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肥料无机有机配施对稻茬小麦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稻茬小麦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于2016-2017小麦生长季,在湖北省襄阳市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传统测土配方施肥(T1)、90%的传统测土配方施肥量+有机肥(T2)和80%的传统测土配方施肥量+有机肥(T3)4个处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下小麦产量、分蘖动态、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籽粒产量、穗数和穗粒数均显著高于CK,千粒重较高。T2处理的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T1和T3处理。施肥处理间群体密度、有效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T2和T3处理的有效分蘖数分别提高51.6%、55.9%和53.8%,分蘖成穗率分别降低11.4%、8.8%和14.7%。T3处理的化肥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以及N、P、K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T2处理,T1处理最低。T1处理的小麦产投比和净收益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3.9和5 464.5元·hm-2。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T2处理是相对高产高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械侧深精准施用基肥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生产中传统施肥方式肥料损失大,利用率低。侧深施肥与水稻栽插一次性完成,可减少作业程序和肥料损失,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试验设4个处理,以传统基肥抛施尿素方式为对照,设置3个不同尿素用量侧深施肥方式,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有利于低位分蘖,侧深施肥处理1高峰苗降低4.5万株/667 m^2,成穗率提高7.4%,穗粒数增加11粒/穗,有利于争大穗,从而提高产量。说明侧深施用与常规施用等量基肥的情况下,后期减少1次分蘖肥的使用,最终穗数与常规施肥相当,但穗粒结构中的实粒数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这是产量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其他产量影响因素无明显差异。侧深施肥基肥量过大(22.5 kg/667 m^2)时,分蘖过多,高峰苗难控制,后期无效分蘖退化慢,生物产量过大,导致肥料和温光资源浪费,最终穗型减小,穗粒数减少,经济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常规肥料和硫酸钾钙镁肥2个肥料处理,研究硫酸钾钙镁肥对水稻分蘖发生、产量形成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钾钙镁肥处理的产量较常规处理的高,增幅达8.29%。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2个处理的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质量差异较小。硫酸钾钙镁肥主要是通过增加结实率来提高产量,结实率增幅达9.32%,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不大;硫酸钾钙镁肥处理较常规处理对分蘖发生无促进作用,其高峰苗低于常规处理,但高峰苗后分蘖退化慢,至有效分蘖终止期,其有效分蘖数略高于常规处理,增幅为2.55%,成穗率显著增加,增幅为9.83%。  相似文献   

4.
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扬麦14号小麦不同播期、密度对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小麦不同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但主要是前期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中后期生殖生长期则相对稳定,全生育期变短,总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变矮,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群体前小后大,分蘖成穗率降低,穗数不足,穗型变小,粒数减少,粒重提高,产量下降,蛋白质、面筋含量及沉降值提高。迟播小麦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有效穗数等群体质量性状迅速增强,单株分蘖及成穗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穗率、结实粒数、千粒重等个体质量性状均逐渐变劣,但不同密度之间个体质量性状衰减的速率要远远小于适期早播的小麦,大幅增加播种密度,个体生长发育受抑制的程度将明显减小。因而,晚播小麦适当提高种植密度,通过强化群体性状,弥补个体性状瘦弱之不足,有利于提高产量。本试验晚播小麦基本苗增加到360万/hm2,产量最高,但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冬小麦不同施肥水平及N、P、K配比对小麦产量与效益的影响,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2014~2015年在河北省玉田县开展了冬小麦配方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配方施肥,能明显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大幅度提高其产量和效益。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比较,在施肥量减少的情况下,配方施肥产量提高6.73%,纯收入增加933.2元/hm2,产投比达到7.58。  相似文献   

6.
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地优质稻南粳5718和糯稻99-25为供试材料,根据试验地土壤养分状况,采取减氮增磷增钾的措施,即在基肥中减少氮肥,增加磷钾肥,并在追肥中降低氮肥投入,来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当地水稻增产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通过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成穗数,其中南粳5718高峰苗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8.02%,有效茎蘖数增加5.26%,穗数增加4.89%;糯稻99-25高峰苗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0.12%,有效茎蘖数增加4.32%,穗数增加2.34%。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提高抽穗期的叶面积指数(增幅19.47%),强化水稻的光合能力。在不影响穗粒数和结实率的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增加水稻千粒质量,从而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氮肥用量和插植密度对杂交粳稻辽优5206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为北方粳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分蘖数、抽穗期干物质量、拔节期SPAD值、株高和穗长显著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虽增加但不显著;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水稻分蘖数、干物质量、有效穗数明显增加,灌浆期SPAD值、株高、穗长、穗粒数显著降低,抽穗期SPAD值、结实率和产量则先增后降;氮肥用量和密度在产量等多数性状上互作效应不显著;取得高产的最佳肥密组合是240 kg/hm2和16.7万丛/hm2。  相似文献   

8.
分蘖期和拔节期干旱对小麦主茎和分蘖穗粒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分蘖期和拔节期干旱对小麦穗粒数形成的影响,在盆栽条件下以豫麦49(小穗型)和扬麦13(中穗型)为材料,研究了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不同程度干旱条件下主茎和分蘖的穗粒形成特征。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拔节期轻度干旱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不显著,而分蘖期重度干旱显著降低了主茎穗粒数,拔节期重度干旱和分蘖期+拔节期重度干旱均可显著降低主茎和分蘖的穗粒数,且对主茎穗粒数的影响更大。分蘖期重度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主茎小穗分化数与可见小花数,但对分蘖无影响。拔节期重度干旱和分蘖期+拔节期重度干旱处理可显著降低小穗结实率、可见小花数、可孕小花数及可孕花结实率,进而导致小麦穗粒数显著降低。分蘖期重度干旱处理导致小麦主茎穗粒数的降低并未影响主茎的产量,拔节期重度干旱和分蘖期+拔节期重度干旱处理导致小麦主茎穗粒数下降均造成产量显著降低。因此,小麦营养生长期适度干旱不影响小麦主茎和分蘖小穗及小花发育,从而能够维持较高的穗粒数和产量,可以适度的进行节水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蔬菜废弃物液体有机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蔬菜废弃物液体有机肥的合理使用量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对其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用有机肥量的增加,小麦分蘖数也不断增加,且均大于对照。当施用有机肥的量达到2 000 kg/667 m2时,1 m2小麦分蘖数为540.0穗,极显著高于对照64.8穗(P0.01);以有机肥2 000 kg/667 m2处理和有机肥2 000 kg/667 m2与尿素及N-P2O5-K2O复合肥复合处理的小麦平均穗长分别为8.58、8.70 cm,极显著长于对照7.98 cm(P0.01),且穗长小于7 cm的麦穗数占调查小麦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00%、2.33%,极显著小于对照的16.67%(P0.01)。有机肥试验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其千粒质量逐渐增加,且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温室盆栽玉米进行传统施肥、普通硫基复合肥、新型硝硫基复合肥3种施肥处理,分析和探讨新型硝硫基复合肥对玉米生长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50 kg/667 m~2新型硝硫基复合肥相对于等量的其他2种施肥方式,穗质量分别提高32.2%、10.1%;穗粒数分别提高17.9%、13.2%;穗粒鲜质量分别提高20.4%、15.7%;穗粒干质量分别提高19.6%、14.3%。因此,施用新型硝硫基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相对于传统施肥方法和施用普通硫基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可以明显提高玉米的穗质量、穗粒数和穗粒质量,对玉米有着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优质麦的肥料运筹方式,明确基肥、壮蘖肥和穗肥的产量效益,以镇麦10号为材料,探究不同的肥料运筹对镇麦10号产量、经济效益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壮蘖肥和穗肥相比,穗肥的产量最高,净效益最好,显著高于基肥和壮蘖肥;其中基肥的产量高于壮蘖肥,净效益低于壮蘖肥,但是差异不显著。基肥中分别施用磷酸二铵、复合肥、氯化钾,以及追肥中分别施用磷酸二铵、复合肥、氯化钾和基肥追肥都用复合肥共7个处理相比,基肥追肥都用复合肥的处理产量较其他处理好,净效益也较其他处理好,平均增加7.9~20.8元/667 m2。在品质方面,基肥中施用复合肥和氯化钾可以改善镇麦10号的品质,而追肥对其品质的提升作用不显著。因此,镇麦10号的最佳施肥方式为:基肥(尿素11.0 kg/667 m2+复合肥22.5 kg/667 m2)+分蘖肥(尿素9.0 kg/667 m2)+拔节肥(尿素10.0 kg/667 m2+复合肥12.5 kg/667 m2)+穗肥(尿素7.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以热带地区典型酸性水稻土为载体,通过设置不施肥处理(CK)、常规化肥(T)、有机无机复混肥(OF)、有机无机复混肥减施10%(10%OF)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减施20%(20%OF)等不同试验处理,研究化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减量施用对海南省双季稻的产量、养分积累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评估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减量施用对热带地区土...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毯苗栽插侧深施肥一体机进行大面积水稻侧深施肥示范,共设置8个处理,旨在探明水稻侧深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机插稻合理的施肥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毯苗机插侧深施肥平均可减少施用总氮量、总磷量分别约21.3%、26.4%,减少施肥次数1~2次;侧深施肥时水稻分蘖发生起步较早,具有明显的早发优势,较对照早发棵3~5 d;侧深施肥处理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而千粒质量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4.
以中稻品种天优3301为材料,设置施用氮肥4种不同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处理,研究其对中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对中稻天优3301产量影响较大。在施纯N11kg/667m2中等肥力条件下,最优施用方式是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2.5∶4.5∶3。  相似文献   

15.
施用海藻酸复合肥料的双季稻产量和氮磷肥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南大田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普通复合肥、海藻复合肥、80%普通复合肥和80%海藻复合肥,研究海藻复合肥减施条件下对双季稻产量、肥效、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残留及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复合肥能够提高水稻有效穗和稻谷产量,晚稻海藻复合肥较普通复合肥有效穗增加14.5%,早稻稻谷增产7.6%,晚稻增产5.1%,均达显著水平;而80%海藻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相比稻谷产量无差异。海藻复合肥能够提高氮肥和磷肥偏生产力。与常量施肥相比,减量施氮肥和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6.1~8.5 kg/kg和15.2~21.4 kg/kg,氮和磷吸收效率分别提高11.3~19.7和12.0~19.8个百分点,均以80%海藻复合肥处理最高。减量施肥显著降低20~40 cm土壤硝态氮的含量。海藻复合肥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蔗糖酶、脲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综合得分为80%海藻复合肥>海藻复合肥>普通复合肥>80%普通复合肥>CK。在华南双季稻种植条件下,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海藻复合肥减肥20%具有较好的稳产效应,但是周年氮磷养分平衡表现为亏缺,建议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目标产量制订减肥措施,以保持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施肥模式对渭北旱地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渭北旱塬地区小麦生产中减肥增效技术,于2012-2014年在陕西省长武县巨家镇巨家村以长旱58为材料,比较分析了5种施肥处理 [不施肥(对照)、农户施肥模式、推荐施肥模式、高产施肥模式和高产减氮施肥模式]下小麦的产量及其结构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推荐施肥模式、高产施肥模式和高产减氮施肥模式下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比对照和农户施肥模式分别增产4.3%~32.3%和0.2%~21.1%;成穗数比对照和农户施肥模式分别增加13.0%~45.4%和1.1%~27.1%;穗粒数比对照和农户施肥模式分别降低2.9%~16.2%和0.3%~11.2%;千粒重比对照降低0.6%~7.8%,与农户施肥模式比较有增有减。高产减氮施肥模式经济效益两年均比对照增加,其中2013-2014年达到显著水平;其他模式经济效益两年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2012-2013年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建议在渭北旱塬地区小麦生产中,在农户施肥模式的基础上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或在推荐施肥模式基础上增施磷钾肥,以利于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提高。  相似文献   

17.
灌浆期涝渍害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主要的弱筋小麦产区,该区小麦生育后期涝渍害频发,严重影响小麦的高产和稳产。为探明涝渍害对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优质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扬麦15、扬麦22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涝渍害的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灌浆期涝渍害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吹泡仪参数、溶剂保持力SRC和粉质仪参数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浆期涝渍害导致小麦产量显著下降,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降低是引起扬麦13减产的主要因子,扬麦15和扬麦22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降低导致减产。(2)涝渍害处理的扬麦13和扬麦22的湿面筋含量较对照显著上升,蛋白质含量和SDS沉淀值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涝渍害处理7 d对供试小麦吹泡仪参数影响较大,扬麦13和扬麦15的L值和W值在涝渍害处理7 d后均显著提升,扬麦13的水SRC较对照显著下降。涝渍害处理7 d对供试小麦的粉质仪参数无显著影响。(3)供试的3个弱筋小麦品种籽粒品质受基因型的影响大于涝渍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