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几年由于北方春季持续低温,玉米病虫害发生较重,尤其一些次要病虫害发生频率也较高且危害程度也较重。例如:玉米旋心虫近几年发生既普遍又猖獗.个别品种及个别地块甚至达到绝收的地步.幼虫咬破植株生长点后还要转株为害.大面积植株生长点遭到破坏后,地下根变褐腐烂,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叶片丛生.不拔节,整个植株停止生长.很难抽雄吐丝。现将玉米苗期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哲  武丽石 《杂粮作物》1995,(2):1-3,53
玉米抗螟育种进展概述李哲,武丽石(辽宁省农科院110161)在世界范围内,玉米螟(PyraustanubilalisHubner)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在辽宁省由于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茬面积增加,玉米螟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日趋严重,已引...  相似文献   

3.
玉米蚜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蚜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研究王存晋(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阳111000)玉米蚜在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早有发生。自80年代初玉米蚜在辽宁省普遍发生,一些年份部分地区危害尤其严重,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从80年代初到1996年,经11年我们分别在康平、辽阳、黑...  相似文献   

4.
2016年春季在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吉林市永吉县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发现1种新的玉米害虫,经鉴定后为白肾纹夜蛾(Amphipoeaburrowsi Chapman),属于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奂夜蛾属(Amphipoea)。该虫主要以蛀茎危害玉米幼苗,导致被害幼苗心叶萎蔫,甚至枯死。目前白肾纹夜蛾对吉林省玉米生产尚未造成威胁,随着耕作制度改变和玉米品种更换,其种群发生动态需进一步监测。  相似文献   

5.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元俊  潘荣光 《杂粮作物》2003,23(3):167-168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MaizeDwarfMosaicVirus,MD MV)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玉米产区都有发生的报道,只是轻重不同。在我国的20世纪60~70年代,该病曾在河南、河北、甘肃等玉米产区爆发流行,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在北方春玉米区虽有零星发生,但一直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近几年来,该病害对辽宁省的玉米产区的为害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96年辽宁省发生的矮花叶病毒病达8万hm2,其中生产田6万hm2,制种田2万hm2。玉米矮花叶病毒发病的地块,一般减产20%,严重的可达6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为了控制该病害在辽宁省进一步扩展危害,我们对其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洋 《杂粮作物》2008,28(2):116-117
论述了玉米大斑病在辽宁省的发生和危害;对玉米大斑病的病原、病症及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病害发病的规律及流行条件,提出了对玉米大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人工接虫鉴定方法,根据玉米抗螟性田间鉴定评价标准,研究转基因玉米Bt799和NC6304YGRR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心叶期接虫试验结果表明,以食叶级别作为评价参数,2种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良好的抗性,食叶级别均为1级;2种非转基因玉米食叶级别均大于7级.吐丝期接虫试验结果表明,以单株虫孔数、单株活虫数、单株隧道个数及单株隧道长度作为评价参数,2种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抗性均显著高于各自对应的非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抗虫玉米Bt799和NC6304YGRR田间抗虫效果良好,均能保护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受亚洲玉米螟危害.  相似文献   

8.
辽北地区蒙古灰象甲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琦 《杂粮作物》2002,22(1):52-52
1 蒙古灰象甲发生情况铁岭市是辽宁省农业大市 ,玉米年种植面积2 0 0 0 0 0hm2 以上 ,大豆年种植面积 1 3333hm2 。蒙古灰象甲是玉米、大豆田的主要苗期害虫。自1 992年以来连续多年使用种衣剂拌种 ,蒙古灰象甲等多种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得到有效控制 ,多年没有大发生 ,但今年蒙古灰象甲却在铁岭市大面积发生 ,全市共发生 1 33333hm2 ,各县 (市 )、区出苗地块均遭不同程度危害。据 2 0 0 1年 5月 1 5~2 0日调查 ,轻发生地块被害株率 60 % ,百株虫量40~ 70头 ,重发生地块被害株率 1 0 0 % ,百株虫量80~ 40 0头 ,比正常年份高出 1 0…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辽宁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记载,玉米主要病虫害达20余种,还不断出现新病虫害[1,2]。据调查估算,其中,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 reiliana和玉米螟O strinia furnacalis,分别引起玉米平均减产5.0%~19.5%和8.5%~28.0%而成为辽宁省玉米重大病虫害。笔者承担辽宁省“十·五”攻关项目中,调研了全省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螟发生危害情况,根据多年数据,总结了其预警技术及综合防治技术,为全省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螟提供技术依据与决策参考。1预警与综防的基础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是预…  相似文献   

10.
关中西部地区玉米螟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寿昌  雷绪劳  杜文军 《玉米科学》2004,12(Z1):113-113
玉米螟在宝鸡地区偶发性严重,造成百株危害有7~12条螟虫,减产5.3%左右,玉米产量受到严重损失.对该虫危害概况、发生规律、原因进行论述,结合当地调查结果,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亚洲玉米螟危害玉米产量损失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1987~1989年3年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受玉米螟危害形成的不同被害状,对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而秋季调查的植株含虫量与被害状常存在不完全相符的现象。据此提出估算玉米螟危害玉米的产量损失,依据被害状比依据虫量准确。在以一代为主的地区及一代区,当前可根据玉米被害状的调查,参照本项试验测产结果,估算玉米螟危害玉米的产量损失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甜菜长柄象(Mesagroicus sp.)是黑龙江省甜菜苗期主要害虫之一,在安达、大庆、肇东等地发生数量很大,占79.95%,是危害甜菜的象虫优势种及防治对象。甜菜长柄象属鞘翅目象(虫甲)科。该虫除危害甜菜外,还危害玉米、大豆等作物,同时也加害苍耳、荞麦蔓、萹蓄等杂草。主要以成虫危害甜菜幼苗,咬食幼嫩的子叶及真叶造成甜菜缺苗,甚至毁种。笔者从1978年起对该虫的分布、危害、生物学特性等作了调查研究,并经过田间药剂防治试验与示范,提出了该虫的化学防治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海南三亚是我国冬季南繁的最佳基地,独特的生态条件、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为各种玉米病、虫、鼠害的发生提供适宜的条件。本文分析了玉米南繁病虫鼠害多发原因,具有危害种类多、时间长、后果重等特点及其发生规律,提出了病虫鼠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玉米心叶期和穗期对3个转Bt基因玉米品种及其相对应的受体品种进行人工接虫,分析了转Bt基因玉米对玉米螟的抗性及对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基因玉米在玉米心叶期,对一代玉米螟表现为高抗;在穗期,对二代玉米螟也表现高抗。在接虫条件下,转成基因玉米可以减少产量损失30%以上。因此,种植转Bt基因玉米具有明显增产作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方式的改变,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等,常见虫害有玉米螟、玉米蚜、玉米蓟马、玉米红蜘蛛、地老虎等,种类繁多,且不同生育阶段多有差异。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在防治时,要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为害。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总结出玉米播种期、苗期、心叶期和穗期、灌浆成熟期等各生长阶段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玉米心叶期和穗期对3个转Bt基因玉米品种及其相对应的受体品种进行人工接虫,分析了转Bt基因玉米对玉米螟的抗性及对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基因玉米在玉米心叶期,对一代玉米螟表现为高抗;在穗期,对二代玉米螟也表现高抗.在接虫条件下,转Bt基因玉米可以减少产量损失30%以上.因此.种植转Bt基因玉米具有明显增产作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史明武  邢卫锋  钱省  段瑞华  陈云 《玉米科学》2005,13(Z1):144-144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2004年该病在江苏省东海县大发生,该病发生面积大,发生程度重,发病品种多,防治困难。针对该病的发生特点,提出了以治虫控病为主,结合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时调整播期,合理间苗以及清除田边杂草等农业措施,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玉米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多年研究和生产现实状况,提出辽宁省玉米生产存在的耕层浅犁底层厚、施肥单一营养失衡、水分利用率低、种植密度低、连作危害加重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措施,为指导辽宁省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为明确吉林省玉米穗期害虫种类、分布及发生情况,2013~2016年对吉林省9个地市,42个县(市/区),累计409个地点的玉米穗期害虫进行系统调查,为玉米穗期害虫的监测预警和制定合理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吉林省玉米穗期有27种有害生物,隶属于3个纲,7个目,18个科。亚洲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叶螨和蚜虫的有虫田率均在80%以上,百株虫量和危害级别较高,是吉林省玉米的主要害虫。美洲黍潜叶蝇、古毒蛾、大青叶蝉、梨剑纹夜蛾、赤角盲蝽、白星花金龟等有虫田率在20%以下,且百株虫量<1头,尚未玉米生产造成威胁。此外,迁飞性害虫黏虫也是玉米穗期重要害虫,棉铃虫是潜在的玉米穗期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20.
Bt基因玉米的抗螟性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玉米心叶期和穗期对3个转Bt基因玉米品种及其相对应的受体品种进行人工接虫,分析了转Bt基因玉米对玉米螟的抗性及对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基因玉米在玉米心叶期,对一代玉米螟表现为高抗;在穗期,对二代玉米螟也表现高抗。在接虫条件下,转Bt基因玉米可以减少产量损失30%以上。因此,种植转Bt基因玉米具有明显增产作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