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对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今后淤地坝研究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方法]利用学术论文数据库和文献计量分析法分析总结黄土高原淤地坝近16a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从淤地坝研究区域、研究方法、淤积机理等方面论述了淤地坝研究的重要进展。[结果]16a来,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同时存在着在拦沙功能效益客观评判方法、坝体加高修复等方面的难点或争议性问题。[结论]淤地坝是中国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的主要举措,多年实践证明其已经取得明显的水土保持成果。今后国内学者还需继续拓展淤地坝的研究深度,注重多学科交叉和区域对比研究,不断提高淤地坝的科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土保持》2020,(10):27-29
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作为一项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不仅在减轻山洪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解决人畜饮水、方便群众出行、促进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研发现,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的各项相关制度与机制趋于完善,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主要问题有:行政、技术和巡查责任人不落实;应急避险方案普遍无法落实;巡查、技术责任人不清楚放水设施操作流程;淤地坝工程安全隐患较为突出;部分淤地坝存在违规蓄水情况等。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就加强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常兴  刘刚  刘亚 《水土保持通报》2022,42(2):129-135
[目的]设计淤地坝巡查管理系统,借助现代便利的智能手机和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落实“3个责任人”管护制度,提升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水平。[方法]以智能手机为移动终端,开发“淤地坝安全运用巡查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辅助各级淤地坝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巡查工作管理。[结果]构建了淤地坝工程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人员数据库,实现了安全巡查打卡、淤地坝工程安全隐患识别、问题描述、拍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可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消除隐患,降低风险。同时为智慧水务应用平台构建了一个应用模块。[结论]该系统可以提升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缩短巡查责任人安全问题上报和主管部门处置的反应时间,帮助各级管理部门随时掌握辖区内工程风险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索小流域淤地坝监测的内容、指标、方法,分析淤地坝建设效益,更好地为淤地坝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方法]2005—2010年,在黄土高原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选择了12条典型小流域坝系,布设监测点,采用遥感、水沙观测、调查等方法,连续开展淤地坝工程建设动态、拦沙蓄水、坝地利用及增产效益、坝系工程安全等监测。分析了淤地坝建设与坝系配置、坡面治理、拦沙蓄水、坝地利用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小流域淤地坝坝系在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地增收、促进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结论]建议在淤地坝建设中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骨干坝为主体,骨干坝、中型坝、小型淤地坝相结合,形成稳定的淤地坝坝系。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淤地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淤地坝是防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实现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入黄泥沙的重要措施。而黄土高原在淤地坝建设中已获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建坝过程中仍有不少教训需要总结,除了工程建设缓慢、标准低和现有工程老化失修等存在问题外,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地质地貌条件是建坝的基础,要根据其条件布设;(2)根据沟谷系统发育的地貌实体及演变规律,构建完整的淤地坝体系;(3)必须了解淤地坝所在地区的地貌发育阶段;(4)区分建坝区的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建设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论述了在黄土高原侵蚀沟内建设淤地坝的效益和发展前景。同时,分析了淤地坝溃决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就是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农业生产依赖于水土资源,而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最后一道防线,既能控制水土流失,又能淤成地面平整,土层深厚,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坝地,为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了的条件。本文着重阐述坝地在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在坝地上实现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即水土流失的长期性和严重性,为大力发展坝地提供了条件;完善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为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运行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沟壑中筑坝淤地,变荒沟为良田,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保持水土,制止沟浊。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多数坝已经淤满,库坝设施老化失修,滞洪拦沙能力大幅度降低,病险状况日趋严重,急需对现有中、小流域的坝系进行一次大规模改造加固,提高坝系的利用率,增强坝系滞洪拦蓄能力;进一步加强沟道坝系的科学研究,按坝系相对稳定理论指导坝系建设;加强对淤地坝工程的管理、养护,建立坝系发展基金,促进坝系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淤地坝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淤地坝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江大河的治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工程设计问题突出、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施工企业缺少相关资质、监理素质参差不齐、监理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工程设计、改进投资机制、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严格验收程序、规范业主行为、增强质量和安全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措施。大规模建设淤地坝,不仅对于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减少入黄泥沙,确保黄河安澜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淤地坝数量、淤地面积和拦泥量按区域、流域的分布特征;针对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设计不合理、设计标准偏低、坝地非点源污染加剧、无效蒸发大等问题,提出了淤地坝单坝系统和节水生态型淤地坝的概念,以及建设节水生态型淤地坝的基本方法和保障措施。还分析了节水生态型淤地坝建设的案例,以期为淤地坝工程建设提供有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有 40 0多年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大力发展。至 2 0 0 2年底 ,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淤地坝 11 3 5万座 ,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 ,在拦泥减沙、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新形势下 ,应提高对淤地坝建设的再认识 ,抓紧做好黄土高原淤地坝规划 ,规范设计施工技术 ,尝试新的建设体制 ,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推动淤地坝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淤地坝是适应黄土高原地区气候与水土资源条件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原创性贡献,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效,更是一种独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在拦泥淤地、减少入黄泥沙和确保黄河安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淤地坝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重点从"守底线、补短板、强监管"等方面着手,具体而言就是从除险、销号、转型、慎建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流域人、坝、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淤地坝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和安全运用长效机制,合理运用飞检、暗访、群众举报、督查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全面加强淤地坝监管,在短期内扭转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问题频发的现状,保证淤地坝安全运用和防汛安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宁夏在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中大力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特别是实行以建设监理制为核心的建设项目管理。淤地坝工程建设监理中的"三控制"、"两管理"是指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以及工程安全管理、合同与信息管理。建设监理制的实施在规范宁夏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坝与沟系之间的关系,采用面向对象的G IS数据模型设计方法,得到了能够支持绝大多数G IS平台数据结构的用于建立坝系动态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并描述了基于此模型建立坝系拓扑的方法。该研究充分考虑了坝系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坝与坝之间的水沙调配关系,为坝系的规划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两年的试点建设,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在前期工作、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组织领导、项目审查、质量管理、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淤地坝建设管理的意见与建议:一是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偏高,建议提高国家投资比例;二是运行管护机制尚不完善,建议加强研究与创新;三是小流域坝系建设时段过于集中,建议实施支流淤地坝建设。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把淤地坝作为全国水利建设"三大亮点"工程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各类淤地坝2 995座。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以来的2年,黄河中游地区共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5万km2;完成了300多个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执法督查,使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定黄土高原以淤地坝为重点的水保生态建设目标不动摇;把淤地坝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淤地坝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为黄河的世代安澜发挥重要作用。提出了推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淤地坝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青海省已建淤地坝3 530座,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 268.50 km2,总库容11 518.43万m3,拦泥库容9 550.70万m3,可淤地面积4 016.50 hm2,已淤地面积2 000.31 hm2。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运行,使得淤地坝在拦截泥沙、滞洪蓄水、减蚀固沟、增地增产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淤地坝系安全运行保障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最主要的沟道治理措施之一,其安全运行对于流域保持水土、淤地造田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淤地坝系安全运行保障技术作为一套相对完整的技术理论体系,对于指导区域坝系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着重从淤地坝发展存在的问题、技术体系解析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对该技术体系进行了介绍,分析了3大子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状况。同时通过文献查阅发现,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为理念构建的淤地坝系安全运行保障技术,目前主要集中于理论体系的构建阶段,在实践中应用较少,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