为"1级",为"清洁"水平;兰州百合产地土壤肥力总体为富钾、富磷,有机质和氮不足。兰州百合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兰州百合生产过程存在急促化和不科学化的问题,致使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为保护兰州百合特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兰州百合发展现状和种植技术做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以期对产业后续的发展和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兰州百合是兰州市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截至目前,兰州地区百合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百合加工销售企业已发展到上百家。1996年10月"兰州百合"被国家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01年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01年12月,国家商标局颁发了"兰州百合"证明商标,2010年11月被  相似文献   

10.
兰州百合黄化现象发生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是兰州地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百合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户的经济收入。而黄化现象是百合种植中很容易遇到的一种情况,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必须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才可以进行有效防治。本文调研分析了兰州百合黄化现象发生的情况、原因,并就解决兰州百合黄化现象提出了相关技术防治措施,希望可以为百合种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村百事通》2009,(17):55-56
7月20日不一样的兰州百合百合润肺安神.是很好的药用食材.但其口感偏苦不宜鲜食。然而兰州百合色泽洁白.肉质肥厚香醇。而且纤维很少.没有丝毫苦味.是食用百合中的极品。兰州百合虽然好吃.但种起来可不容易.一般百合只需要一两年的生长期.而兰州百合却要经过6年才能孕育成熟.如今兰州百合已经成为当地的地理标志性农产品.深加工品也在不断丰富以满足市场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兰州振兴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前身是袁家湾村百合协会,成立于2005年9月,2009年4月8日领取了工商营业执照,2010年4月注册了"百合源"商标.该社主要由百合种植户和加工户组成,现有成员62户,直接带动农户268户,间接带动农户3781户,带动基地农民年人均增收375元,户均增收1500元.2009年收购加工销售百合500吨,实现产值280万元,盈余返还24万元,股金分红18万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四大百合品系,惟独兰州百合味甜鲜美,素有“兰州百合甲天下”之称,为食用佳品。近年来,随着百合市场的逐步开发,百合保鲜等技术日臻成熟,种植、销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目前,兰州市百合的种植面积达5000hm^2,年产量达3500万kg,百合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最具潜力的农业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4.
百合属百合科,其花可供观赏,鲜茎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种植效益较高。近几年,临洮县太石镇甘坪村食用百合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重茬种植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原因,导致产量较低,制约了百合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探讨了临洮县太石镇甘坪村无公害食用百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进行正反交,研究了花期调控、不同授粉方式、蒴果采收时间及胚挽救培养基配方对杂种胚萌发率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百合延后种植及大花卷丹提前种植,可有效地解决花期不遇的问题;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杂交授粉时,花期授粉的蒴果膨大率可达93.3%,种子有胚率为2.00%;大花卷丹与兰州百合杂交授粉时,切割柱头的授粉膨大率最高,仅为7.6%,但种子有胚率为0%。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杂交授粉后60~70 d的蒴果进行胚培养较为适宜。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的杂交胚适宜培养基为MS+0.3 mg/LNAA+0.2 mg/L6-BA。  相似文献   

16.
百合记     
《甘肃农业》2022,(5):118-119
有一年,去兰州探望兄长,临别之际,他给我塞来不少袋装百合:这和南方的百合不一样,送送朋友,挺好的.我吃过的百合,记忆里口味最佳的,好像是陕西的龙牙百合和江苏宜兴的百合,所以,当我知道兰州也产百合时,有点惊讶.况且,我在兰州还生活过三年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在西宁地区种植的兰州百合商品性佳、鳞茎洁白、口感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兰州百合在西宁地区种植较少,因此对其栽培技术,尤其是高产栽培技术尚在研究阶段。鉴于此,我们做了兰州百合生产的肥料试验,以供  相似文献   

18.
说到百合,很多人的脑海里闪过的是它亭亭玉立的姿态和沁人心脾的香味。可在象山县墙头镇北洋村的百合种植户汪婷姝的眼里,刚刚从土里刨出来的一颗颗百合球状鳞茎,活像一块块小"土疙瘩",虽然不起眼,却是不折不扣的宝贝!"以前村民只拿野百合当野菜吃,压根儿没想到能卖钱。"汪婷姝一边在地里给野百合除杂草,一边笑呵呵地说:"现在,很多饭店都把百合当做一道菜,食客也很喜欢吃。"市林特推广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野百合是蔬菜中的珍品,而且具有滋阴、清肺等药用价值,是一种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滨海市坎南镇浦西村青年农民刘步中,他搞种植就是和别人不一样,钱赚得也就不一样。 刘步中所在的镇是大头菜种植基地,每年上市腌制大头菜200多吨。由于市场没有完全拓展开,  相似文献   

20.
地理标志的保护和利用事关产业发展,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兰州百合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地理标志使用管理不规范和不严格、假冒产品盛行、衍生品发展受限等问题。为提升兰州百合市场竞争力,应当充分发挥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走"政府+百合协会+生产经营者"的保护途径。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监管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百合协会进行高效管理和协调沟通,生产经营者自觉遵守规范,共同维护和打造兰州百合优良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