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鱼种池不足及饲料、有机肥不足的矛盾,从1983年起,我县鱼种场利用鸳鸯沟水库施化肥培育鱼种,当年(30亩)获鱼种5,024斤,亩产167斤,化肥系数2.06,纯利2,455元,1984年(45亩)获鱼种10,478斤,亩产233斤,纯利润8,961元,化肥系数为1.22,取得了显著的戍效。该库平均水深6米,最大水面66亩。1984年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式养鱼方式,在全国已大力推广,而在我省尚未取得成功的经验。1986年我们承担了福建省水产厅下达的“网箱养鱼”的试验项目,在池潭水库上游进行网箱饲养成鱼和培育鱼种的试验。网箱面积672平方米,其中,船树林库湾网箱养鱼528平方米.赤坑库湾网箱养鱼144平方米,试验基本获得成功。现将赤坑库湾网箱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梅川水库有养鱼水面2,500亩,现有鱼种池78.5亩,年产3~4寸的鱼种30万尾,占投库鱼种数量的23%。  相似文献   

4.
鱼种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当前由于鱼种的放养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我省水库养鱼事业的发展。为了解决鱼种投放需要,十年来我省舒兰县沙河子水库拦截库汊培育鱼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征订通知     
印江县[塘、田、库一条龙生产]的经验是:先用鱼苗塘培育出夏花鱼种,然后放入稻田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最后就近投入池塘、水库中养成成鱼。这是近年来印江县推广的[塘、田库]生产模式。去年印江县利用1980亩稻田培育出6.15万斤大规格鱼种,满足了全县塘、库的放养需要还为今年承担农牧渔业部稻田养鱼高产试验课题准备了8万多尾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6.
随着集约化养鱼生产的发展,大规格鱼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摸索出网箱培育鲤鱼种高产低耗的规律,为水库发展大规模网箱养鲤提供大量鱼种.1986年我们在蓬溪县寸塘口水库进行了网箱培育鲤鱼种的生产性试验。775平方米网箱,放养鲤鱼种36.415万尾,1196公斤,经50~113天饲养,产大规格鲤鱼种9325.25公斤,平均饵料系数为1.87,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蕲春县大同水库何铺养殖场汪街库汉面积100亩.为了解决水库大规格鱼种来源问题,狠抓了库汉大规格鱼种生产.1986年,共生产大规格鱼种17268.25公斤,平均亩产172.68公斤.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8.
利用库汉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是解决我库投库鱼种的主要措施。它具有节约人工饵料,节省劳力,鱼种生长快,体质健壮等优点。但大型库汉也存在鱼种捕捞困难的问题。自1976年春到1978春,我们运用“赶、拦,导、张、拉”渔法在两处大型库汉(陈大汉700亩,后河汉200亩)进行鱼种捕捞;试验,三年共捕起4寸规格的鲢,  相似文献   

9.
潘富康  魏天颂 《水利渔业》1994,(6):34-34,36
铜山县六堡水库1989年在库区网围培育鱼种试验获得成功。1990年以来,铜山县大力推广库区网围培育鱼种技术,为水库成鱼产量大幅度增长奠定了基础。1992年,铜山县在江苏省率先达到百万公斤库鱼县。  相似文献   

10.
桃江县筑金坝乡金牛村水库有养鱼水面126亩,为小(一)型水库。该库有鱼池2.8亩。1983年以来,该库每年收析畜粪和打杂草2万公斤沤制堆肥用来培育鱼种,平均亩产13厘米以上规格的鱼种247公斤,从而保证了水库鱼种的放养,解决了精饲料来源的困难,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1.
土拦库湾是在新安江水库低水位时,选择库湾拦坝蓄水或在库中岛屿之间,岛屿与半岛之间的缺口拦坝与水库隔离而形成的养鱼水域,主要养殖鲢、鳙鱼种。 土拦库湾的库形,底貌复什,用捕捞池塘鲢、鳙鱼种传统的网具——地拖网是难于解决土拦库湾鲢、鳙鱼种的捕捞。 敷网(即抬网)是新安江水库土拦库湾鲢、鳙冬花鱼种主要的捕捞网具。 抬网捕捞鲢、鳙冬花鱼种的数量约占上拦库湾鲢、鳙冬花鱼种起捕总数的80%。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大中型水库渔业状况多为粗放形式,即年初投放4寸左右规格的鲢、鳙鱼种,不投饵、不施肥,以加强除野防逃和渔政管理为主要措施,当年或次年冬季起水,捕大留小。这种生产方式的鱼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鱼种投库量呈正相关。因此,鱼种是水库高产稳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培育并投库量足质优的鱼种,便成为水库渔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大连地区坝上修建土拦库湾鱼种场的缺点及危害性,提出了坝下修建库湾及育种位置选择的意见。近几年来大连地区大、中型水库相继修建了不少坝拦库湾鱼种场,该文对已建或再建库湾位置的选择和设计有一定的参考实际。  相似文献   

14.
于迅 《淡水渔业》1978,(4):39-39
为寻求由于鱼种培育池不足而影响培育大规格鱼种的解决办法,吉林省盘石县亚吉水库学习外地经验,利用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他们用了4个面积21米^2的网箱,置于水库4-5米左右水深的通风向阳处.经过68天的自然成长过程(不投饵.不施肥).出箱鱼种规格由入箱时平均1.05寸,达到2.8寸,成活率达62.3%。  相似文献   

15.
利用库湾,网拦培育鱼种。是针对生产条件差,苗种池少的小型水库。解决大鱼种缺乏的一条有效途径。1988年,宁乡县畜牧水产局在该县佛洞冲水库进行了网拦育种试验获成功,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邢文学 《水库渔业》1984,(2):12-13,17
舒兰县沙河子水库充分发挥水库水土资源优势,利用库汊培育鱼种,单产逐年提高,经济效益逐年上升。1983年8月,在舒兰县召开的“全国水库养鱼鱼种培育学术讨论会”,对这种方式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7.
《水库渔业》1983,(2):62-62
湖南省衡阳县柿竹水库只有40亩鱼池,不能满足年放养30万尾大规格鱼种的要求。为此,水库管理所发动水库周边群众,利用池塘、稻田培育鱼种。当鱼种长到4寸以上时,水库及时组织收购,投库放养。收购鱼种的办法,一是参照市场价格按质论价,及时支付现金;二是年终捕捞时返还成鱼,返还标准由双方商定,并以合同形式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18.
新安江水库从1979年推广网箱培育老口鱼种,投放下库,增殖资源。近年来,水库鲢鳙鱼的捕捞产量逐年上升,1984年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实践证明,大水库投放老口鱼种,经济效益显著。为了进一步发展网箱养殖老口鱼种,解决培育仔口鱼种的配套技术和鱼种基地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浮桥河水库是一座大型富营养型水库,1977-1982年,每年投库鱼种约8万斤,捕回成鱼50万斤左右,放养效益约为6,渔产性能较高。若使年产量达到100万斤,单产达到50斤,每年则需投放鱼种工7万斤,提供这么多的鱼种,单靠本库的池塘、库汉和有限的饲料是难以办到的;只有发挥大库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肥沃的水质条件,利用网箱进行培育,目的才有可能达到。1977年以来,  相似文献   

20.
江陵县丁家咀水库利用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从1979~1981年共培育出4~5寸规格鱼种12万尾,平均每年培育生产4万尾,相当于本库12亩鱼种池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