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06,(2):14-14
2006年4月8日,福建省地方标准《德化黑鸡标准综合体》通过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审定。 《德化黑鸡标准综合体》主要包括《德化黑鸡品种》、《德化黑鸡肉鸡》强制性标准和《德化黑鸡孵化技术规范》、《德化黑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德化黑鸡卫生防疫技术规范》推荐性地方标准等子标准。  相似文献   

2.
建州兔毫盏     
建州兔毫盏福建省武夷山市图书馆陈文兔毫盏,宋代著名茶具之一,是一种敞口、深腹、浅圈足的小茶碗,以其胎厚色黑,釉里有细丝状的银色结晶,在甜色于澜光中,其银白色之波纹如兔毫状,或作灰色之鹧鸪背状、又名兔毫盏或鹧鸪碗,宋代以建窑烧造者为佳,俗称“建盏”。建...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茶具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期。这是因为饮茶到了唐代才风行全国,饮茶方式已经定型。它与饮酒有很大区别,酒器已不能满足煮茶技艺的需要,必然要产生一整套独立使用的茶具。陆羽《茶经》的诞生就是中国茶具走向成熟的标志。《茶经.四之器》完整地记述了唐代煮茶技艺所需要的一整套茶具,对以后茶具的发展历史具有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瓷器生产在唐代也高度发展,出现了几大名窑,纷纷生产茶具,如陆羽《茶经》中提到的越窑、邢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等。唐代饮茶用碗,故各地名窑都生产很多茶碗,有的还书写与茶…  相似文献   

4.
德化黑鸡因原产地在德化县而得名.它是福建省珍稀的乌骨鸡地方品种之一,于2005年8月通过福建省畜禽新品种认定,并制定、发布了德化黑鸡品种标准。它包括黑冠和红冠两种:黑冠具有体型中等,黑色片羽.单片黑紫冠,乌皮、乌骨、乌肉.四趾、无胫羽等特征,蛋壳多为浅褐色:红冠具有体型中等.黑色片羽。单片红冠,白皮,四趾、无胫羽。本文主要阐述了德化黑鸡品种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总结分析了保种、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德化黑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漫话茶托和茶几福建省漳州市林长华现代每说茶具,大多提述壶啦杯的,而茶托似乎成了冷落的对象。其实,古往今来,茶托就是茶具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配角。常言道:“荷花虽美,也要绿叶衬托”。茶托正是在茶具中起到“绿叶”的作用。茶托别称不少,有托盏、托子、碗托、茶盏...  相似文献   

6.
从唐诗中的饮茶用器看长沙窑出土的茶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唐诗中的饮茶用器看长沙窑出土的茶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世荣长沙窑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外销瓷之一,其陶瓷工艺以釉下彩绘和书写诗句题记而独具特色。常见的长沙窑陶瓷器诗句和题记中,过去只发现酒具器名和有关美酒的赞辞,如“酒盏”、“陈家美春酒”和“酒酝香浓”...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福建省德化九仙山气象站2000-2019 年的气象要素数据,重点对九仙山风景区旅游气象条件进行 分析。  相似文献   

8.
德化黑鸡是福建省优质乌骨鸡地方品种之一,有黑冠和红冠两种。由于该鸡种长期在农村散养.从未作系统的提纯选育,种质资源出现严重的杂化、退化现象。为了拯救地方品种遗传资源,我县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从2002年开始,对该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和提纯选育工作.建立了德化黑鸡原种场,进行了该种质资源的保种选育工作。经3个世代的提纯选育.其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基本稳定一致,于2005年8月通过省地方品种审定;2006年7月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德化黑鸡地方标准:“德化黑鸡保种与选育利用的研究”项目于2006年10月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为总结推广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现将德化黑鸡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特点和保种选育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代农业》2009,(10):22-22
兔子一般都是圈养在兔栏里,但福建省德化市水口镇的农民将家兔放养在野外,不但增强了兔子的免疫力,还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德化水口镇农民将兔群长期放在野外圈养,通过科学的配种、繁殖,加上长期活动、采食,久而久之家兔也有了一些野性。  相似文献   

10.
兔子一般都是圈养在兔栏里,但福建省德化市水口镇的农民将家兔放养在野外,不但增强了兔子的免疫力,还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德化水口镇农民将兔群长期放在野外圈养,通过科学的配种、繁殖,加上长期活动、采食,久而久之家兔也有了一些野性。  相似文献   

11.
一、德化戴云黑鸡 1.品种形成:德化戴云黑鸡主产于福建省德化县戴云山主峰和九仙山周边的村落,属优质肉鸡地方品种,具有独特的品种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2.
正越窑青瓷与玉成窑紫砂器,是宁波茶具的两张金名片。越窑青瓷是中国古代青瓷的杰出代表,被称为"母亲瓷"。唐代越州余姚今宁波慈溪上林湖一带,留有历代120多处越窑遗址,是古代最大的越窑基地,鄞州、奉化、宁海等宁波其他县、市、区亦有越窑遗址分布。民国以来,关于越窑青瓷的著述较多,而介绍玉成窑的甚少。玉成窑由被誉为"清代王羲之"的清代书法大师梅调鼎创办,传世不多的紫砂壶及文房雅玩件件是珍品,近年藏品屡创拍卖  相似文献   

13.
“建窑”与“兔毫盏”福建省南平市茶叶学会莫贤书建安古瓷窑──“建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窑场之一,分布在建阳县(原建安县)水吉镇的后井、池中村一带。始创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元初。宋时在此窑炉群集,有长龙窑九十九条。1990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相似文献   

14.
德化瓷观音     
福建省德化县是我国三大瓷都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就有硬陶,印纹陶的烧制。唐代开始制瓷,德化瓷器“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自古以来,享誉中外。最著名的有“建白瓷”、“高白瓷”和瓷雕。八百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赞誉过:“中国瓷都德化”的瓷器。经他实地考察而带回的德化瓷至今仍保存在意大利博物馆里。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福建省德化县选育的德化黑鸡,通过了省畜禽审定委员会组织的地方品种审定。这是该省自1983年以来审定通过的第二个地方品种。审定会由省畜牧局副局长吴德安主持,省畜禽审定委员会主任梁全顺组织审定小组成员在实地检查保种核心群、扩繁群种鸡,走访主产区饲养户等的基础上,通过听取汇报、观看影象资料、审阅书面材料并进行充分论证后,一致认为德化黑鸡长期以来在民间饲养,由于所处地理区域相对封闭,形成了相对稳定一致的遗传特征,而且德化县已建立德化黑鸡保种场,其建设和布局基本符合种畜禽场的动物防疫要求,保种群的健康状况良好,符…  相似文献   

16.
谢文柏 《农业考古》2002,(2):178-180
长兴县顾渚山盛产紫笋茶 ,山下有著名的金沙泉 ,在唐代连续作贡 80余年而闻名于世。又因长兴与中国“陶都”宜兴毗邻 ,矿脉相连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紫砂泥 (陶土 )。据长兴方志记载 ,紫砂茶具始于北宋 ,时有“南窑”、“北窑”之称 ;“南窑”在长兴缸窑 ,“北窑”在宜兴丁山。于是长兴的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 ,早被誉为“品茗三绝”。自晋、唐以来 ,民间饮茶之风盛行 ,城乡茶馆林立。长兴东临太湖 ,西倚天目 ,山水清远 ,属于江南水乡之地。正如杜牧在顾渚写的《茶山诗》中所盛赞的 :“山实东吴秀 ,茶称瑞草魁。”抗战爆发前 ,长兴人口有 2 …  相似文献   

17.
试述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中的茶道图及茶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述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中的茶道图及茶具河北省宣化区文物保管所刘海文地处河北省北部的宣化郊外下八里村,1971年以来在此相继出土了数座辽代时期的墓葬,墓室内的彩色壁画和出土器物十分丰富,其中有多幅壁画是反映不同场面的茶道图,出土器物中茶具也占一定...  相似文献   

18.
清代皇室茶事福建省东山县林亚顺历代老人好饮茶已成习俗,而清代大多数皇帝及宫廷内,茶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饮茶讲究品种、方法、时间以及茶具之精良,也是民间望尘莫及的。茶饕老手品茶行家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到过不少名茶产地,品尝了各种名茶。他在杭州饮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西茶叶贸易的兴盛,欧洲许多国家对茶叶和茶具的需求大量增加,与之同时,欧洲地区也逐渐发展出极具本土风格的茶具。茶叶盒,英文称为tea caddy,正是欧洲本土茶具中重要的藏茶器具,这一器具的缘起、发展与西方饮茶之风的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茶沫与唐代茶文化福建省建瓯市农业局郑立盛茶沫,古代称沫饽,近代叫汤花,都是指由茶汤产生的泡沫。在唐代,茶沫已不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对于造茶、品饮、茶具、诗歌、茶艺等都占有重要位置,增进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据陆羽《茶经》记载,唐时饮用的茶有四类: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