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山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山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唇、鼻、眼睑、耳尖及口腔黏膜发生疱疹、脓疱和继而形成痂皮为特征。羔羊多为群发,常因继发感染而死亡,成年羊发病后影响采食而变得消瘦。1发病情况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是永胜县山羊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管是专业户规模饲养,还是农户散  相似文献   

2.
李震 《农村科技》2004,(4):16-16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的传染病。羊传染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可能有多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口疮病,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病。1.发病症状。可分为唇型、蹄型、外阴型、混合型。唇型首先在口角和上唇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很快形成高粱粒大小的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疱和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  相似文献   

4.
羊传染性脓疱又名羊口疮、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绵羊、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口唇粘膜、蹄部、乳房等处皮肤上,形成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幼羊易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两季较多,常为群发性流行。病羊、带毒羊污染饲草、饮水、羊舍、用具或牧场,通过皮肤的擦伤传染健羊。  相似文献   

5.
在山羊养殖生产中,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在贵州省甲茶镇每个羊群中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有的羊群管理条件差,防治措施不到位或未及时对发病羊只作防治处理,造成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有的羊群管理较好得到及时有效防治而发病少,病羊康复快。文章介绍了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病原在本镇感染发病与流行的情况,分析该病原流行的特点,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供山羊养殖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6.
羔羊传染性脓疱病并发角膜结膜炎的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羔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嗜上皮病毒而引起的.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特点是在患病羔羊口唇等处粘膜和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多群发.而且容易并发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主要是由嗜血杆菌、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羔羊以角膜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肿胀、角膜溃疡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俗称羊口疮,致病病因是由于脓疱病毒所致,对山羊的危害性比较大,也是一种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的主要特征是羊口唇部等皮肤和口腔黏膜长出脓疱、丘疹以及羊口腔溃烂形成厚痂。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传染性极强,一旦染病死亡率高,是目前危害山羊最主要的病变之一。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阐述了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的发病病因、分析了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的病理以及提出解决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的几项措施,希望对未来的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一种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患羊嘴唇,口角、鼻孔、腿部和乳房周围等处的皮肤、黏膜上形成丘疹、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厚痂。该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之间,康复羊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3月初接诊一例母山羊角膜结膜炎病例,患畜右眼感染4天,拒绝哺乳,初期病眼流泪,分泌物增多,畜主用人用眼药水滴于患处,起初病情有好转,两天后病情继续加重,患眼分泌物继续增多,呈脓性,眼睫毛被粘连无法正常睁眼,就诊时角膜充血明显,中心浑浊呈微黄色,有溃疡点。与病畜同舍羊只就诊前天都出现了眼分泌物增多的情况。1病原学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目前还未有引起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病原体做出具体定论,一般认  相似文献   

10.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口疮,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和急性传染病。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生,特别是哺乳羔羊易群发,成年羊发病较少。临床上分唇型、蹄型、外阴型和混合型传染脓疱。以口腔黏膜、乳房、蹄部、外阴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笔者近几年收治了200余只发病羊,主要是唇型,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病死率不到2%。  相似文献   

11.
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绵羊、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两季较多.羔羊、幼羊易发,常为群发性流行. 1.症状病羔羊在鼻、唇和口角等处皮肤出现芝麻大的丘疹,迅速形成松子大的水疱(脓疱),破渍后结成棕褐色的疣状原痂;或在口腔粘膜出现被红圈围绕的灰白色水疱,化脓破裂后形成浅的溃疡,一般经2周后痊愈.严重者影响采食,加之化脓菌、坏死杆菌等继发感染,深部组织坏死,流恶臭脓液,口流发臭的泡沫唾液,肉芽组织增生,嘴唇肿大外翻,最后呻吟、卧地、衰竭死亡.成年羊多发生于蹄部皮肤,跛行、卧地,若有细菌感染,蹄基部和蹄匣间有恶臭脓液.有的羊延至肺、肝脏等;成年羊偶有外阴部皮肤、阴茎、阴唇粘膜及乳房受害.  相似文献   

12.
山羊传染性脓疱在务川县又称为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嗜皮性人畜共患接触性传染病,病羊以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疣状结痂为特征。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诊断、防治方法以及诊断经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拟为广大养羊户提供一套经济实用的防治方法,减少死亡,提高山羊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羊口疮又叫“传染性脓疱”,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口疮病毒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口、唇处等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水疱、脓胞、溃疡和庞状厚痂,死亡率虽然较低,但羊群患病后会造成采食受阻,羔羊病后吮乳困难,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或因衰竭或继发其它疾病造成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14.
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羊全身皮肤,尤其是无毛或少毛的皮肤、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痘初期为丘疹,后变为水疱,随后变为脓疱,脓疱干结成痂,脱落后痊愈。羊痘对羔羊致死率高。  相似文献   

15.
羊常见的传染性脓疱病主要体现在口鼻附近的皮肤长出丘疹、脓疱与水疱,脓疱破裂后会长出厚痂,被称为羊口疮。这种病的死亡率十分高,直接影响羊的健康与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关于羊养殖过程中如何防治传染性脓疱,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羊口疮是一种传染性很高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在绵羊和山羊群体中发生。羊口疮的临床症状为病羊的口、唇、鼻、乳房等部位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羊口疮善发与幼龄羔羊,成年羊只也有发生,属于接触性传染疾病。近年来随着山东省的养殖业不断发展,饲养条件因素不断改变,本地的养殖场和农户散养的羊群中羊口疮病频发,经综合治疗,当地羊口疮病得到有效防治,减轻了养殖户的损失。1发病情况从2016年3月开始,本地某农户散养的78只山羊先后出现  相似文献   

17.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性病变是在嘴唇、口角、鼻孔周围等处的皮肤和粘膜上形成丘疹、水泡、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厚痂,又称羊口疮。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之间,康复后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8.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脓疱病毒引起的山羊的传染病,亦称羊口疮。常见散发性传播,羔羊可呈群发性。该病临床上以口唇及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羊群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养羊业危害较大。笔者总结了诊治的238个病例(治愈1  相似文献   

19.
正一、羊口疮病发病特点羊口疮,即羊传染性脓疱,是一种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在山羊和绵羊中传播,人类接触后也可患病。羊只发病后的特征为,在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结成疣状痂。发病后,羊只不能正常进食,不加以及时治疗会导致羊的死亡,且死亡率非常之高。羊口疮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秋产羔季发病较多,该病主要发生在1岁以内的羔羊身上,其中3月—6月龄羔羊是最易患病的羊群。羊群中,若一只患病,得不到及时  相似文献   

20.
羊传染性脓疱病(Contagiouspustular dermatitis of sheep)俗称羊口疮(Orf),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嗜上皮性传染病。文章详细介绍了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