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秃杉种质资源迁地保存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总结研究了13a来在地处亚热带在江苏省宁镇丘陵地区引种原产云贵高原、鄂西山地的珍稀树种秃杉获得在播种育苗与无性繁殖技术成果。该项 成果认为采用氧化剂消毒浸种侵芽,适时防治幼苗猝倒病,适度遮荫保湿,当年冬季防寒保苗等组装技术,可使每公斤种子产秃杉合格苗2.20万-5.60万株,1年生苗安全越冬;采用砻糠灰作基质,用KMnO4液浸条,在秋冬季扦插,生根率达41.3%-54.4%;用电子叶间隙喷雾,以珍珠岩作基质,或在日光温室内用塑料薄膜封闭保温,用KMnO4液浸条等技术,可使插条生根率达72.6%和76.1%。  相似文献   

2.
秃极种质资源迁地保存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江苏省10年来秃杉种质资源迁地保存利用及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江苏成功引种需采用“选择山洼、北坡或大型河堤有侧方林带庇荫的土层深厚、疏松、湿润的立地条件,用健壮2年生裸根苗或容器苗或带土苗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栽植,实行针阔混交侧方遮荫或疏林复层混交遮荫,林地间作豆类等作物覆盖保湿,年生长速生期前(5月中旬-6月中旬)增施氮肥或氮钾复合肥,促进生长”等综合栽培技术。文内还结合引种保存区的自然条件和应用目的,提出了适合苏南低山丘陵山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苏北平原大型河堤,以及城镇绿化的多种栽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陈剑英 《云南林业》2003,24(5):17-17
林木种质资源是陆地上最完整、最重要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资源,也是容易被破坏或灭绝的活资源。随着森林的消减和衰退,林木种质资源以物种为单位及种下的群体、个体的遗传丢失日趋严重,部分物种灭绝或濒危灭绝。许多树种的生物多样性在等级上虽未濒危,但表现出较多的渐危群体与濒危群体。因此,保护和保存林木种质资源,提高森林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依据林木繁殖方式不同、种子类型不同而异。对多年生林木种质资源可采用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对就地保存、迁地保存有一定困难或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油松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迁地保存库营建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永安市濒危珍稀竹种迁地保存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2007年福建省永安市大湖竹种园从广东、四川、云南、浙江、贵州、福建省等地迁移引种了中国特产的濒危竹类植物21属35种,结果表明:短穗竹、酸竹、橄榄竹、南峤滇竹、香竹、南川镰序竹、乳纹方竹、花叶箬竹、霞山坭竹、锦竹、藤枝竹、龙丹竹、撑篙竹、摆竹(黄白竹)、毛算盘竹(满山跑)、少穗竹、糙花少穗竹、长叶苦竹、斑苦竹、百毛暗竹(面杆竹)、早园竹、富阳乌脯鸡竹、花毛竹、巴山木竹、泰竹(条竹)、金丝慈竹等适宜永安市引种栽培,长势较好;笻竹、薄竹、爬竹、金佛山方竹、狭叶倭竹种植后长势稍慢;珍稀竹种香糯竹、吊罗坭竹、天鹅绒竹、荔波吊竹在永安表现不适宜。因此,濒危珍稀竹种迁地保存应尽可能地从竹种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上选择竹种进行迁移引种保存。  相似文献   

6.
南岳树木园建园30年来,迁地保存的珍稀濒危裸子植物中有国家级珍稀濒危裸子植物27种。这些树种经过多年栽培大多数生长良好,有16种已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7.
南亚热带珍稀濒危树种引种迁地保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挽救、保存、利用处于濒危灭绝的树种,以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树木园为试验基地,对从广西南部、海南省、广东省、福建省、云南省南部等热带、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地区引入的62个珍稀濒危树种,进行了育苗技术、生长情况、物候期及抗寒力等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树种在生长发育和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完全适应的有32种,其中已开花结实的有29种,基本适应的有24种.这些种大多是从本气候区或相似气候区内引入的.树木园作为林木种质资源迁地保存基地,应侧重引入本气候区或相似气候区的树种.  相似文献   

8.
就秃杉的引种栽培、生长习性、无性繁殖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秃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繁殖容易。  相似文献   

9.
黑壳楠是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常绿阔叶乔木资源树种,通过对河南省野生分布黑壳楠资源及生境调查,分析其潜在耐热抗寒性.试验采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进行遮阳处理,发现采用遮光率35%~50%遮阳网覆盖可以有效避免日灼,使苗木高生长和粗生长分别提高45.2%和29.6%.提出了夏季遮阳冬季防寒的保护性迁地保护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自然分布竹类资源19属60种,天然竹林面积14 317hm2,占西双版纳总面积的5.92%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竹类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人工栽培与利用以及迁地保护等方面研究,并在园内建立了一个面积为8 hm2竹类资源迁地保护区。到目前为止,已从中国热区和东南亚国家收集保存竹类资源27属211种,现已有11种开花结果,用其种子繁殖育苗并栽培同一区内,长势较好,该竹类资源的迁地保护已成为中国从事竹类资源植物研究与保护的重要基地,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贮备。  相似文献   

11.
四个百合品种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是世界著名切花之一。在广东省北部地区乳源瑶族自治县引种4个百合品种,莫娜百合(LiliumXMona)、布鲁诺百合(LiliumXBrunello)、巴巴拉百合(LiliumXBarbaresco)及凝星百合(LiliumXStargazer),观察其物候期及生长表现。结果表明:4个品种露地栽培均能生长和开花,但属东方系列品系的2个品种巴巴拉百合和凝星百合,受霜冻危害较为严重,尤其是凝星百合最易受冻害,大部分叶片出现枯焦。亚洲杂种系的两个品种莫娜百合和布鲁诺百合在花期长短、始花期、切花性状等方面,均优于东方杂交系的两个品种巴巴拉百合及凝星百合,可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通过对4个种系15个百合品种不同种球规格和种植季节叶烧指数的测定,分析了种系间、品种间的生长差异,初步揭示了百合种系、各个品种、以及不同种球规格和种植季节与发生百合叶烧生理现象的关系及控制叶烧现象的基本要素,为百合切花的良种选育和栽培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百合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百合(Lilium spp.)为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 L.)球根草本植物。百合花茎刚直挺秀,叶色翠绿,花形奇特,色泽高雅,为世界著名切花、盆花及园林布景的花卉。荷兰每年出口数以亿计的百合种球,百合切花的销售额名列切花类的第5名,总额达4.8亿美元。国内的花卉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对百合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药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药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选取与比较了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药百合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9(3^3)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回液比1:15、提取时间4h。选择此条件提取药用百合粗多糖,提取率为1.25%。  相似文献   

15.
    
The extent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seed and seedling traits of Trigonobalanus doichangensis, a rare and endangered tree in southwest China, was evaluated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Seeds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natural populations in the south and southwest Yunnan province, China.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between populations were observed in seed length, seed weight and seedling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Th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none of the seed and seedling traits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the geo-climatic variables of the populations. Among seed and seedling trait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P < 0.05) were discovered among seed length, seed weight and height of 30-day-old seedling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 = 1.00, P < 0.01) occurred also between the height and root collar diameter of 4-year-old seedlings. With the exception of seed width and seed germination percentage, 51–96% of total variation in other seed and seedling related traits was attributed to population effect, as determined by the broad sense heritability. In conclusion, these observations on variation in seed and seedling traits should be a reference point, when considering seed collection of this species for ex situ conservation and species restoration.  相似文献   

16.
珍稀濒危树种的迁地保育以及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功地迁地保育了珙桐、夏蜡梅等60种珍稀树种,其中40种已开花结果,占总数的66%。有的树种已形成了自然种群和更新苗。在迁地保育中,一方面应注意观测树种本身的潜在适应能力,适应能力越强越容易成功;同时应注意引种保育区的小生境条件和原产地生境条件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越高越容易成功。文内还讨论了迁地保育的技术措施和珍稀树种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小平 《绿色科技》2020,(5):105-109
以兰州百合、OT型百合“木门”及东方百合“索邦”试管鳞茎的鳞片为外植体,在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头孢噻肟钠(Cef)、卡那霉素(Kan)和潮霉素(Hyg)的芽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同抗生素及其浓度对百合鳞片存活及再生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抗生素种类和浓度,为百合遗传转化和组培过程中细菌污染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Cef对百合鳞片再生的影响较小,300 mg/L的Cef可用作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及组培快繁过程中细菌污染的脱菌剂;Kan对百合鳞片再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兰州百合最适宜的筛选浓度为40 mg/L,而“木门”和“索邦”适宜的筛选浓度为100 mg/L;Hyg对百合鳞片具有较强的致死作用,以Hyg为筛选标记进行兰州百合遗传转化时适宜的筛选浓度为25 mg/L,“木门”和“索邦”适宜的筛选浓度为35 mg/L。  相似文献   

18.
我国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是重要的商品花卉之一,具有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我国是百合的自然分布中心,研究我国百合种质资源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百合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分类、调查、保存和创新情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百合种质资源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原生境和迁地保护的疏花水柏枝植株进行生理生化检测,判断不同生态环境下疏花水柏枝生态进化响应。结果表明:疏花水柏枝迁地保护居群植株的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比原生居群的含量低、活性弱,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量、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均比原生境居群的高。由此可见,疏花水柏枝原生境居群的抗逆性、抗病性更强。迁地保护居群通过生理生化调节,加强自身代谢,增加木质化程度,提高抗氧化防御机能和适应胁迫的能力来响应环境变化,并产生了耐高温的生态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