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9种非十字花科蔬菜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结果表明:9种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菜青虫成虫产卵都有较好的忌避作用,但对卵和低龄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其中茼蒿、大蒜和番茄对菜青虫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较好,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达到0.0965、0.1166和0.0557,即控制效果分别达到90.35%、88.34%和94.43%。  相似文献   

2.
蜡蚧轮枝菌Km9803代谢产物对果蝇和菜青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分别经过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后再分别经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和甲醇溶液提取的8种蜡蚧轮枝菌Km9803提取物对果蝇和菜青虫的杀虫活性,结果以液体培养菌体的甲醇提取物对果蝇的胃毒作用最好,在5%浓度下24h对雄果蝇毒杀率达100.0%,对雌果蝇毒杀率达66.7%;固体培养菌体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菜青虫的作用效果最明显,24h菜青虫死亡率达100.0%.表明蜡蚧轮枝菌代谢产物对果蝇和菜青虫有较好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3.
几种植物粗提物对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青蒿、茴香、地丁、川楝子、槟榔、贯众、扁蓄草、葱、大黄、烟草和胡椒等11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取食的影响,并通过对不同植物提取物处理下菜青虫体内酯酶活性的测定,初步探讨了植物次生物质影响其取食的机理。结果表明,胡椒、川楝、大黄、葱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有很高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16h拒食率分别达到93.36%、83.15%、79.14%和78.26%。菜青虫体内酯酶活性与拒食率呈高度正相关,表明异源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菜青虫可能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这也可能是导致菜青虫拒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砂地柏果实丙酮提取物及精油对菜青虫等6种重要害虫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生物活性。对菜青虫具有拒食、胃毒和触杀作用,对粘虫只表现出较强的拒食和胃毒作用,可抑制玉米象及赤拟谷盗种群形成,干扰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其精油对供试昆虫有很强的熏蒸活性。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测试了19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青花菜上桃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1~2 d,辣椒、勒杜鹃、蓖麻等7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桃蚜具有较好的忌避作用;辣椒、勒杜鹃等9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桃蚜存活指数较低;马齿苋、蓖麻等9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桃蚜繁殖忌避指数较小;处理后实验桃蚜种群干扰作用指数IIPC<1的植物有17种;单独使用勒杜鹃、辣椒、马齿苋、蓖麻对桃蚜的自然种群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勒杜鹃与马齿苋、辣椒与马齿苋混用、马齿苋与蓖麻混用的组合对桃蚜的自然种群控制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f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分析了2种植物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种群的联合干扰作用.结果表明:薇苷菊(Mikania micrantha)乙醇提取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乙醇提取物和现代苦楝油(Trilogy)的不同组合,对褐稻虱种群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但其联合作用效果与组分未成正比;薇苷菊乙醇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或3种以上组分的联合处理,可使褐稻虱成虫产卵量降低80%以上,对若虫毒杀效果达47.41%~57.10%,其联合作用最终可将褐稻虱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ndex of population trend,I)降到1.00以下,达到持续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砂地柏果实提取物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砂地柏果实丙酮提取物及精油对菜青虫等6种重要害虫均不同程度地表面出生物活性。对菜青虫具有拒食,胃毒和触杀作用,用粘虫只表现出较强的拒食和胃毒作用,可抑制玉米象及赤拟谷盗种群形成,干扰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其精油对供试昆虫有很强的熏蒸活性。  相似文献   

8.
厚果崖豆藤种子中含有包括鱼藤酮在内的多种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用甲醇、无水乙醇、丙酮三种有机溶剂对厚果崖豆藤种子进行浸提得到提取液,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提取物对菜青虫的室内防效,采用随机区组法测定提取物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对菜青虫都有触杀活性,乙醇提取物的触杀作用最强,处理24 h菜青虫的死亡率达到89%。200μg/m L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2 d时的为66.9%,处理7 d时的为92.4%。  相似文献   

9.
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褐稻虱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ⅡPC),研究了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2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1 gDW·100mL-1)中,大多数对褐稻虱种群有明显的产卵忌避作用和综合干扰控制作用.其中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etr.et Widd)、甘草(C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产卵忌避率达90%以上;薇苷菊(Mikannia micrantha H.B)、飞机草、苍耳等14种植物乙醇抽提物1 gDW·100mL-1对褐稻虱的综合ⅡPC小于0.1,表明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效果达90%以上;同时部分植物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如薇苷菊、马樱丹(Lantana camaraL.)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1~2龄若虫的ⅡPC达到0.32~0.45,薇苷菊、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lyla S.T.Blakely)、飞机草对3~5龄若虫的ⅡPC分别为0.40~0.50,即对褐稻虱1~2、3~5龄若虫分别具有55%~68%和50%~60%的毒杀效果.这些植物乙醇提取物可作为组建水稻植物保护剂的成分.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茎叶中提取其挥发性次生物质,测定了香菜提取物在室内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香菜提取物对菜青虫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拒食作用增加,药后72 h,香菜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拒食作用在稀释倍数为50、100、200、400倍时,拒食率均达到100.0%,稀释800倍时对菜青虫拒食作用相对较弱,拒食率为66.7%。  相似文献   

11.
肖艳  李庆  杨群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64-10765
[目的]测定14种中草药粗提物对菜青虫幼虫的拒食活性,为开发新的杀虫植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14种中药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并通过叶碟法测定14种中草药粗提物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拒食活性。[结果]14种中药植物中,厚朴、小茴香、吴茱萸和黄柏的乙醇提取率较高,分别为12.80%、11.45%1、0.54%和10.24%。14种中药粗提物对菜青虫3龄幼虫有不同的拒食活性,其中半枝莲、吴茱萸、黄柏效果较好,选择拒食试验中它们的平均拒食率分别为100%、96.07%和84.46%,而非选择性拒食试验中其平均拒食率分别为100%8、4.01%和76.20%。[结论]半枝莲对菜青虫具有很好的拒食作用,其分布广泛,可为菜青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2.
选用55周龄的健康海兰蛋鸡72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土霉素0.015%,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0.1%,试验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0.2%。结果表明:试验2组、3组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2.84%(P〈0.05)和2.56%(P〈0.05);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4.12%(P〈0.01)和17.23%(P〈0.01);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03%(P〈0.05)和14.07%(P〈0.05);综合各项指标以添加中草药提取物0.1%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艾蒿(Aremisia argyi)、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丁香(Syringa oblata)的挥发性物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提取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提取物对菜粉蝶具有产卵忌避作用,艾蒿对菜粉蝶的产卵忌避作用最强,平均忌避率为65.7%,其次是紫茉莉,凌霄和丁香的产卵忌避作用相对较弱;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忌避效果均逐渐减弱,处理后24h的忌避作用最强.艾蒿和紫茉莉提取物对菜粉蝶产卵正反比影响相对较强,产卵正反比分别为29.7%和24.7%,凌霄和丁香提取物对菜粉蝶产卵正反比影响作用相对较弱,产卵正反比分别为12.3%和18.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中草药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只25周龄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K)、中草药组(CK)、生姜粉组(A、B、C)。在中草药配方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生姜粉,探讨二者联合作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A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和平均蛋重较CK组分别增加了1.15%、6.20%和1.44%,料蛋比和破蛋率分别比CK组降低了6.25%和47.69%。B、C组破蛋率比CK组分别增加了95.38%和112.31%;A、B、C组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夫单位、蛋黄比例、蛋壳比例、蛋黄颜色与CK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草药复方中添加适量的生姜粉,能够降低料蛋比,提高产蛋率,生姜粉的添加量以5 g/kg最佳。  相似文献   

15.
5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猪链球菌临床分离耐药株分别进行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检测,通过对抗菌效果的比较,筛选出对耐药菌抗菌活性好的中草药,测定50种中草药的水提物和75%乙醇提取物对5株猪链球菌临床分离耐药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50种中草药中,只有中药1和中药2的提取物对猪链球菌临床分离耐药株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他中草药对猪链球菌临床分离耐药株均无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1和中药2的75%乙醇提取物比水提取物抗菌活性强。  相似文献   

16.
选用120只390日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均分4组。以日粮中0.5%、1.0%、1.5%的中草药剂量分别添加饲喂试验组(Ⅰ、Ⅱ、Ⅲ),对照组不添加,连续饲喂15 d。分别观察各组每天的产蛋率、日产蛋量等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Ⅱ的产蛋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了8.80%;试验组Ⅲ的产蛋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高了4.99%;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的日产蛋量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提高了12.12%、6.82%;试验组Ⅱ的料蛋比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降低了12.46%;试验组Ⅲ的料蛋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11.42%。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1.0%中草药剂量可以明显提高产蛋中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高邮鸭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进行了中草药添加剂添加试验,以筛选中草药添加剂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改善高邮鸭的生产性能,提高其采食量,其中添加量为0.10%的试验组日采食量为183.69g,显著高于未添加的对照组(P<0.05);0.08%组、0.12%组和0.14%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0.10%组的(P<0.05);添加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降低料蛋比值;0.16%组总蛋白含量为67.44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4g/L(P<0.05),但其他各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0.12%~0.18%组白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中草药制剂能有效提高高邮鸭蛋质量、蛋白高度值和蛋黄色度,添加量为0.10%、0.18%和0.20%的试验组鸭蛋哈氏单位高于对照组;0.12%组蛋黄色度最高,为8.700 0。综上,高邮鸭产蛋期的中草药添加剂建议添加量为0.1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中草药对高龄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只39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均分4组。分别用添加0.5%、1.0%、1.5%中草药的日粮饲喂①~③组鸡群,以饲喂未添加中草药日粮的鸡群为对照组(CK),连续给药15 d。观察各组每天的产蛋率、日产蛋量等生产性能指标。[结果]②组的产蛋率与CK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了8.80%;③组的产蛋率与CK差异显著(P0.05),提高了4.99%;②组和③组的日产蛋量与CK差异均极显著(P0.01),分别提高了12.12%、6.82%;②组的料蛋比与CK差异极显著(P0.01),降低了12.46%;③组的料蛋比与CK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11.42%。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0%中草药添加剂量可以明显提高高龄蛋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的拒食与毒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的拒食与毒杀作用,并采用种群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其对田间烟蚜的种群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具有显著的拒食与毒杀活性,其中,以90和7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的拒食效果和持效性较好,拒食率分别为77.81%-85.55%和58.37%-70.70%;田间试验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种群有明显的干扰作用,70和9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的拒食率分别为50.16%和65.47%,其对烟蚜的IIPC分别为0.498和0.345.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抗仔猪黄痢作用机理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对热敏肠毒素 L T所致结扎肠袢液体蓄积的拮抗作用两个方面 ,初步探讨了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败酱草、盐酸黄连素 5味中草药及其复方配伍抗仔猪黄痢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板蓝根、连翘、败酱草等及其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 O1 49K88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 ;将上述中药提取液加入到细菌培养液中与大肠杆菌一起培养 ,用所得培养物 L T进行兔回肠结扎试验 ,均可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培养物上清液所致肠袢液体蓄积量 (P <0 .0 5 ,P <0 .0 1) ;将败酱草提取液同 L T一起注入结扎肠袢 ,可显著地减少肠袢液体蓄积量 (P <0 .0 5 )。由此可说明 ,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拮抗热敏肠毒素的致泻作用是中草药治疗仔猪黄痢的重要机理 ,该结果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仔猪黄痢病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