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野生蔬菜约有150种,有些已被人工栽培,如荠菜,野菜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但有些野菜含有某种有毒物质,加工处理不当而出现中毒的症状,所以必须选无毒植物作野菜利用.野生蔬菜的食用方法需根据有毒物质的含量确定,如已知无毒和无苦味的野菜可以生食;有些植物含微量有毒物质,经过水泡和加热处理就能消除或减少所含有毒物质也可食用;稍有苦味的可在开水中煮3~5分钟,再用清水浸泡1小时既可食用拌菜;有些可以干制,如金针菜、木耳、蘑菇、马齿苋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野菜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在城市,人们把食用野菜作为一种时尚。但部分野菜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单宁、生物碱、皂甙、酚类物质、萜类物质、硝酸盐、重金属等。如长期或过量食用,会对人体产生较大副作用。因此,开发和食用野菜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野菜种类多、分布广,多生长在山野、林边、树丛、田间和道旁,自然生长,不受农药化肥污染,特点是叶或茎鲜嫩可口,具有特殊风味.据分析野菜含有较高的维生素、无机盐及有关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正>一、野菜的食用方法1.生吃(调食)。已知无毒或具有美味的野菜。例如苦荚菜、小根蒜等,将野菜摘洗干净,用开水烫过后,即可加调味品生吃。这种吃法,可以保存野菜中各种营养素。但必须注意野菜有无污染或虫卵寄生,并要选择已有食用经验证明无毒的野菜,以免感染疾病或导致中毒。2.直接炒食。已知无毒或无不良口味的野菜,例如刺  相似文献   

5.
刘沐生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4):142-143,148
四川省地域广阔,野菜资源极为丰富,大多数野菜资源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介绍了四川省野菜资源的特点,概述了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野菜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利用前景,并对野菜资源的利用提出积极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石灰有效成分是氧化钙,易溶于水,生成粉状熟石灰,形成氢氧化钙,在乌龟养殖中是改善水质和防治疾病必不可少的药物. 1.清洁水体生石灰通过中和水中酸性物质和结合作用,将悬浮胶状有机物质吸附沉底,从而澄清池水.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广西丰富的野菜资源,丰富和弘扬特色饮食文化,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化,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广西常见野菜的种类、分布、食用部位、食用方法、食用文化和食用历史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目前人们对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较多,但从野菜食用文化和食用历史角度出发,兼顾各地居民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进行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少;对野菜营养成分、食用价值研究较多,但对野菜食用安全的研究重视不够;对野菜种质资源及其保护研究较多,但对野菜食用推广的研究较少,导致某些可食用野菜在很多地区不能充分利用,因而造成资源浪费。针对广西野菜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野菜是重要的食用野生植物资源,是蔬菜生产的主要补给源和后起之秀,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青睐,特别在城市,人们把食用野菜作为一种时尚,如芦蒿、芥菜、苦菜等,如今已成为宾馆、饭店、酒楼的首选蔬菜。野菜之所以受欢迎,其主要原因:一是野菜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物质,尤其是维生索和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同时野菜能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二是野菜适应性广,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栽种过程中很少施用化肥、农药等,从而保证了产品无荇染、品质纯正,满足了人们食用“放心菜”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野菜通常生长在的山野、林边,不受农药、化肥、污水等污染,堪称"绿色食品".目前国际国内市场对野菜的需求量急增,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野菜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现介绍一套野菜加工技术,生产野菜罐头.该技术适用于具普通设备条件的各类罐头食品厂.   ……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区野菜中铅和镉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备受青睐,但是食品安全存在隐患.采集了南京不同地区的几种野菜,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其中铅和镉的含量.结果发现城区、停车场附近、企业附近和公路两侧的野菜中铅含量严重超标,八卦洲、江心洲的野菜中镉严重超标,远郊田地的野菜铅和镉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菊科植物特征及菊科的白背三七、马兰、艾草、芦蒿、珍珠菜、蒲公英等6种野菜的营养成分、利用价值,以促进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介绍了这6种野菜的种植管理技术,为野菜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冬季收获的腊菜经过清洗、热加工、盐渍加工、保鲜处理、包装等处理后可以成为一种运输简便,食用方便的野菜食品.该野菜经过简单的保鲜处理后经过6个月的放置未发现变霉变坏现象.对放置半年的野菜测定酸度大致为pH 3.20.碘滴定法测量野菜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为1.18mg/100g.野菜食品所含亚硝酸盐含量为1.13mg/kg.  相似文献   

13.
新疆野菜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菜营养丰富,无毒物污染,品质纯正,有的还能防病治病.过去象征着过苦日子的野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珍品",餐馆酒店也常把它列为特色时令名菜.在很多地方,野菜已成为招待佳宾贵客的"高档"菜.新疆近年来已开展了野菜的种植和加工研究.乌鲁木齐、吉木萨尔等地已开展了多种野菜的种植,已加工生产出"天山茭蒿"等上市品种.野菜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4.
甘肃小陇山林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野菜资源,为当地开发利用野菜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大量的民间走访、专家咨询,辅以文献查阅的方法对小陇山林区野菜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鉴定和分类,调查出本地常见野菜27科80余种;并对这些野菜资源的地域分布、利用分类以及采集季节进行了归纳整理;为地方野菜资源开发利用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海南省具有丰富的野菜资源,野生蔬菜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非常适应海南夏秋高温高湿、冬季低温寡照的特殊自然环境条件,在夏秋渡淡、丰富市场品种方面具有常见蔬菜难以比拟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海南野菜重开发轻研究,对野菜生产以及开发领域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通过从栽培生产、产值和营养等方面将野菜与常见叶菜进行对比,以引起野菜研究开发的重视。1几种海南野菜与常见叶菜的栽培模式比较海南主要野菜有鹿舌菜[Gynura procumb-  相似文献   

16.
秦巴山区根菜类野菜分属7个科,17种,以百合科食用较多;叶菜类野菜分属22个科,48种,以香椿(Toona sinensis A.Juss.)、大叶碎米荠(Cardamine macrophylla Willd.)、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Thunb.)Dietr)、鹿药(Smilacina japonica A.Gray)等植物的嫩芽、叶较多;花菜类野菜资源较少,除槐花(Sophora japonica Linn.)外,主要食用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inn.)、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的花序。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一千多个可食的野菜品种,很多野菜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丰富. 野菜是特种蔬菜的一种类型,早些年一些专家就提倡选种栽培,但因各地区的人群对不同野菜的味道接受程度的不同,再加上指导蔬菜生产的职能部门,只注重抓常规蔬菜生产,对野菜的种植推广不够,野菜一直是靠一家一户自然种植,更多的是野生采摘,全国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专门的野菜种植基地.尽管人们都意识到了野菜的好处,但由于一些部门还未在技术上,财力上过多的投入,从而造成野菜开发步履缓慢.  相似文献   

18.
腌咸野菜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河 《今日农村》2004,(12):41-41
新鲜野菜加入适当的食盐腌制,使细胞内的水分和可溶性物质析出,同时将盐渗入到野菜里边,使制品获得咸味。用盐量15%~20%,一般有害微生物就受到抑制。夏季用盐量为原料的25%~30%,春、秋季为20%~25%,冬季为16%~20%,但用盐量随野菜种类、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盐腌的用盐量。  相似文献   

19.
野菜在中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是栽培蔬菜的重要补充,也是人类获取矿质元素、氨基酸、维生素、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开展野菜的基本成分研究对全面了解其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综述了野菜的主要营养与功能性成分,总结了当前野菜生物活性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①野菜基本营养成分;②野菜功能成分;③野菜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功效性;④常见检测分析方法与技术。主要结论为:野菜含有丰富的基本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中维生素、酚类和萜类等化合物在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炎症等方面具有良好功效,今后野生蔬菜的研究可聚焦于功能性成分及生物活性分离提取与功能鉴定,为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表2参74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目前人工生产的山野菜仅占全国野菜资源的7%左右,业内人士估测,全国每年产生野菜约2亿吨,其中95%以上来源于自然野生状态,而且山野菜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可食部位的局限性,集中上市货架期短,仅1个月左右时间,难以满足人们对鲜野菜市场的需求.本文通过总结东北地区多年的野菜生产实践,采取淡季野菜生产技术措施,以填补淡季野菜市场的空白,丰富野蔬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