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色素万寿菊杂交育种后代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3种雄性半不育的植株高大、产花量较高的万寿菊为母本,2种色素含量较高、植株较矮、产花量较少的色素万寿菊为父本进行6种组合杂交,通过对杂交后代种子苗期生物性状、盛花期植物学性状、鲜花产量与色素含量比较,筛选出适宜万寿菊色素生产的杂交组合,F1种子经3年品种试验,其鲜花产量达73233kg/hm^2,叶黄素含量2.46g/kg。  相似文献   

2.
色素1号是辽宁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育出的F1色素万寿菊专用新品种,于2004年育成,经过3年的试种,表现出极其明显的高产量、高色素含量及抗性强的杂种优势,颇受种植者和加工商的欢迎.该品种已于2008年6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正>色素万寿菊又名金盏花,别名臭芙蓉,千寿菊、蜂窝菊,为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及美洲地区。2006年在安达市试种成功,万寿菊平均产量在35t/hm2左右。1育苗1.1苗床的制作根据我市气候特点,提倡秋季做床,在上冻前完成苗床和苗棚的制作,使其达到播种状态,采用大棚育子  相似文献   

4.
万寿菊的经济用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寿菊是一种适应性很广和耐粗放性管理的草本花卉。然而除了其观赏用途,万寿菊还有着重要的经济用途。万寿菊花朵中可提取的多种次生代谢产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需求量很大。这些次生代谢产物的作用涉及到许多领域并且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万寿菊的这些用途 1.提取色素 从万寿菊中提取的色素可做为天然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万寿菊的花含11%-17%的菊红素,从其花朵中提  相似文献   

5.
Ⅱ优航1号亲本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创造的新恢复系航1号与不育系Ⅱ-32 A配组而成的三系籼型中晚稻新组合,于2004年1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4003).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3).该组合2004年夏季制种,平均产量4.4 t/hm^2;2005年在福建省沙县基地制种12.3 hm^2,平均产量4.6 t/hm^2,高产田块达5.1 t/hm^2.  相似文献   

6.
阳高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栽培杏树历史悠久,杏树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是阳高县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县共栽培杏树4800hm^2.年产杏2万t,中小型杏产品加工企业共有12家,年加工能力500t。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阳高县对于杏的生产与加工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表现在栽培管理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低.加工产品的种类少,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7.
小珠葱大田生产是龙海市重要农业产业之一,全市种植面积达50hm^2,年产鲜葱1000t,全市5家小珠葱生产企业.年加工生产小珠葱约1200t,成为我省小珠葱生产加工基地之一。龙海市种植生产的小珠葱以其独特的葱叶小,色泽鲜亮营养丰富的特点,赢得了国内外客商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1我国糖料生产概况 1.1我国糖料生产现状 我国糖料生产也与世界食糖发展一样经历了短缺、饱和、再发展的过程.特别是1998年国家对糖料生产作出战略性调整,先后关、停、并、转了一批制糖企业,甜菜生产逐步缩小.2002年全国甜菜种植面积35.27万hm^2,生产甜菜糖124.1万t,占全国食糖总量的1.67%,2003年种植甜菜21.34万hm^2,生产甜菜糖58.73万t,占全国食糖总量的5.86%.与调整前的1991年相比,我国甜菜面积最高达到78.35万hm^2,最高产糖量达166.55万t,占全国食糖总量的20%左右,2002、2003年我国食糖总产量分别为1 063.2、1 002.3万t.  相似文献   

9.
黔两优5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用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M86配组而成,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两年贵州省早熟组杂稻区试鉴定。平均单产8.51t/hm^2,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28t/hm^2;2002-2004年,在贵阳进行3年高产栽培试验,平均单产达10.985t/hm^2。2003-2004年实现12.0t/hm^2的超高产。  相似文献   

10.
色素万寿菊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提取色素,色素中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天然营养物质,能促进人体健康,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产品可出口。在我市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现已大面积推广种植,结合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出色素万寿菊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20的年温州市示范推广两优培九面积0.149万hn^2,平均产量为7.501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06%,其中高产田块为永嘉县乌牛镇一丘0.062hm^2经测产验收产量为10.275t/hm^2,2001年温州市示范推广两优培九1.070万hm^2,平均产量7.187t/hm^2,比汕优63增产8.85%,其中高产田块为平阳县腾蛟镇0.08hm^2经测产验收产量为10.207t/hm^2;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博乐农五师八十四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订单特色高效农业之路,进一步完善色素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充分发挥本地自然优势,提高色素万寿菊产量,大面积推广杂交F1品种和育苗移栽技术,提升种植科技含量,2009年通过菊花拱棚双膜育苗技术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菊花的产  相似文献   

13.
加工番茄穴盘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农六师一0三团采用穴盘育苗技术移栽种植加工番茄200hm^2,平均单产7.8t/667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番茄穴盘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色素万寿菊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色素万寿菊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和7个主要性状(株高、株幅、茎粗、分枝数、花径、单株花数、单花重)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研究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花数、单花重、花径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大,结果与生产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在色素万寿菊育种后代选择上应将这几个性状作为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我国南菜北运重要的基地之一,2002年蔬菜种植面积42.06万hm^2以上,产量784万t左右,总产值约70亿元,其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面积为0.19万hm^2,产量3.77万t;取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面积为0.69万hm^2,产量16.56万t。云南四季都能生产蔬菜,滇中是商品蔬菜的主产区。目前云南商品蔬菜生产已经形成城郊、农区相结合;正季与反季、常年菜与季节菜相结合;时鲜大宗蔬菜与细菜、加工原料菜相结合;内供与外销、出口相结合的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16.
K金2号是由贵州好茂康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K17A与自育恢复系茂康R1(金农2号)配组而成的籼型早熟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在陕西勉县试种1.2hm^2.平均产量8.94t/hm^2,表现出米质好、产量高、熟期早、稳产性好、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近几年.勉县种子公司K金2号种子制种生产面积累计84.9hm^2.平均产量4.57t/hm^2;在勉县晨光村制种19.7hm^2,平均产量达4.88t/hm^2。  相似文献   

17.
高产示范结果表明:新品种黔兴201平均单产11.664t/hm^2,较对照会单4号增产3.914t/hm^2,增产率为48.05%;最高单产16.575t/hm^2。高产栽培措施为:播种期春播4月5~15日,夏播5月10~20日;密度6.75万~9万株/hm^2;底施农家肥22.5~30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45~0.75t/hm^2;追肥(尿素)的施用量分别为:苗肥0.15~0.225t/hm^2、穗肥0.45~0.6t/hm^2、粒肥0.15~0.225t/hm^2。  相似文献   

18.
广西超级杂交早稻高产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早季,超级稻新组合特优649在广西陆川县乐宁村进行“百亩片”示范,栽培管理与当地耕作习惯大致相同,优化定点抛秧移栽。验收结果一类田平均单产11.51t/hm^2,二类田平均单产11.10t/hm^2,达到我国双季稻区超级稻产量指标。与普通杂交稻相比,超级稻增产4.11t/hm^2,增收3756元/hm^2,成本收益率达133.7%。  相似文献   

19.
我县1998年籼型杂交水稻制种,汕优63平均单产3.13t/hm^2,Ⅱ优63平均单产5.64t/hm^2,最高单产6.24t/hm^2。为进一步确保制种稳产高产,需要掌握杂交亲本的开花习性及其规律,为制种工作采取适当措施,促进花期花时相遇,提高异交受粉结实率提供科学依据。1999年,我们进行了制种亲本的花期花时观察。  相似文献   

20.
丰源优29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源优299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丰源A与自选恢复系湘恢299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审定号为湘审稻2004011,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新品种。该组合在江西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d左右,表现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米质较优,该组合已连续2年在江西省宜黄县春制。2004年制种面积21hm^2,平均单产3.04t/hm^2,2005年制种面积80.6hm^2,平均单产2.93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