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探讨优质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进行移栽叶龄、密度、施N量三项栽培措施研究并建立产量与三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三项栽培措施都会影响产量.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技术措施是:6.6~7.5叶移栽,每公顷插17.2万~22.1万丛,施纯N量150.5~205.8 kg. 相似文献
2.
运用最优回归设计,对大穗型杂交稻京福1优527进行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4项栽培措施与产量、净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都有影响,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是每公顷插22万~32万丛,施肥量折算为N134.9~169.7kg、P2O542.0~71.3kg、K2O75.5~133.5kg。 相似文献
3.
优质杂交稻两优2186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优质两系稻两优2186移栽叶龄,插植密度,施N、P、K肥量等5项农艺措施进行研究。建立产量、净收入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和净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作用主要是叶龄和施N量,对净收入的作用主要是叶龄和施P、K肥量。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和综合分析,两优2186作为单季稻栽培时,其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是:4.0-4.5叶移栽、每公顷插24.0-25.5万丛、施纯N120-135kg、P2O536.0-69.8kg、K2O67.5-113.7kg。 相似文献
4.
5.
杂交水稻Ⅱ优沈98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水稻Ⅱ优沈98进行插植密度、叶龄、施N肥量3项栽培技术措施试验,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综合高产的技术措施是:每亩插1.47万~1.75万丛,每亩施纯N10.3~12.9 kg,叶龄6.1~7.1叶移栽。 相似文献
6.
Y两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实践,南陵县农技推广中心于2008年引进超级杂交稻组合Y两优1号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栽培Y两优1号要重点要把好育秧关、群体关、施肥关和后期管理关等4个技术环节,可以达到二期超级稻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7.
8.
总结了两系杂交稻新两优6号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与培育多蘖壮秧、施足基肥与合理密植、科学管理肥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Ⅱ优1259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Ⅱ优1259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结实率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有效穗、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但未达显著水平.有效穗与每穗粒数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每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29 3、0.734 9、0.572 0、0.292 0.为了探讨Ⅱ优1259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进行移栽叶龄、密度、施氮量、施钾量4项栽培措施研究并建立产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移栽叶龄、密度和施氮量.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技术措施是:4.5~5.8叶移栽,每公顷插21.75万~29.55万丛,施纯N 122.3~207.4 kg,施K2O 56.8~200.9 kg. 相似文献
10.
Y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介绍了该组合2008—2013年在福建省永安市的种植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种植、施肥、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Y两优1号的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优质杂交早稻金优明100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最优设计,对优质早稻金优明100进行移栽叶龄、密度和施N量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净收入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都有影响。经计算机模拟筛选出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是:4.69—4.81叶移栽,每公顷插24.38—25.87万丛,施纯N量159.8—168.9kg。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特优70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和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穗数、干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但未达显著水平;结实率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较低。通过以上分析结果,采用了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特优70进行移栽叶龄、密度、施N量3项农艺措施的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产量与3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叶龄和密度。经微机模拟筛选和综合分析,其高产的栽培技术措施是3.0-5.5叶移栽,每公顷插25.5-33万丛,施N140-223kg。 相似文献
14.
杂交早稻金优2155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早稻金优2155进行密度、施N量和移栽叶龄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3项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龄和施N量2项措施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对产量的作用都达极显著水平。密度与叶龄存在极显著的正互作效应,施N量与叶龄存在极显著的负互作效应。综合一次项、二次项、互作项的作用,3项措施对产量的作用是叶龄>施N量>密度。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栽培措施是:4.3~5.2叶移栽,每公顷插19.61万~26.13万丛,施纯N量140.1~182.6kg。据N、P、K、有机肥配施试验,增施N、P、K会不同程度增产,以N、P、K配施有利于高产。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水稻生长,会增加有效穗,但要相应减少化学N肥用量,防止N肥偏多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品种黔芋一号高产配套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对黔芋一号施肥水平(氮、磷、钾固定比例2∶1∶4)、密度2个主要栽培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要获得1 900~2 250 kg/667m2的产量,可以采用施肥水平在13.96~16.98 kg/667m2与密度3 574~4 200株/667m2的组合方案;要获得大于2250 kg/667m2的产量,施肥水平应在14.98~16.57 kg/667m2,密度在4 200~4 884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70优9号(7001S/皖恢9号)系两系法早熟晚粳型杂交组合,全生育期131(双)~161(单)天,与常规晚粳相比,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不高(72.94%),穗大粒多[116.3(双)~139.2(单)粒],结实率较低[73.45(双)%~74.92(单)%],灌浆历期长[46.1(双)~55(单)天],需肥量中等偏上,吸肥力较强。高产技术:适时适量播种,单晚4月25日~5月初、双晚6月18~20日播种,亩播种量不超过15公斤,培育带大蘖壮秧;强调施足基肥,基肥总纯氮量7~8公斤,分别占单、双晚总施氮量的55%、75%,适当控制分蘖肥,后期施穗粒肥;适时轻烤田,养好老稻。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冈杂棉8号F1产量形成的密度、施纯氮量(N)、施纯磷量(P2O5)、施纯钾量(K2O)和喷DPC量等栽培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纯氯量和喷DPC量是影响冈杂棉8号F1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其经济效益不仅受主要栽培因素对产量效应作用的影响,而且受栽培因素的价格因素的影响.因此,冈杂棉8号F1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以每公顷密度2.7万-3.0万株、施纯氮量337.5-412.5 kg·hm-2、施纯磷量90.0-120.0 kg·hm-2 、施纯钾量225.0~300.0 kg·hm-2、喷DPC量不超过45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T78优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已通过福建、广西、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为了探讨其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对优质早稻T78优2155进行移栽叶龄、密度和施N量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技术措施是:4.0 ̄5.2叶移栽,每公顷插16.5 ̄31万丛,施纯N量155 ̄212kg。 相似文献
19.
“寻杂29”杂交粳稻制种高产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在花期相遇的前提下,改进制种技术,适当扩大行比,增加每亩母本有效穗数,加强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是获取制种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