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议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农业经济和个体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把分散的农业生产和弱小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内在合力和外在竞争力,才能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由于受制于组织成员素质低、外部环境不宽松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规模小、发展缓、少规范、无法制、精英缺、性质异等问题,妨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入世”以后.社会各方面普遍意识到.高度分散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影响我国农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索。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提高农民组织化的同题。对于实现农业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都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发展农民专业合格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有利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竞相发展,已呈显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2005年初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明确提出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2005年4月,国家财政部按照《中央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又明确发文提出要下拨资金专门扶持一批有基础和有潜力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学术界也一致认同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然而,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与政府的扶持力度及学术界已经论证的其在理论上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相比却显得极不协调。  相似文献   

4.
浅议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原则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农业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趋势,重点指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来加快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从而推动中国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化和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1994年,农业部在安徽、山西、陕西等省率先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工作。而直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各方面才普遍意识到,高度分散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竞争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这对于实现农业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非常迅速。2002-2003年,农业部在全国确立了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6个地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综合试点,确定浙江省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省。2004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确立了111个示范点。2005年又确立了143个示范点。这些示范点,对于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山西省省委、省政府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意见》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五大原则,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因地制宜、多样发展的原则,“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对内提供服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合作制分配的原则。目前,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从本期开始,我刊将陆续介绍我省部分搞得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6.
孙永生 《甘肃农业》2004,(11):21-2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农户家庭经营的分散性、农业的国际化趋势及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客观要求。传统农村经济组织已失去了维护农民利益、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迫切需要组织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但农民的合作制度与组织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也危及到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基础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股份合作社)是实现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组织平台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正孕育着一次重大的组织制度创新,这就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自主、自治的产物,但是由于中国农民的分散性及农业产业自身的脆弱性,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必须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政府部门应当发挥扶持、引导作用,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坚持农民自愿民主,通过典型示范引导,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程度,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总结分析了中国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如何培育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思路,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甘肃农业》2006,(8):64
相对于大多数中国农民还停留在单户经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来说,中国部分地区的农民已经开始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集约化经营,由协会对组织内的农业生产、销售、市场开拓等进行统一规划、指导。  相似文献   

10.
加强指导 扩大合作 共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技推广》杂志将设“专业合作组织”专栏,重点刊登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方面的政策、动态与典型经验。作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和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的顾问,我对此举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11.
陈德  向东梅  石声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39-10141,10143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难以保障自身的合理收益.该研究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等多个市场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垄断情况下和完全竞争市场中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服务商的经济决策,论述了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服务商的垄断地位对农民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阐明了农民在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交易时所处的弱势地位及其遭受的经济侵害.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到了保护农民利益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一是对生产资料提供者进行管制;二是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三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建立和完善对农民的生产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现状,探究农村信贷市场和农业保险市场发育对种粮大户形成的影响机理,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和理论梳理。结果表明:第一,适度扩大粮农经营规模对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完善与否是能否扩大粮农经营规模的关键;第三,现阶段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不利于农户获得信贷与保险。综述可证:信贷市场发育不完善将阻碍粮农获得资本,不利于要素替代进而扩大生产规模;保险市场发育不完善将阻碍粮农获得保险,不利于规模扩大后的粮农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3.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我国农业面临着大市场、大流通的考验。面对传统农业必然会被市场农业所取代的局面,要使广大农民在市场农业中获得理想的收入,就必须对农业生产结构按市场要求进行调整。本文分析了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变化和农产品的生产供应现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对中国产业结构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作用,农业灾害的预防、治理和救助理应从始至终,贯穿全局。当前我国防治农业灾害的主体为政府、市场和农民,但政府和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灵,且3个主体间配合程度不足。NGO是普通公民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也是完善农业灾害防治体系的有效路径。NGO协同参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农民共防共治的格局,对农业灾害防治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利京  赵瑾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2):212-215
信息是当今社会的心脏,是市场经济高效运转的基石。应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原 因要要信息缺失和从众行为。 结果表明,由于信息缺失,散养户过分关注当前市场价格和跟随规模养殖主体市场行为, 导致了众多散养户同时进出市场的从众行为,是造成生猪周期性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培养养殖主体搜集和 利用市场信息意识,建立生猪及猪肉生产供求总量信息数据库,为生猪经营者正确决策和生产行为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产品期货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62-5863,5983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受到极大冲击。期货市场可以规避农业价格风险,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我国应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应对入世挑战。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农地流转的现状、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河南省农地流转表现出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流转方式多样、组织化程度提高、土地用途基本合理、流转收益不足等特点。农业兼业经营替代农地流转、地方政府对农地流转市场管理缺位、缺少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整合农地流转市场结果的综合性政策,造成河南省农地流转市场的困境。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育,须做实农民土地用益物权,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地方政府对农地流转市场的监管,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健全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中介的金融联结模式已经成为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方式以农业产业链为轴线、农业供应链为纽带,将农业信贷资金供需主体有机联结起来,形成了完善的动力促进机制、业务运行机制以及履约担保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村信贷市场上农户的抵押品不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还降低了交易成本及监督成本,提高了及时还款率,确保了农村信贷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快这种金融联结模式的快速发展,政府应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增强金融联结能力,着力解决农户对农村金融信贷资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韩春虹 《世界农业》2022,(3):100-108
基于“大国小农”的国情,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是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着力点。虽然当前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存在老龄化、女性化和兼业化“三化”并重的锁定效应、耕地禀赋的刚性效应以及市场准入的壁垒效应,但重新审视小农户的生命活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包容性可以发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存在相容性关系。进一步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的关键在于建立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激励相容机制、社会网和利益网“双重”网络机制以及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20.
郝鹏飞  刘冬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48-19551
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具有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意愿,但由于文化水平和家庭自营的限制、市场监测机制的不健全、技术指导的缺乏等原因,农民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能力不足。针对农户自身特点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户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的服务与管制职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