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复方牛至油纳米乳防治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效果,将临床型乳腺炎奶牛的乳区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4组。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组对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因此,临床上可用中剂量治疗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对于症状较重的病例,可以适当提高用药量。  相似文献   

2.
采集具有临床型乳腺炎奶牛的奶样,经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培养和生化试验,以确定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致病菌种类。结果发现患临床型乳腺炎奶牛的致病菌和占分离菌株的百分率为:腐生葡萄球菌19.7%、金黄色葡萄球菌16.5%、兽疫链球菌17.3%、停乳链球菌9.4%、乳房链球菌3.9%、无乳链球菌1.6%、产气肠杆菌17.3%、聚团肠杆菌4.7%、奇异变形杆菌3.0%、大肠杆菌3.0%、蜡样芽胞杆菌3.0%,样品中单纯感染与混合感染的百分率分别为66.0%和27.8%。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乳腺炎是一种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侵袭、化学物理性损伤所引起的炎症,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即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和隐性型奶牛乳腺炎。近几年,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奶制品质量,造成养殖户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选用合理的药物,防治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受到养殖户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为探究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应用中药乳头灌注剂治疗效果,笔者以50头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病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腺炎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它的危害不容小视,它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品质,更危及人类的健康.本试验重点调研了双城地区奶牛乳腺炎,并对双城地区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进行了治疗,旨在为今后奶牛场的临床防治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提供一定的药物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奶牛乳腺炎致病菌种类,同时比较青霉素、链霉素合并使用与沃瑞特单独使用在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中的疗效差异,以100头患有临床型乳腺炎的奶牛为研究对象,对从乳样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鉴定;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将上述患牛分为对照组(4头)、沃瑞特组(50头)、青链霉素组(46头)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致病菌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37.0%、大肠杆菌为30.1%、克雷伯菌为 18.3%、链球菌为2.4%,其他菌为12.2%,占比例最高的是葡萄球菌;2种用药方案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青链霉素组治愈率为78.26%,沃瑞特治愈率为66.00%,青链霉素组治愈率显著高于沃瑞特组。  相似文献   

6.
对佳木斯市8所规模型奶牛场做了乳腺炎发病情况调查,随机采集了88份临床型乳腺炎乳样和176份隐性乳腺炎乳样做了细菌学检查,并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中草药透皮剂治疗发病奶牛.试验结果表明,引起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中药透皮剂治疗奶牛乳腺炎实验表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奶牛急性大肠杆菌型乳腺炎的治疗江西省畜牧良种场(330044)张腊根奶牛急性大肠杆菌型乳腺炎,是指由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引起奶牛乳腺组织发生急剧性的炎症过程。这种病通常发生在母牛产后不久,发病突然,局部及全身症状明显,在我场的发病率约占临床型奶牛乳腺...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乳腺炎,是一种由物理、化学及微生物刺激导致乳腺出现的炎性变化,其中,包括临床型与隐性型两种。针对临床型乳腺炎,伴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例如,乳汁变质、乳房肿胀等。针对隐性型乳腺炎,通过肉眼,无法看到乳房及乳汁发生的变化。近几年,奶牛乳腺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造成养殖户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青霉素、链霉素以及环丙沙星是治疗奶牛乳腺炎的常用药物。鉴于此,为探究奶牛乳腺炎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笔者以60头乳腺炎奶牛为对象,  相似文献   

9.
从江苏省南通市大生源牧场、盐城市泰来神牧场及连云港市三元双宝牧场采集分析了12个月的奶牛乳样,通过分析3个牧场奶牛乳腺炎发病率的季节变化发现,冬季发病率普遍低于夏秋季。以2017年7月份南通市大生源牧场321头奶牛的乳样为例,采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随机筛选出20头患有临床型乳腺炎的奶牛乳样,经过细菌分离纯化培养后采用PCR技术鉴定致病菌种类。结果显示:这20份乳样中共分离鉴定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微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格氏乳球菌、分支杆菌、大肠杆菌、气单胞菌、枸橼酸杆菌、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共13种细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为主;此外,奶牛大都感染了3种及以上致病菌,说明奶牛乳腺炎以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为主。选用6种抗生素药物组合对混合乳样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氨苄西林钠、青霉素钾、硫酸链霉素共同处理组体外抑菌效果最好,为苏中地区大生源牧场奶牛乳腺炎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地区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不同,其发病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明确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情况,以巴彦淖尔地区4家奶牛场临床型乳腺炎患牛为实验对象,采集80份乳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结果分离到51个菌株,其中有葡萄球菌31株,链球菌6株,肠杆菌14株。该试验明确了该地区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该地区奶牛乳腺炎的有效防治及临床上合理地筛选敏感药物提供了有if,4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