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北农业科学》2005,(1):66-66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5001/NcAcc17113//5001”的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花生品种。原代号:96-9112。商品名———黑花生。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4001。品质产量: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粗脂肪含量51.02%,油酸与亚油酸的比值为1.78,粗蛋白含量27.50%,适于食用。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荚果3630.6kg,比对照中花4号减产6.19%,减产极显著。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中熟中粒花生品种。全生育期135d。株型…  相似文献   

2.
农大高油115     
农大高油115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以GY220为母本,1145为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品种,1996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正>衡S2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用衡98-5229小麦系统选育的小麦品种。201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2015002号;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6025。1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为节水高产型品种。全生育期241 d,比对照品种良星99早熟2 d。幼苗匍匐,  相似文献   

4.
中国玉米品种审定现状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品种审定是玉米品种获准进入市场并进行推广的凭证,是相关部门规范、治理种子市场的依据,也是农民选择品种和维权的参考。根据玉米品种管理等业务的需求对玉米品种审定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挖掘品种数据的内在联系和隐含信息,可以为种子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和农民等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更加系统、清晰的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和校验,梳理了42年来中国国家级审定和省级审定的玉米品种信息,讨论了市场上玉米品种随年份和地域变化的趋势、审定品种中亲本自交系重复使用率以及品种审定与退出、保护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结果】1972-2013年,国家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审定的玉米品种总数为6 291个,其中,国家审定的品种数为503个。2013年现存的审定品种数为4 882个,其中,国审品种数为332个。1 726个单位有审定品种记录,科研院所和种业公司分别占48.3%和46.6%,平均每个单位拥有的审定品种数分别为7个和3个。审定品种共使用了8 754个亲本自交系,其中19.4%的自交系存在重复使用,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自交系依次为Mo17、昌7-2、丹340。在过去42年审定的玉米品种中,共有1 876个品次退出,已经停止推广的品种平均使用年限为13.3年;29.2%的审定品种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15.1%获得了授权。【结论】在近10年间,各级审定的玉米品种数量年均增幅趋于平稳,品种保有量仍在逐年增加,审定数量上呈现北多南少、增加速度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审定品种数量目前以科研院所居前列,较大型种业公司的审定品种数量上升明显;审定品种中新命名的亲本自交系数量迅速增加,使统计上的亲本重复使用率逐年下降。列入停止推广的审定品种数量年际间趋于稳定,审定品种与品种权保护品种的重叠程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对2003—2013年甘肃省审定的132个小麦品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省地两级农业科学院(所)和高等农业院校为主要选育单位,95%的审定品种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每年审定数量有所下降,但审定品种的产量稳步上升,其中2/3的品种达到优质小麦的要求。蛋白质含量符合强筋小麦标准的品种有77个,占审定品种的58.3%;符合中筋小麦的有50个,占审定品种的37.9%。湿面筋含量符合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品种有31个,占审定品种的23.5%;90个品种符合中筋小麦标准,占审定品种的68.2%。70%以上的审定品种沉降值大于30 m L。审定品种的容重变化趋势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6.
吉粳88号(原代号吉01-124)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999年以高产优质日本品种奥羽346号为母本、抗逆性强大穗少蘖的长自9号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选育单位天水市农科所审定情况 200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甘审油2003001 品种来源以白菜型品种ALimeas为母本,何家湾油菜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品系号:828-5-4-1-1。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来源及审定情况该品种是平顶山市鹰丰种业有限公司以MB532为母本,黄选0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玉2011002。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各地夏播种植及黄淮海区域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9.
品种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用"851213"作母本,HZ124B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08001。  相似文献   

10.
品种来源:十堰市农业科学院用Z069作母本,齐205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08003。  相似文献   

11.
《湖北农业科学》2012,(20):4531
品种来源:武汉汉龙种苗有限责任公司用T421作母本,T48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甜玉米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2009。  相似文献   

12.
《湖北农业科学》2012,(20):4457
品种来源: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用7854作母本,YA8201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2008。  相似文献   

13.
品种来源: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用"953"作母本,"9115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08006。  相似文献   

14.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6):995-995
品种来源:重庆市种子公司用不育系Q2A与恢复系R1005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8。  相似文献   

15.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4):411
品种来源: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用不育系金23A与恢复系R1130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11。  相似文献   

16.
品种来源: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S112作母本,N75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08004。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科技》2011,(22):F0004-F0004
邯686为早熟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1006号),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品种来源:荆州农业科学院用Century作母本,99-4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大豆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8001。  相似文献   

19.
品种来源: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天丰A与恢复系R13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9。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科技》2004,(7):26-29
农大108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以黄C为母本,178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1997年通过北京市、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