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最早在美国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发现,又称甘保罗病。我国于1979年发现该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害雏鸡和成年鸡的法氏囊等免疫免疫器官,破坏法氏囊产生B淋巴细胞,导致鸡体液免疫能力下降,使鸡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对ND、IB等疫苗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  相似文献   

2.
王玥  张亚娟  徐雪琼 《畜禽业》2007,(12):36-3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杀淋巴细胞性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3~6周龄的雏鸡和青年鸡,以法氏囊受到侵害、淋巴细胞坏死为主要特征。该病除直接引起鸡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外,还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鸡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性和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近年来,该病发病率较高。2007年5月宿迁市某蛋鸡场因应激因素而导致该病的暴发,发病率较高。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松 《畜禽业》2013,(6):72-7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其持征是,法氏囊肿大,排白色稀便,浆液下有胶冻样水肿液。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一法氏囊,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被国际公认为鸡的三大疫病之一。鸡大肠杆菌病在临  相似文献   

4.
曾凡云  郭晓宇 《畜禽业》2003,(11):59-5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年来,各大小养殖场、专业户和广大兽医工作人员尽管非常重视对鸡法氏囊病疫苗的预防接种,但鸡法氏囊病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死亡率在有的鸡场还很高。1鸡法氏囊病的危害鸡法氏囊病毒使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遭到破坏,影响了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造成淋巴细胞的大量流失而导致鸡体免疫能力的下降、甚至丧失,使正常疫苗效果降低或无效,是鸡各种细菌性继发病的根源,发病后期使用各类抗菌药物几乎无效,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在临床…  相似文献   

5.
何丽贞 《畜禽业》2010,(8):65-6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险传染病。7~15周龄鸡均可被感染,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鸡大肠杆菌病是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脐炎  相似文献   

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临床性病毒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0~85日龄鸡,15~60日龄鸡最易感,一旦发病,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20%~35%,对鸡群特别是大规模饲养的鸡群危害极大。现将漳州市某新建养鸡  相似文献   

7.
洪美菊 《畜禽业》2007,(8):39-40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危害不仅是影响鸡只增重、淘汰、死亡,更重  相似文献   

8.
胡洁丽 《畜禽业》2012,(6):71-7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及幼龄鸡,是危害养鸡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由于使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接种防制本病,使本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因该病毒血清型中存在着许多毒力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何欣云  钟建钢 《畜禽业》2002,(7):X035-X035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首发现于美国特拉华州的冈博罗,又称冈博罗病(Gumborodisease).目前,也是威胁我国养鸡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危害幼鸡,死亡率差异很大,低者为3%~5%  相似文献   

10.
肖炎生 《畜禽业》2010,(6):67-6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可直接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从而继发其他疾病如新城疫病、马立克病、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大,有的高达80%以上,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前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杀淋巴细胞性疾病,主要发生于3~8周龄的幼鸡。此病于1962年首次报道发生在美国特拉华州(Delaware)甘布罗镇(Gumboro)的肉鸡群,因此又称“甘布罗病”。由于它侵害了体液的中枢免疫器官,常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并使病毒和细菌的易感性增高,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IBD疫苗的使用,曾使此病一度得到控制。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IBD流行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IBD呈暴发式流行,区域广;(2)新出现的毒株在许多方面与…  相似文献   

12.
琼脂扩散试验(AGP)检测为阳性的传染性法氏囊(IBD)病料经常规处理后,经口腔和滴鼻接种SPF鸡。接种后约48h,攻毒组鸡表现精神沉郁、昏睡、厌食、翅膀下垂、羽毛蓬乱、拉白色水样稀粪等症状。接种后72h、96h、120h攻毒组没组分别扑杀2只,通过是扑杀1只对照组鸡。接种后144h将耐过鸡群扑杀。剖检,有胸腿肌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斑点状或条状出血,法氏囊出血、有胶冻样或黏液样渗出、肿大或萎缩等病变。同时取剖检鸡的脾脏、法氏囊、胸腺做病理切片。发现IBDV引起法氏囊初期淋巴滤泡肿大,间质水肿,淋巴细胞减少,出血,有蛋白质性渗出,后期间质增宽,异嗜性白细胞浸润;脾脏白髓萎缩,看不见明显的淋巴小结,有大量的坏死灶;胸腺出血,淋巴细胞坏死、数量减少,间质水肿。总的来说,IBDV对法氏囊的损伤比较大,而脾脏和胸腺的组织病变较轻,说明IBDV主要侵害B淋巴细胞。不同毒株造成的组织损伤不尽相同,说明IBDV的毒力存在地区差异。对照组鸡未见有任何异常临床症状、肉眼病变和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李锋 《畜禽业》2008,(2):74-75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在1957年首次在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又称甘保罗病。该病不仅造成大量鸡死亡淘汰,影响增重,而且会破坏鸡的法氏囊,从而导致鸡群免疫抑制,免疫后的鸡群免疫应答下降,抗  相似文献   

14.
程泽华 《畜禽业》2003,(1):48-4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损害法氏囊为特征。由于法氏囊是中枢免疫器官,能促使B淋巴细胞形成,使之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故该器官被损伤时明显增加了鸡对多种疫病的易感性,由此可见能很好的预防和及时治疗该病,就会大大减少由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的最易感。在流行病学上本病具有一过性的特点,即本病的潜伏期极短(1~5d),发病突然,病程一周左右。感染后第3d开始出现死亡,4~6d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少,8~9d停止。发病…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也叫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传染病,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发病急、病程短,免疫抑制和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鸡腔上囊病又称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其病原为双股RNA病毒属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该病毒对环境有高度抵抗力,毒力易变异,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损害腔上囊,引致B细胞免疫抑制,以侵害雏鸡和幼年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急  相似文献   

17.
目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病因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不仅能直接引起病鸡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能引起病鸡产生免疫抑制,从而使病鸡发生多种疾病继发感染,死亡率高,有的高达80%以上。给IBD防治工作带来困难,使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该病的流行特点、病因及防治对策等几方面加以分析,希望能对该病的防治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免疫抑制性以及危害严重等特征,倘若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治,其极为容易与其他病原之间进行混合感染,导致养殖户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此,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2,(12):5
<正>一是病毒血清型易变的和病毒毒力变异较大的一些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等可能在某些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有增强趋势,其导致的免疫失败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二是禽传染性脑脊髓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三是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当前养鸡生产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鸡传染性贫血病在某些地区有发生、流行蔓延的趋势;四是由禽白血病病  相似文献   

20.
高山 《畜禽业》2015,(4):8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3~6周龄的鸡。鸡群一旦发病可导致严重的长期免疫抑制,威胁着养鸡业的发展。文章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对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