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是观赏鱼生长发育的旺季,对金鱼、热带鱼和锦鲤来说都是如此。夏季,观赏鱼活跃,很少得病。但气温高达37-38℃时,水温亦常高达30℃以上,此时要特别警惕缺氧和“烫尾”两大威胁。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措施是加深水位至35-40厘米,观赏鱼可潜入温度较低之深层,尽量设法使水温控制在30℃以内。彻底清污、勤换水和遮  相似文献   

2.
安丽莉 《齐鲁渔业》2008,25(7):53-53
1防缺氧 金鱼在夏季最好先用清水、绿水结合饲养,如遇连续阴雨的梅期,应每日或隔日抽出一小部分原水,再加入等量新水。换水、注水的水温力求平衡,一般温差限于0.5-1℃之内。露天鱼池遇频繁降雨,藻类光合作用减弱,水中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不能被水生植物全部吸收,容易败坏水质,一旦发现水质极度浑浊,或溶解氧极低,应及时换水。另外,放养密度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3.
王玉梅 《内陆水产》2007,32(5):24-25
金鱼养殖好处多:陶冶情操、怡心养神;美化家居、回归自然;安心放心、不与人共患病;天然加湿、节能省电;馈赠佳品、友好往来。但要想养好金鱼,其中有许多环节要注意。换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俗话说“养鱼先养水”。饲养金鱼要格外注意水质的好坏,在金鱼养殖过程中注意把好换水环节,换水不仅可以清除水中污物,保持水的清洁,而且能调节水温,增加水中氧气,更好地促进金鱼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鱼已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春夏季是金鱼鱼病的多发期,根据多年的实践,谈谈几种金鱼常见病防治的方法。1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养殖金鱼要勤换水,水温温差不超过2℃,冬季加水水温应高于原水温1~2℃,夏季应低1~2℃。其次,要勤清洗鱼缸,除去残饵粪便,为金鱼生长创造良好的水环境。第三,细心观察金鱼活动、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若金鱼粪便上有白色粘液或气泡时,证明消化不良,应减少投饵或停食4~5天。2常见病的防治 金鱼一般聚群活动,若发现有离群独游现象,要引起重视,发现病鱼要及时隔离治疗。金鱼常见病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侯传宝 《内陆水产》2001,26(8):36-36
夏秋季节,水温高,鱼池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物和耗氧因子多,易发生鱼缺氧浮头现象,甚至造成死鱼事故的发生。防止鱼浮头是夏秋季养殖工作的重要内容,现介绍有关技术,供养殖者参考。 1鱼浮头的原因 1.1天气 天气不好,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溶氧供不应求,易造成浮头事故的发生;此外,下午或傍晚雷雨后,池塘水急剧对流,也易发生浮头。 1.2水质 因水质过肥或败坏,水中有机质耗氧多,也易造成浮头及死鱼事故的发生。 1.3鱼池条件 鱼池底质淤泥较多,残饵、粪便等物质腐烂消耗大量的氧气,也会使池水缺氧,鱼…  相似文献   

6.
入暑以后,遇天气闷热,气压减低,鱼塘里常会出现鱼浮头,鱼类群集水面呼吸,这是由于水中缺氧引起的。鱼浮头有轻有重,一般黎明前开始,天明后1—2小时即下沉的,是轻浮头;如果半夜就开始,或者黎明前浮头后4—5个小时鱼仍不入水,那就严重了。此时,必须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即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否则就要造成鱼群大批窒息死亡,甚至全塘覆没。造成鱼浮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到了夏天,气压低时空气不流通,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解到水中去;雷雨过后,塘底水温比上层高,底层腐殖质、沉积物随热水向上翻,一般高产塘都易发生缺氧浮头。而养  相似文献   

7.
一、水质管理鳝池水深一般在15~20厘米较为合适,但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水温超过30℃时,水深可以加深到40厘米以上,以避免阳光灼晒而致水温升高,确保黄鳝安全。水质要求中性偏碱,溶氧3毫克/升以上较好。水质变坏,应及时加、换新水。一般情况下,2~3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换水一次。平时,经常用生石灰水泼洒全池,改良水质。水源要求洁净、无毒,换水时,温差不能太大,保持温差在5℃之内,一次换水不能过多,防止黄鳝不适应。二、防暑降温工作黄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0~30℃。温度超过3…  相似文献   

8.
1 底质恶化的危害 1.1 池底恶化导致"氧债"增加 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很多残饵和鱼虾蟹的粪便、死亡的藻类等沉淀在池塘的底部,过多会消耗掉底层本来并不多的氧气,造成底部缺氧状态.在缺氧条件下,嫌气性细菌大量繁殖,对有机物质产生发酵作用,产生很多还原性中间产物,这些物质强烈亲氧,当水中有氧时,他们就会与氧结合,从而消耗掉水中的氧气,直至全部被氧化后,水中溶氧才升高.由此可以看出,要增加底部的溶氧必须把这些能消耗掉氧气的还原性物质去掉,这样才能增加底部溶氧.就好像是把这些"债务"还清后才有可能让池塘底部的溶氧升高.  相似文献   

9.
造成鱼类浮头的直接原因是缺氧或氨中毒。一、缺海造成的浮头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半夜和清晨较为常见。引起池塘缺氧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池塘中鱼的放养密度过高,水中氧气供不应求。2.雷雨过后,由于地中表面水层和池底水层温差大,引起泡水上下对流,池底的腐败物随之翻起,加快其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缺氧。3.饲料或肥料投入过多,造成水质过肥,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白天由于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使溶氧过他和;夜晚由于鱼类和浮游植物均因呼吸作用而耗氧,使溶氧大大减少,甚至降到临界点,导致鱼的…  相似文献   

10.
夏季高温季节,高产池塘极易浮头引起大批死鱼,造成损失,所以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 一、浮头原因 1、高温季节雷阵雨后上层水温骤然下降,比重加大而下沉,溶氧被底层有机物消耗。下层水上升,溶氧得不到及时补充而缺氧。常伴有有毒气体如硫化氢上升,毒害鱼类,尤其底层淤泥厚的池塘有毒气体更多。  相似文献   

11.
预防泛塘应做到“四看”“两保持”,即: 看季节。缺氧浮头发生时期一般从4月下旬至10月初,以盛夏初秋和梅雨季节为剧。因此要根据季节,灵活进行投饵施肥。投饵以青料在一天内食完,精料在2—3个小时内吃完为原则。高温季节应根据鱼类摄食情况随时调整,以免过剩的饲料恶化水质,消耗池塘溶氧。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巧施勤施的原则,使有机肥的投施量不致使池塘溶氧消耗太多,而致鱼类缺氧浮头。  相似文献   

12.
张开志 《齐鲁渔业》2008,25(9):21-21
1鱼浮头的原因 浮头是池塘养鱼常见的现象,夏季尤其多见。鱼浮头的原因并不复杂,大多与疾病或缺氧有关。鱼类发生疾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等,都容易出现浮头现象,尤其是患细菌性烂鳃病时,鳃丝受损,呼吸困难,浮头现象更加明显。在气候炎热多变、“水华”严重、饵料投喂不当、池底有机质过度分解、氨和亚硝酸盐过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水中溶氧大量减少,当溶氧降低到每升1mg以下时,鱼类即因呼吸困难而出现浮头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近来天气多变,并随着气温的升高,特别是闷热、雷雨极端天气时,池塘极易发生缺氧,严重时引发浮头。养殖户们要特别注意观察池塘中的溶氧情况,保证养殖安全。池塘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水体中浮游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当氧气缺乏时,有机物分解受到抑制,水中物质循环受到破坏,营养盐的再生发生了故  相似文献   

14.
<正>夏秋季是池塘养殖最关键的季节,6-9月份也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夏季天气多变,6月的梅雨、7月份的高温、8-9月份的台风、暴雨、雷电容易引起水质变化,池鱼不适。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极易造成损失和病害发生。因此养殖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加强夏秋季池塘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水质调节连续阴雨及高温闷热天气引起池水溶氧不足,极易发生缺氧浮头。因此要加强水质调控。1.及时加水、换水一般每隔7~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  相似文献   

15.
<正>在鱼虾养殖过程中,由于浮头造成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全池覆灭,经济损失惨重。只有正确诊断浮头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在养殖管理中参考。一、鱼虾浮头的原因1.缺氧引起的浮头池塘中鱼虾放养过密,水中氧气供不应求。饵料或肥料投入过多,造成水质过肥,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夜间呼吸消耗水中氧气,造成缺氧。天气闷热、气压低,池中表层水和底层水  相似文献   

16.
管启军  李凯 《内陆水产》1997,22(7):17-17
泛塘是指鱼类在水中严重缺氧,因未能及时解救,从而导致大批死亡。泛塘往往发生在半夜到日出之前,尤以夏秋高温季节。鱼类浮头是泛塘的预兆,所以,要加强管理,及时防止。l泛塘的原因1.l水质变坏。是由于水中浮游植物死亡及细菌大量繁殖所造成。水中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当浮游植物繁殖过多对自己生活环境条件不利时,加上阴雨天光线差,会大批死亡,失去溶氧来源,而浮游植物死后尸体又分解,引起细菌繁殖消耗了水中溶氧。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产生有毒物质,使池水PH值下降,弓愧缺氧而泛塘。1.2施肥不当。一次施人…  相似文献   

17.
夏秋季节,气温较高,金鱼的摄食量大增,活动频繁,加上食物残渣的发酵分解和水体微生物的快速增殖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严重缺氧,造成金鱼浮头。为了保证金鱼的生活水域有充足的溶解氧,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郭哲生 《河南水产》1997,(3):8-8,19
在成鱼精养池塘中,一般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高,水中有机物质和耗氧因子多,鱼类常因缺氧而到水面“嚎水”吞食空气中的氧气,称“浮头”。严重浮头时,发生大批池鱼死亡,称“泛池”。 鱼类轻度浮头对生产没有影响,还是水肥料足鱼类生长快的标志。如果严重浮头,没有及时抢救,导致大批死亡,将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掌握判断浮头、防止泛池的方法,具有实际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们要求亲鱼产卵多、质量好,那就需要让亲鱼有大量的饵料,特别是鲢,鳙鱼池。要有大量的饵料就必须施放肥料,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供鲢、鳙鱼摄食。由于长年施肥,塘底堆积了大量肥料渣,这些肥料渣及粪肥的分解和大量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中的大量氧气,而二氧化碳浓度则增加,使鱼呼吸困难而浮至水面上来。浮头在气温温暖季节易出现,严重缺氧时,会出现泛塘现象,引起死鱼,尤在天气闷热黎明前的2—3点钟易出现泛塘。泛塘前,池面往往有大量的泡沫出现,水中含氧量急剧下降,池中耗氧量高的小鱼、小虾首先感到缺氧而上浮,群  相似文献   

20.
金鱼和其它养殖鱼类一样,也会发生多种鱼病。金鱼个体小,又娇嫩,一旦发病,在治疗上有一定困难。即使治愈,也往往留下缺陷,失去观赏价值。所以对金鱼疾病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要积极治疗。1 金鱼发病的主要原因1.1 水温水质不良 金鱼对水温、水质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超过此范围便可能发病。水温急剧升降,温差超过5℃以上,或水温超过金鱼生存温度的上限或下限,金鱼都会得病或死亡。鱼的残饵、粪便过多,水质肥,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色过浓,又不及时换水,水质逐渐恶化,溶氧量减少,鱼便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