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火烧采伐剩余物的有关问题,笔者于1992年1月至3月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到松岭、十八站、图强、阿木尔、西林吉、呼中等林业局的火烧采伐剩余物的现场,对火烧采伐剩余物的目的、意义;火烧采伐剩余物的技术指标;火烧采伐剩余物的定额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一、火烧采伐剩余物的目的意义大兴安岭地区每年主伐林面积为94万亩;抚育伐面积为90万亩,合计约184万多亩的林地留下大量的采伐、抚育剩余物。据调查每亩约15堆,每堆平均100公斤,每亩约1500公斤。全区每年可以积累采伐剩余物276万吨之多,为森林防火留下了一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中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计划进行400万hm2的中低产林改造任务,改造过程中必将产生巨量的采伐剩余物.林业采伐剩余物的高价值利用愈来愈被重视.文中阐述了云南林业采伐剩余物开发利用现状及省外、国外林业采伐剩余物开发利用的先进技术.对云南省林业采伐剩余物的开发利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思茅松林区采伐剩余物的分类、相应的清理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充分利用其采伐剩余物资源的前提下,对遗留于迹地上的其他采伐剩余物应倡导自然腐烂法清理,减少烧除法清理.针对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途径,分析了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转变观念、加大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入手、以求提高其采伐剩余物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采伐剩余物的管理等4方面提出了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利用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普洱市思茅松林采伐迹地对其采伐剩余物进行了归堆、坑埋和铺地3种自然腐解处理及接种10种木材白腐菌腐解处理的腐解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自然状态下(不人为接种任何菌种),处理3个月后,其采伐剩余物腐解率最高的方法为砍枝铺地,其采伐剩余物干物质的失重率为3.1 %;而接种沙松1#、硅贝云芝、朱红密孔菌3种白腐菌腐解采伐剩余物的效果较好,接种3个月后检测其剩余物的干物质失重率达21.1 %、20.3 %、17.6 %.两试验结果相比较,接种白腐菌可以促进思茅松林采伐迹地采伐剩余物的腐烂分解.  相似文献   

5.
在采伐、造材、木材加工生产中剩余物(简称三剩)的数量是惊人的,就以我国每年采伐木材5千万立方米进行估算,每年约有采伐、造材剩余物1千多万立方米;若以采伐木材数量的一半进锯加工,则每年加工剩余物约有5百万立方米。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改进采伐、造材、木材加工工艺、设  相似文献   

6.
呼盟地方林区采伐剩余物的计算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呼盟地方林区采伐剩余物数量进行了概算、分析了采伐剩余物可生产各种综合利用产品的数量,以及剩余物顶替原木的数量。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采伐剩余物的利用潜力很大、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中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计划进行400万hm^2的中低产林改造任务,改造过程中将必然产生巨量的采伐剩余物。林业采伐剩余物的高价值利用将越来越重要。文章阐述了云南林业采伐剩余物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将来林业采伐剩余物的开发利用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我省林业企业局过去的采伐剩余物一直被抛弃于伐区内,以我们观音桥局每年总采伐量10万m~3计而论,剩余物约有8万m~3层积.这不仅使宝贵的财富白白的烂掉,而且恶化了森林环境,招致大量的病、虫、害.为保护森林,维持生态平衡,减少采伐量,提高利用率,加速发展木材综合利用,优先发展加工利用采伐剩余物,是林业生产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采伐后迹地留下大量采伐剩余物,如枝桠、梢头木等。据调查资料:伐区各种剩余物占采伐量的38—40%,其中枝桠和梢头占15%,伐根占10%,造材剩余物占3—5%,树皮占10%。全国可利用的采伐剩余物每年达一千万立方米。按此推算,我区约有近十万立方米的采伐剩余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森林采伐剩余物对林地的影响,讨论了我国目前采伐剩余物清理的方式方法和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采伐剩余物清理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利用森林采伐剩余物,设计了适应林区环境条件的采伐剩余物压缩装置,该装置尺寸为2 m×1.0 m×1.5 m,为森林采伐剩余物的压缩运输提供了合理有效的设备。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针对杉木林地力衰退,在一代林采伐迹地上设置不同收获方式、不同整地方式以及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三种因素不同水平的标准地,通过对二代杉木幼林的林地土壤肥力进行系统研究,获得有利于提高林地土壤肥力的最优组合方式。试验结果为:一代林收获方式为影响土壤有机质其含量的主导因子,其次为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式,整地方式产生的影响力最小;影响土壤全N以整地方式最为显著,采伐剩余物的影响力则最小;影响土壤全P和速效P含量的主导因子为不同收获方式,影响力最小的因子分别为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式和整地方式;影响土壤全K和速效K含量的主导因子为收获方式,而影响力最小的因子分别为整地方式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存在大量采伐剩余物,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于秋季、春季防火期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对采伐剩余物含水率(y)、空气温度(x1)、相对湿度(x2)、地表温度(x3)、风速(x4)进行观测。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风速(x4)与采伐剩余物含水率(y)相关性不明显,将其剔除不参与建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并对回归系数标准化,结果表明相对湿度(x2)对采伐剩余物含水率(y)的影响程度最明显。应用随机抽取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误差不大,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预测模型,利用主要火环境因子数据预测采伐剩余物含水率,可为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火灾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不仅是纤维板、刨花板、造纸等工业的主要原料,而且是良好的民用烧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林产品需要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利用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合理利用采  相似文献   

15.
在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选择20地位指数级、29 a生第1代杉木人工林建立固定标准地并调查其生长量,随后采伐,设置5种不同立地管理措施进行试验并营造第2代杉木林,开展杉木人工林连栽后的生产力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倍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的8 a生2代杉木林生长最好,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立木蓄积生长量分别为13.01 cm、9.20 m、16.23 m3/(hm2.a),而炼山(火烧采伐剩余物)处理的生长最差,其生长量分别为11.68cm、8.61 m、11.61 m3/(hm2.a).炼山处理的8 a生杉木林立木蓄积生长量分别为不炼山(保留采伐剩余物)和加倍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的90.03%和71.50%,但各处理杉木生长量均无显著差异.8 a生第2代杉木林立木蓄积量与采伐前的第1代的无显著相关,但与第1代的地位指数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根据Rothermal模型原理,建立了基于能量守恒方程的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剩余物燃烧蔓延理论模型。将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剩余物置于燃烧实验台进行燃烧实验,通过改变风速、坡度等因子获取燃烧数据,并将其与理论模型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基本一致,说明建立的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所建立的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剩余物燃烧蔓延模型对于大兴安岭林区采伐迹地火灾扑救以及采伐迹地火灾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木材剩余物的利用与人造板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森林复盖率只有12.7%,在全世界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占第一百二十位。由于四化建设的需要,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材的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今后除大力植树造林,同时控制采伐量,做到造林速度领先于采伐速度,还必须大搞木材综合利用,充分利用木材剩余物。木材剩余物包括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为了粗略估计一下这些剩余物的数量,现以一棵树的加工过程为例列出下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将林木剩余物归纳为林木采伐与造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竹子采伐及其加工剩余物、林木抚育间伐物和废旧木材五大类。通过对已有估算方法的发展,系统地给出了各类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方法,进而,通过文献考证,给出了各类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所必须的参数值,包括商品材出材率(81.27%)、经济材出材率(77.17%)、非立木剩余物数量相当于立木材积量的比重(50%)、木材加工剩余物比重(60%)、竹枝叶重量相当于竹材重量的比重(38.07%)、竹材加工剩余物比重(62%)、废旧木质品回收率(65%),以及平均木材气干密度(0.618 t/m3)、单位数量竹子重量(150 t/万根)、木制品和直接用原木使用寿命(12年)。同时通过调研给出了经济林产柴率,并将南方山区、平原丘陵区、北方山区分别取值为8 500 kg/hm2、8 500 kg/hm2和7 500 kg/hm2;以方法研究和参数考证为基础,利用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和林业统计数据基础数据,估算出2013年全国林木剩余物总量为30 284万t,其中林木采伐与造材剩余物4 711万t,木材加工剩余物1 492万t,竹子采伐及其加工剩余物2 817万t,抚育间伐剩余物20 544万t,废旧木材可回收量720万t。  相似文献   

19.
在即将采伐的1代29 a林龄杉木人工林中设置固定标准地,采伐后进行5种剩余物处理试验并营造2代杉木人工林。造林后对2代23 a林龄不同处理的杉木生产力进行横向比较表明,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的林分蓄积量为不炼山>加倍采伐剩余物>全树利用>炼山>全部清理。通过纵向比较,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的2代23 a林龄杉木林的林分蓄积量与其1代相比的增量为加倍采伐剩余物>不炼山>炼山>全部清理>全树利用,结论与横向比较基本一致。尽管不同处理杉木生产力差异不显著,但保留采伐剩余物仍然有利于2代杉木林长期生产力的维持。2代23 a林龄杉木林的生产力已超过其前茬的1代29 a林龄杉木林,说明采用适合的立地管理措施是提高杉木生产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除了工业用锯材外,由枝丫、梢头、伐根构成的采伐剩余物及小径木形成了森林工业的潜在的原材料来源。据估计,采伐剩余物及小径木的收获量将超过一千万立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