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几种病毒抑制剂控制烟草花叶病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花叶病(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烟草黄瓜花叶病CMV)是陕西烟区烟叶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发病烟田不仅造成产量的损失,而且使烟叶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在陕西烟区常年流行发生,平均发病率为15%左右,重病田块达到100%,部分烟田绝收,为此作者对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几种病毒抑制剂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在长沙主产烟区设置长期定位监测点,基于GAP理念并结合当地烟叶生产实际,探讨烟田管理监测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包括监测点基本情况、品种与育苗、烟草栽培管理、烟草施肥状况、烟田土壤管理、烟田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烟叶产量品质、非烟物质处理、烟农种烟效益等内容,并对于长沙烟区推行烟田GAP管理提出建议,以期为烟区优质烟叶栽培、烟叶生产施肥调控、烟田精细管理与产地生态环境保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代烟草农业所要求的烟叶生产管理则更直接地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与变革,产业化经营下的基本烟田土地管理碰到什么样的难题,怎样去应对这些难题,现代烟草农业对基本烟田规划又有怎样的具体措施,是当前烟叶生产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宝鸡烟区发展现状,分析和探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土地的制约及促进因素,为促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赵毅 《河南农业》2017,(7):25-25
济源市烟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烟叶内在品质的合成和积累,是生产优质烟叶的理想产区。为确保“烟区发展、烟田增产、烟农增收”的目的,科学合理平衡施肥逐渐成为优质烟叶生产中一项关键性技术,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烟田平衡施肥技术,为济源市烟草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烟田连作中土壤肥力下降、烟叶品质降低的问题,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烟田土壤和烟草品质的影响,从中筛选最佳培肥模式,为陕西渭北旱塬地区烤烟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在陕西陇县以秦烟96为供试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测定不同培肥措施(化肥、烟草专用肥、有机肥、有机肥+化肥)下烟田土壤化学性质、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品质的变化,并对土壤化学性质与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有机肥+化肥处理的烟田土壤化学性质得到较大改善,有机质含量增幅达到38.3%,烟株长势好,增加了烟株的株高、叶数、茎围、节距、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提升了烟叶品质。相关分析表明,培肥后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与烟草农艺性状各项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烟碱、氮、钾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烟田培肥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而且改善了烟草品质,其中有机肥+化肥是研究区烟田土壤较优的培肥模式;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是提升烟叶钾含量和烟叶品质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位田间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对黄壤烟田真菌群落结构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壤烟田连续3年定点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可以改善黄壤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烟田真菌群落多样性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可使土壤优势真菌群中有益的子囊菌门粪壳菌目(Sordariales_unclassified)和肉座菌目(Hypocreales)相对丰度增加,具有致病性的赤霉属(Gibberrella)的相对丰度降低,而其他菌属相对丰度变化不大.生物有机肥配合火土灰和磷肥施用降低了烟草发病率,增加烟草的产量和中上等烟叶的比例.总之,在烟叶生产中,推荐采用基施生物有机肥(675kg/hm~2)结合移栽期配施营养土(1 500kg/hm~2)的方法,对提高烟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烟草土传病害控制、烟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护及其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烟田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肥料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使用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生产的有机肥对烤烟生产和发育的影响,在控制总氮量一致的情况下,以农家肥和烟草专用复合肥为参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生长前期,施用有机肥的烟株较烟草专用复合肥处理生长滞后,90 d后烟株植物学性状基本相同。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肥料的烟田表现出病害发生较小的优势。2种有机肥处理烟叶中总糖含量显著低于烟草专用复合肥,两者差距不显著;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有机肥烟叶中具有最高的烟碱含量,最低的糖碱比;有机肥都能提高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但是烟草专用复合肥能够提高小区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8.
有机肥在烟叶生产中的应用及施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肥因其独特的养分优势越来越受到烟草农业生产的重视,其施用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烟草的生长发育,影响烟叶的产量及品质。分析我国烟叶生产中施用有机肥的迫切性、有机肥养分特点和其对烟田土壤环境、烟草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提出有机肥使用不当所带来的潜在问题,并对烟草生产中有机肥的利用提出合理的策略,以期为烟草生产中发挥有机肥的积极作用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使用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生产的有机肥对烤烟生产和发育的影响,在控制总氮量一致的情况下,以农家肥和烟草专用复合肥为参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生长前期,施用有机肥的烟株较烟草专用复合肥处理生长滞后,90 d后烟株植物学性状基本相同。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肥料的烟田表现出病害发生较小的优势。2种有机肥处理烟叶中总糖含量显著低于烟草专用复合肥,两者差距不显著;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有机肥烟叶中具有最高的烟碱含量,最低的糖碱比;有机肥都能提高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但是烟草专用复合肥能够提高小区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烟草产业现代化步伐,笔者结合济源市烟叶生产实际,通过长期的深入实际的大量调查研究,运用现代农业的标准,分析和研究了济源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一是以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化推进为重点,用现代设施装备武装烟叶生产,烟田作业机械化率达到90%;二是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烟叶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三是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用现代化的组织经营形式发展烟叶生产;四是加强烟草队伍建设,培育新型烟农,为发展现代烟叶生产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五是从烟叶收购办法、收购机制和烟叶税收返还等方面,修改和完善烟叶政策,为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在诸城烟区开展了烟田绿肥种植和翻压、综合防治技术以及烟秸烟梗灰分在烟叶生产上的循环利用3个方面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前30 d进行绿肥翻压,翻压量为30 000 kg/hm^2时烟叶的经济效益最好;综合防治措施能够大大降低病虫害对烟叶生产造成的损失,提高烟叶的品质;烟草秸梗灰分的施用可以部分替代磷钾肥,且烟叶品质与对照烟叶品质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结合前期工作基础,针对当前烟叶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综合利用烟田土著微生物和抗性诱导剂,探讨制剂的配套使用方法和技术,旨在研究多价抗烟草病毒病疫苗对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多价抗烟草病毒病疫苗,烟株长势良好,病害发生轻,烟叶产值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烤烟种植中烟草连作障碍是影响烟叶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综述了烟草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即烟草化感自毒作用、根系分泌物与土壤微生物相互影响和土壤酶,总结了解决的基本途径,主要是烟草连作不超过3 a、采用不同种植模式促进烟草生长、利用生物多样性有效控制烟田病虫害和合理施肥减轻连作障碍,分析了烟田连作的缓解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及其今后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3S"技术在烟草行业的应用背景,结合遵义市的地理环境介绍了"3S"技术在遵义烟叶生产中的价值和意义,针对遵义市近年来烟叶生产中的实际需求,重点分析了"3S"技术在遵义烟草中可能应用的领域。"3S"技术在遵义烟草可能应用的领域有:烟叶种植面积的检测和核查、产量估计、山区地形地貌三维立体展示、烟田轮作、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烟叶基础配套工程分布合理性分析及监管。"3S"技术在遵义烟草中的研究和应用,对保障遵义烟草商业"十二五规划"中烟叶科技目标的实现,推动传统烟叶生产转向现代烟草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潍坊地区烟叶生产土地匮乏、烟田连作导致病害增加、烟叶产量与质量下滑等问题,对烤烟与丹参轮作种植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与丹参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烟草土传病害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从而增加烤烟产量和产值,提高上等烟比例,同时烤烟与丹参轮作还可以提高烟叶的内在质量,促进烟草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烟草重茬地土壤植烟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草是忌连作的作物,然而由于宜烟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全国大部分主产烟区的烟叶生产不可避免地长期存在着烟田连作现象,严重影响了烟草的生产。从土壤养分失衡、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作物的化感自毒作用3个方面分析了烟草产生连作障碍的原因,并总结了重茬地主要的植烟障碍,提出了土壤改良、生物防治、选育抗性品种等防治方法,以期为烟叶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烟草生产中的连作种植导致烟叶产量和品质下降,已成为当前烟叶生产中面临的全国性难题。本文从烟田土壤养分失衡、根系有毒分泌物积累、根际微生态系统失衡等方面阐述了烟草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介绍了防治方法,包括前作种植绿肥、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选用合理的施肥模式、采用物理化学防治技术等,并对克服烟草连作障碍问题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烟叶高效优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提出 地膜覆盖栽培是烟田新近推广应用的一项先进技术。1987年在嵩县德亭乡等地试验,平均每亩烟叶增产10.63%,中、上等烟比例提高2.7%。近年来,随着我省烟草基地向豫西丘陵地区扩展,地膜覆盖的烟田面积越来越大,对生产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试验推广过程中,许多地方反映地膜覆盖烟田生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这项技术的推广,其中最突出的是烟苗抗旱性较差,一些病虫害如烟草胫线虫发生为害有加重趋势。1992年我县承担省、市公司下达的烟草“三高”(高投入、高产量、高效益)开发试验,也因上述问题使2500亩地膜覆盖烟田的产量、产值没有达到如期目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上述问题如不及时克服,不仅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负作用,而且也影响我省的烟草生产。  相似文献   

19.
培肥对烟田土壤养分含量及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培肥对烟田土壤养分及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最佳的培肥模式,为解决烟田连作障碍及指导陕西烟草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秦烟96"为供试材料,在陕西陇县设置田间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测定了不同培肥措施(化肥、烟草专用肥、有机肥、有机肥配施烟草专用肥、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肥料)下烟田土壤养分含量、烟株农艺性状、烟草品质及烤烟产量、产值,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CK相比,各培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烟田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烟株的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等,显著提升烟叶的品质,提高烟草的经济效益(烟草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中等烟的比例),其中以有机肥配施烟草专用肥的效果最好。相关分析表明,培肥后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烟草的经济指标、农艺性状和烟叶品质的部分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有机肥配施烟草专用肥是研究区烟田较优的培肥模式。  相似文献   

20.
烟草生产中的连作种植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已当前烟叶生产中面临的全国性难题。从烟田土壤养分失衡、根系分泌物化感自毒物质积累、根际微生态系统失衡等方面阐述了烟草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介绍了治理烟草连作障碍的防治方法,并对克服烟草连作障碍问题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