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伊氏锥虫在体外与小鼠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间的粘附反应。结果表明,三种健康细胞与锥虫有不同程度的粘附性,不同个体来源的细胞的粘附反应存在差异,但是,各类细胞的粘附率之比基本稳定。动物受到感染后,粘附细胞数大幅度减少。人α-干扰素可以促进健康细胞以及受感染动物细胞与锥虫的粘附性。细胞粘附水平高的个体在疾病的后期表现有较强的耐受力。作者认为,小鼠多种细胞表面存在着伊氏锥虫的病原性受体,后者与动物的抗锥虫感染能力以及疾病发生都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伊氏锥虫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伊氏锥虫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低温冰箱保存虫种可以代替传统的动物接种方法。以甘油作防冻剂,1640小牛血清作营养液,-80℃低温冰箱冷冻保存伊氏锥虫至一年,仍保持原有的浓度及毒力,接种小白鼠后第3天出虫,第6天死亡。  相似文献   

6.
伊氏锥虫对杀锥虫药抗性的体外试验涂洁贵摘译沈永林校1引言随着锥虫病流行地区的抗寄生虫药物广泛应用,开发新的抗锥虫药物来防止抗性的发生尤为紧迫。然而制药厂家对投资开发抗锥虫药兴趣甚微。使今后引进新药明显不可能,因此必须致力保持现有杀锥虫药的效果。在癌症...  相似文献   

7.
伊氏锥虫和媾疫锥虫蛋白组分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伊氏锥虫TR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国外研究者已报道在布氏锥虫、枯氏锥早、刚果锥虫中发现了存在TR酶,此酶是锥虫代谢的重要酶之一。伊氏锥虫TR酶研究的尚属空白。本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伊氏锥虫中是存在TR酶。我们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出了伊氏锥虫中有TR酶活性,但无GR酶活性,测出了TR酶的Km和Vm值;发现了治疗锥虫药物安锥赛和盐酸锥双对TR酶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28%和31%;比较了七株中国伊氏锥虫和布氏锥虫敏毫克蛋白中TR酶活力,其  相似文献   

9.
10.
11.
伊氏锥虫抗原变异规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国内外已有众多文章报道了伊氏锥虫表面抗原变异现象的特点,但均较零散,本文将这些报道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找出共同点,归纳出伊氏锥虫抗原变异的一些规律,计有伊氏锥虫抗原变异的频率、抗原变异的程序、变异体的数量、优势变异体和非优势变异体,伊氏锥虫感染动物后第一次发生抗原变异的时间和特点等,作者并对尚需继续探索的有关规律性的研究内容也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伊氏锥虫对安锥赛抗药性的分子基础,将伊氏锥虫单虫克隆,一部分克隆虫通过28只免疫抑制小白鼠,用安锥赛亚治疗剂量治疗,使其产生抗药性,为抗药锥虫;另一部分克隆锥虫也通过28只免疫抑制小白鼠,,但不用药物治疗,为敏感锥虫,即对照,用体外生长抑制法测得抗药和敏感锥虫的IC50分别为43.8和0.16878μg/ml。分别提取它们的总RNA和mRNA,总RNA分离出3条带,即从电泳的阴极到阳棚分别为26s,21s和5s,mRNA主要分布在21sRNA之后。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法,以敏感锥虫的cDNA为试验组(Tester),抗药锥虫的cDNA为驱动组(Driver),共挑选出34个阳性克隆,以cDNA来合成探针,用Southern dot blot鉴定,其中18个片段所在的基因是由于抗药性产生而表达量降低,这18个片段长度为300-700bp。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DNA电泳分析,具有快速,样品用量少,高重复率等特点。本文应用毛细管电泳对动基体微环DNA PCR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扩增产物分子量片段为300bp到600bp之间,与实验设计相符,且比较纯净,可用于下一步测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应用异硫氰酸胍一酚一氯仿一步法分离伊锥虫安微株克隆虫体ShTatl的二信抗原变异体ShTat1.3和ShTat1.5总RNA,在含有甲醛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转印到硝酸纤维膜上。根据布氏锥虫VSGmRNA3’端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个互补于它的含十八个碱基的寡核苷酸5’--GGTGTTAAAATATCAG-3’,经^32P标记,Notrhern杂交,首次证明2伊氏锥虫含有同样的保守序列。利用合成的十  相似文献   

15.
将伊氏锥虫克隆JGmc5用环磷酰胺处理的免疫抑制小鼠频繁地连续传代,并予以亚治疗剂量的苏拉明治疗,连续传代14次,历时88日,即获得对苏拉明具有高水平抗药性的伊氏锥虫群体。在用免疫活性正常的健康小鼠测定抗药性时,此抗苏拉明锥虫群体仍保持高水平的抗药性,CD100>400mg/kg。在以体外药敏试验测定时,其IC50为123.2μg/ml。实验结果表明,宿主免疫系统的损害,在实验条件下,可导致伊氏锥虫迅速产生抗药性。在野外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对锥虫抗药性的产生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3次sp2/0骨髓瘤细胞与免疫小鼠脾细胞间的融合试验,筛选出7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对其中2G_6细胞株作了进一步的检定分析,用2G_6上清液对T.e抗原进行ELISA试验,显示出高度的特异性,与血吸虫、弓形虫均未出现交叉反应。效价为1∶5.1×10~3,诱生腹水抗体的效价为1∶1.6×10~7,免疫球蛋白类型属IgG_1亚美。该细胞株在外培养下,稳定地分泌特异性抗体已达6个月之久,在液氮冻存近8个日之后仍深持分泌抗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用CEAE DE-52分离纯化的锥虫,经超声波粉碎后离心,上清经硫酸铵沉淀,再经Sephadex G-200分子筛层析,DEAE Cellulose ED-52离子交换层析,2’,‘ADP-Sepharose层析得到纯化。筛选到抗蠕虫药奥芬哒唑(Oxfendazole)对TR有抑制作用。但对治疗锥虫病没有作用;兔抗TR抗体与安锥赛共同注射人工感染锥虫病的小白鼠,可增加安锥赛对锥虫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观察了理化因素(γ-射线、紫外线、低浓度杀虫药)对体外培养伊氏锥虫致弱的影响,结果如下:受γ-射线辐照的伊氏锥虫开始时存活数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少,随后表现出无规律性,辐照剂量5万rad以下对锥虫的存活影响较小,5~10万rad辐照后2d锥虫的存活数明显减少,对小白鼠的感染性消失。伊氏锥虫受紫外线照射的存活曲线为“C”型,群体抗辐射不均一,平均致死剂量(D_(37))为波长2650A的20W紫外灯离样品40cm处照射约2h。虫体照射后根据体外跟踪观察,其存活数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少,照射了3h和4h第3天的活虫数近似100条或不足100条,对小白鼠的感染性均消失。用0.1μg/ml的苏拉灭和0.8μg/ml的贝尼尔两种低浓度杀虫药在体外对伊氏锥虫诱导40d仅造成药敏性的改变,未造成毒力减弱。  相似文献   

19.
弓形虫,泰氏锥虫和伊氏锥虫超低温冷冻保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液氮(-196℃)超低温冷冻保存组织细胞的原理,本文选用Ⅰ、Ⅱ和Ⅲ号保护剂分别对来自体外培养的弓形虫和泰氏锥虫、小鼠血液内的伊氏锥虫以及小鼠腹腔液内的弓形虫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试验。试验表明,在没有特殊逐步降温设备的情况下,直接冻存法比间接冻存法更方便,效果更为确实。截至报道之日止,弓形虫保存已达954天,泰氏锥虫达1189天,伊氏锥虫达1089天,虫体形态、活力、增殖力和致病性均无明显改变,为虫体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一较为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