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于杂交鹅掌楸体胚苗生长的容器育苗基质,以草炭土、黄心土、河沙、珍珠岩为原料,按照体积比配制成5种育苗基质,开展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容器育苗试验,探讨不同基质组成对生物量、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并采用苗木质量指数对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容器育苗基质处理对杂交鹅掌楸体胚苗的生长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处理T5 (草炭土﹕河沙﹕珍珠岩=30﹕3﹕2)容器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在南京市浦口区选择两丘陵岗地,采取人工挖穴和机械全垦两种不同的整地方式,种植1年生杂交鹅掌楸体胚苗、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等5种不同遗传材料。3年生时,观测树高和离地10 cm处直径,并计算树干体积。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板结的岗地,经机械全垦方式整地的鹅掌楸林,无论是树高、地径还是树干体积指标,都明显要优于人工挖穴造林的生长量。在机械全垦整地方式下,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杂交鹅掌楸生长最好;在人工穴垦整地方式下,美国种内杂种1~3号生长与杂交鹅掌楸虽有差异,但在统计上没有显著性。说明在土壤板结的丘陵岗地,通过整地方式改善土壤疏松性和透气性,对于鹅掌楸的生长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同时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整地方式下,树高、地径和树干体积均以中国马褂木的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3.
杂交鹅掌楸迹地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掌楸又名马褂木,落叶乔木,是木兰科鹅掌楸属仅存两种中的一种(另一种为北美鹅掌楸)。叶大如掌,形如马褂,干形通直,是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也是优美的园林绿化观赏树种,是迹地更新特别是针叶林采伐迹地更新较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4.
鹅掌楸种源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5.
鹅掌楸不同造林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3种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的15年生鹅掌楸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造林密度对鹅掌楸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有显著性的影响,而对蓄积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造林密度为2.5m×2.5m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量最大,经济效益也最高;而造林密度为1.5m×1.5m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量最小,经济效益也最低。在目前的造林生产中,以2.5m×2.5m的造林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为材料,研究体胚不同发育阶段、大量元素和维生素C、基因型、激素组合以及移栽基质对体胚苗萌发和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雷型胚萌发效果最好;3/4 MS培养基较适合体胚苗的萌发;Vc有利用保持体胚苗维持正常形态。不同基因型体胚苗萌发差异较大,基因型1×5002萌发效果最好,成苗率为84.26%;而1×4088仅有13.24%。KT 0.1 mg/L+IBA 0.1 mg/L有利于促进体细胞胚的萌发。不同基因型体胚苗移栽存活率有差异,黄心土较混合泥炭土更适合体胚苗移栽。  相似文献   

7.
鹅掌楸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鹅掌楸北方山地造林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其中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和幼树越冬防寒是造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鹅掌楸不同造林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林业科技》1998,26(2):42-44
  相似文献   

9.
杂交鹅掌楸,是以中国鹅掌楸为母本,美国鹅掌楸为父本获得的人工杂种,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不耐涝,较耐旱,能耐-15℃低温.杉木二代更新造林事关速生丰产资源培育.1997年青阳县对二者进行造林对比栽培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7年生杂交鹅掌楸进行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2 a多后,在2 m×4 m、4 m×4 m和4 m×6 m 3个间伐密度中,2 m×4 m和4 m×4 m两者的胸径增长十分相近,为31.5%,密度4 m×6 m胸径增长最大,为45.4%,它与密度2m×4 m或4 m×4 m比较有44%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通过连续3a对引自南京林业大学培育的体细胞胚胎发生杂种马褂木密度试验幼林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体细胞胚胎发生杂种马褂木适生性强,3a生林分保存率达到99%以上.林分生长良好,3a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2.26 m和2.3 cm,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不同造林密度对体细胞胚胎发生杂种马褂木幼林生长总体而言有着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在林分2a生后开始得以体现,3a生时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鹅掌楸属树种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木兰科鹅掌楸属的2个种,即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17个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分析了各种源12a生时的生长量。结果表明:生长量在两个种间差异明显,北美鹅掌楸明显优于中国鹅掌楸;同时,生长量在种内不同种源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而种源内个体间差异不显著。对中国鹅掌楸12个种源的生长量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鹅掌楸的生长量有从南至北逐渐增加的趋势,呈现出渐变群的地理变异模式;而生长量与气候因子相关不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中国鹅掌楸12个种源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沙县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平均密度、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915株.hm-2、25.54 m、30.2 cm和672.76 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生物量则分别达473.58 t.hm-2和471.22 t.hm-2,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66.45%)>根(16.91%)>枝(16.64%);枝主要分布在12 m以上;与杉木相比,杂种马褂木生长较快,材积数量成熟龄短(18 a)。  相似文献   

14.
北美鹅掌楸实生苗苗期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繁育的北美鹋掌楸实生苗的高、地径、叶片宽、叶片长和叶全长等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树种在济南地区能健壮生长;种源内及种源闻实生苗高、地径生长量及叶相关性状均表现出较大变异,苗高和叶片长生长量变异达到显著水平,加拿大多伦多种源较为优异;在山东进行引种繁育北美鹅掌楸,需进行种源及个体选择;苗期苗高是进行早期筛选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杂交马褂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植体采自杂交马褂木的幼树或扦插苗,采集部位为其顶芽或腋芽,最佳培养基为MS+BA2.0 mg/L+NAA0.1 mg/L。采用DCR为基本培养基,加入抗褐化试剂柠檬酸50.0mg/L,Vc 50.0 mg/L,继代增殖率可以达到2.8倍,最高达到4倍。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5 mg/L+活性炭0.5 g/L,瓶苗生根率高达61%。组培苗直接移栽到红心土,成活率达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杂交马褂木幼林为供试对象,进行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追肥1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以施洞氮复合肥0.25kg/株和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追肥3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以施尿素0.25kg/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为3.09em和1.85m,比对照分别提高72%和111%。综合成本效益考虑,适合推广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依次为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1ks/株、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和尿素0.25kg/株。  相似文献   

17.
对鹅掌楸褐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开展了较详细地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归纳和推理等方法.研究结论是病原菌在一年之内有多次侵染,在4月初对鹅掌楸新叶用1%波尔多液喷雾能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唐巍 《林业研究》2001,12(3):147-152
培养于附加2,4-D、BA和KT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的火炬松成熟合子胚在培养3-9周后形成白色、半透明、有光泽的粘性愈伤组织。这类愈伤组织形成于成熟合子胚的子叶,但当用NAA或者IBA代替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的2,4-D时,它的诱导频率明显降低。这种粘性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形成体细胞胚。体细胞胚经过去50μm ABA和8.5%PEG600处理后成为耐干化胚。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萌发处理36小时后,耐干化胚恢复到干化处理之前的状态且大小和形态正常,而不耐干化胚不能恢复到干化处理之前的状态且表面撕裂。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耐干化胚有更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耐干化胚的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可能与催化H2O2的分解和保护体细胞胚免受氧化的伤害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日本落叶松造林后林相整齐,减少苗木分化,提高林分质量,确保尽快郁闭成林。2009~2011年间,开展了苗木分类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用哪个类别的苗木造林其成活率和保存率没有太大区别;造林后连续3 a地径、树高新生长依次为:1 a生超级苗>2a生Ⅰ级苗>2 a生混合苗>2 a生Ⅱ级苗。造林时,一定将苗木进行分类,在2 a生Ⅰ级苗用完后,可采用1a生超级苗造林,不提倡混合苗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