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为明确北京地区不同科蔬菜菌核病菌对4种常用杀菌剂(多菌灵、乙霉威、腐霉利和异菌脲)抗药性现状,2011—2012年在北京郊区县蔬菜种植地区分别采集184个不同蔬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株,采用最小浓度抑制法测定184个不同蔬菜菌核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供试的184个菌株中,对多菌灵、乙霉威、腐霉利和异菌脲抗药性菌株比例分别达到90.22%、100.00%、37.50%和50.00%;不同科蔬菜的菌核病菌对不同药剂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据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抗药性与敏感性表现分为8种抗性表现型;其中对多菌灵、乙霉威和异菌脲抗药三重抗药性菌株所占比例为33.86%,对多菌灵与乙霉威抗药二重抗药性所占比率为27.51%;4重抗药性菌株所占比例为15.87%;对多菌灵、乙霉威和腐霉利抗药三重抗药性菌株所占的比例为12.17%,其他表现型菌株所占比例均在10.0%以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蔬菜菌核病菌对供试的4种杀菌剂均已产生抗药性,迫切需要选择新型的杀菌剂或生防制剂防治。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6~1998年测定江苏、湖北、浙江、安徽、陕西、黑龙江部分地区油菜该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在被测的1 890份样本中已有746株产生抗药性,抗药性菌株检出率达39.5%,表明油菜菌核病菌已在江苏、湖北、安徽省部分地区内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其中1997年江苏通州某些田块的抗性比例达100%。离体和活体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菌株均为高抗菌株,其EC50〉100μg/ml、MIC〉1 000μg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分离自安徽省凤阳、宣城、望江、肥西、旌德、太湖、合肥、蒙城、灵璧和巢湖等10个地区的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扑海因和菌核净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扑海因对各供试菌株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布范围为0.096 2~0.438 1 mg.L-1,平均为0.217 6 mg.L-1;菌核净对各供试菌株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布范围为0.052 7~2.236 5 mg.L-1,平均为1.022 7 mg.L-1,各供试菌株对扑海因和菌核净仍较敏感,但各供试菌株对扑海因和菌核净的敏感程度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扑海因和菌核净对各供试菌株的质量浓度EC值相关性分析表明,油菜菌核病菌对扑海因和菌核净的抗性或敏感性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多菌灵对油菜菌核病菌抗MBC菌株的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的抑制效应,提出可用含MBC5μg/ml的PSA平皿检测S.sclerotiorum对MBC的抗药性菌株。菌丝检测法和菌核检测法的比较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在检测S.sclerotiorum抗药性蓖株比例上无显著差异。据1996-1997年在江苏省35个县100多个地点采样检测结果,江苏油菜主产区60%以上的县发现抗MBC的S.sclerot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菌田间菌株对多菌灵(MBC)敏感性表型呈多样性,在所检测的菌株中有MBC^s,MBC^LR,MBC^HR和MBC^VHR表型,而对乙霉威(NPC)则只检测到NPC^s和NPC^HR表型。MBC^s,MBC^LR和MBC^HR菌株中除JD2—3菌株为NPC^s外,其余菌株均为NPC^HR;MBC^VHR菌株对NPC表型则均为NPC^S。MBC和NPC之间存在典型的负交互抗性。本研究检测到首例对MBC和NPC呈双敏表型的油菜菌核病菌田间菌株(JD2—3)。  相似文献   

6.
油菜菌核病菌田间菌株对多菌灵 (MBC)敏感性表型呈多样性,在所检测的菌株中有 MBCS、MBCLR、MBCHR和MBCVHR表型.而对乙霉威 (DIE)则只检测到 DIES和DIEHR表型.MBC和DIE之间存在典型的负相关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7.
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及其治理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8年在江苏省油菜主产区采样测定表明,在多数样点都发现抗多菌灵的油菜菌核病菌,平均抗性菌株的比例达7.8%~9.7%。经室内的杀菌剂复配、筛选和田间小区试验、大区对比试验的多点示范应用结果显示,35%菌核清可湿性粉剂以35g/亩在盛花期喷雾一次,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达70%~80%,明显同于多菌灵的防病效果。且经测定表明,多菌灵施药区油菜菌核病抗多菌灵菌株的比例明显上升,而菌核清施  相似文献   

8.
选择了5株具有代表性的向日葵菌核病菌,初步测定了其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药性。结果表明,向日葵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5~20℃之间;菌丝生长最适环境为中性和偏酸性;越冬条件下不同菌核及病残体埋入土壤中,病残体上菌丝不能越冬,而菌核能够越冬,且埋入土层越深菌丝生长速度越慢,产生菌核的重量也降低;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茄子、向日葵、油菜、向日葵的致病力存在差异;多菌灵对不同地理区域菌株的EC50为0.4977~0.2456μg.mL-1,其中最不敏感菌株与最敏感菌株EC50的比值为2.03,都为敏感菌株;腐霉利对不同地理区域菌株的EC50为1.2715~0.3333μg.mL-1,其中最不敏感菌株与最敏感菌株EC50的比值为3.81,都为敏感菌株,目前所采集的地点尚未出现抗药性菌株。研究为深入研究黑龙江省寒地向日葵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防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芒果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117个野生型菌株菌丝生长的毒力测定结果建立了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基线,其平均EC50为(0 0568±0 0018)μg/mL,最低抑制浓度为1 0μg/mL.1996~2000年监测了芒果炭疽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多菌灵抗性的群体,抗药菌株的频率为48 59%,其中高抗与中抗菌株比例分别为18 66%和18 00%,低抗与极高抗菌株比例分别为7 38%和4 56%,讨论了不同地区菌株抗性频率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用含精纯多菌灵和嘧菌酯的培养基分别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进行室内抗药性筛选。发现水稻纹枯病菌随着筛选代数的增加,其EC50值上升明显,第12代对精纯多菌灵和嘧菌酯的抗性倍数分别达25.2倍和127.0倍。水稻稻瘟病菌随着筛选代数的增加,其EC50值变化不明显,第15代对两种药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2倍和1.1倍。而油菜菌核病菌随着两种药剂的筛选,在含药培养基(药剂浓度为初发菌株的EC50)上的生命力迅速降低,抗性筛选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番茄叶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山西神池山区采集到 30个番茄叶霉病菌 [Fulviafulva (Cooke)Ciferri]菌株 ,测得对多菌灵 (MBC)EC50的平均值为 0 0 978μg/mL ,最低抑制生长浓度 (MIC)值为 0 5 μg/mL。该区从未用过MBC ,以其EC50 的平均值定为敏感基线。从其它六个地区数十个县市采集分离得到 347个菌株 ,并测定了对MBC的敏感性。有 30 1个菌株属于抗性菌株 ,占总数的 86 7% ,并且 95 %以上的菌株EC50 >10 0 0 μg/mL。晋南和晋北地区的抗性频率最高 ,分别达到97 6 %和 10 0 % ;太原和吕梁地区相对低 ,但也分别达到 74 4 %和 79 6 %。抗性菌株经过多代无药培养后抗性程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棉铃疫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安徽省宣城、芜湖、无为、望江、合肥、肥东、滁州、寿县、淮北、宿县等10个市、县采集棉花疫病病铃,从中分离得到58个疫霉菌株,对其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致病性、寄生范围等进行了鉴定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和主要疫霉分类检索表,将上述菌株均鉴定为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据此认为试疫霉是引致 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油菜菌核病菌致病力与纤维素酶活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牙签菌丝体接种法,测定了来自安徽省桐城、无为、宁国、旌德、寿县,等5个市县的24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对油菜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供试油菜菌核病菌菌株间对油菜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且致病力强弱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关,宁国菌株致病力较弱,无为和桐城菌株致病力较强。采用DNS法测定了上述油莱菌核病菌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结果显示不同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值有较大差异,且酶活值大小与菌株的致病力强弱密切相关。进一步对菌株接种所致病斑长度(y)和纤维素酶活值(x)2个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接种油菜48h后所致病斑长度与相应菌株的纤维素酶酶活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2=0.8919),即供试的油菜菌核病菌菌株的致病力强弱与其纤维素酶活性高低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 (Schwein.) Petch]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和该药剂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区分剂量法检测了采自江苏省26个县(市)的520株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对多菌灵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唑胺菌酯、氟环唑、己唑醇、灭菌唑和咯菌腈等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县(市)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差异较大,总抗性频率为50.58%;通过EC50值相关性分析,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和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较高,迫切需要筛选新的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15.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和PAGE电泳技术分别对安徽不同地区的46个辣椒疫霉进行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分析,从蛋白质和酶学水平上分析辣椒疫霉的生理生化特征。可溶性蛋白电泳表明,每个辣椒疫霉分离出了25~37条谱带,平均31.5条。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共有24条,多态性比率达64.9%,可溶性蛋白图谱与地理来源相关,但与致病力不相关。酯酶同工酶PAGE电泳显示辣椒疫霉菌株各有1~8条条带,Rf值为0.05~1.00,不同辣椒疫霉菌株间某些同工酶谱带数和同一迁移率谱带的颜色和宽度差异显著,其中弱致病力菌株的条带数为1~3条,说明菌株的致病力差异可在酯酶同工酶水平上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油菜菌核病菌对新型杀菌剂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和该药剂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苏省不同地区的110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并测定对啶酰菌胺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菌核净、异菌脲、腐霉利、多菌灵、咪鲜胺和戊唑醇等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菌菌株间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差异显著,EC50值在0.0021~0.2113μg·mL-1之间,平均为0.0882±0.0548μg·mL-1;根据EC50值相关性分析,油菜菌核病菌对啶酰菌胺与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7.
2002年5月在川西平原4个地区:蒲江大兴、邛崃卧龙、双流黄水和邛崃固驿,从油菜病株茎杆上采集菌核,经分离和鉴定,共得到373个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速率、对多菌灵敏感性、菌丝融合群和遗传多样性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川西油菜菌核病菌群体结构呈地域间和田块内的分化。病菌群体由遗传背景不同的8个亚类组成,而8个亚类的分布呈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点同一田块内核盘菌株分属1(邛崃固驿)至4个(邛崃卧龙)亚类。各亚类由属于多个菌丝融合群的菌株组成,不同地点仅个别菌株属同一菌丝融合群。不同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呈较大差异,各采样地点菌株平均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生长速度较快的284个菌株对多菌灵普遍敏感。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地理来源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不同省份芦笋茎枯病菌对内吸性和保护性杀菌剂抗药性的差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个省24个菌株对多菌灵和代森锰锌2种杀菌剂的抗药水平,并比较了其差异。结果表明:各省份菌株对2种杀菌剂的抗药性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山东省菌株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最强,平均EC50值为1.10 mg/L,江西省和福建省菌株次之,平均EC50值分别为0.58 mg/L和0.33 mg/L;福建省菌株对代森锰锌的抗药性最强,平均EC50值为34.53 mg/L,河北省和山东省菌株次之,平均EC50值分别为15.88 mg/L和14.19 mg/L。多菌灵相对代森锰锌更易产生抗药性,其抗药菌株为7个,平均抗性水平为3.66,抗性频率为29.17%;而代森锰锌抗性菌株为4个,平均抗性水平为1.90,抗性频率为16.67%。24个菌株中,SD4对多菌灵和代森锰锌的抗药性均较强,抗性水平分别为10.44和3.01,表现出多抗性。  相似文献   

19.
油研9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并于1998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通过了贵州、江西、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安徽省种植均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平均产量为:移栽144.3~209.6kg/667m2,直播120~ 181.1kg/667m2,平均增产10.92%~16.38%。生育期为220~230d,苗期长势旺盛,花期耐低温能力强,结实性好。植株较高,分枝数、全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较多,千粒重较高。耐菌核病能力和抗倒性强。品质优,含油量高达44%。是安徽省值得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