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田土壤养分精准管理与郑麦366目标产量推荐施肥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3S)技术,结合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新乡市延津县高寨乡平陵村面积约230 hm2的粮田耕层(0~20 cm)土壤养分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粮田耕层土壤中N,P,K,S,Mn,Cu,Fe,Zn等营养元素普遍缺乏。K低于临界值的土壤样品数占68.9%,P低于临界值的土壤样品数占11.1%,S低于临界值的土壤样品数占15.6%,Zn低于临界值的土壤样品数占91.1%,Fe低于临界值的土壤样品数占33.3%,Cu低于临界值的土壤样品数占24.4%,Mn低于临界值的土壤样品数占53.3%。同时针对郑麦366优质强筋小麦目标产量进行推荐施肥,小麦产量达到7 500~9 000 kg/hm2时,推荐施肥标准为:N为225 kg/hm2,P为90~135 kg/hm2,K为135~180 kg/hm2,S为60~90 kg/hm2,Zn为15~30 kg/hm2,Cu为15~30 kg/hm2,Mn为15~30 kg/hm2,Fe为15~30 kg/hm2。  相似文献   

2.
精准施肥是一项综合应用卫星定位、土壤养分测定、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模拟、节本高效的控释BB肥制造等高新技术.针对特定的土壤和作物,精准地确定应施肥料的养分配比、数量、用法及施用时间的一种科学施肥技术。为探索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朋效果,2000~2002年我们与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合作在绍兴市马山镇建立2500亩试验示范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家庭农场是目前中国大力发展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精准施肥是满足家庭农场现代化生产管理需求的重要研究方向和技术难点。研究智能手机和移动GIS技术有助于实时、准确地对农场的养分进行便捷管理。【方法】智能手机端APP结合Web端管理系统成为实现家庭农场精准施肥的主要技术手段。文章对样本点的土壤养分数据进行Kriging插值,进而利用养分平衡法施肥模型对整个地块的土壤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精准施肥矢量图并同步到Web端,最终指导变量施肥机进行变量精准施肥作业。【结果】(1)整个系统通过移动端对地块进行管理并获取数据,利用数据管理层同步数据并上传至服务端生成推荐施肥方案,并导出至移动端和变量施肥机;(2)系统在河南、河北和北京3个实验基地进行了初步试验,从信息采集、录入到养分管理、生成施肥方案等过程均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3)相对于传统施肥,利用系统的精准施肥方案施氮肥可平均节约纯氮约18 kg/hm2。【结论】系统使用方式灵活、方便且对使用人员技术要求低,相对于传统管理模式,工作效率有显著提高。该系统的推广使用可降低化肥使用量,节约成本且可以减少环境压力,对促进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精准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精准施肥是精准农业技术中的核心内容.精准施肥的实施可以节约肥料,均衡土壤养分,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粮食产量.文中从土壤肥力分析、施肥模型和施肥决策3个方面对精准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在精准施肥研究方面的经验与不足,指出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精准施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与GPS的水稻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通过GPS定位在广西柳江县基隆村水稻种植区8.69ha的水田上采集10个土壤样品,分析其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同时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并依据所得土壤养分含量选择4块水稻田进行精准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探讨在高度分散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下水稻精准施肥技术。田间试验结果显示,4田块精准施肥均比常规施肥增产,平均增产稻谷331.5kg/ha,增产率为5.6%;且节省肥料投入,每公顷平均减少肥料开支579.0元,综合稻谷增产值及肥料节支费用,每公顷平均增收1276.1元。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棉田精准施肥和土壤养分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田间试验、土壤测试和农田地理信息资源开发 ,试图建立新疆芳草湖农场综合肥料效应模型 ,并以MapInfo 6 .0GIS为平台 ,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棉田养分管理和精准施肥计算机系统。试验证明 ,与肥料效应函数法相比 ,综合肥料效应模型的肥料推荐量能够反映土壤养分对作物产量的贡献 ,适用范围更广 ,推荐施肥量比肥料效应函数法更准确可靠。将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专家知识库与GIS整合 ,实现了以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为核心的基于GIS的计算机推荐施肥系统。系统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查询、统计汇总、施肥推荐和结果打印、地图编辑维护、专题地图为一体 ,基本实现了以GIS为平台的棉田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推荐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棉田精准施肥和土壤养分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通过田间试验,土壤测试和农田地理信息资源开发,试图建立新疆芳草湖农场综合肥料效应模型。并以MapInfo6.0GIS为平台,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棉田养分管理和精准施肥计算机系统,试验证明,与肥料效应函数法相比,综合肥料效应模型的肥料推荐量能够反映土壤养分对作物产量的贡献,适用范围更广,推荐施肥量比肥料效应函数法更准确可靠,将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专家知识库与GIS整合,实现了以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为核心的基于GIS的计算机推荐施肥系统,系统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查询,统计汇总,施肥推荐和结果打印,地图编辑维护,专题地图为一体,基本实现了以GIS为平台的棉田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推荐。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技术精准施肥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是以淮上区数据作为数据支撑,依据国内外典型的精准施肥理论,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3S集成空间技术,开发出基于Arc Objects与C#.NET的精准施肥专家系统。此系统可以让农民能够及时的、有效的收到来自施肥专家针对不同农作物和土壤现状提供的相应的施肥建议,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图文并茂的农业百科知识。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52  
通过土壤网格取样、室内分析及ASI施肥推荐等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了区域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土壤空间变异为基础,地统计学为手段,土壤分块管理为目的,考虑了土壤的空间变异和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实际,可为土壤分管理提供合理的施肥量,也可为区域养分管理提供宏观决策。通过对河北省辛集市马兰试验区的实施与验证,在ArcInfo平台上,用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进行施肥推荐,同时给出整个区域的土壤养分分布图、分区土壤养分分级图、土壤养分管理图和养分施用推荐表等。它既避免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所造成的施肥推荐偏差,又能考虑土壤养分严重缺乏的地块,使土壤养分管理趋于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土壤网格取样、室内分析及 ASI施肥推荐等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建立了区域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土壤空间变异为基础 ,地统计学为手段 ,土壤分块管理为目的 ,考虑了土壤的空间变异和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实际 ,可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合理的施肥量 ,也可为区域养分管理提供宏观决策。通过对河北省辛集市马兰试验区的实施与验证 ,在 Arc Info平台上 ,用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进行施肥推荐 ,同时给出整个区域的土壤养分分布图、分区土壤养分分级图、土壤养分管理图和养分施用推荐表等。它既避免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所造成的施肥推荐偏差 ,又能考虑土壤养分严重缺乏的地块 ,使土壤养分管理趋于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化肥的过量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提倡精准施肥。本研究利用养分平衡施肥法与计算机Visual Basic语言相结合,编制配方施肥系统。通过作物需肥量参数的计算、土壤供肥量参数的计算、肥料利用率参数的计算、目标产量参数的计算和有效养分含量参数的计算5部分,输入系统计算各肥料施肥量。达到了产量不变的前提下,提供最科学与最小的施肥量。本系统可以准确、高效、科学的完成配方施肥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红华  徐云和  史晓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95-12597
针对传统土地监察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GPS、GIS和GPRS通信等技术建设土地监察动态巡查管理系统,详细分析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网络架构,并开发实现土地监察动态巡查监控系统的部分核心功能。系统减少土地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中进行土地现场勘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烤烟的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烤烟的养分需求规律和施肥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烤烟施肥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为指导烤烟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区是我国高产棉区,通过棉花苗情诊断、营养元素丰缺诊断和合理施肥技术措施的运用对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苗情诊断和营养元素丰缺诊断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了合理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稻田的养分循环与平衡规律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田间模拟不同农业施肥制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产量的变化趋势是循环(100%)<N+循环(109%)<NPK(127%)<NPK+循环(151%)。施磷肥以及在此基础上有机物质还田,提高了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及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有机物质循环再利用,可明显增加系统有机碳的进入量及养分回田总量,提高系统物质循环水平;土壤有机质形成量大于矿化量,营养元素的盈余比较明显,养分库的平衡状况得到改善,有机质的积累速度加快。单施无机肥料,氮素的积累较少,基本平衡不稳定。磷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对于红壤磷库的恢复和提高非常重要,作物秸秆的连续长期施用可提高土壤有效磷水平。作物秸秆的含钾量较高,回田秸秆是红壤区重要的钾素资源,对于恢复和提高红壤钾库有明显作用。有机物质循环再利用,可在3年时间内,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10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也有明显改善,较大粒级的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农户抽样调查和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廊坊市大棚蔬菜的施肥现状及农田养分平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大棚蔬菜的施肥量较高,各种蔬菜的氮(N)、磷(P2O5)、钾(K2O)素均为盈余状态,其中氮素盈余量平均为398.0 kg/hm^2,磷素盈余量平均为613.0 kg/hm^2,钾素盈余量平均为278.0 kg/hm^2。  相似文献   

17.
赵决建  张国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1):137-138,140
应用土壤肥力监测结果 ,按不同土壤和肥力水平 ,在桐城市分区设立化学肥料的八元二次回归试验。通过简化复杂的运算过程 ,研究水稻不同时期的最佳施肥量。在同一个施肥区内根据土壤肥力变化、病害、气候、叶色等情况调整施肥量 ,使水稻施肥达到高精度水平。从 1997年以来稻谷产量和收入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8.
袁新田  焦加国  李辉信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81-10382
于2005年稻收后采集上海市上海农场农田耕层(0~20 cm)土壤,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农场的土壤养分含量整体上处于较高肥力水平。其中,有机质含量20.40 g/kg,全氮含量1.06 g/kg,速效氮含量77.01 mg/kg,全磷含量0.92 g/kg,速效磷含量36.93 mg/kg,缓效钾含量863.63 mg/kg,速效钾含量216.18 mg/kg,但田块之间养分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土壤pH值约为9,已达到了强碱性,且土壤盐分含量也较高,说明农场土壤盐碱化问题较为突出。最后,根据该农场的情况,提出了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科学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