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利用诱饵树法预测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进行了研究。光肩星天牛种群发生数量与杨树品种、树龄及天气积分指数有密切关系。露伊莎杨上的卵量分别为I-214杨和I-69杨的2.7倍和14.5倍。I-69杨3年一树上的一为5年生树的8倍。低龄幼虫越冬前的存活率与6-9月份的天气积分指数呈正相关。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初步认为为5a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2.
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是白城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多年来,间断性地多次局部成灾,影响林木生长,经济损失较大。一九七四、一九七九、一九八○、一九八一年,在镇赉县莫莫格林场、大安县安广林场,该虫断续表现出短周期性发生,每次发生面积均在3,500亩以上。为了掌握杨扇舟蛾自然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原因,调节种群数量,控制为害,我们从一九八一年开始进行了该虫自然种群数量消长的探讨。杨扇舟蛾自然种群数量消长,主要是研究生殖力、死亡力。生殖力方面,作了蛹重与雌蛾率的关系;每年各世代雌蛾平均产卵量等方面的研究。死亡力方面,研究了种群各世代的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林地鳞翅目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年8月-1993年8月在安徽省宣州市麻姑山林场设4块标准地。每月1次,查明了乔木层的优势类群为枯叶蛾类、毒蛾类,暝蛾和袋蛾类。灌木草本层的则为暝蛾类和毒蛾类。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是毒蛾类和夜蛾类。6月和8月份种类及个体数量多,1-2月份为越冬期,及个体数最少。以离差平方和法聚类分析将1周年分割为3个时期,即11月-次年2月,3-5月用7-10月,1993年的6和8月,在每一时期内昆虫群落的  相似文献   

4.
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en在我省一年1代,少数年份有二代分化。雌性比每年有差异。4龄前种群年龄组成较为复杂,种群数量增长为离散性,Nt+1=RoNt。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子主要是气候和天敌:与1月份和全年的平均温度相关极显著;与5、6月份的温湿系数相关极显著;与全年的降雨量相关显著;种群数量变动与林型、树种无关。天敌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是无天敌状况下的2.96倍  相似文献   

5.
昆明地区华山松球蚜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3月~1992年8月工嵩明县大吸及白邑两乡的5~7年生华山松幼林内设立标准地10块、结合室内饲养,观察华山松球蚜的发生规律及各环境因子对基人种群消长的影响。结果是:华山松球蚜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8代,2月上蟾当日均温达到8℃左右时越冬雌成虫开始产卵繁殖,11月,当日无温降至5℃以下时雌虫停止产卵,雌成虫分别3月中旬、5月下旬、10月中旬出现3次产卵高峰,降雨强度、天敌是影响林间球蚜种群种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踏查法、性信息素诱捕法和解析受害枝条的方法,在石家庄城区及周边地区调查了国槐小卷蛾的危害树种状况和国槐小卷蛾种群数量的时间、空间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国槐小卷蛾的寄主植物有8种。成虫1a有2次发生高峰,盛发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1代幼虫对寄主各部位的危害:复叶>嫩梢>花穗。第2代幼虫对各部位的危害:复叶>荚果>嫩梢。幼虫对寄主树冠不同方位和层次的危害表现为:东、南面重于西、北面,树冠上层重于树冠下层。  相似文献   

7.
杨小舟蛾自然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1996~1998年对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Graeser)]13个世代的调查资料分析,总结出了杨小舟蛾年种群变化规律,以千粒卵为基础进行换算,编制了杨小舟蛾一年发生的5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对影响各代杨小舟蛾的死亡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卵期的寄生性天敌舟蛾赤眼蜂和黑卵蜂是影响杨小舟蛾年种群消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利用距平符号法预测落叶松毛虫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毛虫种群数量的消长与松毛虫内在遗传特性有关,但气象等外界因子也影响着种群数量的变化。为准确掌握松毛虫种群基数,做好预测预报,作者应用距平符号法,利用前4a气象因子与松毛虫发生量的关系,进行了松毛虫动态预测,准确率100%。  相似文献   

9.
广东桐花树群落上的柑橘长卷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长卷蛾是红树林桐花树群落的重要害虫,在广东省局部区域的红树林保护区,已经对桐花树造威严重危害、对秋茄造成危害。柑橘长卷蛾在桐花树1年完成6代,以中龄幼虫越冬,第1~5代虫历时38~58d,越冬代虫历时130~137d。在桐花树群落,幼虫危害嫩芽、叶片、花序和果实;在桐花树+秋茄群落,幼虫危害秋茄的嫩芽和嫩叶片。在桐花树群落,5月上旬-5月下旬和9月上旬~10月上旬,受害嫩芽数量与受害叶片数量有两个高峰期,柑橘长卷蛾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嫩芽与受害叶片数量的变化规律成正相关,柑橘长卷蛾种群数量全年也对应有两个高峰期,但秋季害虫高峰期害虫的总数量只有春季暴发期害虫总数量的29%。柑橘长卷蛾数量与捕食性蜘蛛数量的比例为1:0.33,林间捕食性蜘蛛数量的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10.
江苏鳞翅目蛾类昆虫资源变化趋势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以黑光灯诱集为主结合林间采集昆虫的方法,开展了江苏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共查得林业有害昆虫种类937种,其中以鳞翅目蛾类昆虫种类数量为最多,分属28科617种,属江苏新记录的294种;就蛾类昆虫与1980年病虫害普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其种类结构、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大发生型害虫的种类、发生频率和种群消长规律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