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00日龄京海黄鸡为实验材料,对蛋壳质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PCR-SSCP方法,对调节钙沉积的钙调素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各基因型对上述蛋壳质量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壳钙率与蛋壳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蛋壳厚度与蛋壳重和壳钙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性分别达到0.82和0.59。壳钙重与壳厚、壳重和壳钙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74和0.69。CAM基因479和480位点处碱基发生了突变,C479T、G480A。基因型与京海黄鸡300日龄蛋的蛋壳质量均无显著遗传效应(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分析钙调素(Calmodulin,CAM)基因启动子区域碱基多态性与京海黄鸡产蛋性状和鸡蛋蛋壳质量性状间的关系。采用PCR-SSCP法检测京海黄鸡CAM基因启动子区域碱基多态性。结果表明:京海黄鸡CAM基因启动子区域有3个SNPs(G326A、A327G、C366T),PCR扩增产物SSCP出现6种基因型:AA、AB、AC、BB、BC和CC。AA基因型个体的300日龄产蛋数和66周龄产蛋数显著高于BB型个体(P<0.05)。AA型个体的蛋壳强度和蛋壳重显著小于AB、BB、AC和BC型个体(P<0.05)。CAM基因座对京海黄鸡300日龄蛋重、蛋型指数、蛋壳强度和壳重百分率的主效应指数(MEI)均大于3%。初步推断CAM基因座可能是影响京海黄鸡产蛋数和蛋壳质量性状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3.
卢氏鸡是我国唯一片羽型的可产绿壳蛋的地方鸡种,壳色有绿壳和褐壳2种颜色。本研究采集131只卢氏绿壳蛋鸡,45只卢氏褐壳蛋鸡及18只地方白壳蛋鸡的血液,提取基因组DNA,用微卫星AY493302标记探讨了这3种壳色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微卫星AY493302在卢氏绿壳蛋鸡、卢氏褐壳蛋鸡以及地方白壳蛋鸡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基因型AA(225bp/225bp)在卢氏鸡中的频率为0.396 9,且只在卢氏绿壳蛋鸡中出现。其A基因频率在卢氏绿壳蛋鸡、卢氏褐壳蛋鸡和地方白壳蛋鸡中分别为0.698 5,0.500 0,0.500 0。进一步进行测序发现,卢氏绿壳蛋鸡AA基因型在19bp处碱基和217bp处碱基均为G,但卢氏绿壳蛋鸡AB基因型在19bp处碱基却为C,在217bp处碱基与绿壳蛋鸡AA基因型同为G。卢氏褐壳蛋鸡AB基因型和地方白壳蛋鸡的AB基因型则表现在19bp处碱基为C,217bp处碱基为T。AA基因型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红色原鸡比较,达99%同源的序列有V00425.1、J02015.1和NW_003763484.1,均位于鸡的1号染色体上。该微卫星标记的群体杂合度、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在卢氏绿壳蛋鸡中都低于卢氏褐壳蛋鸡和地方白壳蛋鸡。尽管在所研究的卢氏绿壳群体中只有39.7%的个体表现为纯合AA基因型,但卢氏褐壳蛋鸡和地方白壳蛋鸡中没有该基因型,故而认为微卫星AY493302的纯合AA基因型可以作为对卢氏绿壳蛋鸡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胆绿素还原酶A(BLVRA)基因的结构功能,探索其与鸭青壳性状的相关性,根据鸭BLVRA基因部分已知编码序列(CDS),采用RT-PCR和5′RACE方法扩增缙云麻鸭BLVRA基因mRNA的3′和5′末端未知序列,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鸭输孵管子宫部BLVRA基因表达量,用反射系数法测定蛋壳颜色。结果表明:鸭BLVRA基因cDNA由107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02个氨基酸,等电点为7.15,分子量为34.3ku,分别将已有编码区序列向5′和3′端延伸238和199bp,与鸡、珍珠鸟、蟾蜍、牛、人和小鼠的相应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5.3%、95.0%、70.0%、61.1%、60.5%和59.5%。白壳蛋缙云麻鸭输孵管子宫部BLVR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约是深青壳蛋鸭相对表达量的3倍(P0.01),蛋壳颜色的反射系数与BLVR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719,P0.05)。初步推断BLVRA基因可作为青壳蛋鸭分子选育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
1褐色蛋壳与色素形成 1.1鸡种与蛋壳色泽 蛋壳颜色是蛋外部质量的一个特征性状,是最直观的品种特性.在国内引进的高产蛋鸡品种中,有色蛋壳鸡种基本都属于褐壳蛋鸡.蛋壳色泽遗传力为0.58~0.76.国外学者Flock(1987)也证明,蛋壳颜色有较高的遗传力.但壳色性状为多基因影响,褐色基因依个体遗传结构的差异,表现出由棕色到浅褐不完全显性,色泽差异悬殊,如半同胞分析壳色性状的遗传力变动范围为0.30~0.90.  相似文献   

6.
米易鸡矮脚性状的遗传性及遗传方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对鸡的矮脚(或矮小)性状的研究吸引了各国学者。现已肯定一种叫做dw的伴性矮小基因在生产上的实用价值,并成功地用之于家禽育种实践(邱祥聘,1982)。国外之所以重视对矮小基因的研究,乃是因  相似文献   

7.
角蛋白14(Keratin 14,KTR14)属于富含半胱氨基酸残基的I型(酸性)角蛋白,具有参与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的作用。为分析KRT14基因对鸡蛋壳品质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43周龄的江汉鸡为实验对象,利用PCR技术结合直接测序法,分析鸡KRT14基因编码区SNPs,并将其与蛋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鸡KRT14基因外显子2~5中共发现g.184bp C>T、g.215bp C>T、g.275bp C>A、g.285bp G>A 4个SNPs,均为同义突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4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与蛋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等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g.184bp C>T位点的CT基因型、g.215bp C>T位点的CT基因型、g.275bpC>A位点的CC基因型及g.285bpG>A位点的GG基因型具有更高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上述突变引起KRT14基因的多态性,共形成9种单倍型、23种单倍型组合,其中单倍型组合H1H9(其序列为CCAG/TTCG)具有最佳的蛋壳品质性状。综上,KRT14基因可作为影响蛋鸡蛋壳品质性状的候选基因,可选择KRT14基因外显子2~5区域的H1H9单倍型作为提高蛋鸡蛋壳品质性状的潜在遗传标记用于江汉鸡的辅助选择中。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影响绿壳蛋、隐性白和快慢羽性状的SLCO1B3、TYR和K基因型在林甸鸡群中的分布情况。通过PCR和电泳技术分别对影响林甸鸡绿壳蛋、隐性白和快慢羽性状的SLCO1B3、TYR和K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型工作,发现产绿壳蛋的林甸鸡携带SLCO1B3-O等位基因,SLCO1B3-OO型占12.5%,SLCO1B3-Oo型占87.5%;林甸鸡中白羽个体基因型为TYR-cc,非白羽个体中有19.3%的鸡携带TYR-c等位基因,基因型为TYR-Cc;在林甸鸡中检测到慢羽型鸡占7.8%,快羽型鸡占92.2%。通过追溯试验群体的系谱结构,发现影响林甸鸡绿壳蛋性状SLCO1B3基因、隐性白性状的TYR基因和快慢羽性状的K基因的突变位点在上下代传递过程中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9.
用白壳蛋系和褐壳蛋系作为父本分别与产青壳蛋的旧院鸡组成两个交配组合。结果显示破裂强度和蛋壳厚度均不存在显著的父本效应。白壳蛋系作为父本来源时,在蛋壳品质方面并未表现出优于褐壳蛋系作为父本来源时的遗传潜力。而且,在父本来源相同的情况下,凡(O)基因的出现,蛋壳破裂强度和厚度就较高(P<0.01),因而可以认为O和o等位基因对蛋壳的破裂强度和厚度存在一因多效作用,O基因总是与较高的破裂强度和蛋壳厚度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将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作为研究边鸡生长和屠体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对边鸡的MyoG基因进行SNPs检测,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MyoG基因的多态性与边鸡生长和屠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MyoG基因上发现2处同义突变,MyoG基因多态位点对边鸡生长和屠体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MyoG基因在胸肌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腿肌中的表达量(P0.01)。由此推测,边鸡MyoG基因的多态性对其生长和屠体性状有一定影响,对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存在调控机制,但是否可以作为影响边鸡生产性状的遗传标记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旨在改良泰和乌鸡的产蛋性状及绿壳蛋率。以泰和乌鸡(♂)与绿壳蛋纯合子德化黑鸡(♀)杂交获得的F1代母鸡为实验组,泰和乌鸡纯繁母鸡为对照组,比较分析性状改良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保留了"乌脚、乌爪、乌皮、乌肉、乌骨"的优良种质性状。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的体重、体斜长、龙骨长、胸角、胫长分别显著提高了42.85%、18.47%、37.63%、23.75%、15.14%;见蛋日龄显著提前,300日龄产蛋数、蛋重、料蛋比和绿壳蛋率显著提高,胸宽和50%产蛋率的开产日龄无显著变化;实验组母鸡300日龄产蛋量与开产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体斜长呈显著正相关,与胸宽、胸角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龙骨长、胫长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论说明,以泰和乌鸡为父本,与德化黑鸡母本杂交后的F1代鸡特殊黑色种质性状得以保留,产蛋性状及产绿壳蛋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鸡的大多数重要经济性状均属于数量性状,研究鸡数量性状遗传对鸡育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数量遗传性状变异位于染色体特定位点的连锁编码基因被称为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近年来,大量研究揭示了鸡QTL的基本特征,剖析了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已经精细定位和克隆了鸡特定数量性状基因,给鸡资源保护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策略。文章综述了QTL定位的理论基础及鸡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鸡QTL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CAST)基因作为影响鸡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本研究以8个优质鸡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对CAST基因的部分编码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结果发现了CAST基因1个多态性位点(G→T),使试验鸡群表现出AA、BB和AB这3种基因型。利用SAS(8.01)软件统计分析了3种基因型与优质鸡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AST基因的多态性对鸡肌内脂肪含量、肌纤维密度和直径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其他肉质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推测CAST基因可能对鸡肉质性状具有很大的影响或与控制肉质性状的主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14.
以300日龄京海黄鸡为实验材料,对蛋壳质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PCR-SSCP方法,对调节钙沉积的钙调素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各基因型对上述蛋壳质量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壳钙率与蛋壳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蛋壳厚度与蛋壳重和壳钙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性分别达到0.82和0.59.壳钙重与壳厚、壳重和壳钙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74和0.69.CAM基因479和480位点处碱基发生了突变,C479T、G480A.基因型与京海黄鸡300日龄蛋的蛋壳质量均无显著遗传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鸡ESR1基因内含子1多态性与早期产蛋性能存在的关联性,采用DNA测序和PCR-SSCP技术对124只绿壳蛋鸡的基因型与性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鸡ESR1基因In1片段中发现5种基因型:T1T1、T1T2、T2T2、T1T3和T3T3;试验群体处于高度多态,群体遗传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方差分析显示,各基因型个体间的早期产蛋性状指标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其中T1T3基因型个体性能处于优势,对该群体进行人为选择可提高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6.
蛋壳颜色是蛋外部质量的一个特征性状,是最直观的品种特性。在国内引进的高产蛋鸡品种中,有色蛋壳鸡种基本都属于褐壳蛋鸡。蛋壳色泽遗传力为0.58~0.76。  相似文献   

17.
南川鸡是重庆市三大优良地方鸡种之一,主要分布于重庆市南川区及周边地区,属肉蛋兼用型鸡种。目前,对重庆南川鸡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而对其蛋品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对南川鸡蛋的物理性状及氨基酸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以便为今后开展南川鸡品种的保护、选育及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影响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SNP标记,寻找影响生长性状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定制的SNP芯片,对396只京海黄鸡10个SNPs位点直接进行SNP分型,并与京海黄鸡12个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0个SNPs中,共检测到9个SNPs与京海黄鸡1个或多个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这其中有6个SNPs与2个以上的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另外3个SNPs(rs431883888,rs16432721和rs16434767)分别与8周龄体质量(BW8)、0~4周龄平均日增重以及2周龄体质量(BW2)显著相关(P0.05)。此外,rs15618356,rs15618356和rs15620544与很长一段时期内(2~16周龄)的生长性状相关(P0.05)。rs431883888,rs16438236,rs16432721和rs16434767对京海黄鸡早期生长性状(2~8周龄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rs14489341和rs13939265与京海黄鸡后期生长性状(8~16周龄体质量)显著相关(P0.05)。遗传学参数表明需要进一步对京海黄鸡进行选育来增加有利基因型的频率。在显著SNPs位点附近共找到8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大部分基因在鸡尚属首次报道,其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验证了之前鸡生长性状的GWAS结果,为京海黄鸡乃至地方鸡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影响鸡蛋蛋壳颜色变化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壳颜色是蛋外部质量的一个特征性状,是最直观的品种特性。在国内引进的高产蛋鸡品种中,有色蛋壳鸡种基本都属于褐壳蛋鸡。蛋壳色泽遗传力为0.58~0.76。褐壳蛋蛋壳中的色素主要是原卟啉-IX(protoporphyrin IX)。红蛋白的分解物,即与衰老、受损及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卟啉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繁殖性状是用于衡量家禽生产性能高低的最主要经济性状之一。但由于家禽繁殖性状是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遗传力较低,常规的育种方案已经使家禽的生产性能几乎达到了极限,遗传进展缓慢,现行的育种措施又很难有突破性进展。近期,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侯选基因及有关遗传标记,一开始就引起了广大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研究人员分离了大量与繁殖性状相关的侯选基因,并对其结构、功能、表达及控制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迄今为止,报道得较多影响家禽繁殖性状的侯选基因有:矮小基因(dw)、裸颈基因(Na)、催乳素(PRL)、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基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基因等。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就影响家禽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或可能的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加以阐述,为今后家禽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1矮小基因(dw)鸡性连锁矮小基因(sex-linked dwarf gene,简称dw基因),来源于自然鸡群中的突变个体。至今,在鸡中已发现8种矮小基因,其中dw基因是已知的唯一对鸡体健康无害,而对人类有利的隐性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