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鸡的育成期一般是指7~18周龄的这段时期,育成期通常又分为育成前期(7~12周)和育成后期(12~18周)两个阶段.育成期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蛋能否高产、能否长久维持高产、能否具备良好的疾病的抵抗力.由此可见育成期的工作至关重要,需广大养鸡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合格率是在成活率基础上的体重和均匀度的统一,有些鸡场直接用育成合格率反映育成情况,育成合格率低说明育雏育成期死亡多,育成鸡体重低,均匀度差。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产蛋性能低。而均匀度则是直接关系到产蛋高峰期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蛋鸡的育成期一般是指7~18周龄的这段时期,通常又分为育成前期(7~12周)和育成后期(12~18周)两个阶段。育成期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蛋鸡能否高产,能否长久的维持高产,能否具备良好的对疾病的抵抗力。由此可见育成期的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养鸡生产中,养殖户普遍认为雏鸡长到育成阶段,抗病能力增加,对外界环境  相似文献   

4.
艾维茵父母代种鸡育成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出生长发育良好、适期成熟、适龄开产的健康种母鸡,育成工作是继育雏之后又一个种鸡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关联着能否培育出合格的种鸡群,直接关系着一批种鸡饲养成败的关键时期。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种鸡场饲养的第二批艾维茵父母代种鸡取得了育成成活率92%,育成期末均匀度达到82%,体重达到理想标准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雏鸡进入8周龄以后,育雏结束,进入育成期,这一阶段雏鸡便可以脱温,对环境适应性增强,采食量增长,发育旺盛,鸡群的生产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期各项指标能否成功获得和开产时体重是否达到标准。在生产中,养殖户对育成鸡往往存在着错误的饲养观念,认为饲养蛋鸡在育雏期十分重要,如果这一阶段饲养不好,雏鸡极易死亡,造成较大损失。其次是产蛋期,产蛋期是见效益的时期,在饲养管理方面较育成期大幅提高。育成鸡由于适应性较强,所以成了养鸡户降低饲养成本的主要阶段,而这一时期鸡群面临转群、换料及频繁免疫等应激因素较多,育成鸡是否能够达到标准体重和适当的均匀度又关系到将来的产蛋性能,所以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也相当重要。下面,就育成鸡的主要生理特点及如何建立其良好的采食模式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育成期是种雏鸡育雏期结束到开始产蛋之前的阶段,育成鸡虽不像雏鸡那样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尚未产蛋,但在生产中不能忽视。对于一批种鸡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群关系到鸡群产蛋期的生产成绩。所以育成期严格、认真、科学的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1育成鸡的特点肉种鸡育成期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是消化功能已经健全,采食量逐渐增加;骨骼、肌肉生长发育迅速;性器官开始发育,而且日渐增快,尤其在育成后期极为明显,沉积脂肪能力强。因此,如果饲养管…  相似文献   

7.
育成期通常是指种雏鸡育雏期结束到开始产蛋之前的阶段,对于一批种鸡来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群直接关系到鸡群产蛋期生产潜力的发挥。因此育成期科学的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但生产中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容易受到忽视,  相似文献   

8.
过去,有许多报道说明在育成期进行限制饲喂,产蛋期仍有良好的产蛋成绩,而且,在育成后半期按体重分组饲喂,也具有良好的产蛋成绩。但由于不断喂食,每羽体重和产蛋成绩的关系报道很少.在某鸡群中,如果能知道良  相似文献   

9.
所谓理想的青年母鸡,主要是指青年母鸡在开产时体格发育适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产蛋鸡的育成期必须有一套良好的营养管理方法。虽然,育成期的饲喂方法各养鸡场有所不同,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青年母鸡开产时发育整齐,以利于以后的饲养。 育成期常用的饲喂方法,一般是适度限制粗蛋白质(CP)、能量的摄入量,或改变育成期日粮的CP、能量水平。也有的是这两种方法合并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刘生梅 《中国家禽》2006,28(21):32-32
商品蛋鸡产蛋高峰前期,是蛋鸡从育成期到产蛋高峰期之间的重要过渡时期,做好蛋鸡产蛋高峰前的饲养管理,是事关蛋鸡产蛋高峰期是否提前,并能否持久的重要环节。笔者就商品蛋鸡产蛋高峰前的饲养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