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是我国四大竹荪中公认品质最好的中温型食用菌,在贵州、云南、四川、江西、浙江等地均有分布,是贵州特色优势品种。文章以贵州省龙里县国有龙里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林下经济板块为例,探索红托竹荪林下扩繁技术,为贵州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毛竹林、板栗林林下种植竹荪既利用林地资源,又带动竹材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生态效益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发展林下经济的有效途径。对毛竹林、板栗林林下种植竹荪的技术、效益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对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利用林场多、片林多、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大力发展林苗间作、林菌种植、林菜间作、林下育苗、林下养殖等传统林下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林下油用牡丹、林下中药材种植等新兴林下作物种植;同时,研究探索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农家乐、经济林采摘等新兴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打造出  相似文献   

4.
科学测算比较不同模式的林下经济项目的成本效益,对规划和指导地方林下经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对福建省建瓯市林下经济4种主要林菌项目香菇、木耳、竹荪和金线莲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净现值分析方法研究表明,不同林下经济模式经济效益有明显的差距,市场需求和林菌产量是决定林菌项目净收益的重要因素,菌种费对项目成本影响较大,雇佣人员费投入次之。因此,发展林下经济必须选择适当的模式,并开拓市场需求,广开销售渠道,推广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简讯     
宁强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陕西省宁强县在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和模式。一是采取林菌、林药模式,在林下、林中空地及疏林地,种植金银花、丹参、细辛、黄连、猪苓  相似文献   

6.
卢山 《绿色科技》2023,(13):167-170+177
为探究贵州红托竹荪高海拔林下菌包脱袋覆土种植技术措施及种植效益。选择在高海拔林下试验种植林地进行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选择适宜种植林地地块、选择适宜林下种植品种(菌株)、选择优质菌包、整地及土壤消毒、脱袋覆土种植、做好发菌和出菇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管理、采收及加工处理。结果表明:林地面积利用率25.8%,分2年试验种植样方综合测算数据显示,鲜荪平均产量2.093 kg/m2,亩均鲜荪产量360 kg。菌包脱袋覆土种植是贵州红托竹荪目前技术最为先进、产量高且稳定的人工栽培模式,开展高海拔林地区菌包脱袋覆土种植技术研究,并进行大范围推广,有助于提高红托竹荪产量。  相似文献   

7.
<正>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和优势进行种植和养殖,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林业产业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林下经济,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濮阳市清丰、南乐等地积极开展林下食用菌、林下养殖等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几种适宜在濮阳发展的林菌、林禽、林畜、林药等林下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都匀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相关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匀市森林资源丰富,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各地区初步形成了包括林茶、林禽、林畜、林苗、林菜、林粮、林药、林菌为主的8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本文以螺蛳壳保护区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墨冲镇形成的林下花卉种植以及林下养殖业为案例,重点介绍了其发展过程、典型特征以及取得的成效。都匀市各地区探索出了符合当地情况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竹荪林下的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地概况、栽培种制作、培养料处理、种植方法、发菌期、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措施,为竹荪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沂水县林下经济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水县实施的林下经济增绿富民工程,发展模式主要有林菌、林禽(畜)、林虫3种,其中林下食用菌主要是种植平菇、香菇、双孢菇、黑木耳4种,禽畜主要包括鸡、猪、兔,林下昆虫养殖主要是金蝉、蚂蚱。调查结果表明,发展林下经济最高增收196元/m2,效益显著,是一条农民增收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1.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5种典型的林下栽培食用菌案例(黑木耳、大球盖菇、竹荪、灵芝、羊肚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1)建立林下复合经营共同体;(2)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3)加强林下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林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5)完善林下经济相关标准、导则的制定。综上结果,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北京市大力倡导发展林下经济,转变山区生产方式,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构建林下稳定生态系统的循环经济,全市林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林菌、林药、林花、林粮、林草、林蔬、林游等多种模式,赢得了多方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相似文献   

13.
2016年3月~7月,对南溪区速丰林建设和林下经济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结合访问及参考资料,最终确认南溪区3种有效的种植模式已初步形成。南溪区充分发挥区域内林下经济的特色,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地形地貌特点,利用其丰厚的水资源,林木资源,与当地林木企业合作,发展出林菌、林药、林禽、林畜四大林下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延庆区林下经济现有面积42374亩,主要分布在千家店、四海、珍珠泉、张山营和大庄科等乡镇,其中林花新增面积为8610亩,历史留存面积为2440亩;林禽面积为150亩;林药留存面积4560亩;林菌留存面积为50亩,新增面积为220亩;林粮面积为200亩;平原造林林下种植面积为1144亩(包括林花林草林药),历史留存面积25000亩。林下经济平均每亩林地比种植其他农作物增收1200元,2015年我区林下经济带动农民就业2000余人,产值约4300万元。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产值约是种植普通农作物  相似文献   

15.
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食用菌栽培是发展林下经济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种植基地样方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以了解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结果表明: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种类主要有榆黄蘑、香菇、大球盖菇、猪肚菌、长根菇、金耳、羊肚菌、灵芝、竹荪和双孢菇;种植地主要集中在盘龙区、西山区、嵩明县、晋宁县、宜良县、禄劝县和富民县;食用菌总的栽培面积约16hm~2,其年产量约870t;昆明林下食用菌多以鲜品和粗加工的产品销售为主。针对昆明林下食用菌栽培所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科技含量低、产品深加工不足、市场流通不畅等问题,提出政策扶持到位、加强科技支撑、培育市场品牌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将为昆明市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南捞乡位于马关县东部,当地杉木种植规模较大,是马关县重要的杉木产地之一,但由于杉木林缺乏大径材培育与杉木林下经济发展技术,杉木林地综合经济效益较低。文章分析了杉木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培育杉木大径材和发展杉木林下经济的方法和措施。只有培育良种壮苗、选择适宜地块、规范栽植技术、强化后续管理,才能培育出杉木大径材;只有发展林下经济才能改变杉木林产业结构,提高杉木林地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林下药材种类及种植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北省地理气候特点、林药生产现状的分析,参考全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及道地药材生产区划,将林下药材种植划分为5个区域,并对其林下药材种植种类和模式进行总结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鄂西南、鄂西北是湖北省发展林药种植的重点区域,鄂西三峡区及鄂东大别山区林药种植模式较为丰富,发展优势明显,鄂东南林药种植模式较为单一,有待进一步开发.各地在发展林药种植时,应综合考虑当地自然条件,药材生物学特性、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种植种类和种植模式,以减少林下中药材生产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在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林下经济不断涌现,实现了农业、林业和牧业的资源共享,提高了经济效益。结合林下经济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以及竹山养羊这种经营模式在发展毛竹林下经济中的优势,提出了将其作为歧岭乡发展林下经济的首选模式,以期为龙岩市永定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系统分析了适合武平县发展的10种林下经济发展经营模式,包括林下种植型(林药、林菌、林花、林茶、林苗)、林下养殖型(林禽、林蜂、林蛙)、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福建省林下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中药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首位,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阐述云南省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现状、原则、资源分区、林药间作类型。提出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良种繁育体系,优先依托经济林地和人工林地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推进规范化种植技术,开展中药材生态种植,提高中药材采收加工产业化程度,完善配套政策,大力融合发展等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