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大,养殖品种多,其中草鱼是池塘养殖最主要的优质品种,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人工育苗成功以后迅猛发展,草鱼已发展成为是广东省淡水池塘养殖第一大品种,2008年广东全省养殖面积达到340多万亩,产量达50多万吨。但草鱼的病害也十分严重,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我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渔业经济也得到了稳步提升,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渔民收入不断增加。截止2008年,全区的水产养殖收获面积已达7.6万亩,同比上年增长了1.2%。其中,成鱼养殖面积为7.25万亩,鱼种养殖面积为3500亩,名特优养殖面积为6.7万亩,驯化养鱼面积为1.6万亩,综合养鱼面积为6400亩,渔民人均收入达47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吴文红 《河北渔业》2016,(4):50-52,56
正唐山市淡水鱼产业在河北省渔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居省内首位,养殖品种主要包括鲤鱼、草鱼、鲫鱼等大宗淡水鱼以及其它名特优养殖种类,是水产业的一大经济增长点。1唐山市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1.1养殖区域分布2014年,全市淡水养殖面积1.97万hm2,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67万hm2,大部分是池塘精养模式。主要分布县区为:曹妃甸区6 867hm2、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殖户为了追求较好的经济效益,他们根据自身条件,采用不同的养殖方式和放养模式,发展不同品种养殖。在武清县,草鱼养殖面积增加幅度较大,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县主养草鱼面积已经发展到3000亩,比1998年增加150%,亩均放养在900-1000尾以上,套养草鱼面积已有6.5万亩,比1998年增加50%,亩平均套养200尾左右。就草鱼生产发展速度来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草鱼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来源广,饵料系数低,肉质好,市场价格高等特点,因此,这一品种易被广大养殖户接受…  相似文献   

5.
正草鱼作为淡水养殖鱼类中产量最高的品种,2016年全国产量达到589.88万吨。近年来,随着草鱼养殖面积的逐年增大,宁夏地区的草鱼养殖面积和产量也超过了鲤鱼,成为养殖面积和产量最高的品种。目前,宁夏地区大多数草鱼养殖户通过培育大规格草鱼鱼种,实现草鱼2年养成。2017年我们在贺兰新明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2龄草鱼养殖试验,总结养殖过程,分析养殖效益,以期为宁夏地区草鱼养殖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提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嘉兴市市水产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中华鳖养殖更是迅猛:2008年全市中华鳖养殖面积为池塘2.7万亩、温室350万m^2,放养量1.1亿只,产量4.1万t,是我市水产养殖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鮰养殖在美国是最大的水产养殖业,从60年代开始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养殖水面超过2.3万公顷,产量估计达4.5万吨。(译者注:1985年养殖面积为4.5万公顷,产量9万吨,1990年养殖面积6.5万公顷以上,产量18.1万吨)。  相似文献   

8.
广东目前共有淡水养殖水面35万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为26万公顷。全省生产淡水鱼苗3967亿尾,淡水鱼种27.4万吨,淡水养殖产量为291.11万吨,淡水渔业产值为345亿元。其中草鱼56.03万吨,罗非鱼51.78万吨,鳙31.56万吨。另外,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淡水养殖鱼类还有鲢、鲤、鲫、鲈鱼、鳜鱼等。广东省淡水养殖无论在产量、产值和养殖面积均位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9.
《河北渔业》2009,(9):63-64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作为革命老区他们不等不靠,在县政府和省、市水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阜平县畜牧水产局依托当地资源积极发展中华鳖养殖。目前已成为仝省有名的中华鳖养殖基地。截至2008年。全县甲鱼养殖面积达到100hm^2,甲负产量1500多t,产值9400万元。甲鱼养殖专业村2个、专业户686户。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套养草鱼的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地区自1999年引进南美白对虾推广养殖以来,发展迅猛,养殖面积逐年扩大,08年福州地区养殖面积近7万亩。随着养殖的普及,对虾的病害也越来越多,养殖风险不断加大,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调整养殖结构,探索新型养殖方式,我们于2008年在罗源松山垦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套养草鱼的生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牡蛎,南方称蚝,北方叫海蛎子,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1973年以前,全国牡蛎养殖面积约40万亩,产量约80万担,养殖面积和产量都占全国贝类养殖的第一位,1983年养殖面积减为37.33万亩,产量71万担,养殖面积仍居贝类养殖首位,产量次于贻贝和缢蛏,退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2.
赫山区八字哨镇大湖村村民曾志云,从1993年开始从事特种水产养殖,将近十年历史。从2000年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养猪、养鱼、养鳖、养珍珠一体化。现拥有养殖水面80.4亩,其中甲鱼养殖面积11.4亩(种甲鱼池2.5亩,商品鳖养殖池8.5亩,温室0.4亩),珍珠养殖面积30亩,成鱼养殖面积39亩。2001年产商品鳖4200千克,产成鱼15吨,出栏生猪220头,产稚鳖9000只,养殖收入49.04万元,纯收入20余万元。另外,2000年吊养珍珠蚌4万只,3~4年后,珍珠养殖纯收入可在40万元左右。他家…  相似文献   

13.
王丽珍 《水产养殖》2009,30(5):14-15
嘉兴市于2000年引进南美白对虾试养成功,2004年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年养殖面积达3.9万×667m2,产量1万余吨,产值逾2亿元。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成为嘉兴市水产养殖主导优势产业之一。由于本地四季温差大,而该虾耐寒性较差,18℃以下摄食明显减少,养殖周期一般不超过4个月,空间和时间利用率均不高。  相似文献   

14.
刘志国  姚圣良 《水产养殖》2011,32(11):46-46
江苏省高邮市是水产养殖大市,全市2010年的水产养殖面积45.18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值25.23亿元.特种水产养殖面积36.86万亩,其中罗氏沼虾的养殖面积12.94万亩,养殖产值10.5亿元,整个罗氏沼虾产业链产值达到了21亿元。但是在整个淡水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在高邮地区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的过程中,从大棚期开始养殖直至大塘放养中后期。大部分养殖的池塘内都有大量的蓝藻发生,发生面积较大,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直接影响着罗氏沼虾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一、2008年水产工作回顾 渔业生产全面丰收。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2008年达到373.5万亩,比2007年增加7.5万亩;名特优新养殖面积大幅度增加.达到180多万亩.占全省水产养殖总面积的一半:生产鱼苗47.6亿尾。同比增加6亿尾;培育鱼种27.5亿尾,同比增加1.4亿尾;投放鱼种27.1亿尾,同比增加3.1亿尾;  相似文献   

16.
华中地区是全国草鱼养殖最集中的地区,特别是湖北地区草鱼的养殖面积较大。笔者根据这几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将华中地区草鱼的常见养殖模式介绍如下,供广大渔民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由于草鱼市场趋好,草鱼养殖尤其是网箱集约化养殖比较普遍,如何在养殖中实现高产高效,是许多养殖者所迫切需要的技术。江苏省沛县紧靠微山湖,境内河流众多,同时也是全国煤炭资源工业基地,常年开采形成煤矿塌陷地6.8万多亩,水产养殖可利用面积3.2万余亩。为充分利用靠湖和塌陷地资源,增加农民的收入,我们于2004年开始实施大水面设置网箱养殖草鱼的项目。经过四年的努力,该项目目前已通过专家组验收,全县推广网箱养殖草鱼面积8万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结合实际谈谈草鱼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受水面资源等因素的制约,闽两水产业一直排在福建省末位,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一批大中型水库的建成蓄水,水库渔业迅速兴起。2005年全市有养殖面积20.6万亩,养殖产量4.2万吨,其中水库养殖15.8万亩,产量达1.6万吨(其中网箱面积15.2万米^2,产量4891吨)。水库养殖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76.7%,水库养殖产量占养殖总产量的38.1%。网箱养殖面积居全省内陆区市之首,并表现如下特点:持续快速增长,比重日趋扩大;环境压力增大,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局部规模失控,疫病频发蔓延,效益明显滑坡;开发形式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水面利用率较低。为促进闽西水库渔业的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池塘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面积小、易控制、好管理、单产高、效益好等特点。目前,池塘养殖已成为淡水养殖业的主体,1986年全国池塘面积仅为淡水养殖面积5,682万亩的35.2%,而其产量却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295.1万吨的74.3%;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南阳市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工作按照上级的要求.经过各测报单位和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测报任务。全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桐柏、淅川、镇平、南召、方城五县作为县级测报点,监测池塘养殖面积900亩,网箱养殖面积3000平方米.监测草鱼、鲤鱼、鲢鱼、金鱼、锦鲤等10余种养殖品种,监测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寄生虫病等20余种病害,并按要求完成了4月至12月病情测报、分析的月上报及预报的发布.便于全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掌握水产养殖疫病发生情况.迅速通报疫情.提高养殖病害防治效果。改善水产品质量,促进了全市渔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