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施用氮肥后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对植物—害虫—天敌三者之间关系的干预、改变寄主植物内的营养成分和次生化学物质的含量等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捕食性天敌的捕食能力。而氮肥对寄生性天敌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干扰寄生蜂的寄主搜索和选择行为、影响天敌自身的生长发育、生殖和成虫性比以及改变寄主植物的形态和天敌所处的生境等。稻田生态系统中施用氮肥不仅可以改进节肢动物的营养条件和生境,而且还可以通过水生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变化改变整个食物链的结构和动态。在施用氮肥的稻株上黑肩绿育蝽对褐飞虱卵和若虫的捕食能力明显下降。稻田中诱捕到的寄生蜂种群数量也显著减少。这些结果表明天敌对害虫自然控制作用的下降可能是稻田过量施用氮肥后害虫种群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就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害虫、天敌和经济昆虫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研究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使一些对Bt蛋白不敏感的次要植食性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或呈加重趋势,但没有证据表明转Bt基因棉对棉田其它害虫的发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外源Bt基因导入棉花后,引起的棉花重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以及棉花叶片形态结构的改变可能会直接影响棉花害虫种群的数量,且转Bt基因棉田更有利于其它植食性昆虫的发生和危害.害虫种群数量和Bt蛋白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天敌的数量.转Bt基因抗虫棉对家蚕和蜜蜂等经济昆虫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蝴蝶突变模型的性质分析害虫种群数量发生突变的条件和机理。【方法】在已有的害虫种群动态模型基础上添加农药影响因素,建立受天敌、气象环境因素、农药及植被状况影响的害虫种群动态蝴蝶突变模型,并对蝴蝶突变分歧点集所分各个控制区域的系统势函数和平衡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害虫种群动态的蝴蝶突变模型,并利用蝴蝶突变的性质描述了害虫种群数量变化中的突跳和滞后等现象,解释了害虫种群动态的蝴蝶突变特征。【结论】害虫种群动态蝴蝶突变模型可用于解释昆虫种群动态的蝴蝶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苹果园蚜虫-天敌群落发生规律,提高苹果园蚜虫生态防治能力和苹果园经济效益,本研究选取伊犁河谷中部有机化生产干预(OI)、化学干预(CI)和无人工干预(NI)3种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的苹果园,研究在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蚜虫和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发生动态及益害比等情况.结果表明,河谷中部地区苹果园蚜虫种类主要有甘蓝蚜、萝卜蚜和苹果黄蚜,调查中共发现天敌2纲8目19科25种.人工干预对苹果园中蚜虫-天敌群落特征和发生动态有较大影响,使得苹果园蚜虫-天敌种群数量及群落多样性降低,而蚜虫-天敌群落结构稳定性和益害比提高.河谷中部苹果园蚜虫及其天敌的发生随季节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天敌的消长变化在时间上迟滞于蚜虫种群数量的变动,表现出跟随效应,其中OI苹果园天敌跟随效应最明显.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人工干预(CI和OI)对蚜虫种群有抑制作用;牧草盲蝽、大突肩瓢虫、玉米螟厉寄蝇和叶色草蛉等天敌与蚜虫种群的相关性较高,其对蚜虫种群的消长影响最大.综上,有机化生产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蚜虫种群数量,对蚜虫生态调控性最好,在苹果园生产实践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寄生性天敌资源,筛选能有效控制落叶松红腹叶蜂的优势天敌,采用定点调查方法对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落叶松红腹叶蜂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有六盘山翠金小蜂(Tritneptis sp.)、毛瘤角姬蜂〔Pleolophus setiferae(Uchida)〕、恩姬蜂(Endasys sp.)、大田猎姬蜂〔Agrothereutes macroincubitor(Uchida)〕、短翅田猎姬蜂〔Agrothereutes abbreviatus(Fabricius)〕、选择盆地寄蝇(Bessa selecta fugax Rondani)、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Vuillemin)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共8种,其中,六盘山翠金小蜂为该害虫的优势种天敌。2)当落叶松红腹叶蜂害虫大面积暴发时,天敌的种群数量迅速上升,随着害虫种群数量的降低,天敌种群数量也减少。说明,天敌是该害虫发生的主要制约因子,而且其高峰期滞后于害虫。3)对主要天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不同管理措施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1 a的定位系统调查,比较和分析了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等5种典型管理措施下的群落多样性、害虫与天敌功能群以及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时序动态。结果表明:以撂荒为对照,其他各管理措施影响群落林下层类群的重要阶段均为11月到次年2月,表现为降低了其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减少了其植食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个体数;影响竹冠层类群的重要阶段为10-12月份,表现为增加了其物种多样性和减少了其植食性害虫和寄生性天敌的个体数。长期撂荒和垦复林中毛竹害螨在10-12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长期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林中蠕须盾蚧在4-8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长期垦复、垦复施肥和劈草林中刚竹毒蛾在8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对西安市长安区冬小麦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及相关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共调查了冬小麦害虫8种,天敌11种。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主要害虫为蚜虫、小麦吸浆虫和麦圆红蜘蛛;主要天敌为瓢虫、食蚜蝇、草蛉、猎蝽和蜘蛛。害虫与天敌种群优势集中度随季节呈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天敌数量与害虫数量随季节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r=-0.678。表明天敌优势集中度对害虫优势集中度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天敌对害虫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天敌数和害虫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做曲线拟合,表明天敌数和害虫数直接关系密切,且表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当害虫数增加时,天敌数就增加;害虫数减少时,天敌数就增加。冬小麦害虫与天敌相关性主要呈现S方程拟合、幂函数拟合及指数函数拟合曲线。  相似文献   

8.
对西安市长安区冬小麦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及相关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共调查了冬小麦害虫8种,天敌11种。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主要害虫为蚜虫、小麦吸浆虫和麦圆红蜘蛛;主要天敌为瓢虫、食蚜蝇、草蛉、猎蝽和蜘蛛。害虫与天敌种群优势集中度随季节呈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天敌数量与害虫数量随季节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r=-0.678。表明天敌优势集中度对害虫优势集中度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天敌对害虫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天敌数和害虫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做曲线拟合,表明天敌数和害虫数直接关系密切,且表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当害虫数增加时,天敌数就增加;害虫数减少时,天敌数就增加。冬小麦害虫与天敌相关性主要呈现S方程拟合、幂函数拟合及指数函数拟合曲线。  相似文献   

9.
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德州市麦田天敌昆虫共有70多种,其中对麦田害虫种群影响较大的有中华草蛉、七星瓢虫、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蚜茧蜂等;同时,对麦田主要天敌昆虫的种群动态作了系统观察,分析了影响天敌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并对主要天敌昆虫对麦蚜的控制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评价苹果园地面不同植物的优化组合对地面植被和树冠上害虫和天敌群落的影响,明确不同植被组合对树冠害虫和天敌群落的影响规律,三种植物(紫花苜蓿、夏至草和泥胡菜)按照不同比例在果园地面种植,采用扫网法和目测法分别调查地面植被和苹果树冠上害虫和天敌的种类及其数量,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植被组合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多样化对地面植被上天敌种群特别是小花蝽的种群密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天敌数量的增加对害虫种群具有极佳的抑制效果。地面植被的优化组合对树冠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也不一致:单纯苜蓿区(处理1)、25%夏至草区(处理4)和35%夏至草区(处理5)天敌密度分别是清耕园的1.08、1.29和2.48倍,同时害虫数量仅为清耕园的71.95%、62.68%和74.41%,且能够促进早春天敌的种群建立和增殖,物种丰富度和天敌多样性也显著增加。总之,地面植被的不同组合能够调节苹果树冠上害虫和天敌的种群结构,形成有利于天敌不利于害虫的果园生境,对早春天敌的种群建立和生物控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与害虫持续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 ;(2 )水资源严重匮乏 ;(3)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4 )森林破坏和退化 .科学研究逐步证明 ,环境恶化可能对昆虫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环境条件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昆虫的种群数量变动、发育速率、发育历期、为害世代、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 ,植物 -害虫 -天敌之间的相互关系 ,昆虫的分布区域以及昆虫的生物多样性 .研究和实施害虫的持续控制 ,必须以生态系统为基础 ,揭示害虫发生发展的规律 ,保护生物多样性 ,最大限度地依靠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 ,把害虫的种群数量及危害程度控制在对人类造成经济损失的水平之下 ,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共存  相似文献   

12.
绿叶挥发物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总结了绿叶挥发物的释放规律、代谢途径和对不同生物群落的生态调控功能,包括能诱导植物生成相关防御基因和防御化合物,自身及其诱导生成的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和花外蜜露能够在植株间传递预警信号、吸引和驱避植食性昆虫、协同或抑制昆虫信息素、招引寄生蜂,还能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指出了在田间条件下天敌因受到背景气味、气象条件、害虫种群分布和数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理想的生物防治效果。因此仍需对植食性昆虫与天敌的化学遗传学和生态学、不同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重营养间的互作关系,以及不同植食性昆虫虫口密度对田间防效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明确虫害诱导挥发物中关键物质的多重生态功能,并确定虫害诱导挥发物的田间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平均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威胁。天敌昆虫作为绿色环保的生防因子,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气温升高不但会对天敌昆虫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种群动态等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效果。从温度胁迫对天敌昆虫的生活史性状、共生菌、害虫-天敌系统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天敌昆虫适应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简要评述了已有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不同防治措施对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防治措施对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为花椰菜地害虫防治和天敌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和化学农药防治区,按5点随机取样,记录植株和地面所有节肢动物的数量。在田间定点埋放盛有洗衣粉水溶液的玻璃瓶调查在地表活动的节肢动物种类及数量,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不同防治措施下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差异。【结果】在广州花椰菜地共调查到节肢动物87种,其中植食性害虫29种,捕食性天敌54种,中性昆虫4种。防治措施明显影响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及其数量。不施药对照区的捕食性天敌、植食性害虫和中性昆虫的数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施药防治处理区,不同处理区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及其个体数为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化学农药防治区。花椰菜地植食性昆虫功能类群的优势集中性以花椰菜苗期为最小,成熟期最大;捕食性天敌的优势集中性在不同防治区同样以苗期相对较小,而在不施药防治对照区花椰菜各生育期,其大小接近一致;在施药防治区,捕食性天敌的优势集中性表现出波动现象。在花椰菜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防治措施区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种不同。整个生育期优势度指数0.1的有烟粉虱、桃蚜、小菜蛾、菜青虫、前凹狼蛛、拟环纹豹蛛和八斑鞘腹蛛。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H′)在不同防治区和花椰菜各生育期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各指数之间的变化趋势相似。群落整体多样性指数随花椰菜生长而增大,至中后期达到最大,此结果与田间群落的发展动态相吻合,在不同防治区之间的多样性指数为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化学农药防治区。均匀度指数在不同生育期和防治处理区的变化程度相似。害虫亚群落多样性与群落整体多样性变化趋势相似,其多样性指数在花椰菜生长中后期达到最大。不同防治措施区之间的多样性指数为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化学农药防治区,其中以化学农药防治区花椰菜苗期为最小。均匀度在花椰菜苗期为最大,而后随花椰菜生长而减小。捕食性天敌亚群落多样性在花椰菜各个生育期和防治处理之间变化相对平稳。地表节肢动物的调查表明,两种药剂处理区所施药剂对地表节肢动物的杀伤较大。同时,从地表节肢动物数量和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动态来看,地表中性昆虫对捕食性天敌前期的定殖有一定的作用。蜘蛛与植食性昆虫、中性昆虫以及捕食性昆虫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捕食性昆虫与中性昆虫之间也具极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这些功能团之间在数量上具有较好的跟随效应。捕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相关未能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药剂防治措施虽然能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数量,但也使天敌数量相应减少。地表中性昆虫对捕食性天敌前期的定殖有一定的作用,药剂防治能影响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生物农药对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影响小于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抗虫植物对昆虫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商业化种植的迅速推广,转基因作物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其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转基因抗虫作物在对靶标害虫有很好控制作用的同时,对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及其种群数量的影响是其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天敌个体及种群两个方面综述了转基因抗虫作物对天敌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作物在有效控制靶标害虫的同时,对昆虫天敌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也有研究报道认为对某些天敌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除个别Bt棉田外,未发现转基因作物田中天敌种群数量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概述了温度、湿度和寄主天敌等因子对桔小实蝇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检疫、清园、释放寄生蜂、诱杀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虫源和降低田间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关键是控制其传播媒介松褐天牛,而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措施又是防治松褐天牛的关键措施。介绍了松褐天牛的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组成及其生防利用情况,阐述了管氏肿腿蜂、川硬皮肿腿蜂和花绒寄甲及几种具有开发应用潜力的天敌对松褐天牛的控制作用、利用途径及技术,并对今后天敌昆虫的研究和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分析天敌昆虫的多样性特征及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通过筛选和贮存诱集植物上的优势天敌,并构建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评价其对目标害虫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2、2013和2015年分别在河北廊坊和湖北黄冈两试验基地混合种植5种诱集植物:玉米、紫花苜蓿、向日葵、小麦和大豆。通过调查天敌昆虫类群,计算2012和2015年的天敌群落特征参数,并用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天敌群落结构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的关系;2013年通过收集并贮存诱集植物中的优势天敌瓢虫,构建出小麦-麦蚜-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并在系统中接种不同密度瓢虫后应用于温室黄瓜中防治蚜虫,比较各瓢虫密度下的储蓄植物系统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诱集植物上天敌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总体上随着调查时间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通过对天敌的等级划分,蚜茧蜂和龟纹瓢虫为优势类群,二者的个体数量均占所有诱集天敌数量的10%以上;RDA分析结果表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对天敌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影响,三者总和对2012和2015年天敌多样性信息的总变异可分别解释26.02%和17.20%;2012和2015年的RDA排序图均表明,小花蝽和中华草蛉与植物花期相关性较高;将小麦-麦蚜-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后的第2周,接种200头瓢虫的处理,蚜虫密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防治效果为69.4%。【结论】采用协调天敌诱集和助增策略,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诱集到了多种自然天敌类群,并将筛选出的优势天敌构建成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其中,接种高密度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对蚜虫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以天敌昆虫诱集、保护、筛选和利用为一体的害虫生物防治思路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Habitat fragmentation, species loss, and biological contro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agmentation of habitats in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s a major threat to biological diversity, which is greatly determined by insects. Isolation of habitat fragments resulted in decreased numbers of species as well as reduced effects of natural enemies. Manually established islands of red clover were colonized by most available herbivore species but few parasitoid species. Thus, herbivores were greatly released from parasitism, experiencing only 19 to 60 percent of the parasitism of nonisolated populations. Species failing to successfully colonize isolated isla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mall and highly variable populations. Accordingly, lack of habitat connectivity released insects from predator control.  相似文献   

20.
● Most entomophagous arthropods consume nectar or pollen as alternative diets. ● The attractive of floral resource with different traits varies in a wide degree. ● Floral resource plays positive effects on not only entomophagous insects but also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and crop production. There is a growing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more countries have adopted landscape management by sowing flowering plants in agricultural fields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onservation biological control.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ess concern over the interactions and trade-offs between floral plants and entomophagous arthropods. This paper review progress in pollen/nectar feeding habits of entomophagous insects including parasitoids and predators which are important natural enemies of crop pests in agricultural field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eference of different guilds of natural enemies are reviewed to guide the selec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in conservation biological control practices. Most studies find that floral resource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both biological traits of natural enemies and their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and this is believed to contribute greatly to pest control. Furthermore,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floral resources on crop yields are also discussed with an emphasis on a guild of entomophagous insects that provides both pest control and pollination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