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热带林业研究所于1964年引种了羯布罗香,定植44 a的羯布罗香人工林平均树高31.8 m,平均胸径44.6 cm,现已基本成材,每公顷材积达1 100 m3.对其平均木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44 a生的羯布罗香林还处在旺盛的生长阶段,这说明其是一个适宜用作培育大径材的树种.因其用途广泛,栽培容易,可在广大适宜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对羯布罗香从采种、育苗到山地栽培的一整套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并对4 a生的羯布罗香幼林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幼林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羯布罗香年生长量的70%集中在5~10月当中;定植后4 a间年均高生长量0.4 m,地径生长量0.9 cm;定植4 a时羯布罗香幼林平均树高1.76 m,平均地径3.69 cm.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龙脑香科5个树种--青皮、坡垒、望天树、羯布罗香和盈江龙脑香在海南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地区不同的立地环境进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原生树种青皮和坡垒的适应性较强,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存活率几乎达到100%;羯布罗香和盈江龙脑香喜湿但不耐旱,在东部滨海砂土地几乎全部死亡,而在低矮灌丛荫蔽的潮湿环境长势非常旺盛;望天树既不耐湿也不耐旱,在西部积水或者东部滨海砂土地的存活率仅有百分之几;可见,在海南热带季风气候下,不同的立地环境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各树种的生长,适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青皮坡垒羯布罗香盈江龙脑香望天树。  相似文献   

4.
在橡胶林下种植望天树、羯布罗香、格木、铁力木、降香黄檀、高阿丁枫等雨林树种,进行7种配置模式的种植试验,通过调查不同配置模式的生物量和碳贮量与橡胶纯林对比,选择出最佳的配置模式,结果表明:橡胶林下种植以格木为最佳模式,同时可以适当配置羯布罗香、望天树和铁力木。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不同基质的羯布罗香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用不同的基质进行羯布罗香扦插,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间都存在着显著差异;(2)在进行羯布罗香的扦插育苗时,基质的选择十分重要,羯布罗香扦插采用森林土为扦插基质生长量较大,增加育苗基质的孔隙度,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泰国龙脑香科树种的营林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泰国,龙脑香科有8个属、65种.属于印度—缅甸、印度—中国和马来西亚三个植物区系成分,其中马来西亚成分占优势。在泰国的干旱落叶龙脑香林中共有5个旱生树种,缠结羯布罗香(Dipterocarpus intricatus)、钝叶羯布罗香(D.obtusifolius)、羯布罗香(D.turbinotus),钝叶娑罗双(Shorea obtusa)和暹罗娑罗双(S.siamensis),它们常混生在一起,有时成为纯林。其他的龙脑香科树种都属于热带常绿雨林和干旱常绿林的成分。分布在石灰岩和其他岩系的有铁坡垒(Hopea ferrea)、灰青皮(Vatica cinerea)、罗氏娑罗双(Shorea roxburghii)、云南娑罗双(S.assamica)和暹罗娑罗双。对泰国龙脑香科的一些树种的更新、生态特性、生长速度和物候学的营林观察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15 a生的适生区橡胶林下定植了1.5 a以后的5个热带珍贵用材树种铁力木、格木、羯布罗香、望天树、海南黄花梨作为观测对象,对5个树种分别在2016年2月、4月、6月、8月、12月和2017年2月进行地径和树高观测其生长量。结果发现5个树种地径生长量高峰期基本为为每年的6月~8月;树高生长量高峰期基本为每年10月~12月,其中海南黄花梨的树高生长高峰期在2月—4月,羯布罗香的树高生长高峰期在12月~2月期间。  相似文献   

8.
盈江龙脑香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本文通过对其引种繁殖、栽培的成功,得出了该树种在热带西双版纳引种、栽培的可行性,从而对该树种科学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香梓楠 (Michelia hedyosperma L aw)又名香籽含笑 ,为热带和南亚热带木兰科(Magnoliaceae)常绿乔木 ,国家三级保护树种。香梓楠主干通直圆满 ,出材量大 ,寿命长 ,木材为散孔材 ,纹理通直 ,色泽美观 ,干燥后少开裂不变形 ,耐腐力强 ,加工容易 ,适用做横梁、桁条、门窗框以及车船、家具等优良用材 ;此外其花芳香 ,可提取芳香油 ,枝叶浓绿 ,树冠塔形 ,挺拔秀丽 ,是很优美的绿化树种 [1 ] 。其天然分布于海南白沙、昌江、乐东、琼中 ,广西那坡、靖西、龙州、凭祥 ,云南西畴、西双版纳 ;地理范围在 1 9°2 0′~ 2 3°2 0′N,1 0 0°~ 1 1 0…  相似文献   

10.
铁刀木     
铁刀术是我省优良速生珍贵树种。生长快,萌芽力极强,木材耐腐、抗虫,在国外系名贵用材和乐器材。长期以来已是我省西双版纳、滇西等傣族居住地的主要薪材和用材树种。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铁刀木薪材林对解决民间烧柴,保护热带森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从泰国和越南引进缠结龙脑香、蛇羯布罗香、小瘤龙脑香、具翼龙脑香、钝叶娑罗双、泰国娑罗双和香坡垒等7种龙脑香科树种,对种子的采集、处理、运输、播种育苗等开展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树种种子保存条件和时间差别很大,发芽率差异明显,最高的发芽率可达100%,最低的为27%;在广州地区,苗木能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且生长较快,生长量普遍超过用作对照的乡土阔叶树种木荷和香樟,且苗木健壮、生机旺盛,特别能忍受干旱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德宏州地处我省西南边陲,是我省宝贵的亚热带森林分布地区之一,森林主要分布在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县的伊洛瓦底江支流和潞西县的怒江下游。盈江县羯洋河地区海拨260——400米处以阿萨姆娑椤双、羯布罗香为标志的季节雨林,是我国这类森林的独有的一个类型。林内龙脑香料植物丰富,  相似文献   

13.
以西双版纳州普文苗圃所培育的1年生羯布罗香容器苗为对象,随机抽样50株样苗,测定地径、苗高、冠幅、主根长、侧根数、全株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全株干重、地上部份干重、地下部份干重、高径比11个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确定以地径和苗高作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羯布罗香1年生容器苗木可分为3级,即Ⅰ级苗:D≥0.58 cm,H≥42.38 cm;Ⅱ级苗:0.58 cm>D≥0.47 cm,42.38>H≥25.53 cm;Ⅲ级苗:D<0.47 cm,H<25.53 cm。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原生龙脑香科5属13种——青梅(青皮,Vatica mangachapoi)、坡垒(Hopea hainanensis)、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多毛坡垒(毛叶坡垒,Hopea mollissima)、河内坡垒(Hopea hongayeasis)、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广西青梅(Vatica guangxiensis,与版纳青梅Vatica xishuangbannaensis合为一种)、云南娑罗双(Shorea assamica)、羯布罗香(Dipterocarpus turbinatus)、盈江龙脑香(Dipterocarpus gracilis)、东京龙脑香(Dipterocarpus retusus)和纤细龙脑香(Dipterocarpus gracilis),以及引入外来种香坡垒(Hopea odorata)和小瘤龙脑香(Dipterocarpus tubeculatus)等在中国海南、云南、广西、广东和西藏等地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做了样树调查,为促使龙脑香科树种的有效保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西双版纳冬季低温对香荚兰造成的寒害表现和影响;讨论了防寒栽培的策略和技术;提出当前香荚兰规模栽培的主要问题,进而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是解决西双版纳香荚兰产业巩固和发展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丹桂树采种育苗及大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桂原产我国西南部。现南方各地均有栽培,花作香料并入药。丹桂树形优美,分枝整体,花橙黄色,芳香扑鼻,农历8~9月间开花,花开遍地香,为优良的庭园美化树种及旅游景区、街道树种。  相似文献   

17.
根据香荚兰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西双版纳的气候资料,综合分析和评价西双版纳香荚兰栽培的有利气象因素和不利气象条件,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西双版纳海拔800m以下各乡镇进行香荚兰宜植度的区划。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是我国除台湾省和海南岛以外的一个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动植物王国”、“热带植物宝库”、“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之誉。西双版纳的森林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据调查,高等植物有4000~5000种,约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列为国家珍稀树种有七种,占全国保护树种的四分之一。已知的经济植物有1000种以上,稀有的龙脑香、望天树,速生用材团花树,含油率高达70%的油瓜,在西双版纳就有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云南西双版纳种植的珍稀用材树种及其栽培现状,并对发展珍稀用材树种种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香梓楠 香梓楠是国家三级保护树种,又名香籽含笑。香梓楠之“香”,在于它的花香、叶香、种子香。其花芳香,可提取芳香油;把叶子揉碎,有类似八角茴香的气味;种子可以做调味香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