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圣山碧玉”是金秀县天堂山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名优绿茶产品,采用福鼎大毫茶单芽原料精细加工而成.2006年获“桂绿杯”绿茶“优质奖”,2007年在广西第三届名优茶(绿茶类)擂台赛上夺得擂主,这是金秀县茶叶产品首次获得广西茶叶擂主称号,主要介绍“圣山碧玉”茶的生产加工技术及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
经沈阳市第十八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定,沈阳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3项成果获沈阳市第十八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励。其中:李国杰、李露萍等申报的“高等农林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获一等奖;张艳申报的“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思考”获二等奖;孙科申报的“基于现代大学视角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获优秀奖。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是中国种业百强企业 ,获农业部颁发的全国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连续 3届获湖北省政府“重合同守信誉企业”称号 ,连续 6年被省农行评为“AAA(大型 )信用企业” ,2 0 0 3年 1月9日获“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主要承担各类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原 (良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农学报》是由广西农业厅主管、广西农学会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荣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为第六届广西优秀自然科学期刊,获2010~2011年度广西期刊奖。学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农学报》是由广西农业厅主管、广西农学会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荣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为第六届广西优秀自然科学期刊,获2010~2011年度广西期刊奖。学  相似文献   

6.
《广西农学报》2012,27(2):106-106
《广西农学报》是由广西农业厅主管、广西农学会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荣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为第六届广西优秀自然科学期刊,获2010-2011年度广西期刊奖。学报集农业发展战略性、决策性、综合性学术论文于一体,  相似文献   

7.
《农村.农业.农民》2009,(10):F0003-F0003
蔡长青,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作品《春归图》获第二届“盛世中华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荷风图》获“嵩阳杯”全国书画大赛进步奖;《云蒙山写生》获第四届中国青少年书画大赛三等奖;《秋露情深》获“梅兰竹菊”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并获“当代最具魅力书画家”称号。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学报》2014,29(5):92-92
正《广西农学报》是由广西农业厅主管、广西农学会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第六届广西优秀自然科学期刊、2010-2011年度广西期刊奖荣誉。学报集农业发展战略性、决策性、综合性学术论文于一体,主要报道农业各  相似文献   

9.
正《广西农学报》是由广西农业厅主管、广西农学会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第六届广西优秀自然科学期刊、2010-2011年度广西期刊奖荣誉。学报集农业发展战略性、决策性、综合性学术论文于一体,主要报道农业各  相似文献   

10.
《广西农学报》2015,30(1):84
<正>《广西农学报》是由广西农业厅主管、广西农学会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第六届广西优秀自然科学期刊、2010-2011年度广西期刊奖荣誉。学报集农业发展战略性、决策性、综合性学术论文于一体,主要报道农业各  相似文献   

11.
吡虫啉在茶叶和茶园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吡虫啉在茶叶和茶园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残留动态。样品采用二氯甲烷超声提取,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添加回收率鲜叶为75.8%~89.1%,土壤为81.8%~105.1%,变异系数分别为3.8%~5.5%和5.0%~5.9%,最低检测浓度鲜茶叶为0.01 mg/kg,土壤为0.003 mg/kg。吡虫啉在鲜茶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是1.9~2.2 d和3.7~2.8 d,在鲜茶叶中的降解速度快于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12.
在我省丰产的铁观音茶园土壤中,常量营养元素含量较高,但茶叶品质与土壤母岩密切相关.优质铁观音茶园土壤发育于基性辉绿岩.据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凡优质的铁观音茶园土壤和鲜叶中 Mn,Cu,Zn 含量均达较高水平.说明 Mn,Cn,Zn 对提高铁观音茶叶品质有重要作用,而气候影响则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13.
矿质营养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年的田间试验表明,施用N,P,K,NP,NK,PK,NPK肥对茶因土壤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影响不大,而施用含硫肥料能明显提高土壤的速效硫含量,比未施含硫肥料的CK(对照)和N处理分别增加31.73%,31.88%;在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茶叶中的矿质养分含量基本相似,均是N>K>P>S;大多数施肥处理对茶叶产量的影响不大,但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能提高茶叶产量和产值,并能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4.
茶树的碳氮代谢与施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作者近十年来对茶树碳氮代谢及茶园施肥的研究,表明茶树碳氮量的年变化为秋后逐步在根部积累至翌年春季茶芽萌动前达到高峰;春季开始后由于大量再利用而下降至春茶将结束时达最低水平。深秋施肥可显著地促进冬季和早春的光合作用,加速冬季光合产物向根部转运,保持越冬叶较高的光合产物水平,供翌年春芽萌发所需。深秋施肥,不但提高了产量,也改善了春茶的品质。不同氮素化肥对茶叶产量的效益依次为碳铵>硫铵≈尿素>氨水>氯铵。化肥配施有机肥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研究还对茶园的合理用肥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低丘红壤低产茶园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红黄壤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5%,其中一部份为低丘红壤。实践证明,茶树是红黄壤地区农作物生态体系和经济效益较好的战略性经济作物之一。石门农垦场以茶为主,1979年以前连年亏损。1979年开始在摸清茶园基础的前提下,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对4063亩低产茶园进行了综合治理,历时9年,从根本上改观了茶园面貌,改善了土壤条件,提高了茶园单产,增加了经济效益。1979年至1987年茶园平均亩产173.46公斤,比1978年提高118.6%,1987年3400亩采摘茶园,平均亩产达到211.3公斤,使茶叶总产量、单产、总产值、上缴茶叶税收和茶叶净利润分别比1978年增加2.34倍、1.66倍、5.98倍、2.49倍和6.95倍。种茶工人平均每人年收入达到2506元,比1978年增长9.44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现行成熟采茶机采摘一芽一叶及其以上嫩度的特等茶青的采摘效果,针对不同茶树品种,利用单人采荼机在不同试验茶园中进行了以特等茶青为采摘目标的机采试验。结果表明:在现行茶园的基础上,特等茶青下树率可以高达34.40%,其中独芽下树率为9.09%,一芽一叶初展下树率为7.28%,一芽一叶开展下树率为18.03%,充分说明结合机采特等茶青新型加工工艺技术,利用现行成熟采茶机采摘特等茶青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试验子1980~1988年进行,结果表明,茶树不同种植密度对树冠覆盖度、茶芽密度、叶面积指数、根系分布、芽叶组成、树冠内光照强度、经济产量的影响,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较密的茶园,形成高产有超前的优势,较稀的茶园,幼龄期产量低,随着树龄的增长,每年产量呈匀速增加;正式采茶8~10年后,不论密植程度如何,单位面积产量即相对稳定,发展的趋势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对乌牛早、龙井长叶、白毫早、龙井43、尧山秀绿、桂香22引种龙州后的茶树栽培特性、产量、品质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牛早、龙井长叶、白毫早这三个品种在龙州茶区引种,生长表现良好,鲜叶产量与福鼎大白对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龙井43比对照品种福鼎大白鲜叶产量高,达显著差异水平;桂香22、尧山秀绿两品种适应性一般,鲜叶产量略低于福鼎大白。  相似文献   

19.
对重庆市荣昌县30年密植免耕茶园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行间地面、蓬面、蓬内及其地面,这4者间的光照强度差异十分明显。土壤湿度行内比行间高27.6%,土壤pH值行内比行间低11.7%。茶树高度为65cm,其覆盖度为87%。一级骨干枝粗度行边比行内粗32.2%,其数量行边比行内多27.6%。春季发芽密度为2710个/m2,且依地势升高而显著降低。一芽二叶长为3.56cm,其百芽重为17.48g。春季一芽二、三叶蒸青茶样的游离氨基酸为3.91%,茶多酚为24.62%,儿茶素为127.60mg/g,咖啡碱为3.92%,水浸出物为44.78%,灰分为5.58%。产量产值仍处于较高水平,全年干茶产量为3000kg/hm2以上,年产值9452.10元/hm2。  相似文献   

20.
针对贵州开阳县茶叶生长的环境特点,以5年生龙井43号绿茶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茶园土壤水分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稻草+薄膜覆盖方式对贵州开阳县春茶的生长环境是最好方式,使得茶园土壤水分达到最高为22.87%,茶叶鲜重产量达到最高为179.88 kg/667m2。其它4种方式与清耕(CK)相比,茶叶的叶面积、茶叶的干物质量有显著提高,稻草+薄膜处理增产最高,同比增长26.92%,薄膜处理增长最低。采用稻草+薄膜覆盖是贵州喀斯特地区春季茶园提高土壤水分、增加茶叶产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