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白粉病是广大蔬菜种植护经常遇到的作物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北方温室和大棚内最易发生此病,其次是春播露地黄瓜,而秋黄瓜发病较轻。阜蒙县地区高温干旱亦是白粉病发生的诱因条件。因白粉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黄瓜生长后期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叶片受害最严重,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  相似文献   

2.
设施草莓病害特征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草莓白粉病(一)危害特征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而在叶柄、花、梗上少有发生。1.叶片受害。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在叶背出现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后期变为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病叶枯黄。2.叶柄受害。叶柄覆有一层白粉。  相似文献   

3.
<正>霜霉病设施栽培黄瓜最常见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防治方法:(1)降低环境湿度;(2)发病初期亩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熏棚,隔7天处理一次。白粉病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叶片发病重。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防  相似文献   

4.
正一、黄瓜常见病虫害与防治1、黄瓜白粉病:为害植株地上各部分,但以叶、蔓受害为主。初期叶片两面出现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黄枯,有小黑点。防治要点:田间管理:尽量选用抗病品种,注意透光、合理灌水、降低空气湿度、施足有机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天诺颗粒丰杀菌型兑水10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喷一  相似文献   

5.
正1黄瓜常见病虫害与防治1.1黄瓜白粉病:为害植株地上各部分,但以叶、蔓受害为主。初期叶片两面出现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黄枯,有小黑点。防治要点:田间管理:尽量选用抗病品种,注意透光、合理灌水、降低空气湿度、施足有机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天诺颗粒丰杀菌型兑水10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喷一次,重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由于辣椒产量稳定、管理容易,价格波动小等优势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喜爱,但是在生产实际过程中的几大病害还是为种植户造成了苦恼,比如辣椒白粉病。症状:辣椒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老熟或幼嫩的叶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无清晰边缘,白粉状霉不明显,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较早脱落。比较难防治,这主要是由病菌为害特点所决定的,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的时候,才伸出叶面。所以往往难  相似文献   

7.
黄瓜白粉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俗称"白毛病",是瓜类蔬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黄瓜、南瓜、西葫芦、冬瓜等。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茎和叶柄上也可发病。发病初期叶面和叶北面上出现白色小霉点,以叶正面为多,后渐渐扩展为不规则的霉斑。发病严重时霉斑连成大片白粉区,或扩大到全叶。后期白粉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变黄、干枯。发病后期有时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子囊壳)。白粉病多从下部叶片先发  相似文献   

8.
黄瓜属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黄瓜根系分布浅,再生能力较弱。其主要病虫害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角斑病、叶枯病和美洲斑潜蝇等。一、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偶尔也为害茎、花梗。发病初期叶正面出现黄色小斑点,扩大时由于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淡褐色病斑,叶背产生紫灰色霉层,严重时由于病斑数目多、扩展快、病斑相互愈合,造成叶片提早焦枯死亡。  相似文献   

9.
一、白粉病为害植株地上部分,较成熟的部位先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互相融合,在茎、叶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白粉,严重时叶片褪色,坏死枯萎。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收获时,  相似文献   

10.
1、白粉病.为害植株地上部分,较成熟的部位先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互相融合,在茎、叶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白粉.严重时叶片褪色,坏死枯萎.  相似文献   

11.
一、白粉病 1.危害主要为害植株地上部分.较成熟的部位先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互相融合,在茎、叶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白粉,严重时叶片褪色、坏死、枯萎.  相似文献   

12.
黄瓜白粉病是大棚黄瓜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是我省发生比较普遍的一种病害。温室大棚内一旦发病,发展迅速,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干枯甚至提早死亡,对黄瓜产量影响很大。此病除为害黄瓜外,还为害西葫芦、甜瓜、南瓜、西瓜、冬瓜、丝瓜等。  相似文献   

13.
1白粉病 1.1危害表现 板栗白粉病有两种,表白粉病和里白粉病.板栗表白粉病主要危害板栗叶片、嫩梢和叶芽,以感病叶片、嫩梢和芽等幼嫩组织表面着生一层灰白色粉霉状物为特征.受害叶片上白粉层可生于叶片的正面或背面,初生时为一个白色小点,尔后逐渐呈辐射状扩展呈不规则、无明显边缘的病斑,其另一面则表现为淡黄色同等大小的褪绿斑.严重时,白粉层可覆盖全叶.由于幼叶受害,叶片生长不正常,常为畸形.后期,在灰白色白粉层上面,产生许多细小的棕色至黑色小粒,即病原物闭囊壳.感病组织最后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1.白粉病。为害植株地上部分,较成熟的部位先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互相融合,在茎、叶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白粉,严重时叶片褪色,坏死枯萎。  相似文献   

15.
甜豌豆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豌豆白粉病是豌豆类作物的常见病害,尤其是在我国高温多雨的南方地区,豌豆白粉病的发生极为严重,必须认真进行综合治理。 一、症状 白粉病可以在豌豆植株上的任何部位发生,但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叶片上会产生近圆形的白粉斑,而后逐渐扩大成连片的,边缘不明显的白粉斑。这白粉即为病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  相似文献   

16.
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是一种广泛发生的世界性病害。有研究表明,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由单隐性基因控制,感病相对抗病为不完全显性,但关于黄瓜抗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本试验通过2-D差异显示和质谱分析,研究了接种白粉病菌后黄瓜病程抗性相关蛋白质组的变化,对从根本上揭示黄瓜抗白粉病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供试黄瓜品种为抗黄瓜白粉病的品系R17。将种子催芽后播在装有草炭土∶蛭石体积比为1∶2的营养钵中,温室中培养,待黄瓜长至两片真叶时,分别用10 mg/mL葡聚六糖激发子和105个/mL白粉病菌孢子囊悬…  相似文献   

17.
亚麻白粉病又称亚麻粉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其有性态为二孢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是制约亚麻原茎和麻籽优质、高产的主要病害。1、亚麻白粉病症状亚白粉病在亚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和茎秆。初期在叶片、茎和花器表面产生零星的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和分  相似文献   

18.
正番茄白粉病主要为害番茄叶片,初发病时,叶片正面出现点、片状白粉,严重时整个叶片都被白粉所覆盖,像被撒上一层面粉,到最后,致使叶片萎黄,全株枯死。该由真菌引起,是保护地番茄的常见病害,病菌主要依靠气流传播危害,在25℃-28℃和干燥条件下该病易流行。在湿润的环境下该病会受到抑制。防治措施可分三个方面,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9.
白粉病是我市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白粉病的发病最适温度为15℃~25℃,大棚内的温度正好适应白粉病的发生,因此,草莓白粉病以大棚盖膜后为害为主,特别是在草莓现蕾开花进入产果期以后为害最重,严重影响了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其主要症状为:叶片受害初期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病斑,叶缘萎缩、枯焦;果实期受害时,幼果停止发育、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生防腐皮镰刀菌JK-13发酵液作为诱抗剂对黄瓜抗白粉病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喷雾接种法,研究菌株JK-13不同稀释倍数发酵液诱导黄瓜幼苗对白粉菌的抗性.【结果】经菌株JK-13发酵液原液处理后,白粉病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仅为19.09,且诱抗效果较为显著,为77.20%,诱导抗病持久期为11d.喷施菌株JK-13发酵液或接种白粉菌均可提高黄瓜叶片中PPO、POD、PAL酶的活性,诱导处理后接种白粉菌的植株叶片上相关酶活性均高于只诱导不接种的处理.菌株JK-13发酵液处理后POD、PPO活性于第5天达到峰值,而PAL活性则于第3天达到峰值.【结论】菌株JK-13发酵液处理可以提高防御酶的活性,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增强黄瓜幼苗对白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