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于寻求不同粘粒矿物所吸附的代換性陽离子对植物生長及其矿質营养成分的影响。通过这一試驗,希望了解影响代换性陽离子的若干重要因子,从而提供关于施肥原則及技术的若干理論。试验分温室栽培及植株化学分析兩部份。栽培所用植物包括燕麦、黑麦、小米、大豆、番茄、桃树等数种,培养基根据所合粘番矿物不同,分微晶高陵土系,高陵土系及水化云母系三大类。培养基的鹽基代換率、鹽基飽和度,以及各代换性鹽基間的互相比例,均加以控制。另以砂培处理为对照,試驗的主要結果可以綜結如下: 1.在微晶高陵土系的栽培試驗里,植物的生長概和鹽基飽和度成直线相关,但高陵土系及水化云母系的栽培試驗結果并不完全如此。在这些培养基理,植物的生長,虽然也因鹽基飽和度的增加而改善,但其改善的趋势停止于一定的鹽基飽和度水平上。例如,在本試驗里,对黑麦和燕麦言,当高陵土系培养基的鹽基飽和度达到40%时,或对番茄言, 当水化云母系培养基的鹽基飽和度达到75%时,植物的生長都不再因鹽基飽和度的增加而改善了,这說明就植物的矿質营养言,鹽基飽和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般說来,鹽基飽和度愈大,代换性鹽基的有效度也愈大。 2.作为影响植物矿質营养的土埌肥力因素,鹽基飽和度的重要性一般超过鹽基代換率。試驗的結果表明:鹽基代換率不等,而鹽基飽和度相等的同一發生学来源的土埌,其植物生長狀况一般相等或相差不远。这說明代換性鹽基的絕对数量不足以指示作物生長的优劣。不仅如此,試驗的結果也啟示出含代換性陽离子絕对数量相等的兩种同源土埌,就对植物的矿質营养言,并不意味着具有相等的供应該有效性陽离子的能力。由于它們間質地上的可能差異,——質地輕者鹽基代换率小,質地粘重者,鹽基代換率大,——因之其鹽基飽和度就不相等。飽和度大者,鹽基的有效度就高。 3.栽培試驗及室內化学分析的結果都表明在总鹽基飽和度为60%以下的土埌中(Ca:Mg:K=15:3:2),高陵土类粘粒矿物上的代换性Ca~(++)及Mg~(++)的有效度均高于微晶高陵土,而K~+則相反。 4.植物矿質成分的化学分析結果表明:各营养离子的鹽基飽和度在一定范圍内的变化,可以显著地影响它进入植物体內的量。例如,当微晶高陵土系培养基的鈣离子飽和度在30%以下的范圍內作增减的变动时,都能明显地反映在其所生長的植物体內的含鈣量上。植物体內的鉀离子,則能反映飽和度自4%至6%的范圍內的变化。鎂的情况大体近似于鉀,只是其变化范圍更小一些。这說明同一种植物为了滿足其自身的营养需要,对于同一种粘粒矿物上所吸附的不同离子,有不同的飽和度的要求。鈣最大,(对黑麦,燕麦而言約30%以上),鎂次之(約9%),鉀最小(約6%)。这些标准也是施肥的最低要求。 5.栽培試驗及化学分析都証明同一种离子吸附在不同的粘粒矿物上,縱然离子飽和度相等,其对植物生長和矿質养分的影响也不相等。研究結果显示出在同一离子飽和度下,不同粘粒矿物上的离子有效度大体依下列次序变化:高陵土>微晶高陵土>水化云母。在农業实踐中,不同类型的土埌所要求的施肥标准不等,在这里也得到了一些理論根据。試驗結果对于实际施肥,应有一定的指导价值。除以上主要結果外,本文还对有关代換性离子有效度的理論問題进行了討論和分析,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初步意見。  相似文献   

2.
在西北24种的基础上,逐次递加杨陵12种、澄城县6个层次的土壤和杨陵另外20种土壤,以构成不同容量的样本。采用相关分析及卡方检验的方法,分别研究了非代换铵含量与颗粒组成、非代换铵的水平分布类型与粘粒分布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非代换铵含量主要受土壤粘粒含量的影响。土壤粘粒是非代换铵的载体,其含量多少决定着非代换铵的水平;非代换铵的垂直分布与粘粒含量有密切关系,非代换铵的水平分布类型也受粘粒分布类型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 8种土壤粘粒对脲酶的吸附情况 ,结果显示 ,土壤粘粒对脲酶吸附 12 0 min可达平衡。土壤粘粒对脲酶的吸附等温线为 L型 ,可用双表面 L angm uir方程较好描述。初步认为土壤粘粒对脲酶吸附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 ,且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4.
以幕阜山5个海拔高度的土壤粘粒复合体为对象,用等温平衡吸附法研究了磷吸附量随加入磷浓度和平衡时间改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土壤粘粒的最大吸磷量由2.48 mg·g~(-1)依次增大到9.38 mg·g~(-1),达到饱和吸附所需加入的磷浓度增高,最大解吸磷量却逐渐降低,磷的解吸率减小。②根据土壤粘粒吸附磷速率的不同可将供试样品的吸磷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在24小时内的吸磷量占480小时吸磷量的72%~85%。海拔越高的土壤粘粒,快反应速率越高,缓慢吸附的时间越长。同一样品经不同时间吸附的磷解吸率变幅不大。③供试粘粒吸磷量随平衡液浓度和平衡时间的变化特征可用Langmuir,Temkin,Freundlich,Elovich等方程描述,相关系数在0.94~0.99之间,达极显著水准。④不同海拔土壤在磷吸附量、吸附速率和吸附强度等方面的不同,主要与土壤粘粒复合体中吸磷载体的含量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
自从一九五八年以来,蚕病的暴发問題不断出現。它的原因到現在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可以說这些蚕病的暴发,既不是细菌病,也不是原虫病,而是病毒病。 一 两种学說 到目前为止,对蚕病暴发性的原因,大家都承认是病毒病。但是病毒病的发生問題,却有两种学說,即蚕体蛋白质因受外界条件  相似文献   

6.
新疆几种耕地土壤钾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新疆 6种不同土类的耕地土壤 K 吸附与解吸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 :1不同土类土壤 K 吸附与解吸的反应平衡时间有很大不同 ,其中 ,水稻土、灰漠土达到吸附和解吸的平衡时间与灰钙土达到解吸平衡的时间比其它土类达到平衡的时间要长 ,且平衡以后 ,K 的吸附量或解吸量仍有明显的增加。 6种土类的吸附、解吸时间及平衡吸附、解吸量同土壤粘粒含量有关。 2平衡前不同时段的吸附、解吸速度和吸附、解吸率与反应时间 lnt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 ,且与土壤粘粒含量密切相关。 3一级反应方程是描述土壤 K 吸附与解吸反应的最佳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為進一步提高馬的有利品質的一切措施,應當以畜牧獸醫科學的成就為基礎,所以畜牧獸醫科學的任務之一就應該是更深入地研究現在仍然未經充分研究的一些問題。馬盆腔臟器血管神經網的解剖結構,是獸醫科學中未經充分研究的問題之一。許多研究家進行了哺乳動物盆腔器官血管系統的研究。在人類方面,這個問題研究比較清楚。近來研究這個問題的著作特别多(H.B.克雷洛娃,A.B.德洛茲多娃,H.r.闊派金,H.M.馬姆波利亞,別爾弗列娃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土壤粘粒表面Pb2 吸附-解吸的不可逆性特征,采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陕西4种土壤粘粒对Pb2 的吸附和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在恒定pH条件下,残留吸附常数Kd与吸附常数Ka的比值称为吸附-解吸的不可逆性特征参数,Kd/Ka=1,表示吸附-解吸过程是可逆的;Kd/Ka≠1,表示该过程不可逆;在不同解吸溶液中,供试土壤粘粒表面Pb2 Kd/Ka值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N aNO3、草酸、柠檬酸,不可逆程度大小与此相同。在不同pH条件下,供试土壤粘粒表面Pb2 络合常数log Kiant与解吸常数log Kidnt的比值也可作为过程不可逆性特征参数;在不同介质中,其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N aNO3、柠檬酸、草酸,不可逆程度大小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9.
我国几种典型土壤不同粒级组分对镉吸附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土壤各粒级组分在理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组分吸附的镉其环境学归宿的差异。本文采用热力学平衡法研究了黑土、黄棕壤、黄泥土、红壤不同粒级组分(粘粒≤2μm,粉粒2~20μm,细砂粒20~200μm,粗砂粒200~2000μm)对镉的等温吸附,得出了各组分对土壤吸附镉的贡献率,并采用SPSS软件对影响吸附的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级组分对镉的吸附量在4种土壤中均表现为粘粒〉粉粒〉粗砂粒〉细砂粒,且粒级间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吸附量最小的细砂粒组分对镉的平均最大吸附量为(47.00±9.450)mmol·kg^-1,粘粒、粉粒、粗砂粒对镉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平均是细砂粒的4.22±0.67、2.86±0.49、1.7±0.47倍;各组分对镉的吸附量之间的差异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各组分对土壤吸附镉的贡献率为粉粒〉粘粒〉细砂粒〉粗砂粒(只有红壤中粘粒〉粉粒),土壤80%~90%的镉吸附在〈20μm的组分上,粗砂粒的贡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各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大小为粒级〉有机质〉平衡pH,而游离氧化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耕作土壤的产生,說明在土壤演化中“死土能变活土”“活土能变油土”的正向演替发展(熟化过程);但也有“油土变活土”“活土变死土”的逆向演替发展(衰退过程)。就馬肝土而言,在其熟化过程中怎样演化?控制演化的基本措施是什么?影响演化年限的因素又是什么?关于这一系列問題,作者将自己多年来野外現察与访問老农所获資料进行系統的整理和分析,同有共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核子物理学和放射化学的进展,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也日益成为現代农业科学重要的研究手段。本文仅就最近几年来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冬小麦栽培生理中某些有关的問題,例如主茎与分蘖間磷、碳素养分的关系,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阿维菌素在黑壤、红壤、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进一步研究阿维菌素在稻田水土中的迁移释放规律.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阿维菌素均表现为很强的吸附特性,同时发现,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吸附和土壤中粘粒含量相关,粘粒含量越大,土壤对阿维菌素的吸附率就越高.由稻田水向土壤迁移的试验可以看出,从水中迁移到土壤中的阿维菌素的量很低,与吸附试验有较大差别,而稻田土壤向稻田水释放试验与解吸附试验相似.因此,农药阿维菌素直接施用在水面时比施用在土壤上的污染范围大.  相似文献   

13.
石灰性土壤施用磷肥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石灰性土壤分布很广,据估計,約占全国耕地面积的半数左右。石灰性土壤上如何合理施用磷肥,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近几年来各地試驗証明,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磷肥,有的肥效很显著,也有的肥效不显著。磷肥肥效的大小受到土壤过去利用  相似文献   

14.
台灣西南沿?貐^土壤中砷含量有偏高情形,砷含量過高會經由各種途徑對人體造成毒害。以X-射線繞射儀與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吸收光譜儀證明普魯士藍對三價砷的孯恍晕綑C制,再以普魯士藍修飾電極搭配流動注入系統來偵測土壤三價砷,並探討堆肥對三價砷在不同土壤中吸附與脫附的影響。試驗結果得知電化學分析技術可快速、簡便且準確地偵測土壤三價砷,且結果中也指出堆肥處理會增加秀水與後里土壤對三價砷的吸附。此外,三種土壤不論有無施用堆肥,脫附百分率的大小順序爲興大>秀水>後里,其中秀水土壤雖在施用堆肥後吸附力大小明顯增加,但脫附百分率下降的情形較不明顯,顯示黏土礦物種類與含量控制三價砷的脫附行爲。  相似文献   

15.
水田土壤非代换性钾的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耗竭试验并采用化学提取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研究了稻田土壤各种形态钾的相互关系,非代换性钾的释放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非代换性钾的测试方法比较以及非代换性钾释放与土壤固钾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钾与CaCl_2、NH_4Cl浸提钾量间相关性良好,而非代换性钾与水溶性钾及CaCl_2、NH_4Cl浸提钾没有明显相关性。两季水稻植株从土壤中的吸钾量大部分来自水溶性钾和土粒表面电荷吸附钾,来自非代换性钾的部分占6.7%~43.2%,它取决于矿物种类和土壤质地,非代换性钾含量高,粘粒含量高且固钾率低的土壤,非代换性钾的释放量也高,非代换性钾含量高但固钾率也高的土壤,钾的释放受抑制。随着耗竭种植,非代换性钾的有效性越来越明显,它与植株吸钾的相关系数(Υ值)随着种植季数增加呈上升趋势,而水溶性钾、代换性钾与植株吸钾的相关性下降。离子交换树脂法可动态地反映非代换性钾的释放,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晶格边缘吸附钾的快速释放阶段;第二阶段为晶格层间钾向层外扩散的稳定速率阶段;当层间钾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护散速率下降,最后趋于停止,此为第三阶段。树脂法与酸提取法呈良好相关,树脂法短期培养的测定结果能更好地反映非代换性钾对植株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正>1.土壤含水量。土壤溶液中K+的浓度是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效钾的数量常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有所提高,而且K+在土壤中向作物根系的移动状况也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增加,移动速率加快。因此,施用钾肥后及时适量地灌溉,可为作物提供更多的钾营养。2.土壤粘粒含量。土壤粘粒含量决定土壤溶液中钾浓度的重要因素。粘粒含量高的土壤,施钾肥后一般有相当一部分要被粘粒吸附(或固定),因此为了  相似文献   

17.
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上发育的土壤粘粒部分的7矿物以埃洛石为主,高岭石居次,且结晶不良。花岗闪长岩和紫色凝灰岩上发育的土壤粘粒中高岭石含量较低,结晶度也较低。其余土壤粘粒部分的高岭石含量均较高,结晶度也较高。部分剖面中有14过渡矿物。三水铝石仅出现于少数剖面中。伊利石最大量地出现于紫色凝灰岩上发育的土壤中,在其它几个母质中含较多云母的土壤中,也含有少量伊利石。橄榄玄武岩发育的土壤粘粒中含氧化铁矿物最多,以赤铁矿为主。玄武岩上发育的土壤粘粒中也含有较多的氧化铁矿物,赤铁矿和针铁矿兼而有之。第四纪红土和花岗闪长岩上发育的土壤粘粒中也有一定量的氧化铁矿物。  相似文献   

18.
烟嘧磺隆在土壤中的解吸特性及pH值对其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了烟嘧磺隆在土壤中的解吸特性及pH值对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供试的5^#土壤中解吸为负滞后作用,而在其余7种供试土壤中的解吸均表现出一定的滞后现象。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滞后作用不但与土壤的有机质和粘粒含量有关,而且也与土壤一水系统中除草剂的初始解吸浓度有关。供试4种土壤在pH较低的环境下对烟嘧磺隆的吸附能力较强,随着pH值的升高,其吸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带性土壤磷吸附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新疆南、北疆地带性土壤灰漠土和棕漠土的土壤磷吸附特性及磷最大吸附量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筛选影响新疆地带性土壤吸附固磷能力的主要土壤性质。【方法】采集新疆北疆灰漠土和南疆棕漠土样品,进行磷等温吸附试验。【结果】灰漠土和棕漠土的磷等温吸附曲线都很好地拟合了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北疆灰漠土最大吸磷量随着土壤pH值、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棕漠土的最大吸磷量随着土壤pH值、Ca CO3含量、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两种地带性土壤吸附固磷能力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全磷、速效磷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影响灰漠土和棕漠土的吸附固磷能力的土壤性质包括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碳酸钙含量及pH值。棕漠土碳酸钙含量高达20%左右,pH值也高于灰漠土,导致棕漠土比灰漠土具有更强的吸附固定磷的能力,供试南疆棕漠土最大吸磷量平均为1 087.59 mg/kg;北疆灰漠土平均为820.77 mg/kg。  相似文献   

20.
土宜分析所解决的是因土种植和因土管理(耕作、施肥、灌溉)的問題;概而言之,就是应当如何正确合理的利用土地,以期用最少的劳、畜力和肥料能够取得最大的經济效益。过去的土壤工作抓战术問題抓得多,而且研究工作往往不是从現实的生产力水平出发,缺乏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战略思想做指导,对小面积土地深耕、施肥、定向培育的經驗注意得多,忽略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其实,人类和自然的斗爭,第一步还是如何利用自然,土壤改良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因此,在任何条件下,因土种植是一个地区合理的耕作制度中的作物布局所必需遵循的原則,因而在当前以耕作制度为綱所展开的土壤科学研究活动中,土宜的研究被認为是一个带有战略性意义的新方向;而目前人民公社的各个生产队又有权处理自己作物布局的問題,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