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关于创新转基因生物科普宣传工作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转基因生物科普宣传是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转基因生物科普宣传领域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现阶段制约转基因科普宣传工作进一步开展的主要因素,并从提升信息公开程度、建立科普激励机制、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力度、强化传媒舆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创新转基因生物科普宣传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机制与途径,本研究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4 239多份问卷,对政府、企业、媒体、科学家和公众五类人群两两最佳交流途径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研究明确了不同类群之间的最佳交流途径,在此基础上初步确立了在我国开展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的可行模式、探讨了不同交流主体在转基因风险交流中的责任和义务。调查结果还表明,目前在我国开展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的媒体与手段首先应该是电视、网络和报纸/期刊。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侧重点应放在与公众身体健康确实密切相关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生物科普专职化团队建设需求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科学普及已成为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立足我国转基因生物科普现状,在对转基因生物科普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转基因科普专职化团队建设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转基因生物科普专职化团队、加大对转基因生物科普专职化团队的支持力度、优化转基因生物科普形式和加强转基因生物科普型人才培育的建议,以期为转基因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公众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人们对其安全性的关注度也日渐提高,因此,完善适合公众普遍参与的农业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在分析了农业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转基因风险交流的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并从研发者、管理者、社会公众等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了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的客观需求,以及不同群体间的相互配合机制。提出了完善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长效机制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及其管理现状 自1983年首例转基因作物美国的延熟番茄问世以来,有45个国家2500例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涉及植物种类60多种。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170万公顷猛增到1999年400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良种的销售额近23亿美元。其中,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最大的种植王国,其面积占全球的64%。专家预测,全球转基因作物2000年将获利20亿~30亿美元,2005年达60亿美元,2010年达200亿美元。在未来10年,转基因作物增长10%~25%,将为全球提供营养丰富的安全食品、饲料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生物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生物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性问题。本文重点将阐述转基因对环境、农业、人类健康以及生物多样性所产生的种种危害。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新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转基因生物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安全性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提出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应当科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生物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性问题。本文重点阐述转基因对环境、农业、人类健康以及生物多样性所产生的种种危害。  相似文献   

9.
为较为全面地了解当前我国公众对转基因生物风险与安全的认识水平,有针对性地有效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交流,本研究在全国30个省(市、区)进行了4 239份问卷调查。经过对问卷答案的整理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公众目前对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但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健康,对身体是否有害等方面却非常关注与小心,公众普遍最担心的是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风险。政府和相关职能机构与科技研究部门,包括转基因生物制品的推广人员以及媒体与学界,通过对公众开展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知识的教育宣传与普及并逐步建立方便公众交流的转基因风险交流平台,可以积极有效地进行转基因风险交流。其中要特别注重与青年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社会公众群体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横泾镇是苏州市吴中区的一个大镇,原有水稻面积4万余亩、山林面积2万多亩。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进一步加大,种粮面积逐年减少,而种植瓜、种菜及养殖业仍保持一定比例。该镇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和农业科普工作,使广大农户全面掌握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杜珍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61-9964
转基因生物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开发和应用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人们在利用生物技术造福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安全问题,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的滥用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都可能构成危险或潜在的风险,即生态风险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应用进行监管。我国当前没有关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生态风险防范的全面而系统的法规体系,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转基因生物技术相关立法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物技术同常规农业技术结合,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将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农作物研究和产业化的最新进展,并建议:①实行积极的产业化政策;②加强科普宣传,理性认识转基因安全;③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现状及安全管理,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基于多重串联式PCR(multiplexed tandem PCR,MT-PCR)的基因碟片技术,并使之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大量、快速和稳定地检测。【方法】以转基因作物研究中常用的调控序列NOS终止子、FMV35S启动子及外源基因NPTⅡ、Cry1Ab、Cry1Ab/Ac、CP4-EPSPS、PAT和玉米内源基因IVR、棉花内源基因sad1、菜籽粕内源基因PEP为检测对象,针对每个基因设计内外2对引物,先进行一次循环数较少(10-20 cycles)的高通量多重PCR,以便在均匀地扩增各基因和调控序列的同时避免引物之间的竞争,然后利用巢式荧光定量PCR检测各个基因和调控序列,最后根据扩增曲线和熔融曲线分析结果。【结果】该方法能够快速(<2 h)、高通量、准确地(>0.000292 ng)检测出棉花、玉米、大米、菜籽粕中的多种转基因成分,可以分辨出3种转基因物种,适合大批量检测。【结论】该方法适合转基因作物的高通量、定量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转基因玉米逐渐发展,成为转基因作物中的重要一员。通过分析转基因玉米产业现状及重要意义,指出其在科学研究、国家政策和科普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印度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棉花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印度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监管日趋谨慎和科学,架构了基础性法规、技术指南、保障立法为法律监管框架,形成了三层管理体系密切配合的监管体制。完善的审批系统、专门的咨询部门、高效的监督机构都是印度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体现,对我国相关部门的职能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浅谈转基因产品阈值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阈值管理"是指对所有认为有风险的事物(如混杂率、异交率、阳性率、致死率、危害率等)给出一个容许的"度",并以这个"度"为依据进行管理。实施阈值管理是保障生物安全并推动转基因技术健康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阈值的含义、设置原则以及当前阈值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凌  李建新  黄丽  罗曾玲  涂艳丽  陈玲珍  万辉  万柏青  陈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45-17547,17561
就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各种检测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双抗体夹心ELISA在转基因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振华  史文清  王晓凤  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476+3540-3476,3540
随着转基因产品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各国一直以来也都高度重视转基因生物及产品的管理.作为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第一步,转基因生物的准确检测显得格外重要.该文综述了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其在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方法在转基因动物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为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