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收成熟度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普罗旺斯”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采收处于绿熟期、变色期、红熟前期、红熟中期和红熟后期的果实,18℃下贮藏。试验结果表明,绿熟期采收的番茄贮藏到完熟期时腐烂率比其它处理高0.87~1.19倍,失重率高1.13~3.62倍,番茄红素低20.1%~25.6%。变色期采收的番茄贮藏期较长,贮藏到红熟后期和完熟期,失重率最低,腐烂率较低,还原糖、糖酸比、蛋白质、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均处于高位值,即营养和风味均较佳。红熟前期和红熟中期采收的番茄贮藏期相对较短,贮藏至完熟期时各项营养指标和风味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红熟后期采收的番茄贮藏期最短,贮藏至完熟期时各项营养指标和风味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腐烂率最低,失重率居中。结论:用于长时间贮藏的番茄应该以采收变色期的果实为宜,用于短时间贮藏的番茄,则以采收红熟前期和红熟中期的果实为好,用于鲜食的番茄可以采收红熟后期的果实。绿熟期采收的果实不利于贮藏。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了提高樱桃番茄采种产量和质量,降低杂交一代种子的生产成本。以不同成熟度果实直接剖果取种和其后熟处理收获的F1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果实成熟度和后熟处理对樱桃番茄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种果半熟期采后经室内后熟至完熟的处理最佳。种子千粒重、活力和对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完熟期采果制种的质量相当,而制种产量提高了12.1%。  相似文献   

3.
1番茄多项研究发现,番茄内含Lyopene素,能够大幅度减少患乳腺癌等癌症的机率。番茄最好熟吃,在烹煮的过程中,Lyopene素会自然释放,是最佳的维生素C来源。2菠菜富含丰富的铁及维生素B,能有效防治血管方面疾病,并能预防盲眼症,一杯菠菜汁只有168J热量,爱美的女士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 ,随着樱桃番茄栽培面积的迅速增加 ,樱桃番茄杂交种子供不应求。但由于樱桃番茄杂交授粉比较困难 ,加上果实小 ,难以剖果取种 ,因此樱桃番茄种子的价格居高不下。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樱桃番茄采种实践 ,摸索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樱桃番茄采种方法 ,现总结介绍如下。1 后熟樱桃番茄达到完熟后 ,将其从植株上采收下来 ,盛放在容器中进行后熟 ,以促进果实中的养分向种子转移 ,使种子饱满。具体后熟时间应根据品种的耐贮性决定。耐贮藏的品种后熟时间可达 7d左右 ,不耐贮藏的品种后熟时间则控制在 2~ 3d。后熟时间过长 ,果实容易腐烂 ,导致…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2):3896-3904
蔗糖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参与植物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蔗糖磷酸合成酶是蔗糖进入各种代谢途径所必需的关键限速酶之一,其活性直接反映了植物体内蔗糖合成的能力。为研究番茄中蔗糖合成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从番茄果肉中克隆到一个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并命名为SlSPS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cDNA全长3 488 bp,编码1 054个氨基酸,有3个功能域。番茄中有4个SPS基因,且它们之间同源性比较高。在茄科作物中,Sl SPS1蛋白与土豆、辣椒和茄子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发现,SlSPS1在番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幼苗期和果实的不同发育期表达相对较高。为更深入研究SlSPS1在番茄生长发育和蔗糖积累中的作用机制,构建了SlSPS1的过表达和敲除载体,转化Micro-Tom后获得转基因阳性株系。对获得的转基因株系进行SlSPS1表达量分析发现,过表达株系的苗期、果实绿熟期和完熟期的表达量同野生型相比明显上调,且酶活性和蔗糖含量升高。敲除株系的苗期、绿熟期和完熟期SlSPS1表达量同野生型相比明显下调,且酶活性和蔗糖含量降低。至于SlSPS1在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蔗糖积累中的作用机制,还需在今后进行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6.
番茄味道鲜美,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据测定,100g番茄汁中含蛋白质1.5mg、维生素C16mg、磷37mg、钙8mg、铁0.4mg,且酸度较高,含糖量较低。用优质番茄酿制的番茄酒,其口感可与高级葡萄酒相媲美,很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1.工艺流程原料采摘→清洗→分选→破碎→压榨→过滤→果汁改良→发酵→后熟→品质调整→过滤→装瓶→灭菌→包装→成品。2.操作方法(1)采摘和运输大宗番茄成熟期一般始于6月下旬,挂果期为30d~45d。基本上分3批成熟,成熟的番茄色、香、味俱佳,过熟的番茄反而会降低香味。在采收前2d~3d…  相似文献   

7.
樱桃番茄富含蛋白质、钾、钙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硒及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柠檬酸、苹果酸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大大高于普通番茄,成熟果实含糖量高达9%-10%,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此外,樱桃番茄在医疗保健上也有重要作用,其果汁中含甘汞,具有利尿保肾功能;果皮茸毛能分泌芦丁,芦丁与维生素E作用相同,能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8.
番茄是一种优质的碱性食品。每100g熟番茄中含维生素A1000mg、胡萝卜素370μg。番茄中的维生素C,由于有机酸的保护,煮熟时损失较少。《陆川本学》中记载,番茄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等症,还具有清热解暑、凉血平肝、利肾利尿、降血压等功效。番茄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就是番茄红素与谷胱甘肽。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癌细胞增长,起到抗癌作用;番茄红素进入血液循环时,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肥供应条件下温室番茄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滴灌施肥条件下灌水量和施肥量对温室番茄品质的影响,优化陕北地区温室番茄水肥供应技术,为该地区优质番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组合方法,试验由3个灌水水平(100%ET,80%ET和60%ET)和3个施肥水平(N-P2O5-K2O分别为240-120-150 kg/hm2,180-90-112.5 kg/hm2和120-60-75 kg/hm2)进行完全随机组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果实6项品质指标(可溶性糖,维生素C,硝酸盐,糖酸比,有机酸和番茄红素)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对较优的水肥供应量。分析表明,灌水单因素对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硝酸盐和有机酸影响显著(p0.05);在相同施肥水平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番茄红素、硝酸盐和有机酸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施肥单因素对维生素C、硝酸盐和番茄红素的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维生素C、硝酸盐和番茄红素随之增加;水肥供应仅对番茄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主成分分析法表明,灌水量为60%ET和氮磷钾施用量为240-120-150 kg/hm2时得分最高,综合品质相对较优,推荐该处理为陕北地区温室番茄水肥供应技术优选方案,能够为该地区优质番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番茄贮藏与保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番茄年产量为800余万t,其中大部分用于鲜食,有80万t用于加工,年产番茄制品7万t~8万t。随着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将有更多的番茄用于加工。因此,番茄加工前的贮藏与保鲜尤为重要。番茄的贮藏与保鲜与其成熟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耐贮的番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抗病力强、果皮厚、果腔小、含水分少、种子少、果型中等大小。番茄成熟的过程可分为绿熟期、初熟期、半熟期、硬熟期以及完熟期等5个阶段。绿熟期的番茄果实已充分长大,其果硬,果皮变为浅绿色,果肉变浅黄色;初熟期的番茄表面开始转色,顶部微红,俗称“一点红”;半熟期的番…  相似文献   

11.
外源物质叶面喷施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外源性物质叶面喷施对番茄产量、表观性质及有益成分的影响,在温室大棚内种植粉色番茄,研究KCl、Mn2+、脱落酸及三者混合液叶面喷施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测定番茄产量和果实大小,以及番茄红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外源性物质对果实大小和品质具有积极作用,特别在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方面促进作用尤为突出,而喷施三者混合液的处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累积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增量为32.09%。然而,不同外源性物质的喷施对果高、单株产量以及番茄红素、维生素C、有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而对番茄果实直径、单果重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野菜与栽培蔬菜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蹇黎 《种子》2007,26(3):61-63
以常规方法对毕节常见野菜(米口袋、荠菜、婆婆纳、狗肝菜、灰灰菜、香菜、苦菜、野苋菜、车前草、狗牙根)和栽培蔬菜(番茄、红萝卜、芹菜、白菜、韭菜、黄瓜)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野菜中,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栽培蔬菜;而部分野菜维生素C含量则低于栽培蔬菜。  相似文献   

13.
番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果蔬,尤以维生素C含量最为丰富,具有预防疾病、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若制成各种美味番茄制品,不仅可以改善口味,而且还可提高其贮藏性。现介绍几种番茄食品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两个杏品种不同成熟期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太阳(Prunus armeniaca Golden-sun)和魁金杏(Prunus armeniaca Kuiijn)为试材,研究其在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果实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杏品种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可溶性糖、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着果实的成熟不断升高,在完熟期达到最高,魁金高于金太阳;果实硬度和有机酸含量均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完熟期达到最低,魁金低于金太阳,魁金果实品质优于金太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形态锰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冬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3):268-27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复混肥中分别添加硫酸锰(MnSO4)、氨基酸螯合锰(Mn-AA)和EDTA螯合锰(Mn-EDTA)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中添加3中不同形态锰均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其中,添加Mn-AA对提高番茄品质最有效,可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果实的糖酸比。  相似文献   

16.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氮素转化和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大田番茄试验,进行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施用对土壤NO3--N和NH4+-N含量以及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番茄各生育期土壤NO3--N和NH4+-N含量随无机N配施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变化动态相似.番茄拉秧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N和有机C含量有明显变化,且均为高量有机肥配施处理>低量有机肥配施处理>化肥处理.有机氮与无机氮配施比例为3∶2,对土壤N素矿化与固持、土壤全N与有机C的提升以及增加番茄产量较为有利.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肥料施用无相关性,可能是受番茄产量高低的影响.各处理的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而下降,番茄果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对12个品系进行种间、种内变种间、变种内不同选育方式间、变种内不同果实形状间在果实营养品质(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干物质含量和糖酸比)上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学上单一自由度正交比较分析法与植物学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醋栗番茄种品系YH02-12在4个营养品质性状上,极显著高于普通番茄种品系;樱桃番茄变种品系在4个营养品质性状上的平均水平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普通番茄变种品系的平均水平;2个空间诱变品系YH02-2、YH02-6在4个营养品质性状上均极显著高于同变种的其他品系的平均水平;樱桃番茄变种品系中,梨形果品系YH02-5、YH02-8的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极显著地低于樱桃番茄变种中圆形或李形品系的平均水平,李形果品系YH02-9在4个营养品质性状上均极显著地高于圆形果品系的平均水平,黄色圆形果品系YH02-11的果实维生素C偏低于红色圆形果品系YH02-1和YH02-7。由此可得出结论:品质较好的品系为YH02-12、YH02-2、YH02-6和YH02-9,樱桃番茄变种品系在4个营养品质上优于普通番茄变种品系,梨形果品系相对于其他樱桃番茄变种品系在这4个营养品质上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8.
威宁芜菁甘蓝种子适宜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的最适宜收获期,对3个不同成熟阶段(绿熟期、褐熟期和完熟期)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活力指数和老化发芽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褐熟期种子千粒重、产量最高,分别为2.2 g/1 000和1322.73 kg/hm2,但各成熟时期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白熟期种子活力尚无或最弱,绿熟期种子活力表现较弱,完熟期种子活力表现较强;在高温40℃胁迫条件下完熟期种子老化发芽率达64%,褐熟期为59%,绿熟期为35%,种子活力表现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认为,完熟期收获的种子活力最强,且产量较高,因此,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完熟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122冷辣椒地方品种和湖北神农架50个辣椒地方品种果实中辣椒素、维生素C和干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品种的3种营养成份含量与起源的生态环境有关。在中南地区的生态条件下,低温地区起源的品种辣椒素含量较高。早、晚熟品种辣椒素含量高于中熟,湖区的品种高于山区和丘陵区。但维生素C和干物质含量是早、中熟品种高于晚熟,山区和丘陵品种高于湖区。干物质含量随品种起源地海拔的升高而增加。此外,本研究还证实辣椒品种资源营养含量的高低不仅与起源地的生态环境有关,还与起源地的经济和市场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大棚辣椒与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有机无机肥减量及其配施等措施对辣椒和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大棚种植条件下,以辣椒和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无机肥减量及其配施等措施(不施肥、100%有机肥、75%有机肥、50%有机肥、50%有机肥+50%化肥、75%化肥、50%化肥)对辣椒和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就辣椒而言,肥料减量及其配施对辣椒产量无明显影响,对辣椒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以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的辣椒中硝酸盐含量最低,维生素C含量最高,即处理50%有机肥+50%化肥效果最好。相对于番茄,有机肥减量会使产量呈不同程度降低,以处理50%有机肥+50%化肥产量最高,且品质最优,与其他处理相比,此处理番茄中硝酸盐含量最低,维生素C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