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对生态农业观点、循环经济概念、生态农业建立法律制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四个方面的基础上浅议构建生态农业法律保护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立法的角度对生态农业的补偿制度、标准制度、产业化制度、经济激励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构建的紧迫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实践模式。在分析我国现行有关生态农业法律制度主要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一些构想:即在科学的立法理念指导下,构建生态农业法律体系;完善生态农业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健全发展生态农业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生态农业的特点,阐述了从法律上来保证生态农业实施和推广的必要性,指出了生态农业立法的科学理论基础是生态学基本原理,提出了生态农业法律的六条原则和六项制度,同时分析了生态农业法律的特点、立法的有利条件以及危害生态农业行为的惩处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环境保护国策、适应生态文明时代需要的生态型集约的、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历经数十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发展生态农业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关键制约问题。该文通过研究我国现行生态农业的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德国、瑞典、日本等国生态农业立法经验,对完善我国生态农业法律制度保障提出若干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美国、德国生态农业法律制度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生态农业法律制度取得的显著成效、当前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美国和德国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基于对国内外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考察,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健全完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党在十八大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农业法治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农业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生态农业"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也要看到,发展生态农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生态农业基本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生态农业配套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恐怕是最大障碍。加强生态农业法治建设,需要在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生态农业法制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完备的生态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高效的生态农业执法体系,形成健全的生态农业依法行政机制,强化有效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补偿、农业补贴以及农产品标准制度等,这将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也对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本文从现存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以及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着手,对如何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权的准物权定性及立法上水资源所有权与用益权的可分离性使水权具备了可让与性。通过考察现有水权制度,发现仍然存在涉及水权的法律规定缺失、初始水权不明确、交易本身缺少法律规制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出了今后应在立法上逐步完善水权及交易方面的相关规定,在实践中开展水权确权登记工作,明确初始水权,为水权交易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水权的准物权定性及立法上水资源所有权与用益权的可分离性使水权具备了可让与性。通过考察现有水权制度,发现仍然存在涉及水权的法律规定缺失、初始水权不明确、交易本身缺少法律规制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出了今后应在立法上逐步完善水权及交易方面的相关规定,在实践中开展水权确权登记工作,明确初始水权,为水权交易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从国内外学者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概况入手,依据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了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生态农业建设及农产品安全控制制度方面的经验,然后针对中国农产品安全问题及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生态意识淡薄、法律制度不健全、财政支持不力、科技实力不强、标准化体系不完整等,一一作了详细论证,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淮河流域的自然禀赋、治理历史以及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证明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最终依赖于法律的指引、规范与保障。然而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中存在的立法滞后、执法不力、司法薄弱等问题成为制约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为此,有必要从立法、执法、司法与守法等路径完善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构建以淮河流域专门立法为核心的法治体系,完善执法体制以落实严格执法,加强生态环保司法保护力度,以公众参与制为基础促进全民守法,最终落脚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建幸福淮河。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在法治语境中,乡村振兴离不开多领域涉农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法律体系的保障。相应法律体系的构建应以宪法为统帅,以产业振兴法律部门、人才振兴法律部门、文化振兴法律部门、生态振兴法律部门和组织振兴法律部门为支撑,五个法律部门承担相应的法律保障和调整功能,针对部分法律部门或者法律文件不够健全的立法现状,应当加强国家立法或者通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下位法律文件的制定,完善涉农法律体系,确保乡村振兴的专门性、系统性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胡怀应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45-7947
从完善涉农立法、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保护农民土地、创新农地法律机制、保障农民诉讼法律的权利和加强执法力度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法制建设新农村,以法治管理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发展节约型农业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发展生态农业符合节约型农业的理念。建设节约型农业为生态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是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依据,生态农业法制建设过程中,只有培育节约资源的法律素养,确立“生态-节约型”的立法模式,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原则才能从根本上体现节约型农业理念.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休闲农业环境法规的定位,通过分析现有的环境法律体系在休闲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保障现状及缺陷,在此基础上从更新环境法规的立法理念、统一休闲农业环境管理、制定休闲农业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篇章、加大休闲农业环境执法力度,以及加强休闲农业环境保护教育方面提出我国休闲农业环境法律制度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秦农业立法在古代经济立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制定的一系列农业成文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并随着立法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是代表战国时期各国农业立法最高水平的法律文献。它既是先秦农业立法发展的总结,又奠定了封建农业法律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秦元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7-21449
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路径,即应从思想上增强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减少农业知识产权被非法窃取甚至流失的可能;健全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为做好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工作提供刚性的制度保障;加大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执法力度,保持权益人寻求法律救助的热情;注重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夯实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邵龙  张忠潮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93-1294
分析了我国农民用水户协会相关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障碍,除了技术或资金,制度的缺陷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即明确农民用水协会的法人地位、深化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弱化农民用水协会的行政色彩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通过立法确立了专属经济区法律制度和地位,在专属经济区立法、执法、资源勘探养护、渔业管理、航运管理、海洋科技、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主要介绍了我国专属经济区立法、执法、管理机构、渔业资源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实践,并探讨了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专属经济区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海洋权益,我国应加强争议岛礁和区域的管理和实际控制;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专属经济区管理体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海上执法力量统一;着力推进海洋科技事业发展和海洋资源利用与养护。  相似文献   

20.
泛珠三角区域扶贫开发进程在逐步壮大并成熟,但是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同样不容小觑:法律中对于"相关部门"的频繁使用使得执法部门不明晰;环境执法中出现的多头执法、不规范执法、乡镇政府的权限小;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了公民个体对环境公益诉讼的需求,但其非法律规定的诉讼主体。针对这些问题,从立法、执法、司法角度分别进行分析。以便完善泛珠三角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家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稳固脱贫效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