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镇某养鸭户饲养6000只雏鸭,前期生长发育良好,15日龄有些雏鸭开始发病并死亡,至18日龄时死亡150多只。来我站就诊,经临诊观察、死鸭剖检和药物治疗效果验证,诊断为鸭曲霉菌感染,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
路光 《中国家禽》1999,21(10):26-26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常发生于25日龄以内的雏鸭,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鸭病毒性肝炎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很少见于报道。本文报道一起鸭病毒性肝炎与曲霉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1发病情况1999年4月13日,我县某农户从浙江省长兴市购进1日龄商品代樱桃谷鸭2000只,利用鱼塘水面饲养。在饲养场地上有一棵已经腐烂的老树桩,雏鸭经常成群的去采食腐烂的树桩木屑。4月18日突然死亡雏鸭4只,叨日夜间死亡28只。于ZIH取病鸭作兽医实验室诊断。ZIM床症状雏鸭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呆滞、食欲减退或废绝。行…  相似文献   

3.
刘婷  李颖 《中国家禽》1997,(8):27-27
1 发病情况 某公司于1995年11月23日购入3050只樱桃谷雏鸭,3日龄开始出现病鸭,并有死亡。怀疑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投药病毒灵无效。而后又出现呼吸道症状,又投入强力霉素、新强米先、土霉素等药。此后4天期间,雏鸭精神与食欲有所好转,死亡率下降。但到7日龄,死亡数量突增,平均日死亡300多只,继续给药,均无效,至14日龄共死亡2850只,死亡率93.4%。  相似文献   

4.
我镇某养鸭户饲养6000只雏鸭,前期生长发育良好,15日龄有些雏鸭开始发病并死亡,至18日龄时死亡150多只.来我站就诊,经临诊观察、死鸭剖检和药物治疗效果验证,诊断为鸭曲霉菌感染,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江苏省宿迁市某养殖场饲养樱桃谷肉鸭11000只,分3个鸭舍,使用某饲料饲喂长势良好,10日龄后某舍雏鸭出现零星死亡,怀疑细菌感染所致,于是13日龄时在该鸭舍大群使用主要成分为痢菌净的兽药饮水,因技术员怀疑兽药成分不足,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847-1852
为探究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能否垂直传播,57只38周龄的健康樱桃谷种鸭分为A、B、C 3组,每组15只母鸭、4只公鸭。A组母鸭、B组公鸭静脉接种坦布苏病毒TMUV-SDSG株2.5 mL/只(ELD50=10-2.37/0.2mL);C组接种等量生理盐水。各组隔离饲养,收集种蛋进行孵化。无菌采集孵化不同阶段的死亡鸭胚的胚脑、尿囊液或卵黄膜以及新生雏鸭和死亡弱雏的脑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和半套式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种蛋的卵黄膜,死亡鸭胚的尿囊液、卵黄膜和胚脑,新生雏鸭和死亡弱雏的脑组织中均能检测并分离到TMUV。其中,A组种蛋、死亡鸭胚、1日龄雏鸭、15日龄雏鸭和死亡雏鸭中TMUV阳性率分别为60%,67.44%,35.48%,16.67%和100%。B组种蛋、死亡鸭胚、1日龄雏鸭、15日龄雏鸭和死亡雏鸭中TMUV阳性率分别为50%,51.35%,46.88%,10%和71.43%。C组各样品中均未检测到TMUV。结果表明,TMUV可在种鸭中经种蛋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7.
1 发病情况  1 999年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 ,我市和县香泉乡某鸭场雏鸭发生以腹泻、眼睛肿胀、流泪、转圈扭颈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经确诊为大肠杆菌病。该鸭场从浙江某场购回 35 0 0只樱桃谷肉鸭 ,采用地面平养方式饲养至 2 1日龄时开始发病 ,第 2天死亡 1 2只 ,以后陆续死亡  相似文献   

8.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近几年,我区年饲养出栏樱桃谷肉鸭达500万只以上。随着饲养量的增加,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以5-15日龄较多,且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鸭死亡率可达95%,给肉鸭养殖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共诊治该病肉鸭127批(次)、26.48万只,治愈23.67万只,治愈率达89.4%,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1临床症状该病主要表现为病程短、发病急、死亡快,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死亡。感…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2012年4月2日,汶上县某养殖户从孵化场购进了肉雏鸭2000只,5日龄前生长发育良好,从6日龄开始,鸭群内发现有几只雏鸭无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然后每天死亡雏鸭逐渐增加。鸭群发病后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不见明显效果。从鸭群发病至确诊日(4月9日)累计死亡雏鸭200只。  相似文献   

10.
雏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6月 ,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饲养的 1 50 0只 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 ,2d后 ,发病雏鸭逐渐增多 ,发病后 3~ 5d死亡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于 6月 5日从外地购进 1日龄雏鸭 1 50 0只 ,放在自家屋子内育雏。于 6月1 0日开始发现有 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拉稀粪 ,到 6月 1 6日共发病 52 3只 ,发病率 34 2 % ;死亡 30 1只 ,死亡率为 2 0 %。2 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 ,不吃食 ,缩颈离群 ,衰弱无力 ,站立不稳 ,头向下弯曲 ,喙触地 ,流涎 ,流泪 ,喘气 ,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情况2012年4月2日,汶上县某养殖户从孵化场购进了肉雏鸭2000只,5日龄前生长发育良好,从6日龄开始,鸭群内发现有几只雏鸭无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然后每天死亡雏鸭逐渐增加。鸭群发病后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不见明显效  相似文献   

12.
一、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依兰乡明兴村金某养鸭专业户饲养成年樱桃谷鸭93只、雏鸭814只,从6月下旬开始雏鸭发病死亡,截止7月24日,雏鸭死亡491只,死亡率60.3%;成年鸭死亡6只,死亡率6.5%。经检查,在该户饲料中发现成块发霉的鱼粉,掰开后呈黄绿色,麦麸发暗变黑。凡从金家购雏同时购去饲料的农户,均发生死  相似文献   

13.
<正>1发病情况2010年12月20日上午,河间市张某饲养的4000只樱桃谷商品鸭,在6日龄时,采食量突然下降,仅有1%~2%的雏鸭采食,大群表现羽毛蓬松,精神沉郁,鸭只出现大量不明原因的死亡,一天内死亡上百只(晚上死亡居多)。笔者到鸭舍内查看,可见病鸭流泪、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头向后仰,死前发生痉挛和惊厥。经观察发现鸭舍取  相似文献   

14.
秦四海 《中国家禽》2005,27(2):21-21,23
2003年6月,临沂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3000只巴巴里肉雏鸭于13日龄时突然发病,当日死亡8只,以后每天均有10-20只鸭死亡,曾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饮水治疗,未见明显好转。17H龄时饲料中添加10%的鱼粉,第二天死亡突然增多,达30只,以后死亡率逐日升高,病情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15.
20 0 3年 4月 ,邹平县某养鸭户饲养的 7日龄樱桃谷商品肉鸭发病 ,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曲霉菌病。经及时采取措施 ,迅速控制了病情。1 发病情况2 0 0 3年 4月份 ,该县某养鸭户购入樱桃谷肉雏鸭 1 5 0 0只 ,塑料大棚内地面平养 ,使用锯末垫料。7日龄时雏鸭出现张口呼吸 ,个别死亡 ,随后大群陆续发病 ,至 1 6日龄时死亡 40多只。鸭棚内垫料潮湿 ,有刺鼻氨味。检查剩余的垫料 ,发现已霉变。发病期间用过氟哌酸、红霉素 ,疗效不明显。2 临床症状体温不升高 ,张口喘气 ,嗜睡 ,食欲减退 ,但饮水增多 ,消瘦 ,个别死亡。3 病理变化病…  相似文献   

16.
正(一)发病情况黑龙江省铁力市某镇王某的养鸭场,引进1 500只樱桃谷肉雏鸭,已注射疫苗,饲养到19日龄时,开始发病,在3 d时间内,发病82只,死亡为37只,发病率为5.5%,死亡率为2.4%。在当地兽医处诊治,用氟哌酸饮水,因为腹泻投给痢菌净,土霉素钙,治疗2 d,均未见好转。随后,带来5只死亡的雏鸭来到门诊进行求医。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雏鸭  相似文献   

17.
雏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黑龙江省肇州县丰乐镇某养鸭场饲养的1500只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2 d后发病雏鸭逐渐增多,发病3~5 d后开始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认为雏鸭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8.
2001年9月,会同县城郊某村一养鸭专业户饲养雏鸭1000余只,25日龄时突然发病,病鸭主要表现两腿无力、走路摇摆、排白色稀粪等症状。我们对该病进行了临诊观察和病原检查,初步诊断为雏鸭传染性囊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此批雏鸭是由外地购回的,7天后放牧饲养,未作疫苗接种,饲料为碎米、米糠、玉米等原料自配的混合料,为防止胃肠道疾病,饲料中加入了适量的环丙沙星,饲喂到25日龄时,小鸭发病,使用土霉素粉、氯霉素粉、鸭肝宁等治疗无效,至33日龄时有420只发病,发病率为42%,死亡126只,死亡率为30…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诊治及病原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就四川省泸县某鸭场一次雏鸭暴发以急性死亡、肝脏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利用鸭胚分离到的病毒株,经血清学中和试验证明为鸭病毒性肝炎Ⅰ型。 1 流行病学调查及病理剖检 泸县某养鸭场饲养天府肉鸭4500只,雏鸭饲养至6日龄开始出现死亡,一个星期内雏鸭死亡1200余只。发病初期雏鸭为突然死亡,后期病鸭表现精神不振,常  相似文献   

20.
刘霞  于申业  于阿芳  王妮 《中国家禽》2005,27(12):32-32
该养殖户于2004年10月初从某种鸭场购进1日龄的雏鸭20000只,使用某饲料公司生产的雏鸭料饲喂,3~4天后雏鸭上喙和鸭蹼逐渐出现水泡,7~8天后上喙开始上翻、缩短、变形,仅1周时间全群30%的鸭发病。由于本病发生后鸭采食困难,病鸭消瘦,少数鸭出现死亡,大群鸭采食减少,增重缓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同期,周围养殖户饲养的雏鸭凡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饲料都有发病,而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饲料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