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元强 《中国蜂业》2006,57(12):37-38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畜牧法》第四十八条:养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危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药品和容器,确保蜂产品质量。这是国家为了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首次以法律来规范蜂农生产经营行为。在当前市场经济运行中,谁来对蜂农进行法制教育与培训,谁来规范蜂农依法生产经营,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当前我国蜂业界必须解决的课题。《畜牧法》第五条: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国内蜂产品零售市场方兴未艾,众多销售商各显其能,推动着蜂产品市场向前发展,其中较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蜂产品的质量、价格、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愈显重要。一、蜂产品市场的龙头是竞争出来的从目前看,蜂产品行业还是一个小行业,零售单位大多势单力薄,...  相似文献   

3.
蜂业简讯     
▲青海省蜂产品公司受省商业厅的委托,于1991年4月8~12日在西宁市召开了全省蜂产品工作会议,从事蜂产品工作的有关代表1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1990年青海省蜂产品工作总结和1991年蜂产品工作安排,指出了蜂产品经营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意见,会议一致认为今后蜂产品经营中的中心任务是抓好蜂产品质量,向质量要效益。省商业厅韩德明副厅长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并提出了今后开展青海省蜂产品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赵平 《四川畜牧兽医》2001,28(10):53-53
四川省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全国最大的养蜂大省之一。现有蜂群数94万群,年生产蜂蜜2.5万吨,蜂王浆400多吨,蜂花粉700多吨,蜂产品年出口创汇达2000多万美元。近几年来随着养蜂业的不断发展,蜂产品产量的增长,蜂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较快。四川省现有蜂产品加工企业20余家。为了推动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就四川省蜂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讨论于后,供同仁商讨。1蜂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1.1以加工蜂蜜为主的规模化生产出口企业如成都巨氏养蜂业产业化有限公司,该企业年出口蜂蜜6000~800…  相似文献   

5.
市场的竞争,经商的浪潮,确实淘汰了一大批经营伪劣蜂产品者;而声誉好的、货真价实的,在市场上已初步取胜。但是,一些经营蜂产品的单位,靠自身的优势,利用财力、实力想垄断当地的蜂产品市场,可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左右蜂产品市场,于是就对兴起的蜂产品市场感叹,独...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产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由于蜂产品与一般农产品有着不同的生产和加工方式,对蜂产品质量追溯就必须精确到蜂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多的考虑影响蜂产品质量的因素,实现"源头控制,过程可追溯,质量有保证"的目标。因此,基于HACCP原理,通过分析蜂产品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危害概率,来确立影响蜂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并确立关键质量采集及控制点,为后续建立蜂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智慧蜂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蜂产品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产品质量优劣不齐,品牌繁多,假劣产品坑害顾客的现象仍有发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部分蜂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严重缺失。因此,为增强我国蜂产品企业信用意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水平,促进蜂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更是为了让广大国民吃上天然健康蜂产品,努力实现国家对安全食用农产品的要求。建立蜂产品企业信用体系,树立诚信意识,强化信用经济是整顿和规范我国蜂产品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是完善蜂产品市场监管机制、促进蜂业可持续发展、保障蜂产品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胡长安 《中国蜂业》2009,60(11):46-46,48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由此催生大量以经营保健品为主的商家。蜂产品属纯天然产品,作为介于食品与保健品之间的产品,偏重于保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蜂产品的加工门槛较低,初期投资较小,吸引了大量中小投资者。从2000年开始,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经营蜂产品的商家,每年真正从经营蜂产品中获得利润的却很少。  相似文献   

9.
在蜂产品经营中要学法、懂法、用法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和健全,尤其养蜂法规还没有出台。因此在蜂产品市场的茫茫商海中,我们在进行蜂产品经营过程中,不但要谨慎,严防对方钻法律空子,而且也要学法、懂法、用法。请看下面两个实例:其一、某蜂产品厂诉某公司...  相似文献   

10.
正宋心仿等10名人大代表:你们提出的采取强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假劣蜂产品的建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和我局分别办理。现就涉及我局职能相关建议答复如下:你们反映的蜂产品生产经营中的造假售假问题一直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为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强化监管措施,开展蜂产品专项整治,切实规范蜂产品生产经营行为。一、加大蜂蜜生产加工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1.
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创于1919年,是从事蜂产品加工、经营、科研的专业化企业。公司是中国蜂产品协会的副会长单位,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蜜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中国蜂产品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了《蜂蜜》、《蜂王浆》和《蜂胶》国家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在蜂产品营销这块园地里 ,我辛勤耕耘了 9个春秋 ,有过不少的酸甜苦辣 ,但我感觉蜂产品营销在我国应该是大有可为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 ,蜂产品市场前景越来越被看好 ,不管是从事蜂产品原料的经营 ,还是从事蜂产品制成品的经营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挖。由于我居住的湘北是蜂产品资源地 ,这几年一直从事蜂产品原料经营 ,对其他蜂产品制成品经营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无论是经营蜂产品原料 ,还是蜂产品制成品 ,关键是看经营者有没有能力利用好商机 ,使自己获得成功 !1 充分利用市场信息是搞好蜂产品营销的关键从事经…  相似文献   

13.
蜂产品应依靠广告走出“低谷”杜道伟我国是世界上的养蜂大国,蜂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在蜂产品经营方面。近年来侧重于出口,而忽视了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开拓蜂产品市场是促进蜂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蜂产品作为天然营养佳品,有着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一些地方经...  相似文献   

14.
普及推广蜂医学应重视市场营销蜂产品本人从事蜂产品经营工作已18年多,深深体会到要让蜂产品真正为人类造福,就必须搞好蜂产品的营销。1蜂产品防病治病有奇效在大连市,有几百例糖尿病患者服用蜂王浆后,血糖明显下降,糖尿基本消失,有的已痊愈。有许多癌症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15.
据朱其琼先生在《浅析武汉蜂产品市场的价格战》一文中报道,武汉到1998年下半年蜂产品经营店超过200家,可见市场竞争的激烈。按理说,在偌大的经济颇发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高的武汉市,有这么多商店经营蜂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是件好事,问题是相当一部分人根本...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08,59(3):53-53
东莞市养生源蜂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专业养蜂、蜂产品科研开发、连锁式蜂产品专卖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从上个世纪60年代养蜂起步,至今已拥有40多年的养蜂历史。养生源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以“高效和谐,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走在行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17.
7月8日,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武汉市蜜蜂饲养技术规范》、《武汉市蜂产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蜂产品初级加工的技术规范》等3个地方技术标准规范。从而结束了武汉蜂产品无标准的历史。 武汉市现有蜂群10万箱,养蜂专业户6000多  相似文献   

18.
李勇 《蜜蜂杂志》2003,(2):42-42
近几年国内蜂产品零售方兴未艾 ,企业为扩大蜂产品零售量和市场占有率 ,对广告宣传逐步加以重视 ,如在广播、电视、报纸等方面 ,以及利用蜂产品科普书、磁带、录像带、VCD、宣传画、讲座等形式 ,进行蜂产品的广告宣传 ,对扩大蜂产品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笔者仅就近几年 ,在蜂产品零售市场利用蜂产品科普书进行宣传广告取得更好效果 ,谈一下认识和体会。蜂业界经营的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蜂产品 ,历史悠久 ,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药食两用效果佳 ,而且储存、食用方法、食用量等诸多方面都有讲究。广大消费者对蜂产品既知道 ,又陌生…  相似文献   

19.
从实践谈蜂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关系蜂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始终是养蜂界同仁们及蜂产品经销单位关注的焦点。读《蜜蜂杂志》1994年8~9两期《试论我国蜂产品价格和质量的相互关系》的文章后,我从中得到了许多有关蜂产品价格和质量的理论知识,但我认为作者还忽视了从实...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蜂产品价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70年至今,我国蜂产品价格同其他农副产品价格相比,总趋势是下降,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几年间,蜂产品收购价格偏低尤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互相残杀”式内贸流通以及“无序竞争”的外贸出口,再者是蜂产品价格与质量又形成不协调的矛盾。加之,国内外对蜂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几年来蜂蜜出口受“抗生素”的影响,我国蜂蜜出口受阻这种现象已引起了养蜂界的不安,有的养蜂者已弃蜂改行。为扭转这种局面,今后应加强养蜂生产和蜂产品经营行业的组织建设,加大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使蜂产品价格与自身价值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