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从稿源质量、编辑素质、审稿质量、稿件编辑加工质量、印装质量以及编辑工作者的服务意识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科技期刊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保证营造林质量管理方面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对营造林质量的管理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通过树立全新的质量管理理念,规范管理方式、保证营造林施工质量、强化质量验收标准、树立职业责任感、建立营造林质量保证体系等措施,并加强对营造林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展多方位的质量管理,可以在管理方面有效的提高营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龙游县竹笋生产、销售、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找出竹笋质量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顺质量安全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推进竹笋标准化生产、加强竹笋质量安全管理的行业指导,建立健全竹笋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增强县级检验检测技术综合实力,加大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质量安全意识等方面,对龙游县的竹笋生产安全质量安全提出了建议,为龙游县今后建立有效的竹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各类建筑物检测项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数据、检测程序、检测环境条件、使用仪器、数据处理以及目前检测现场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标准物质、实验室间比对及人员比对等方法进行检测的质量控制,并通过对检测结果数据进行修约,对各种方法进行记录,对其结果进行质量数据分析,最终建立起严格的检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检测记录质量控制、检测数据质量控制、现场检测工作质量控制、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结果报告质量控制等,可为防雷装置检测质量控制执行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的质量既包括内在质量,也包括外在质量。科技期刊的内在质量具有其独有的特性,具有相对不稳定性、衡量的多角度性、期刊内在质量的功能性、经济性、知识性、期刊质量与销售量的相悖性。对期刊质量的衡量有一整套专用的指标,清楚了解这些指标的应用范围和评价标准,会对科技期刊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电解铜质量的影响因素,设计了电解铜质量事例的表示方法、电解铜质量事例的获取方法及过程、电解铜质量事例的推理方法及过程.根据CBR理论和原理,以及电解铜质量控制系统的目标和要求,研制了电解铜质量控制咨询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数据的质量客观上决定了森林资源数据不确定性的产生和存在,本文讨论的森林资源数据不确定性是从数据质量方面进行阐述的。根据数据质量分为空间数据质量和属性数据质量两个类型,从数据误差来源以及传播途径进行数据质量的分析讨论,并提出数据清洗、生产组织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林业标准化、数据的过程控制五个方面的控制策略,力求使森林资源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的森林质量,以2019年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12项具体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和森林质量评价综合得分,构建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对森林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反映森林林木生长、森林生长力、立地质量和林木结构信息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9.064%,较全面地反映森林质量状况;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准则层的林木生长因子和指标层的公顷蓄积年生长量对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最大。依据森林质量评价综合得分,可将森林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依次为优、良、中和差,且各等级小班数量占比为4.87%、6.74%、61.95%和26.43%。森林质量以中等为主,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以2年生红花石蒜小球为研究对象,设6种施肥处理,研究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总鲜质量、球茎鲜质量、根鲜质量以及体积在施肥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鲜质量、萌芽数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折干率在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所有处理的叶片鲜质量与总鲜质量的相关系数最高,均值高于0.991;总干质量、球茎干质量和根干质量在施肥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片干质量在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球茎干质量与总干质量的相关系数最高,均值在0.990以上;处理1~3有利于干鲜物质积累,为较好的施肥方案,建议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家具全球化商业制造模式的市场和社会背景,家具质量链管理的全球化商业模式,以及影响质量链质量特性的因素.阐述运用4M1E方法体系,建立顺畅、受控的家具质量链,从而实施跨行业、跨企业、跨组织的集成管理.并通过质量链各个节点的纵向控制和优化供应链的横向传递、转换及相互作用,实现质量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1.
1、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有哪些职能?根据《湖南省林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职能有:承担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工作;承担国家和各地、各部门下达的林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质量普查及产品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等检验工作;承担林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纠纷调查、鉴定和评价,承担委托、仲裁等检验工作;开展林产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近年来单位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行业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经验,立足于行业实际,以过程节点、项目类型、质量要求等三要素为轴,构建基于过程方法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项目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架构,并从检验项目成果质量的符合性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出发,提出采用倒扣分制和加权平均法对项目质量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有利于找出项目成果质量问题和质量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切实消除成果质量隐患,避免质量安全风险,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楝树6个家系幼苗在0,2‰,4‰,6‰和8‰Na Cl单盐胁迫下的苗高、地径、根幅、主根长、根鲜质量、茎鲜质量、叶鲜质量、根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和总生物量等11个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表明,楝树6个供试家系之间耐盐能力存在差异,不同质量分数Na Cl单盐胁迫对同一家系的多个性状影响显著。上述11个性状有随Na Cl胁迫质量分数增大而降低的趋势,但各家系之间差异较大。根冠比则基本呈现出随Na Cl胁迫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园林的绿化工程的质量已成为项目建设的中心内容,是园林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园林工程的质量管理的关键意义、我国园林工程质量的现状以及改进的措施,从施工、竣工验收以及质量评定方面论述了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和对策。 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永安市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森林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主要由反映林木质量和林地质量的10个因子组成,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和差4级.从森林类别、树种组成和龄组结构3个方面对森林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市乔木林森林质量指数为0.643,处于良等级,可通过精准提升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结合永安实际情况,认为研究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永安市森林资源质量,可以为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人们只重视生产质量、产品质量,而对于管理质量的优劣却常常忽视。文章就加强管理质量的再管理的重要性及途径进行了阐述,加强对管理质量的再管理,可以直接为企业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树立人们现代化企业管理思想;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注意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决策质量;提高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质量。  相似文献   

17.
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以21、29、36年的油松林为对象,采用时序研究法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酶角度进行多因子综合比较,分析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 21、29、36年土壤质量综合得分分别为0.579、-0.456和-0.123,29年油松土壤质量最差;2) 29年油松土壤质量表现为物理性质的下降,36年土壤质量的下降则主要体现为土壤养分特别是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的锐减;3) 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首先取决于林龄,其次是林分密度;4) 21、29和36年油松林龄内的土壤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0.192、-1.361和-2.407,林龄较大林分的土壤质量对密度较为敏感,36年油松间伐的强度可适量小些;5) 土壤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有机质和速效钾可以作为油松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东方红林业局采集的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果实形态特征变异规律及其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果实性状在不同单株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0个单株总体变异最大的是种子单粒质量,变异系数为10.94%,其次是种长宽比、果长径比、种长、果长、果径和种宽,变异系数分别为5.71%、5.49%、5.34%、4.91%、4.74%和4.58%。单果质量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4.02%。单粒种子质量与果长、果径、单果质量、种长和种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单果质量和果径间均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单果质量与果长、果径、种长和种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果径线性相关程度很高,可以根据单果质量对种子质量进行初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基于林地小班尺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平均胸径、 平均树高、郁闭度等 12 个评价因子,将初筛因子按照各主成分分析综合为森林生产力、森林立地质量和 林分稳定性描述,将其作为层次分析法准则层来构建县域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获得了层次总排序指 标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将全县森林质量等级划分为 4 个等级,分别为优、中、差、劣,同时也 得出了全县整体森林质量指数为 0.53,表明县域森林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全县森林质量水平提升空间较 大。同时利用 GIS 技术对森林质量评价结果和森林属性数据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县林地小 班急需进行精准森林经营来提高森林质量。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合理建立森林质量评价体系, 掌握县域森林资源质量状况,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森林经营方案、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森林资源调查质量是市场经济竞争的条件;是市场经济宏观发展的保证;是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生存发展的前提。影响调查质量的因素有:劳动强度大,任务重;调查装备差;技术手段落后;工作环境差;质量意识谈泊等。为提高调查质量应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运用遥感等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从交通、通讯设施等方面改善工作条件,从生产任务入手,按质量和技术定额标准核算任务、经费,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