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前言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人才。英语课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基地,急需培养各个领域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我  相似文献   

2.
外语调频电台的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现代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现实是: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中学阶段由于受传统教学法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因而只注重了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他们的语言知识往往胜过他们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他们也许知道某些句子的语言结构,但却不知在什么场合下正确使用这些句子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习惯和能力,在传授语言知识结构的同时,加强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探讨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笔者首先介绍一下交际能力,然后就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社会文化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教学,还要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应将英语教学放入跨文化交际环境中,要让学生明白中英文化差异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使他们能用英语顺利地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注重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恰当得体的交际,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不同于全日制在校学生。基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分析了成人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交际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大力提倡。本文选取《新编大学英语》的一篇文章,结合课堂教学事例,叙述了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 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着重论述了Hymes、Chomsky、CanMe以及SwMn等语言学家关于交际能力的理论观点及其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既引发教学观念上的变革,导致教学目的和内容的更新,更引起教学原则和方法的一场革命,从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有效教学手段。交际语言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必须通过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交际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践,提出交际法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强调英语教学必须改变以往“满堂灌”的陈旧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交际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学习中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和行为能力等。课堂教学中要从创造课堂跨文化情境、提高文化的情感体验、培养非言语交际能力、加强多元文化对比、注重隐喻文化学习、改进现有教学方法等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习语言就是要学会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应用的能力。现在强调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教材和论文较多,但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准确用好已学词汇仍不可忽视。交际法创始人之一D.A.Wilkins就曾说过:“如果你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语言就有了可能,如果没有词汇,交际就成为空话。”The Words You Need 一书的作者。Joanna Channell曾做过如下估计:“当学生掌握英语基础语法后,一般可能有一千到两千个基础词汇,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主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0〕57号文件《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明确规定,高职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内容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在教学中应该立足于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就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及具体运用。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在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同时 ,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于2007年正式颁布实施.对照以往教学要求,语言教学重心从夯实学生语言基础转为培养学生的有效交际能力,由注重阅读能力转为为训练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听说能力.同时,新要求基于网络计算机技术推行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方式.该文剖析教学大纲要求,提出设立医学通识英语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深入探析,提出强化基础教学、制定分类教学方案,丰富教学方式、创建语言环境,精编教材、合理使用、突出英语实用性等有效解决措施,以期提升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英语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民办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英语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综合培养,以便学生能灵活的运用英语交际,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但从当前的民办大学英语教学来看,通常比较注重对学生听说读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即使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培养内容也比较片面,这对于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此,本文笔者认为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创新的"慕课"来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此来达成预设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进行交际,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形式.一般来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并不一定能够拥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拥有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却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所以,英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上,而不能单纯地放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上.也就是说,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英语基础知识转变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由于我们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屡犯“文化错误”,因而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本文主要对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及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出现的障碍作了总结,旨在强调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王秋香 《甘肃农业》2006,(11):363-364
随着新世纪,新时代的不断变迁,现代媒体的知识信息和Internet的相互连接,给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的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它既注重语言本质的交际,又着重语言情景中的人际交往。于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获取信息及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在当今英语课堂教学的变革中,只有改善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课内外情景交际的创设能力,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从而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英语精读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干课程。练习课要达到高效、精炼的效果,就要有效应用阶梯式练习教学法。本文以一次英语精读示范课为例,从练习教学法的练习步骤、练习原则和练习要点三个方面阐述,如何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满足学生用英语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教授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最终达到学生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但是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语用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对语言运用进行整体研究并反映话语的语境关系,因为许多语言现象只有具备语境条件才能理解。交际教学法是继传统结构教学法的一次教学改革,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本文阐述了语用学原则在交际教学法运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